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
前一阶段,参加一个30年前的大学文学社成员聚会,当年这个男女比例为6∶1的大学的文学社,几乎是清一色的男生,也许由于青春萌动时期竞争激烈,也可能由于文学青年是那个时代证明自己厉害的一个手段,30年后再聚,发现当年搞文学的这帮青年,在事业成就上也远远超过平均值。
另外一件几乎毫无关系的事情:某名校本科生采用英文版的《线性代数》上课。其实我也有这个感觉,当读一些专业著作或者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时,学生学习原版教材往往更容易理解知识。由此看来,翻译成为一个大问题。
以上的事情让我有一个困惑,语文教育到底是创造的支撑力量,还是阻碍力量呢?什么时候成为支撑力量?什么时候又成为阻碍力量呢?
前不久,看了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一批青年才俊背诵的诗词量远远超过我们那个年代的人,但是,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诗词大会,却不考写诗,这么多经过严格训练的“考场机器”,偶尔写几句所谓的“诗歌”,连对仗都说不上,要是拿到30年前的我们大学的文学社,会被鄙视至极。
多年从事计算机行业,发现经过“越来越重视语文教育”思想培养的学生,却经常连一份简单的产品说明书、软件注释、博文、论坛帖子都写不好,反而是一些没有经过中国严格语文教育的海归(中学阶段就出国的),更适应科技行业的沟通表达。在一个科技和创新行业,需要多用动词、多用逻辑关系进行灵活而富有亲和力的表达,但这些都是目前语文教育缺乏的。在科技行业最实用的少用形容词多用巧用动词、专业名词的说明文,语文教育一直缺位。
事实上,人性的启蒙、多角度观察人性和社会,恰恰是文学而不是科学能够带给青年人“改造世界的信息模板”。文学与创新的正向关系证据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我对40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60位图灵奖获得者的家庭背景做过调查,父母一方从事科学、一方从事文学的比例超过90%。然而,如果这样就认为学好语文就能搞好文学甚至科学,也大错特错。据统计,大学的文学专业和文学院出作家的比例,低得离谱。我们经常见到的文笔极好的人往往具有的是理工科背景。
语文教育要成为创新的推动力量,就需要加强形式与逻辑的训练,事实上,数学上著名的歌德尔不完备定律,就是从概念与语言的形式逻辑入手的,宋词的形式逻辑、格式、音律、平仄训练,能创造出精彩丰富的内心世界。而理工科中所需要的形式逻辑、结构化思维,往往会激发细腻的情绪表达。反之,以冗长的背诵为代价甚至是禁锢的理念为代价的表达,形式上也许放松了,学生甚至以为自己是不受任何禁锢的,但背诵过多,内涵过少,内在细腻情绪训练过少,对创新也是不利的。
除了形式与逻辑的训练之外,说明文与动词使用的训练也至關重要。这些年,孩子写日记的比例越来越低,写命题作文的比例越来越高,再加上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社会感知不多,因此,为写而写、充满了空洞无物的形容词的作文充斥语文教育。为此,建议多进行说明文、翻译、动词的训练,这些不难,都是身边的、实在的,这对于创新也有重大意义。另外,用语文表达艺术、美术、创意思维训练是更加重要的,让学生基于事实,激发想象力,尤其是描述细腻的身体感觉,是创造思维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