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认同视角下农村非公组织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路创新研究

2019-12-17 14:17何文兰
桂海论丛 2019年4期
关键词:政党领导党组织

□ 何文兰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组织认同(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是一个认知概念,是指个体依据特定组织的成员身份进行自我定义的一种感知过程和结果。这种感知使个体与组织在心理上产生共鸣、达到统一,并最终使个体对组织产生归属感。有了这种感知,就会成为个体内心的一种自觉,成为组织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关键,为组织的发展、壮大和前进注入活能量。随着各类组织的不断出现,组织的种类、数量、规模等日益壮大,各种组织之间也呈现出相互交错、日益复杂化和无边界化的特点,员工组织认同也越来越被重视,并被认为是影响组织凝聚力和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员工组织认同能够增强工作满意度、敬业度和忠诚度,提高员工学习效率、增强合作、减少离职等行为,最终为企业带来高绩效。反之,当员工组织认同感缺乏或者程度较低时,这种成员与组织的关系就是缺乏有效互动的、松散的,因而组织没有凝聚力,员工没有向心力,绩效也就无从谈起。农村非公组织是社会组织的一部分,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非公企业蓬勃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为了能够更好地影响、指导和保障农村非公经济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强农村非公组织党建成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但由于受到非公组织党组织的“入场”方式、非公组织的“去政党化”要求以及非公组织党建的运行机制保障等方面的影响,党员认同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呈现出党员身份认同弱化、党员政治认同弱化以及党员情感归属弱化等复杂情况。因此,必须转换角度和创新思维以适应农村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才能不断激发农村活力,调动农村积极因素,以增强非公组织党员的组织认同感。

一、农村非公组织党员组织认同的基本理论

组织认同是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认为在加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及行为支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组织认同的前提是社会认同。基于这种认识,Ashforth与Mael(1989)认为,组织认同是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他们对组织认同得出一个结论,即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或社会群体,对塑造个体的自我是非常关键的,可以界定“我是谁”或“我们是谁”,以此可以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而党组织不仅是社会组织,更是政党组织,在我国还是执政党组织,这就决定了党员的组织认同不仅是建立在社会认同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在政党认同的基础上,这是我国党员组织认同的基本属性。对政党认同的研究起源于西方,它是从选民投票选举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的。显然,这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因为我国的政党认同是基于政党的先进性,所以,中西方研究显然存在不同的侧重点。时至今日,政党认同的概念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美国的奥格斯·坎贝尔(Angus Campbell)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选民》中,首次将政党认同定义为“个体在其所处环境中对重要的群体目标的情感倾向,就是选民在心理上对某一政党的归属感或忠诚感。”[1]经过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从政党认同功能角度,坎贝尔认为,“持续的政党认同对于培养选民的政治态度有显著作用”[2],并认为家庭因素、政党政治理念、价值目标、施政纲领等是影响政党认同的重要因素。很显然,这种观点把认同作为一种心理感受,是政治社会化的结果,因此也被学界认为是非理性的。而费尔瑞纳(Morris P.Fiorina)认为,美国民众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党社会化作用的影响,形成一定的政党偏好,但就长期来看,民众会根据执政党的绩效进行政党评估。因此,“政党认同并不仅仅是情感的心理趋向,它也是理性的选择。”[3]从政党认同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后者显然比前者研究更深了一层,因为认知、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评价最终会影响到个人的态度和行为,这种行为倾向会对组织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相对于西方,中国学者对于政党认同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动,中国政治社会化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才提供了研究政党认同的现实条件。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国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执政绩效显著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增强,对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的研究已经成了焦点和主流。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国内对于党员政党认同的分析主要侧重于政党实体内容的认可,而不仅仅是心理学概念上的一种心理上的依赖和归属感显然,中国学者们一开始研究就是理性的态度《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把“政党认同解释为“政党是捍卫阶级利益而自觉奋斗的团体一般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因而,对政党的认同多属于较高层次的认同。”[4]一些学者将认同的主体划分为中共党员和党外人士,认为“政党认同是政党成员和社会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政党归属感及与之因应的行为表达。它一定程度地决定政党能否贏得足够的民众支持。”[5]柴宝勇、史献芝等学者则主张行为表达应是政党认同概念的应有内容,认为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宿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6]王庆兵博士在其专著《发展中国家政党认同比较研究》中借鉴西方理论,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对一个执政党而言,政党认同不仅仅表现为选民在选举中对政党候选人的投票,而且表现在政党成员在组织中对政党的忠诚以及政府执政能力和政策效果得到公众的认可。”[7]22并把政党分为“组织中的政党、选民中的政党、政府中的政党”,相应提出了“组织中的政党认同”“选民中的政党认同”“政府中的政党认同”[7]17,认为组织中的认同是政党认同的重要构成。本文采用这一观点,从组织认同理论角度试图论述非公组织党员组织认同问题。在中国,社会组织中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并不是通过选举来体现,而是通过自觉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领导群团组织和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因此,笔者认为,首先,党员的组织认同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即对党的指导思想、性质目标、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认同,属于认知层次;其次,党员的组织认同是对党员身份的认同,属于情感层次;最后,党员的组织认同是基于前两方面内容的认可所采取的倾向性行为或行为支持,属于行为层次。

