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静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教育局,河北 唐山 063602)
一、教育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传承工具,最具感召力和影响力,因此,为开发民俗文化——乐亭地秧歌作为学校美术教育的补充课程,将学校作为民俗文化基地,将地秧歌引入小学美术课程,有助于学生熟悉和理解当地本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由于一种文化的保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文化代代相传的能力。基于以上背景,在学校创建“地秧歌民俗文化工作坊”,使学生在搜集学习制作的过程中,关注本土文化,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并促进学生投身到弘扬和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活动中去。从而达到弘扬民族本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目的,体现文化传承的价值。
二、具体做法:
(一)从地方县志、文献中查找收集,并通过地方文化馆和深入民间秧歌队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地秧歌的历史发展、表演形式、动作行为等特征,将收集结果整理成册,以供学习交流。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乐亭地秧歌主要分为大场秧歌和小场秧歌。大场秧歌的表演形式,可分串街和打场两种。常用队形有一条龙、二龙出水、二级登楼、编花等。小场秧歌又称小出子,主要有《和尚逗柳翠》、《锔大缸》、《傻柱子接媳妇》等(——基于学习对象的特殊性(小学学生)我们就秧歌的曲目内容进行了适当的筛选)。秧歌的行当,大致可分文、武丑,文武公子,妞(少女、少妇),文、武(老妇、老头)和童子等。乐亭秧歌的动作丰富多彩,脚部动作有俏步、大弹步、小弹步、平步和小碎步等;腰部动作有扭腰、闪腰、探腰等;肩部动作有错肩、绕肩、抖肩等;头部动作有扭头、颠点头、摇头等。乐亭秧歌主要以扇子和手绢为道具,借以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多年来,秧歌艺人们创造了十分丰富的舞扇和舞绢的动作,如背扇、中翻花、分心扇、双抖、单抖等扇花,掸绢、抹绢、转绢、里缠绢、外缠绢等绢花。
(二)通过探究和实践,确定乐亭地秧歌的美术表现手法和材料,开发画秧歌、泥塑秧歌、版画秧歌等形式,创作出一部分喜闻乐见、富有地域特色的艺术作品。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我们眼里的地秧歌”创意评比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对地秧歌的深入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地秧歌所带给他们的感受。于是我们看到孩子们用摄影、录像、绘画、手抄报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现他们对地秧歌的喜爱。我们将这些优秀的创意作品做了归纳、整理并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展示。在归纳和整理活动中,老师们找到了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点,也惊喜的发现学生对地秧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独特的欣赏角度。孩子们用他们童真的双眼不仅看到了地秧歌色彩缤纷的服饰,看到了人物各具特色的表情、动作,还看到了表演中各个人物之间关系由动作配合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有的画面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教师运用泥塑、绘画、版画等形式潜心创作出一组组精美的艺术作品,陈列在学校的各个角落。
(三)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小学低中高三个不同学段分别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创作地秧歌活动。教师的创作活动及作品点燃了学生的兴趣。接下来在全校开始系统的课程实践研究。一二年级年龄小,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审美和认知特点,学生通过欣赏并模仿地秧歌的表演和图片,用彩笔、油画棒等简单的工具,创作以地秧歌为题材的创意画。虽然孩子们比较小,造型能力有限,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夸张的造型和线条赋予了这些形象更鲜活的表现力。在画秧歌时,从易到难,从整体到细节,设计出《我们的地秧歌》、《秧歌中的角色》、《扭起来》、《秧歌中的表情》等一系列的课程;三四年级孩子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针对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发用橡皮泥、陶泥的形式创作。从搓捏揉接等泥工技巧,到人物面部、衣服的细节刻画,逐步创作各种泥塑地秧歌形象。学生或独立完成,或采取合作的形式进行创作;五六年级尝试用纸版画和木版画等形式表现乐亭地秧歌。版画形式多样,通过收集各种综合材料,利用它们独特的纹理创作出形式多样的综合版画形式。学校通过两年的课程开发和实践,现已将“乐亭地秧歌”作为校本课程内容,编写教材并成立学校美术特色工作坊、组建“乐亭地秧歌”社团。课表中专门设定校本课程,每周两节活动课。
同时,学校通过开展 “迎新年地秧歌绘画比赛”、“地秧歌创作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更系统和全面的了解乐亭地秧歌文化,探寻民俗文化里的美术表现力并将地秧歌文化广泛的传播。通过这些活动和创作,启迪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思考,培养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理解和表现能力,继而引发对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