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临时性展览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12-17 08:56
图书馆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参观者图书馆空间

丁 俊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104)

1 问题的提出

将展览功能融入公共图书馆服务是基于人们对图书馆概念认知的变化。图书馆一般被认为是保存阅读材料以供使用或借阅的地方[1]。传统的图书馆概念以文献为核心,体现在三个方面:文献的收集、利用和服务;文献的加工、整理与保存;文化、科学与教育机构[2]。而文献本身就是指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对此,不断有学者试图重新定义图书馆,比如将其定义为是保存、分享、传播、利用记录在各种媒体上的知识的场所[3]。基于对图书馆作为知识场所的重视,公共图书馆越来越注重借助于相关活动以激活场所中的知识,展览活动即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

目前,图书馆展览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到典籍展示[4]、名人纪念[5]、馆史陈列[6]等常设性展览,而相关实践中则存在大量的临时性展览需求。这些临时性展览需要配合特定主题,时效性较强,在实际操作中常常难以有效执行。一方面,图书馆管理者缺乏展览知识储备,开展展览活动存在一定障碍;另一方面,图书馆的展览设计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展览行业对此缺乏研究。因此,分析现有问题,研究如何将展览与公共图书馆空间结合,并提升展览体验是文章探讨的核心议题。

2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上,基于现实需求与相关困境,将研究目标集中于临时性展览。一方面,是由于公共图书馆存在大量临时性展览的现实需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7]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8]中都明确提出,展览陈列是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其首要目标。另一方面,是由于临时性展览的预算低、周期短而造成的一系列相关困境。虽然展览被多个公共图书馆列为其重要职能之一,但是相关预算并不充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是其主要支出项目,但其中主要预算在于文献采编方面[9]。展览周期上,一般持续时间为半个月左右,因此策划与实施工作不够充分。

研究样本上,以八所图书馆为核心。一般而言,沿海地区的图书馆资金预算相对充足,且与国内外同行交流频繁,在展览活动实施上较为充分。为此,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选取代表性的图书馆进行网络搜索,同时将媒体报道和作为同行考察对象的次数作为限定条件,筛选确定八所图书馆作为研究样本。

研究方法上,采用了网络调研、实地观察、问询访谈。多种方法的采用主要是基于“三角验证”利于增加研究效度的考虑。“三角验证”是一种多元测定的方式,是指“使用多种理论视角、方法、模型、数据来源、调研等,以便更加客观与完整地呈现现象与问题”[10]。借助于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进行研究,以降低单一信息局限。首先,通过网络调研,对八所图书馆2018年全年的展览进行系统梳理,了解其展览内容与形式;其次,通过实地观察重点关注展览与图书馆空间的关系,以及展陈形式的材料、尺度等技术性方面;最后,通过对不同人群的访谈,分析用户对展览的体验及其关注点。

3 问题的梳理与对策分析

通过研究设计,文章主要从展览的内容及形式和手段、展览与空间的关系、展览的用户体验三个维度分析公共图书馆临时性展览的现状与问题,进而归纳相关对策。此三个维度的确立来源于对博物馆展览设计相关标准的借鉴。虽然公共图书馆的展览设计有其自身特色,但是展览设计更为成熟的博物馆更具借鉴意义。为此,在结合图书馆需求的同时,参考“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标准及相关学者的研究[11],确定此三个维度。

3.1 展览的内容、形式与手段

根据网络资料的梳理和现场观察发现,目前各级公共图书馆临时性展览的内容、形式与手段都比较多元。如表1所示,内容上,涉及到摄影、绘画、书法、文学等文化艺术的多个方面,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比如春节民俗展、法律宣传展、建馆周年展、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展等;形式上,最常见的是文献展、作品展、图文展等;手段上,以展板、展柜、展品等形式为主。

表1 八所图书馆2018年的临时性展览分析

分析公共图书馆临时性展览的内容、形式与手段,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展览内容上,缺乏统一策划,导致展览主题混杂,进而难以产生连续效应。根据对八所图书馆2018年全年展览主题的梳理发现,虽然它们基本每个月都有新的展览主题,但是主题的选择表现出较大随机性,分散了图书馆的品牌定位与特色。而一些图书馆也正在试图打造自身的展览特色并积累品牌效应,比如“上图展览”“深图展览”开展的展览活动及资源共享和全国巡展项目,但是缺乏整体策划的展览并不利于此目标的实现。