当前研究农村非公组织中的党员组织认同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第一,加强农村非公组织党员的组织认同有利于加增强党对农村的全面领导,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在现行体制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是通过构建良好的党群关系来实现的。一方面,执政党要保证政策的正确;另一方面,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而这种领导不具有强制性。但是,“如果能够积极发挥个体党员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参与社会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地亮明党员身份,争取其他社会组织成员的认可,发展社会组织中的优秀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么就会拓展党在社会组织中的覆盖面,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8]就能够为落实党的社会组织政策提供坚强的保证,实现加强党的领导与发展社会组织双赢双促。第二,加强农村非公组织党员组织认同有利于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因为“如果党建工作做得好,同样可以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变为组织发展的优势,推动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9]农村非公组织包括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章》第三十三条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社会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引领服务群众,推动事业发展[10]。很显然,这些作用最终要落实到每个党员身上,通过党员的作用来发挥。因此,加强党员组织认同,增强党员组织认同的归属感、荣誉感以及责任感,就能激发党员活力,释放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确保组织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二、农村非公组织党员组织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党员组织认同感强烈是党员和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前提。但现实中,农村非公党组织设置缺乏动力、实践中缺乏组织社会化、运行机制中缺乏保障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党员组织认同弱化明显。

(一)从党组织生成逻辑看,自上而下的“组织入场”使党员身份认同弱化

在现行政治体制中,中国共产党一直是政治体系的核心,与政治权力紧密相关,一度呈现出政党国家化和党组织权力化的特点,即执政党和党的各级组织在纷繁复杂的政府体系及单位体系中牢牢把持着政治权力,是权力运作的核心。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治局就作出要在中央政府内组织党委会和中央政府内建立党组的决议。“1951年11月,中共中央又作出在人民政府内建立党组和组织党委会的决定,将政府系统内的党委会和党组制度扩大到地方政府,随着各级政府的成立,党的组织也遍布基层政府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54年底,各级国家机关中共建有党组支部近4万个。1956年党的八大党章又明确规定:每一个符合条件的机关、街道、乡镇等基层单位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同时规定符合条件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成立党组。这样,依托党委和党组织,党的组织体系得以‘嵌入’到政府组织的层级体系,为实现党对政府的有效领导提供了组织基础。”[1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社会发展呈现出异质性和多样化,扎根于市场的社会自主性不断强化,社会组织不断发展。执政党要想整合社会,继续夯实自己的执政基础、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就需要向新的社会空间和新的社会组织拓展党组织,加强组织覆盖,从而更好的施加政治影响,这就牵涉到“组织入场”的问题。但以何种方式“入场”,已经“今非昔比”。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位人”的属性明显强于“社会人”的属性。因此传统的“单位制”党建模式是以“组织嵌入式”推进的。即以符合条件“单位”为基本对象,通过党组织政治权利和行政命令“强势”进入,入场以后也是“顺理成章”地开展工作,各单位或组织没有“讨价还价”余地,必须接受,这就是“组织认同”。所以,组织认同的前提就是承认组织的合法性。就像《中国共产党章程》第49条规定的那样,党组必须服从批准它成立的党组织领导。不难看出,以单位为依托,以组织推动为方式,以“嵌入”式入场,建立“体制内”党组织,具有天然的合法性。这种合法性是个体或员工产生对组织认同的必要条件。

