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机制的途径和策略

2019-12-17 14:17刘绍卫
桂海论丛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意识民族

□ 刘绍卫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广西 南宁 530022)

习近平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1]729作为一种国家治理措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主体功能在社会主义国家整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要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社会主义国家认同,除进行中华民族重构①和文化融合之外,还需要从制度层面、法制层面,把民族工作纳入国家治理的范畴,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团结法制,促进国家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的创新和调整,建立更高层次的国家认同机制。

一、国家认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身份归属感的新焦点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与民族不断延续、向前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华民族的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是国家整合的社会心理前提,其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华文化的归属意识和身份意识,是社会主义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由于社会转型和全球化潮流、民族分裂主义思潮兴起和社会多元发展,对党的民族团结政策和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能力带来了政治认同的挑战。因此,党在面临执政考验的时刻,有必要探索加强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内容、途径、方式等,并将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所必须的观念、规则、制度等侵透于社会的各个单元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国家的心理认知和情感维系,通过“政治—法律”和“历史—文化”双向建构,使个体在具有相对独立的品质和情感体验中强化中国人的身份意识,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归属感,建立生态、立体和互动的家国一体的认同机制,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一)构建社会主义国家共同体意识

自l9世纪中期开始,2000多年的封建帝国遭遇了“千年未有之变局”,近代中国经历了长期动荡的局面。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弘毅的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从救亡图存的抵御外侮到推翻“三座大山”的人民解放,经过28年的革命斗争,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展了多种层次的物质、制度、精神和文化等建设,构建起高度的政治认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国际政治格局正在不断重组演变。从旧中国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市场化、城市化也在同步推进,社会主义信仰面临着冲击,民族国家构建将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的考验,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建设,构建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以应对当代社会的挑战。“一方面,对传统建设模式的反思提出了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要求;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东欧、苏联出现的剧变,对社会主义信仰形成强烈冲击。”[2]2007年我国家发布的《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目标下,中国共产党紧密团结民主党派,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促进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和组织社会沿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前进。”[3]由此看来,面对社会变迁和思想多元情况,迫切需要我们创新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认同方式教育,消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隔阂,以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体性来统合民族的生物性、区域性及其文化特质,打破狭隘封闭地域交流观,搭建国家认同——个体认同的直接通路,构建社会主义国家的个体与国家的互动互融的逻辑,提升稳定健康的国家认同,使社会主义国家认同融入公众内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化程度,构建社会主义国家共同体意识。

(二)把握社会主义国家前进的立场和方向

国家的认同,不仅受经济的影响,而且政治和文化,包括意识形态等也会对国家认同也产生较大影响。纵观世界范围,政治格局和政治方向,以及文化意识形态是引起国家形态变化的重要原因,从而深刻影响个体对于国家的认同。从国际共运史来看,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14个外国武装力量干涉,经历残酷的卫国战争,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社会建设的初步胜利,却败在“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搞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主义认同问题上,最后导致分崩离析。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立场和方向,首先是个政治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建立新中国”到“四个全面”的社会治理的现代转型,从宏观维度方面构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宏大叙事。从“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到“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五位一体”到“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战略逐渐显现,确立了社会和谐和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构筑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因此,民族政策话语体系要体现面向未来的国家前进方向和立场,完善和调整自己话语体系,尽量消除民族政策当中隐性不可控的因素,避免被西方反华势力或分裂分子所利用和蛊惑。