展览形式上,缺乏对参观者多重需求的尊重。现有展览以文献展、作品展、图文展等常规方式为主,仅仅实现了信息传达的物理功能。参观者只能在展览现场以旁观者的角度观看文献、作品、图文等。相对于展览方而言,参观者的地位是不对等的,处于被宣告信息的位置。

展览手段上,缺乏对信息传递有效性的考量。图文展板是最主流的方式,表现为以易拉宝、KT板、喷绘等为主要载体,进行直观的图文展示,这是一种信息单向传递方式,难以获得观众持续关注。

针对以上分析,从展览内容、形式、手段上提出以下三点策略。展览内容上,建立系统设计思维。系统设计是一种开拓设计实践的方法论[12],突破了以往仅从设计的职业属性出发只做版面编排的局限性。在系统设计思维下,展览的内容安排可开阔视野。在内容安排的过程中,前期策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前期策划涉及到图书馆某个时间段所有活动的全面规划,展览成为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并与其他活动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展览与其他活动的整合以社会语境为依据形成主题化的单元模块,如节庆、纪念、推广等。比如杭州图书馆以主题关键词“约”“乐”“跃”“悦”“阅”分别对应知识课堂、视听欣赏、成长体验、亲情关注、展览展示,形成模块化的图书馆系列活动,而展览单元模块则是图书馆整体活动策划的进一步延伸。在图书馆整体活动策划的框架下,展览活动自身则延伸出系列化的分模块,并根据不同的展览主题产生系列变体。模块化的展览不仅有利于呈现图书馆整体形象,也能够形成方便拆卸组装的设计,满足临时性展览周期短、更新快的现实需要。

展览形式上,满足参观者的多重需求。虽然传统的文献展、图文展、实物展满足了基本的信息传达需要,但是参观者在现场的静态观看与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下,难以获得良好观感。观众在参观展览过程中存在渴望分享、交流、互动的需求。为此图书馆可以突破现场的静态展示,将参观者放在更为平等的语境中,形成动态参与。参观过程中,参观者可以参与相关系列活动,比如针对春节民俗展览的线下与线上活动,包括写对联、猜谜语、有奖问答、主题表演等。参观结束后,可以购买根据展览开发的主题文创产品,从而形成参观的持续效应。

展览手段上,调动多重感官,提升信息传达的效果。参观者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获得信息。如果在展览中只有视觉刺激,则难以留下有效的参观印象。传统的以视觉形象为核心的设计方式关注于展板的编排和展品的摆放,无法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因此,展面和展项设计成为展览设计工作的重点。展面设计是一个较为系统的整体,整合了版面、展柜、展品、多媒体等多种技术手段,形成具有层级关系的信息载体,需要参观者调动多重感官完成信息的获取。展项更为系统,是结合展览主题,综合运用多种展陈手段形成的展示单元。比如国家图书馆“动漫原画特展”中的“迪士尼画师的工作间”场景复原中,设计了光影装置拍照、动画视频播放、原画手稿等,形成充分调动感官参与的沉浸体验。

3.2 展览与空间的关系

根据对八所图书馆的现场观察,发现临时性展览充分利用了图书馆的专门空间与公共空间,包括展厅、书库、阅读区以及门厅、共享大厅、过厅等。展厅较为独立,能够服务于周期较长及较为正式的展览活动,但其位置往往偏僻,利用率相对较低;书库和阅读区主要服务于与主题展览呼应的局部陈列和新书推广的展示;门厅和共享大厅由于空间较为宽敞,成为图书馆主题展览的主要场所;过厅则主要布置一些规模较小且形式相对简单的展览。这些展览以图书馆空间为基础,通过展板、展墙、展柜设施建构起相对独立的展览空间,形成展览信息传递的微观环境。