反观农村非公组织党组织,改革开放以前,一度出现把任何所有制形式都要机械地定性为姓“社”还是姓“资”,如姓“资”就坚决摒弃。所以,农村非公经济自身发展相当薄弱,与此相适应,非公组织党建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非公经济也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各种组织团体、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纷纷出现。加强对非公经济的领导,保障其健康发展,建立非公组织党组织是其必然。但是,如何建立非公组织党组织、非公组织党组织与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如何、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发挥等,都涉及到一个组织认同的问题。结合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农村非公党建属于体制外的新社会空间,这一社会空间的明显特点就是要求“去政治化”或“低度政治化”,应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排斥和抵制党组织的。所以,组织的设置即“组织入场”形式上不可能像“体制内”的党组织设置那样,凭借政治权力依靠上级推动或行政命令自上而下进行。或者说,即使用“乾坤挪移”式照搬体制内的党组织设置方式,也会极大程度地降低个体对组织的认同感。究其原因,就是这种组织它不能仅仅依靠政治权威或强制力发挥作用,而必须得到各阶层的认同。但现实情况是,非公企业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由于立场、利益、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摩擦和矛盾,就可能会出现党组织合法性认同的潜在危机,从而使党员组织认同受到挑战。换句话说,非公组织党组织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只能是在间接地获得政府或上级组织有限度支持的情况下,直接依靠自身的组织资源来实现组织拓展。所以,非公组织党组织更加倾向于“社会化”。那种传统的自上而下、纵向层级式的党组织建立方式,反而影响党员对组织的认同。同时,非公经济单位在创建党组织的基本条件方面,必须同时具备法人同意支持、符合规定的党员规模、成熟的党组织工作者三个条件,党的组织建设才能顺利完成。很显然,要同时具备这些条件很难。比如,在党员人数上没有保障。农村现在很多地方党员队伍“青黄不接”,符合非公企业党建的就更少。而且,一般的农村非公企业或组织规模较小、发展较为困难,基本上处在求生存阶段,无暇顾及党组织建立。所以,农村非公组织党组织设立,只能靠企业或组织自身的推动。缺乏自身推动、缺乏内生动力,仅靠上级组织推动,显然缺乏说服力,结果就会造成“组织是组织”“我是我”的“两张皮”现象,严重弱化党员身份认同。因为组织认同的一个关键标识就是界定“我是谁”“我们是谁”的问题。

(二)从党组织实践逻辑看,非公组织“去政党化”要求使党员政治认同弱化

组织认同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又是权力的中心,拥有绝对的领导权。所以党员组织认同首先是对组织的政治认同,这是党员组织认同的基础。

从“政治认同”的概念来看,近现代首次界定政治认同概念的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特·A·罗森堡姆。他认为,“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地理区域和团体,在某些重要的主观意识上,此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并认为“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12]定义将政治认同视为社会认同的一部分,强调认同是个体对政治单位的忠诚与责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出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包含个体的认识与采取的行为。”[13]41在政治认同研究中,由于各学者研究视角不同,其强调的重点也不同,但“都认为是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形成,在这种过程中,个体通过自身对政治系统的认识评价、产生相应的情感(如归属感)和信仰,从而也坚定某种行为或行为倾向。总的来讲,政治认同可以理解为个体对政治体系的认知、情感及行为或行为倾向三个方面。”[13]42由此可以看出,党员对自己所在组织的政治认同具体体现为党员身份认同,即要时刻明白我是一名党员,党员是政治身份、政治面貌和政治标识;党员价值认同,要坚定政治方向、锤炼政治品格,增强党性修养;党员制度认同,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守政治底线;在行为上,要肩负政治使命、政治担当,践行政治要求,要政治上依靠组织、贴近组织,服从组织、忠诚组织,以及为组织奉献,永不背叛组织、永葆党员本色。实际上,党员对于党组织的政治认同就是政治上依赖忠诚、服从组织以及坚定政治理想信念、遵守政治行为规范,同时接受政治价值、形成政治观念和行为模式。

诚然,党组织既是组织也就具有社会属性。今天,随着社会利益主体分化加快、社会异质化程度加深,党组织要融入社会,尤其要“进入”非公领域,并为非公企业或组织所接受,就有必要“扎根”于社会。面对独立性与自主性大大增强的“去政治化”或“低度政治化”的非公企业和组织,就必须淡化其政治属性,广泛突出其社会化属性。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说,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个人动机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关系[14]。因为“没有共同的利益,就不会有统一的目的,更谈不上统一的行动。”[15]883传统的单位制党建,具有特有的科层组织结构、复合型组织功能与垄断性行政权力,采取了排他的利益整合方式特点,强调党组织的利益。当个人与组织存在利益矛盾时,往往依赖单向度的、刚性的政治权力来处理,要求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主张党员尽义务、讲奉献、有担当而少讲索取、回报和利益。就农村非公企业而言,作为企业它首先是市场的主体,要遵循市场法则,追求利润是根本目的。如果党组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一致或接近,能够真正起到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那么党的建设是能够顺利进行的,这里暂且不考虑经费、阵地、党员队伍等其他因素。反之,则反是。也就是说,非公组织中,党组织建设的好与坏与非公组织本身发展的好坏密切相关。其次,员工的生存和发展是最基本的要求。试想,在员工生活和发展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企业谈党组织建立、活动开展、党员培训,要求党员服从组织、依靠组织、支持组织就显得很不切实际,在行业、协会、合作社组织里更是如此,由于组织自身的松散、合作程度较低、员工离职频率高、党建制度欠缺等原因,对党组织建设的动力不足。所以,从农村非公领域党建的实践来看,传统的党组织建设强调对组织的政治认同更强于注重个体性差异化发展,这也与非公组织“去政党化”的属性存在着矛盾,因而造成个体政治上依赖组织程度不高,党员政治认同弱化。