二、中华民族认同:培育社会主义家国情怀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通过人民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强大的国防能力,构筑了中央政府强大的社会控制力和社会动员力,具有广泛的社会汲取力,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大一统的“天下”政治格局,促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建。抗日战争及其前后一段时期,日本曾以民族主义的名义分裂中国,在东北和内蒙等推动所谓的“五族共和(日、满、汉、蒙、朝鲜)、“内蒙自治运动”。“而‘五大民族’说的第一个恶果,就是日本人假借了‘民族自决’的名义夺取了我们的东三省而硬造一个伪满洲国。继此以往,他们还想造出伪大元国和伪回回国,自‘九一八’以来,他们不曾放松过一步,甚至想用掸族作号召以捣乱我们的西南。”[4]104面对日本等帝国主义的分化图谋,傅斯年、顾颉刚等纷纷指出:“中国本部”“乃是帝国主义者造出了几个分化我们的名词”,“中华民族是整个的”,“在中国的版图里只有一个中华民族”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将中华民族觉醒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毛泽东提出了“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所谓中华民族的新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5]62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确立了单一制的国家制度,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计划经济、上山下乡等运动、改革开放等措施,推动了中华民族之间各民族(族群)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交融,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进一步强化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通过树立正确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将增强中华民族意识纳入学校教科书培养人们的民族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多年来,一些地方民族团结教育讲56个民族多,讲中华民族少,没有很好地论述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导致中华民族意识淡薄,而个体民族(族群)意识不断强化,出现了片面强调本民族利益的倾向,甚至把民族成分置于公民身份之上,把本民族认同置于中华民族认同之上,这种情况亟待纠正。增强中华民族意识,将各个民族群体的内部认同统一于中华民族认同之中,是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的需要,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长治久安的必要举措。”[6]要以“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等“合”的意识整合民族(族群)“分”的意识,突出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建立以中华民族意识为核心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政策体系,并将其转化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坚持“四个维护”(法律尊严、人民利益、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凝聚国魂,推动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民族(群体)意识整合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宏观视域当中,构建中华民族认同路径,构建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安全统一的政治基础。

(二)加强中华民族意识教育

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我们要重建中华民族的本位性,突出强调中华民族的一致性、整体性、同一性,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化、世俗化和教育化,强化公民意识和个体意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个体意识依附中华民族的同一性方面提供历史、文化、心理、观念等方面的依据和资源。开展中华民族意识教育,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纳入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中,建立个体意识公民意识与集体意识、家国意识等对话与交融的体验体系。通过阐明中华民族的政治地位,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和民族观,倡导共同体大家庭,构建水乳交融、唇齿相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交往交融格局,高度重视以国家权力引导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将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渗透于社会的普遍的行为意识结构当中,促进个体生发与国家、中华民族的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共同体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建立各民族交往交融的方向性理性策略,建立制衡民族狭隘意识的机制,形成中华民族整体性的价值评价体系,自觉抵制狭隘的民族意识,使其能在多种张力的制约下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方向移行,“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三)建立超越族群、宗族等观念的中华民族整体观

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和“天下大一统”精神,构建中华民族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文化胸襟和国民意识,营构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强化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和文化观。一方面通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增加社会汲取力。以情感和认同为基点,促进“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体、家庭、社会、国家等不同层面实现观念上的良性互动,促进个性、共性、共识的相互包容、融合,在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取得“最大公约数”,固本培元,构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另一方面,强化个体与社会、国家的对话,形成国家、社会、个体认同的“三维建构”,发掘传统的“天地国亲师”的文化心理潜能,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国家(富强、民主、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维互动模式,整合或者削弱诸如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刚性的社群组织”,构建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认同感,构建融乡土情怀、区域情感和家国情怀的新的社会主义家国认同感,从而形成超越政治、各民族(族群)、文化等隔阂的社会主义家国情怀,防止由于个别地区的由于国家治理的无序而造成的社会危机和不和谐因素。

(四)重塑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体形象

中国从秦朝便开始了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虽然也出现过区域分裂割据的局面,发生过各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但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友好相处、互相依存乃至逐渐融合,共同推动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始终是我国历史的主流。由于历代个别分裂势力总是与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相悖,所以,这种统一也始终是在分合的相互矛盾运动中实现的。清代前期,我国最终奠定了近代疆域的版图。近代以来的中国,内忧外患加重,特别是帝国主义列强企图通过各少数民族的“独立”达到分裂中国的野心,但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把中国各民族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传承的原因:一是我们国家有长期统一的历史;二是各民族相互依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抵御外来入侵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的关系。在世界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大帝国,如古巴比伦王国、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等等,都先后瓦解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基却从数千年前的古代起一直延续至今,而且这种多元一体格局随着历史的发展得到不断巩固和升华,中华各民族的凝聚力得到不断增强。

国家形象是国家认同的一种形式,也是国家生存发展的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立足于当代中国国情,遵循中华民族凝聚力运动规律,实现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持续增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良性发展,重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体形象和文化软实力,需要从以下方面着力构造:一是通过物质、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创新的塑造国家形象。如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愿景,描绘了蓝图,制定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发展路线图,全方位展示了“文明大国形象”和“东方大国形象”,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形象。二是通过行为塑造,构建社会主义国家形象。如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智慧和能力,通过改革开放破解前进中的问题,抓落实、求实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切实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形成“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7]626三是培育国家意识等精神层面,塑造国家形象。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安全意识等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以文化人,强化媒体宣传,把国家形象意识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地创作生产之中。注重实践养成,强化机制保障,把国家形象意识转化为社会公众意识。

