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方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长郡文昌学校,湖南 郴州 423300)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方面。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具体体现为:学生能进一步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口、笔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表达意义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笔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
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一种心理体验与实践环境,科学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立足学生的心智特征,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语言场景,将语言知识渗透其中,引导学生置身其中,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语篇信息、解决语言问题,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获得成就感,进而提升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实际能力,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情境素材可以是历史故事、名人轶事,也可以是影像资料、最新科技成果或科幻内容等。教师将这些内容转化处理后,用于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训练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交流会话奠定了基础。
思维品质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出便于学生参与探究和思考的情境,让学生轻松进入语言知识的探索过程中,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会通过探究获得新知,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孔子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可以借助具体有效的教学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在合适的时机提出问题,利用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
初中英语教学需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将其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与英语语言知识相关的观念以及情感和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适时渗透情感教育,鼓励学生主动表达,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并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开展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心理安慰,让学生能够放下心理负担,在较轻松、自由的课堂中学习英语知识。当学生放下心理负担学习英语知识时,他们的情感态度也会发生变化,心态更加平和,具有一定的学习动力,进而提升自身的英语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引领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习惯,是新课标的重要目标。教师应当重视课内精读与课外泛读的融合渗透,指导学生将从课堂内习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演讲和写作中,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培养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英语教师应当立足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教学目标,做好课堂阅读教学,并适当向课外阅读延伸拓展,打造一个课内外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在课内外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多练、多写。课外阅读可以与写作相结合,学生一旦具有英语写作兴趣,就会自主地进行课外泛读。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英文书籍,丰富词汇积累,开阔视野,锻炼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外泛读还能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适合初中生的英语读物有很多,如William Shakespeare,The Love of a King,Dead Man's Island,Robinson Cruso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原声电影,如《肖申克的救赎》《当幸福来敲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名人故事,将相近人文的精神品格内化成学生自身的品质,继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指引学生未来的行为习惯和发展方向。教师可以开展专题报告会、主题讲座等活动,带领学生讨论英语教材中的道德伦理以及社会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英语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分析语篇的过程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感受英语文化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初中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教学情境,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巧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专题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注重课内精读与课外泛读的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