现存的问题主要在于展览与图书馆的空间语境及交通动线联系较弱。其一,对于空间语境的忽视主要体现为展览比较孤立。尤其是公共空间中,开放式的空间与环境往往被活动式展板分割,且展板、展品的不适当摆放加剧了视觉阻隔。其二,由于以相对独立的形式介入,不可避免地对公共空间的交通动线造成困扰。在具体表现形式的分析上,笔者以八所图书馆的实地走访为基础,选择走访当时展览最多的一个图书馆做深入研究,以捕捉较易忽视的细节[13]。如表2所示,在照片梳理过程中,依据交通动线划分出七个主要节点,并依次选择图片填入其中进行分析。根据进入图书馆的动线顺序可以发现,在几个关键节点都分布了不同主题的展览。其中,入口门厅、共享大厅的展览是服务于近期的几个活动,包括“文化自信阅读推广(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政治篇)”“长三角文学会客厅”“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微拍美文大赛”。过厅走道也配合以主题活动,如“建区周年纪念系列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军事篇”。在阅读区、书库及辅助空间则结合图书馆的主题活动进行呼应式的陈列或者新书推介展示。同时在公共空间穿插一些常设性的展示,如目前各大公共图书馆都普遍放置的阅读大数据即时展示、图书馆荣誉墙、文化角、阅读资源推介、选书买单活动等。

根据分析,发现以下三个问题具有代表性。第一,展览缺乏空间上的统一规划。根据对现场的观察,公共空间中的多个主题展览呈现碎片化展示。在多个展览同时出现的情况下,缺乏统筹安排,形成了视觉和动线的碎片化。视觉上,主次关系不清,参观者难以形成整体认知。动线上,虽然入口、门厅、中庭、接待区域具有适合做展览的宽敞空间,但在人流汇集的时候容易形成交通阻隔,不利于空间使用。第二,展览缺乏空间细节设计。不同的展览采用了形态各异的元素,并在比例、尺度、材质等方面缺乏推敲,导致形式混乱。第三,展览缺乏空间体验,比如尺度不合理的展板摆放、可读性较差的图文编排、缺乏趣味性的展项设置等都会降低体验效果。

表2 临时性展览与图书馆空间关系的分析

以上现象展现了临时性展览与图书馆空间的不匹配,容易产生展览布置与空间结构的错位现象。相对而言,博物馆由于是专门为展览而设计的,展览与空间契合度较好。根据空间分析的相关理论[14],从四个方面分析展览与空间的错位问题,如表3所示,包括空间形体、空间组织、形式要素、场所意义。为了更充分地分析问题,将与参观相关联的行为和时间要素也列入其中作为对照。根据对现场的观察,参观行为主要分为远观、穿行、参观、体验四种,它们在时间要素上呈现静态、动态和动静结合的区别,并且持续时间也有差异。展览要素相应的为视觉整体、信息主题、展面设计、展项设计,与之相应的是空间要素中的空间形体、空间组织、形式要素、场所意义。这四个方面的结合依次形成对展览信息的逐步理解和深度体验。展览空间组织的核心目标在于信息传达,其实施方式在于信息层级关系(Layered Information)的梳理,对此西方学者具有较多论述并已逐渐形成展览设计的共识[15]。而空间对应方面,包括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围合体系构成空间的物质基础;精神性体验构成了空间的精神基础,形成主体对空间的空间感[16]。空间要素中的空间形体、空间组织、形式要素等都属于物理方面,而场所意义则构成了精神方面。

表3 参观行为、展览要素、时间要素、空间要素的对应关系

针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本研究从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的角度提出以下两点策略。物理空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建立空间形体的整体意象。尤其考虑展览围合体系与图书馆空间的联系与互动,而不是仅仅关注临时性展览本身的微观环境。图书馆中的临时性展览空间具有自身特征。Philip Hughes(2015)根据场地空间特征,将展览分为永久性展陈、导向性展陈、展销会、开放式展陈[17]。根据其描述,图书馆公共空间中的临时性展览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开放式展陈的特征。导向性展陈需要在空间入口或显著位置通过标志物的营造吸引参观者,形成对于空间体验的预设,同时也形成一种导览的广告效应。开放式展陈则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的语境,形成展览与场所的互动。第二,空间组织上既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闲置空间做展览规划,更要尊重并融入图书馆原有动线关系。第三,形式要素上要服务于信息层级的设置,将空间形式要素的多个方面融入展面设计。