三、认同策略: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整体性战略

将社会主义国家伦理和公民个体利益更加紧密结合起来,连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增强时代与践行者的关联,并增强时代的丰富性和包容性,从而凝聚中国力量,树立共同体理念,规划社会主义国家认同路径和机制。

(一)增强理论的实践性

国家认同的内在特征、产生基因、变迁、内动力等方面的因素极其复杂,不仅要进行学理性分析,也需要进行详实的调查取证。因此,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体系的完善优化与国家认同深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理论上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从学理上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与民族团结交融交融的历史逻辑。在制度上优化国家结构关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充分考虑区域差别和历史现实,制定一系列具有很强适应性和生命力的民族团结政策、措施等:一是追踪和研究最新国际民族主义理论问题。冷战结束后,由于族群分裂和教派冲突,民族分离主义逐渐兴起,特别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等的崛起,给世界政治带来了不稳定因素。由于民族分离主义,从1990年到2007年的17年中,产生了25个被国际社会所承认的新国家。“在苏联和南斯拉夫相继解体之后,中国能不能既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同时又克服种种困难、维护多族群国家的统一?这是21世纪每个中国人不得不考虑的大问题,是涉及到中华民族的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改革事业能否成功的大问题。”[8]9我们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构建文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策略,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性研究,深入挖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构建具体统摄性、导向型的凝聚人心的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并不断完善和融入政治生态社会生活和日常习惯。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的旗帜。旗帜是方向,也是灵魂。强化本位意识,建立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整体性策略,重塑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体形象和向心力,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的顶层设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立足国情实际,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汲取经验教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总体框架下,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加强中华民族的整体性研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转化为个体的民间意识,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消泯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心理隔阂,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三是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构建从制度到道德的一系列的政策性体制机制,加强各民族的交融交往。

(二)增强国家认同的情感体验和现实感性

“社会是一个使人性复杂的领域,当然,没有人能够完脱离社会而生活,但是,也没有人必须为了社会而放弃自己的心灵生活。对于那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来说,节制社会交往和简化社会关系乃至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越过社会的壁障而走上伟大的精神目标。”[9]94认同首先是一种情感体验,是个人的情感活动和体验。由此看来,人的观念、权益与行动,是现代国家的建构和认同方面的动力和源泉,其归属意识和身份意识成为现代国家构建和发展的逻辑起点。一是通过理想信念增强国民的归属感。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促进个体与国家之间的情感纽带,把个人感情融入集体和国家的话语当中,为国家繁荣富强提供了重要的情感支撑。二是讲好党史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移动传播等科学技术的新发展,通过创新传播手段,让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传播正能量。如推出《社会主义“有点潮”》等电视理论片,开展“党史海报进万家”“牢记时代使命唱响青春旋律”校园歌曲创作推广活动,增强创造性,传递健康生活情趣和积极人生追求。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国家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完善现代国家结构体系,构建有利于国家认同的机制和系统,并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社会体制及习俗当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望相助,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深耕厚植个人与国家的认同渠道,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当中,勇担民族复兴大业,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推动个人与国家形象的相互的情感体认,构建自我认同与国家认同二者有效途径。

(三)推动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的世俗化、法制化等工作

如果一个文化、理论要持续的有生命力,不仅要有恒久的生命力与进入人心,有蓬勃的生命激情和生命任性,更在于有一种进入典章的细致。因此,要强化中华民族认同的制度化、法制化和正常化,树立国家至上的信念,承担对国家的应尽义务,构建公民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渠道,推动在政策上实践国家发展与治理的基本价值。坚持国家认同优先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体性和主流文化的普遍性,对个体的物质、情感诉求的共同基础进行系统化提升,促进各民族的融合融通,重构民族信仰系统,消弭激进的文化相对主义,建立起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

注 释:

①“中华民族”和“国族”的概念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概念。不论怎样,凸显个体与国家的紧密联系,强化一体性和整体性,加强中国人的政治构建是当前十分必要的工作。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意识民族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多元民族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