(三)从党建保障机制来看,员工“领导认同”使党员情感归属弱化

在农村非公企业和组织研究中,领导认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员工对于企业领导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发展,关联着企业绩效。领导认同是个体根据与领导的关系来定义自己的程度,在解释个体态度和行为上具有较为独特的价值。领导认同与组织认同具有密切的联系。相关研究者认为,当领导者与组织价值相匹配并将其直接视为组织的化身时,领导认同就会转化为组织认同。正如“在组织情境中,认同是一个多焦点概念,员工会同时根据多个目标进行自我定义(Ashforth,Schinoff,&Rogers,2016)。除了组织认同,员工还会对领导者产生认同;前者是一种群体性认同,后者是一种个体性认同(Ashforth,Harrison,&Corley,2008)。两种认同都有助于员工建立与目标对象(组织或领导者)之间的心理联系,获得目标感和归属感。与此同时,两种认同还存在特殊联系。根据组织代理人理论,员工会视领导者为组织的代理人(Levinson,1965),从而将对‘领导者’的认同转化为对‘组织’的认同,即‘爱屋及乌’(Sluss&Ashforth,2008)。”[15]883也就是说,那些与组织具有相似价值观,或被员工视作组织化身的领导者更会被员工视作组织的代理人,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对领导者的认同更有可能转化为组织认同。这种解释,在农村非公企业党组织中,要使党员对企业领导的认同转化为对党组织的认同,只有一种特殊情况可以适用,那就是非公组织(企业)的领导必须同时又是党组织的领导。即企业领导“双肩挑”的现象,并且企业领导的价值观要与党组织的价值观相似,这时,企业职工对企业领导的认同才能转化为企业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这里显然有个隐藏的前提,就是员工对企业领导的认同,党员又是员工的一部分,党员首先是对企业领导的认同。

显然,这种情况几乎是微乎其微。首先,企业领导不一定是党员,不是党员就不能担任党组织的领导。其次,即使企业领导是党员,也不一定就担任党组织的领导。同时,由于部分党组织没有活动场所,阵地建设弱化;开展活动没有时间、人员和制度以及资金的保障等。有的即使建立了党组织,也形同虚设,党组织的作用被严重弱化,起不了应有的作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认同并不能转化为组织认同。

在非公企业,“领导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领导方面讲,便于企业领导集中决策管理,提高效率,可以为企业发展增加绩效。从员工层面讲,能够为员工带来利益,实现目标,决定员工发展的程度。这是因为,非公经济自身结构的复杂性和人员的高变动性,以及在产权结构、资本来源和管理方式上,大多数具有家族和私人性质,法人代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的法人代表也是实质上的企业(组织)领导,他们对企业或组织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决定权。在这种情况下,非公企业领导也决定着员工在企业中的利益,诸如奖金分配、职位晋升、表彰奖励、学习培训等,都是企业领导或组织负责人说了算。它不像在传统体制内的党建领域,党组织是领导核心,有绝对的权威,重大决策都是通过党组织来决定的。所谓领导核心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参与重大事情的决策。而农村非公党组织的作用和影响力显然不是通过“决策权”以及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完成,也就不能成为其“领导核心”,而是通过生产经营过程去完成,既要符合领导的要求,按领导意志办事,又要通过党组织为企业保驾护航。所以,在农村非公组织中员工更倾向于领导认同,与企业领导的关系更为密切。而企业也是非常注重培养员工领导认同的。

正因为如此,在农村非公企业或组织中,一旦企业主或组织负责人党建意识薄弱,排斥或忽略党建工作,极易使党建工作陷入困境。比如阵地不能建设、活动不能开展、组织生活无法进行,再加上党员队伍不稳定,就使党组织发挥作用受到限制。但同时,党组织要发挥作用、党组织要搞建设首先必须得到企业领导支持,才会有经费、阵地、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保障,而农村非公企业和组织恰恰在这一方面非常欠缺。如此一来,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较少、关系疏离,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弱化,进而对党组织的感情淡化,情感归属弱化。