精神空间方面,注重展览的空间叙事性。以故事线索将参观者带入参观过程,使其成为整个图书馆空间叙事的一部分。叙事性是讲述故事线索的保障,并成为展览设计的重点[18]。基于此,图书馆展览便有了深入设计的可能性,因为传统的图文展板和展柜是无法突出叙事性的。也正是叙事性的展览给予参观者见证和感知的机会,并进而有了深刻的参观体验。

3.3 展览的用户体验

通过对八所图书馆现场走访和随机访谈发现,其临时性展览基本能够满足参观者获取信息的需要。尤其是展览的目标用户会表现出较大兴趣,对展览主题、内容进行详细阅读,并进而从用户群体层面产生了一定的阅读推广效应。比如参观者对文学感兴趣,则会对图书馆举办的“文学会客厅”展览表现出较大关注,同时会对图书馆推介的文学书籍产生共鸣,从而提升了图书的借阅机率。

以第一次调研为基础,通过更具针对性的半结构化访谈发现,在群体效应(人群、密度、影响)和个体感受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代表性。此次半结构化访谈以非正式对话的形式展开,访谈对象涉及到展览现场的保安、图书馆工作人员、展览参观者等,尤其是保安人员由于一直在现场维持秩序,能够跨越时间局限而发现一些不易观察到的问题,是易受忽视但却有效的信息提供者。群体效应方面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展览局限于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这主要是由图书馆的展览内容和形式决定的,图书馆展览以书画展、文学展、纪念展等为主要内容,以图文展板、作品、实物为主,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有限。第二,参观密度呈现出较强的时间性。参观人数在开幕式当天较多,并时常造成拥堵。平时一般集中于周末的下午时段,而在工作日期间人气较弱。第三,展览形成的持续影响较弱,尤其是展览具有形成共同话题的潜力,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平台结合,难以产生后续影响。个体感受方面缺乏人性化的细节关怀。图书馆展览的信息量一般较大,而参观人群又以中老年为主。对此,多位受访者表示,展览现场缺乏休息设施,时常因体力不支而提前结束参观。另外则是展览与阅读的连接关系较弱,尤其是一些文献展虽然激发了参观者的阅读兴趣,但是并没有相应的借阅服务及时跟进。而这也对图书馆的管理造成一定困扰,据现场保安反映,出现读者擅自将文献展中的书籍带走不予归还的情况。

以上问题都是由于未将用户体验作为展览设计出发点来考虑造成的。以信息内容作为出发点的传统方式难以适应信息获取渠道日益多元化的大环境。基于用户体验的展览尊重了参观者的主导地位,符合新兴的发展趋势。用户体验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讨论,比如哲学中的“体验美学”、经济学中的“体验经济”、人机交互中的“可用性”等,而在设计学中更是一个热门话题。虽然设计学中多谈及用户体验,但仍是一个不断演变的概念。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从“用户体验”(UX)到“体验设计”(EX)的转化[19]。体验设计开始突破产品及其可用性而形成一种多维度和泛化的概念,尤其是用户赋能、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等开始进入设计的视野。

借鉴体验设计的视角[20],主要从设计方式和设计流程两个方面予以优化。设计方式上导入用户参与的协同设计(Codesign)。协同设计来源于参与式设计(Participatory design),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北欧,参与式设计就已经兴起[21]。用户参与使得设计开始重视用户的需求,而非决策者的意志。协同设计更进一步整合了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设计过程,设计师在此过程中更像是一个协调者和引导者[22]。这种思路导致了设计方式从以往的关注产品本身转向了解决实际问题和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在图书馆临时性展览设计过程中,用户的意见就显得至关重要,从整体的活动规划到具体的展览策划,从前期的内容设计到后期的方案深化及配套活动,都可以通过协同设计工作坊的形式吸引用户参与,并且共同制定设计策略。用户可以细分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参观者,为此可突破现有展览局限于中老年群体的现象,尤其将青少年的需求融入到展览的策划与设计中。

