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立,温永明,刘福水,谢璐
(1.江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南昌 330004;2.云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学院,昆明 650000;3.吉安县中医院,江西 343100)
热敏灸是由陈日新教授团队发现的原创性科技成果,操作方法为运用点燃的艾材悬灸热敏化腧穴,产生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觉六种热敏灸感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灸量,其与传统艾灸存在灸感、灸位、灸量和灸效的不同[1],其理论基础为“灸之要,气至而有效”[2]。多个系统评价和 Meta分析表明热敏灸的疗效优于传统艾灸[3-5]。在热敏腧穴上进行悬灸是确保热敏灸疗效的关键,也是与传统艾灸的主要差别,为此,陈日新教授提出十六字技术要诀:探感定位、辨敏施灸、量因人异、敏消量足[6]。
目前热敏灸理论体系日趋成熟与完备,热敏灸技术已经进入到较快的发展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文献[7],其中包括几个单病种热敏腧穴分布规律的研究[8-11],但尚未有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热敏腧穴分布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的文献。为了进一步促进热敏灸疗法的发展与应用,本文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热敏灸疾病谱以及各病种的热敏腧穴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热敏灸的优势病种及其热敏腧穴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和借鉴。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2017年第10期),中文检索词为热敏灸、热敏点灸、热敏化腧穴、腧穴热敏化、新灸法、腧穴热敏艾灸新疗法;英文检索词为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检索日期为建库时间至2017年11月17日。
①包含热敏灸疗法的临床研究文献;②研究包含的病例数不小于10例;③相关研究至少有自身前后对照的结局指标。
①不含有热敏灸疗法;②非临床研究和理论探讨;③个人经验及个案报道;④综述及动物实验;⑤消息启示及重复发表;⑥无全文及文章未提及热敏腧穴分布;⑦病名描述不清,诊断不明确,无法理解其所指疾病。
首先对纳入文献的题目及摘要进行阅读,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去除明显不合格的文献,再对剩余文献进行全文阅读,进一步排除无全文及未描述热敏腧穴分布等不符合要求的文献。然后通过Excel2016建立数据库,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包括疾病名、中医证型、热敏腧穴分布情况等。
①病名,有西医病名就不用中医病名,同时结合中医文献的特点,将病谱分为西医疾病、中医病症和西医症状三类,同时对部分疾病进行合并归纳,如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颈源性眩晕合并为颈源性疾病。②疾病系统,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统计分类(ICD10)[12],将疾病谱分为16类,同时根据临床实践对少数疾病进行调整,如将中风调为神经系统疾病,增加了疾病预防与保健一类。③病谱频次的统计,统计每一个病种的文献累积量,称为频次。④热敏腧穴分布频次的统计,由于热敏腧穴分布具有动态性,其与部位固定的经穴重合率仅为 48.76%,与压痛点重合率为34.75%[1]。所以将固定经穴及附近的热敏腧穴记为相应的经穴名,如三阴交及其周围的热敏腧穴记为三阴交;描述为高发区域的记录其高发区域,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发区域为大肠俞、腰俞、大肠俞所构成的三角区域;描述为相关经脉的记为经脉名称;描述为压痛点等反应物附近的记为相应的反应物附近。将文献所描述的不同热敏部位分别记为一次并归于相应疾病。
按照既定的检索策略对相应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共获得热敏灸相关文献4630篇,纳入EndnoteX7软件查重后剩余 2226篇,阅读题目和摘要,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排除明显不合格的文献 1290篇,然后对剩下的文献进行全文阅读,进一步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后得中文文献779篇,英文文献12篇。文献检索流程见图1。
共纳入临床研究文献791篇,涉及疾病136种。西医疾病99种,中医病症14种,西医症状23种,按频次高低分布如下(下列各病症名后括号内数字表示出现的文献频次)。其中文献最多的前15种疾病依次是膝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神经麻痹、痛经、哮喘、慢性盆腔炎、尿潴留、变应性鼻炎、肠易激综合征、肩周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便秘、不孕症、肌筋膜炎,这15种疾病共427篇,占总文献数的54%,这些可认为是热敏灸的优势病种。
2.2.1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谱22种、文献272篇
