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毓昀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巴拉基列夫是俄国民族乐派作曲家,也是俄国进步爱国青年作曲家们组成的“强力集团”的领导者,其作品带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并且、富有表情。此作品创作源自于俄罗斯著名的民族乐派作家格林卡的声乐套曲《向彼得堡道别》中的同名声乐艺术歌曲,巴拉基列夫继承了原曲主题和伤感的基调,运用了变奏、华彩等创作手法加以创新,以在保留原有音乐情感之上使作品愈有韵味和张力。
此曲由引子、主题、变奏一、变奏二和尾声共五个部分所构成。巴拉基列夫在保留声乐素材中的前奏、主题和尾奏之上,运用变奏、华彩等创作技法,使钢琴改编版与分节歌形式的原曲相比,其音乐内容及特征更为丰富。
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热衷于描绘大自然和谐美好,像是早期带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贝多芬《田园交响曲》不乏优美灵动的鸟鸣声。巴拉基列夫在《云雀》钢琴曲中也融入了鸟鸣音型,其主要应用在引子和尾声,起着首尾呼应的作用。
引子部分共3个乐句,每个乐句皆为主题旋律加上“鸟鸣音型”:处于中音区的主题旋律片段简洁连贯,鸟鸣音型由低声部的柱式和弦逆琶音与高声部的快速轻巧旋律所组成,温柔婉转,在音区、强弱、色彩方面形成敏感对比;从调性方面看,“鸟鸣音型”左手的和声进行推动着调性变化,从降b小调,到降G大调,最后回归降b小调,和声推进感丰富了音乐色彩,并且为接下来的主题部分的调性变化做铺垫。尾声再现的鸟鸣音型贯穿了整个尾声直至结束,其保留了引子的基本音型旋律形态之上,将低声部织体变为密集紧凑,调性转为大调,使全曲终止于宁静和谐的氛围。
变奏手法是此曲主要创作手法,巴拉基列夫借鉴原曲分节歌形式,将钢琴曲的主题结构分为主题、变奏一、变奏二。13至33小节为主题部分,保留原曲固定结构,整体以右手单声主题旋律演奏配以左手分解双音式和弦,简单刻画出以朴实的形象,像是鸟儿黯淡悠然地倾诉。变奏一是全曲的高潮,也是变奏手法应用得最丰富的部分,其结构与和声走向基本延续主题段,变奏主要体现在织体的变形和旋律形态的丰富:织体方面“鸟鸣音型”的运用;主旋律声部由双手轮流演奏,贯穿于左手柱式和弦伴奏织体以及右手32分音符跑动的华彩之间;主旋律八度音程与和弦的左右手交替演奏;增大音区跨度大等这些变奏特征使变奏一的情绪推进至顶峰,与质朴简洁的主题段形成鲜明对比。变奏二作为连接高潮和尾声的缓冲部分,音乐情绪逐渐趋于平缓,变奏主要体现在和声和旋律结构的突破,和声布局比原曲更密集丰富,多使用离调和弦与和弦外音,打破原曲传统的和声走向,具有创新意义;变化重复了不完整的旋律片段,通过四声部复调和高声部的八度演奏使得缩减而成的旋律片段得到抒情而饱满的发展,具有歌唱性。
作为声乐艺术歌曲的钢琴改编曲,演奏者要注意旋律的歌唱性和流动性。《云雀》的主旋律的音乐情绪是沉郁绵长的,因此演奏时需采用连音弹奏,从而突出歌唱性。连音演奏需要演奏者大臂、肩肘放松下沉,感受肢体的重力,将重力慢慢传送至手掌手指,同时手指指肚贴着键慢触键演奏,并随着旋律的走向起伏将重心在掌间转移、力度进行变化。乐句演奏需注意句首尾都要弱起弱收,贴合音乐情绪和语气。
多声部演奏的钢琴作品考验演奏者对主旋律和各声部的听觉和触觉的敏感度。在此曲中,尤其是变奏一和变奏二,演奏者要多提炼主旋律进行单独练习,再将多声部合起来练,这样既是锻炼弹奏的肌肉记忆,又能提高耳朵对声部的分辨能力,使音乐层次分明,主旋律清晰连贯。除了纵向的多声部演奏,在变奏一中横向的主旋律左右手交叉演奏更要注意双手在触键方式上反应及转换,使主旋律演绎出“无缝链接”的效果。
与上面的慢触键相比,装饰性演奏和快速跑动演奏是具有颗粒性的快触键演奏,因此对手指独立性有要求。比如鸟鸣音型的倚音、中段的长时间颤音等装饰音的演奏是需要训练指尖快速的交替从而提高指尖触键离键的灵活度。可以单独提取两音进行反复训练,从慢速到快速,观察第一个音的离键速度和第二个音的下键速度,同时要放松手腕手臂,然后再反向重复以上练习,锻炼手指独立性;两音练好了就开始依次递增为三音为一组、四音为一组的练习,以至可以自如放松地演奏装饰音;长线条的跑动除了练习手指独立性以外,还要练习“一音带几音”的跑动技巧,使重力引入至第一个音后运用惯性带出一连串跑动,这也是重力的快速转移,切勿一音一重力,这样既费力,音响效果又不佳。
巴拉基列夫的《云雀》钢琴曲作为格林卡声乐作品的改编范本,保留了俄罗斯民族音乐旋律绵长、气息宽广的特征,在原作基调之上,给后人展示了作品演奏手法的创新,尽显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魅力。演奏者演绎改编作品时,需要关注原作、尊重原作,带着原作的特性去发现改编后作品的变化发展之处,并找到恰当的方式演奏,使作品得到准确而生动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