设计流程上,将用户的整个参观流程及其接触点作为设计重点关注的对象。一般而言,参观者从进入展览空间所建构起的场域开始,参观行为经历了参观预期、兴趣触动、持续观展、后续影响四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基于个人经历的不同,不同的参观者对于展览的参观预期是不一致的,这就需要做用户群体的细分。参观预期阶段的接触点是图书馆信息推广媒介,比如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宣传海报等,这些媒介对参观者心理预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增强潜在参观者的心理预期,可以对信息的呈现方式进行设计,使其更有趣味性。第二阶段,兴趣触动主要体现在展览的总体形象上。为此,展览需要创造有趣味的形式,并能够取得参观者的信任。第三阶段,观展行为的持续,除了展览主题要引人入胜之外,促使参观者参与其中的项目也至关重要。对此,注重人的行为逻辑的交互项目成为关键接触点。交互设计突破了传统展览的物理属性,将参观场域作为服务于参观行为并最终满足参观者参观需求的媒介。在参观展览过程中,通过一些交互项目让参观者与展览内容形成交流,而借助展览物理场域建构的知识分享社群可促成参观者之间的互动。针对参观者现场反馈的参观疲劳问题,从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参观方式单一,体验单调造成的。如果现场存在多种互动方式,则疲劳感也会得到缓解。第四阶段,基于展览策划的方式,产生多种后续影响,尤其是阅读行为触发要与图书馆资源密切相关。为此,需要增强图书馆的服务意识,将借阅服务直接与展览形成无缝对接,方便参观者借阅与展览主题相关的文献。

4 讨论

表面上看,临时性展览对于图书馆空间氛围的营造起着关键作用,比如体现在阅读推广、知识传递、文化认知等多个方面。但是,图书馆的知识属性更使其展览呈现出信息传播的本质,并进而具备与传播学理论对话的可能。显而易见的是,展览本身是图书馆知识传播的一种媒介,而这种媒介本身发挥了较大作用。在该媒介主导的知识传播过程中,临时性展览借助的是展览语言的多个方面,包括展面、展项设计等涵盖的元素都呈现出符号所建构的意义。该意义的表达借助于展览建构的语境得以实现。然而,目前常见的展览语境呈现出单向叙事的倾向,体现出图书馆作为知识载体表达出来的话语权。在图书馆主导的话语机制下,图书馆的展览策划者是知识的宣讲者,参观者是被动的接受者。参观活动呈现出图书馆主导下的规训,即参观者进入临时性展览建构的语境中,按照设定好的脚本获得知识。因此,在此过程中,参观者与馆方形成的是一种不平等的话语权力关系。

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介本身也在经历变化并对传播方式发生影响。印刷媒介是一种机械媒介,其传播是线性思维、偏重视觉、专门化分工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人们需要借助逻辑来组织视觉经验;而电子媒介则调动了人的多重感官,形成整体思维[23]。然而突出技术本身的作用,则有技术决定论的倾向,正如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24]在技术的社会建构主义者看来,媒介技术本身并不是孤立的,是社会意义决定了技术的发展。然而这又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社会决定论代替技术决定论的倾向。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上,行动者——网络理论(ANT)认为技术与社会相互建构[25]。在相互建构过程中,包括人与物的行动者共同参与建构网络,并且,参观者、展览媒介、图书馆策展者之间必然产生互动。新兴媒介中的多媒体、交互技术等为这种互动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如果说图文展板是印刷媒介时代的展览主流,那么电子媒介时代的数字化技术为参观者相互之间以及参观者与展览和图书馆之间提供了互动的便利,也只有在社会互动中,展览才具有意义。

5 结语

综上,本研究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三点设计策略。第一,从展览内容、形式与手段上做出改善,包括内容上遵循系统设计思维,形式上尊重参观者的多重需求,手段上以多重感官的调动来改善信息传达效果;第二,从空间语境及交通动线上做出调整,包括建立空间形体的整体意象,形成展览与图书馆空间的互动,并在可能的条件下以空间叙事营造精神空间;第三,在用户体验上予以尊重,包括设计方式上导入用户参与的协同设计,设计流程上将参观流程及其接触点作为设计重点。从理论层面上而言,现有展览呈现出的单向叙事特征反映了参观者与馆方间话语权力关系的失衡。为此,在展览所建构的传播语境中,展览的技术媒介需要为社会行动者之间提供互动的机会,并进而建构知识传播的社会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技术层面的策略受到新兴技术发展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些图书馆已经开始有了技术方面的探索,诸如数字阅读、数字机器人、数据可视化等,但是如何将其融入临时性展览并提升参观体验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猜你喜欢
参观者图书馆空间
最美的蝌蚪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交互式展示空间设计
脑洞大开
图书馆
关上手机再看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