西医病:膝骨关节炎(67)、颈椎病(56)、腰椎间盘突出症(56)、肩周炎(17)、肌筋膜炎(13)、颈源性疾病(6)、肩手综合征(5)、肱骨外上髁炎(4)、强直性脊柱炎(4)、股骨头坏死(3)、髌骨软化症(2)、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2)、纤维肌痛综合征(2)、梨状肌损伤综合征(2)、小关节紊乱症(1)、痛风(1)。
西医症状:骨质疏松症(8)、腰肌劳损(6)、关节痛(5)、腰椎管狭窄(1)。
中医病症:跟痛症(3)、背腰腿痛(未特指)(8)。
2.2.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谱22种、文献139篇
西医病:痛经(32)、慢性盆腔炎(21)、不孕症(15)、慢性前列腺炎(9)、卵巢早衰(5)、神经源性膀胱(5)、肾炎/肾盂肾炎(4)、肾病综合征(2)、子宫内膜异位症(2)、子宫脱垂(1)、盆腔瘀血综合征(1)、肾功能衰竭(1)、泌尿系感染(1)、前列腺肥大(1)、功能性子宫出血(1)、乳腺增生病(1)。
西医症状:尿潴留(21)、尿失禁(8)、肾绞痛(3)、夜尿症(2)、妇科手术后诸症(2)。
中医病症:遗尿症(1)。
图1 文献检索流程图
2.2.3 神经系统疾病谱10种、文献82篇
西医病:面神经麻痹(34)、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6)、脑卒中后遗症(恢复期及后遗症期)(11)、面肌痉挛(7)、脑卒中(3)、枕神经痛(2)、偏头痛(2)、坐骨神经痛(1)、外展神经炎(1)。
中医病症:头痛(5)。
2.2.4 消化系统疾病谱18种、文献78篇
西医病:溃疡性结肠炎(8)、反流性胃炎(5)、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5)、功能性消化不良(4)、肝硬化(3)、慢性结肠炎(2)、消化性溃疡(2)、直肠/肛门脱垂(2)、胆石症(2)、急性胃肠炎(1)、慢性胃炎(1)、肛门神经痛(1)。
西医症状:腹部术后诸症(7)、肛肠手术后诸症(12)。
中医病症:便秘(16)、胃脘痛(3)、腹泻(3)、呃逆(1)。
2.2.5 呼吸系统疾病谱7种、文献58篇
西医病:哮喘(27)、变应性鼻炎(18)、慢性阻塞性肺病(6)、慢性鼻炎(2)、感冒(1)、支气管炎(1)。
中医病症:咳嗽(3)。
2.2.6 精神及行为障碍疾病谱6种、文献49篇
西医病:肠易激综合征(18)、睡眠障碍(11)、慢性疲劳综合征(10)、抑郁症(8)、痴呆症(1)、性功能障碍(1)。
2.2.7 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谱9种、文献28篇
西医病:荨麻疹(10)、褥疮(8)、湿疹(2)、寻常痤疮(2)、局限性脱发(1)、白癜风(1)。
西医症状:难治性溃疡(1)、下肢慢性溃疡(1)。中医病症:汗证(2)。
2.2.8 循环系统疾病谱7种、文献18篇
西医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心律失常(1)、血栓性浅静脉炎(1)、高血压病(1)。
西医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12)、心力衰竭(1)。中医病症:胸痹(1)。
2.2.9 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疾病谱8种、文献14篇
西医病:骨折及并发症(7)、急性腰扭伤(1)、冻疮(1)、输液反应(1)。
西医症状:中毒性眩晕(1)、运动疲劳(1)、软组织损伤(1)、胸部术后疼痛(1)。
2.2.10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谱 5种、文献 13篇
西医病:糖尿病并发症(5)、高脂血症(3)、肥胖症(2)、代谢综合征(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
2.2.11 肿瘤疾病谱2种、文献11篇
西医症状:放化疗后副反应(10)、癌性贫血(1)。
2.2.12 耳和乳突病症3种、文献9篇
西医病:耳廓软组织感染(1)。
中医病症:耳鸣(4)、耳聋(4)。
2.2.13 眼和附器疾病5种、文献8篇
西医病:近视(3)、弱视(2)、视频终端综合征(1)、动眼神经麻痹(1)。
中医病症:眉棱骨痛(1)。
2.2.14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种、文献5篇
西医病:带状疱疹(3)、丙型肝炎(1)、血吸虫病(1)。
2.2.15 疾病预防与保健1种、文献4篇
西医症状:亚健康(4)。
2.2.16 妊娠、分娩和产褥病症2种、文献2篇
西医病:医疗性流产及并发症(1)。西医症状:产后乳汁分泌不足(1)。
热敏灸优势病种其热敏腧穴主要分布在下列腧穴及其附近区域,括号内的数字为各病种热敏腧穴在相关文献中出现的频次。
膝骨关节炎:犊鼻(40)、内膝眼(36)、阳陵泉(29)、血海(25)、梁丘(20)、阴陵泉(19)。
颈椎病:颈夹脊(39)、大椎(39)、风池(29)、百会(17)、手三里(12)、至阳(12)。
腰椎间盘突出症:委中(31)、委阳(31)、至阳(24)、阳陵泉(23)、关元俞(20)、阿是穴(19),大肠俞腰俞大肠俞构成的三角区域(10)。
面神经麻痹:翳风(28)、下关(26)、颊车(20)、足三里(12)、太阳(11)、神阙(11)。
痛经:关元(26)、三阴交(18)、次髎(12)、中极(11)、子宫(9)、气海(4)。
哮喘:膀胱经两外侧线以内,肺俞至膈俞之间(23)。
慢性盆腔炎:关元(21)、子宫(18)、三阴交(18)、次髎(16)、腰阳关(7)、阴陵泉(6)。
尿潴留:关元(17)、中极(16)、气海(12)、神阙(7)、三阴交(6)、曲骨(6)。
变应性鼻炎:肺俞(16)、上印堂(11)、大椎(10)、肾俞(9)、迎香(9)、神阙(8)。
肠易激综合征:天枢(16)、足三里(14)、关元(13)、大肠俞(12)、命门(9)、神阙(4)。