三、加强农村非公组织党建,增强党员组织认同的思路变革与创新

党建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如何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为了适应当前农村变化了的条件给非公党组织建设带来的挑战,必须根据非公组织实际,结合农村党建特点转变思路,创新思维。

(一)淡化政治属性,扩大组织覆盖

党组织设置是加强和改进非公组织党建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前提条件。但必须要明白的一个问题是“政党政治化”视角下在非公组织这一新兴领域建立党组织是依靠党自身自上而下的组织资源来实现组织拓展的。而在当前农村社会转型期,社会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社会自身的组织机制、功能型社会组织在其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政党组织在新社会组织实现组织拓展时,要相对淡化政治属性,以一种“平和”的态度,“软化”的形式、“柔和”的策略来实现在新社会组织的组织整合与拓展。在遵循这一思路的前提下,坚持组织建设的灵活性。所谓组织建设的灵活性是指不应拘泥于地域、行业等限制,打破条块分割,根据“宜建则建、方便灵活”的原则,采取挂靠、联合等形式把支部建在行业中、楼宇中、合作社中,实现党建资源有效整合。做到哪里有非公组织,就把党组织建到哪里,扩大组织覆盖,不留死角。这样既适应了非公组织“去行政化”内在要求,弱化了非公党组织扮演“上级代言人”的角色,强化了基层党员和民众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

(二)挖掘社会功能,找准组织定位

农村非公组织既是一般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又是政党组织的一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与社会自主性的成长,社会权力的扩展在政党与社会关系上经历着由政治权力为先的“政治社会”向以社会权力为先的“社会政治”时代转变。很显然改革开放催生了处于社会系统中的自组织的自主性。与此相适应,公民权利意识、自我意识、自主意识、法制意识、公民意识等都使传统的政党与社会的关系发生变革,即“关系疏离”。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一些社会主体不再被动服从、完全依赖政党,政党完全依靠强制性行政是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必须突出其“社会性”即“回归社会”。现实中经常出现的党组织与非公组织决策层的矛盾,说到底是非公党组织定位不准确,要么高估自己的作用,强调自己的政治属性,要么低估自己的作用被动服从,总是在“错位”。所以准确定位很重要,既不能用政治逻辑代替经济逻辑,也不能用经济逻辑代替政治逻辑。只有定好位才能谋好职,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让企业感觉到需要和重要。

(三)突破单一模式,构建多元认同

组织认同具有多层次的内容。很多情况下,由于非公党组织缺乏激励员工的保障,党员在参与组织活动、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时缺乏积极性,就被解释为党员缺乏利益驱动,导致参与冷淡。很显然党员利益认同只是一个方面,它并不是决定党员组织认同的唯一因素。而就党员参与民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而言,归根结底还在于对组织的认同度不高,在党员与组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我”和“他”,“我们”和“他们”之分,并从而形成一个恶性的怪圈,这样越是不愿参加或参加的较少,就会与组织越来越疏离、越来越淡漠;越疏离、越淡漠,参与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少。所以,党组织建设不仅仅是一种党员的利益保护机制,更是一种组织认同的构建机制。大多数情况下,在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是没有多少实际利益可言的。即使这样,也可以通过在参与中培养归属感,提高认同度,以减少组织与党员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在加强党组织建设时,要突破利益认同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向更宽的多元认同方向发展。一是要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防止党员“缺钙”、精神滑坡,牢记我是一名党员的身份,增强党员身份认同。二是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党员权益、关心党员生活、积极解决党员实际困难,要紧贴时代潮流,满足党员增加新知识、新本领的要求,积极对党员进行学习培训,增强党员的参与积极性。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考核激励制度,对于先进作用突出的党员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要完善党员管理机制,防止出现“口袋党员”现象,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要加强党的纪律和规矩建设,对违反纪律的党员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相关条款进行相应的处罚,增强组织观念。

结 语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农村非公组织党组织建设的核心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农村非公组织中党员有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才能更有力量。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力量的前提就在于对党组织的认同。以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为切入点,推动党员主体作用发挥和党组织团结凝聚群众、引领农村基层治理和推动农村发展等功能的实现,是基层党建思维的一个转变。所以,从增强农村非公组织中党员组织认同视角分析如何加强非公党建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政党领导党组织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