黄梅戏音乐的创新与坚守

2019-12-17 08:14王晓静
赢未来 2019年8期
关键词:黄梅戏戏曲舞台

王晓静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对戏曲艺术的需求和审美也在不断更新,所以,传统戏曲既要保持其旋律特有的韵味,又要在音乐、舞台等方面加以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关键词:黄梅戏音乐;古老神韵与现代艺术相结合

黄梅戏是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黄梅调,源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处的农村,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清道光前后,产生和流传于皖、鄂、赣三省之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戏曲青阳腔、徽腔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又在吸收“罗汉桩”、青阳腔、徽调的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在从小戏过渡到本戏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一种被老艺人称为“串戏”的表演形式。所谓“串戏”是指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一组小戏。这些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剧中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

辛亥革命后黄梅戏的演出活动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1935年首次进入了省城安庆,在市中心的吴樾街剧场登台演出。在农村也出现了较稳定的流动班社。黄梅戏入城后,曾在安庆与京剧几度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北方来的评剧(时称“蹦蹦戏”)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起了很大变化,并产生了一些新剧目,其中有连出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在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唱腔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内容;取消了帮腔,实用胡翏伴奏。在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他如服装、化妆和舞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较大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得到迅速发展。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合肥成立。1954年黄梅戏《天仙配》参加了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成功,该局还曾二度被摄制成电影,轰动海内外。一批新创作、改编的优秀剧目如《女驸马》《砂子岗》《火烧紫云阁》等陆续上演。这一时期黄梅戏还影响到省外的很多地区,如湖北、江西、江苏、福建、浙江、吉林、西藏等省区也相继成立了黄梅戏剧团。香港、澳门还出现了用普通话和粤语演唱的黄梅戏。在表演艺术上,通过排演新戏和拍摄影片,吸收了话剧和电影的表演形式,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黄梅戏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演员,除了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贡献的严凤英、王少船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如马兰、吴亚玲、黄新德、韩再芬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展现出他们精湛的演技,得到了观众的喜爱。

在音乐伴奏上,黄梅戏早期演出为“三打七唱”,即由三人演奏打击乐并参与帮腔。乐器分工是堂鼓一人兼奏竹跟节和钹,坐草台正中;小锣一人,坐上场门外内侧;大锣一人,站在上场门外侧。到20世纪30年代,伴奏除打击乐器外,又尝试用京胡托腔,后来还有人实用高胡和二胡伴奏,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高胡作为主奏乐器的形式才被逐渐固定下来。并逐渐建立起以民族乐器为主、西洋乐器为辅的混合乐器,以增强音乐表现力。

中国戏曲音乐是在中国民族音乐百花园的土壤中繁衍发展起来的,它与古典歌曲、民歌、曲艺音乐、民族器乐等音乐门类一样,共同创造出绚丽多彩的中国民族音乐。比起前者,它的内涵及外延,形式与内容,风格与色彩,集中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水准。纵观世界各国民间音乐艺术,民歌有之、曲艺有之、舞蹈有之、民族器乐有之,单单没有融歌、舞、乐为一体,以唱、念、做、打为基础表现手段的戏曲艺术。因此,中国戏曲是世界上比较独特的艺术现象,尤其是戏曲音乐,形成了与世界、欧洲音乐迥然不同的风格特点及色彩。

戏曲音乐的表现因素是由(声乐)演员及(器乐)乐师两大部分组成。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笔者认为演员在剧中扮演角色时运用的独唱、对唱、重唱、合唱等形式将不会有什么改变,武场锣鼓经改变也不会太大,变化较大的是乐队的器乐伴奏。

受到应接不暇的当代艺术风格的启迪,世纪之交再度繁荣的黄梅戏在音乐风格追求方面显现出强烈的多样化意识。例如:《秋千架》的舞台上荟萃了多样艺术形态,意在尝试黄梅音乐剧的风格,把古典题材表现成一个现代童话,比较适合年轻观众的口味;《风雨丽人行》把视角聚焦在几位知识女性的情感深处,用较多的篇幅进行诗意盎然的情感描述,使黄梅戏舞台上展示出一种儒雅风范,赢得了知识界的观众;《雷雨》《徽州女人》把形体语言作为更重要的舞台手段,实现了一种风格化的表现方式,令许多观众耳目一新;《木瓜上市》和《柳暗花明》不同程度地对传统写意风格做了现代诠释,从而更接近时下观众的审美情趣;《斛擂》《霸王别姬》和《乾隆辩画》完全是一派风云际会、豪气冲天的舞台景象,为原本轻柔的黄梅戏输入了阳刚之气。经由这些剧目的努力追求,黄梅戏的艺术风格真正呈现为多姿多彩的景观。近年来,优秀的黄梅戏剧目被搬上银幕,用“音乐电视剧”和“电影故事片”的身份走向观众。而且,黄梅戏电影和电视剧在影视美学追求上努力突现出画面的多义性,尽量强化唱腔的唱歌性和表演的平实性,当这些追求受到充分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渗入舞台时,黄梅戏苑更是“万紫千红总是春”。

从艺术角度对黄梅戏的再度繁荣做出归纳和梳理之后,需要立即提出黄梅戏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黄梅戏今后的发展任务将会更重,也更加艰巨。回顾黄梅戏繁荣的历程,有一条基本经验值得我们牢记,那就是充分发挥可塑性较大的艺术个性,充分展示轻灵飘逸的艺术魅力,坚持不懈地走艺术变革之路,坚持不懈地追求艺术创新的目标。回首20世纪50年代,《天仙配》和《女驸马》中那些脍炙人口的唱段,就是在当时的传统基础上,经过增加曲调种类和更新组合各种曲调,并且引进西洋乐器及其配器手法后形成的,就是艺术变革的成果。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红楼梦》和《无事生非》的艺术变革主要体现在,用轻灵见长的黄梅戏来接纳曹雪芹和莎士比亚的博大精深,深化了剧种的思想内涵。因此,我们要认真总结半个世纪以来黄梅戏几度繁荣的经验,不断强化剧种里适应时代变化的艺术因素,保持与社会审美趋向的同步。

把握时代发展脉搏进行艺术创新,不仅要改造艺术形式,也要在艺术内容上体现时代精神。作为传统艺术样式的黄梅戏,演起古装戏来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创新现代戏的数量较少,所以在质量上总是差一把火,这种状况需要变革。黄梅戏不能满足于古代题材,不能满足于改编和移植,要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把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摸索雅俗共赏的路子,应当研究当今流行的各种艺术样式。这些年的实践证明,从现代媒体的丰富多彩出发,把黄梅戏舞台向银幕延伸,就是扩大观赏面的一种有效手段。黄梅戏能够流传得这样广泛,唱腔旋律好听是主要原因。热爱黄梅戏的观众来到剧场,往往就是来欣赏黄梅戏的优美旋律,很怕在听觉感受上变味。因此,唱腔看起来是最能现实戏曲本质特征的部位,也是創新的过程中最讲究继承的部位,应当谨慎从事。总而言之,黄梅戏音乐要坚持艺术创新,但创新中要学会“坚守”,把握好“度”,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参考文献:

[1] 汪人元. 当前戏曲现代戏的音乐创作思考[N].光明日报,2016-03-14 (015)

猜你喜欢
黄梅戏戏曲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黄梅戏《中国梦》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黄梅戏《祝福》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2016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优秀黄梅戏剧目展演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