肩周炎:手三里(9)、风门(8)、颈夹脊(8)、阿是穴(7),病变部位压痛点及硬结等反应物(8)。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至阳(7)、手三里(7)、阳陵泉(7),病灶局部或同节段的背俞穴夹脊穴(16)。
便秘:天枢(12)、大肠俞(10)、上巨虚(10)、关元(3)、中脘(3)、神阙(3)。
不孕症:关元(14)、子宫(12)、中极(10)、三阴交(9)、卵巢(6)、曲骨(5)。
肌筋膜炎:病变部位压痛点及硬结等反应物(11)。
《医学纲目》:“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也表明,热敏灸疗法临床运用广泛,共涉及136种疾病,其中西医疾病99种,中医病症14种,西医症状 23种。主要集中于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精神和行为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优势病种依次为膝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神经麻痹、痛经、哮喘、慢性盆腔炎、尿潴留、变应性鼻炎、肠易激综合征、肩周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便秘、不孕症、肌筋膜炎。这与目前热敏灸临床的情况是相符合的,也是由艾灸的作用效果所决定的。《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作为一种多因素刺激作用的疗法,具有温经散寒、益气升阳、消瘀散结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对于呼吸、消化、内分泌、循环等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还具有抗炎、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13]。有研究显示,热敏腧穴的出现以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为多[2],对热敏灸的优势病种进行分析可知其病因主要为寒、湿、瘀和虚证,正好与艾灸的治疗作用相符合。
《灵枢·九针十二原》有言:“五藏有疾,当取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也。”由此可知,当人体处于疾病状态时,体表对应的腧穴会出现相关的变化,刺激相应的腧穴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具有特异性与位置动态性。《灵枢·背腧》:“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表明腧穴具有敏化特征。陈日新教授结合理论和实践提出热敏腧穴具有动态变异性与功能状态之别,后者可分为“静息”与“敏化”,其所处功能状态与人体健康与否密切相关。对纳入文献热敏腧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后,笔者从以下 6个系统对热敏腧穴分布规律进行探讨。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热敏腧穴主要出现在病变局部的经穴压痛点皮下硬结等反应物附近及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督脉上,如膝骨关节炎、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其热敏腧穴主要分布于病变部位经穴压痛点及硬结等反应物附近和经过病变部位的相关经脉上;泌尿生殖系统,热敏腧穴主要出现在相关病变脏器体表投影区及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上,如痛经、慢性盆腔炎、尿潴留、不孕症,其热敏腧穴主要分布于子宫、子宫附件、膀胱等脏器的腹部及腰部体表投影区相关腧穴和足太阴脾经上腧穴附近;神经系统,热敏腧穴主要出现于相关病变神经分布区域及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督脉上,如面神经麻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面肌痉挛,其热敏腧穴主要出现在面神经分布区域和病灶局部及同节段神经分出处;消化系统,热敏腧穴主要分布于消化系统在腹部和腰背部的体表投影区及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任脉上,如便秘、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热敏腧穴主要分布于肠胃在腹部和腰背部的投影区和足太阴脾经及足阳明胃经上;呼吸系统,热敏腧穴主要分布于相关病变脏器体表投影区及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任脉、督脉上,如哮喘的热敏腧穴主要分布于膀胱经两外侧线以内,肺俞至膈俞之间;疾病预防与保健,热敏腧穴主要分布于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督脉上。
热敏灸源于古法,创新于现代,临床应用广泛,热敏腧穴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及”和“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热敏灸感的出现大幅度提高了艾灸的疗效,阐释了“灸之要,气至而有效”。随着热敏灸的快速推广应用,相信今后会出现大量的单病种热敏腧穴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文献,本研究可以随文献增加择期更新,随着高质量文献的增多,研究结论将更加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