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背景下高校非遗教学性传承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研究

2019-12-17 12:24赵旎娜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遗传大师文化遗产

赵旎娜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我国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浙江省为例,目前全省共有省级非遗项目1 07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221项,形成了具有浙江地域特色的非物质生态文化圈。地方高校是地区文化中心,聚集了较多的学术资源和先进的技术革新手段,是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地方高校在非遗传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浙江省内高校建立了多个非遗教学性传承基地,这也是非遗传承发展对地方高校的使命要求。然而,高校对非遗传承教育的参与作用和传承质量影响还有待提高。

1 创新驱动于高校非遗传承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前,世界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是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此大背景下非遗创新传承不仅只是存在、保护,而是力求找寻新路径、掌握新方法。因此非遗传承发展要求深入挖掘文化精神、核心价值,强调基本形态、基本功能的延续,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以创新为驱动力,适应市场需求,从政府主导传承向市场发展驱动,才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

2 高校非遗教学性传承基地人才培养模式面临问题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速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新的重要课题。但在“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欠佳亟待解决。

2.1 无法瞄准“痛点”

而今传承的自发性、瞬时性、顺势性都已不符合新时代非遗发展需求。随着非遗传承逐渐进入高等教育的视野,借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可以让非遗传承以一种规范化、职业化的姿态得以延续。但多数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都是近年来兴办不久,其本身尚在开展的起步阶段。广大年轻教师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解读相对较浅,而大部分“能工巧匠”又在短期内无法适应高校课堂教学,因此无法实现非遗的创造性传承[1]。传统“师徒传承”式教学与现代高等教育理念之间的鸿沟一时间难以弥补,加之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民俗文化功能的失效,使“非遗”面临新时代的适应问题,在传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痛点”都尚未有效解决。

2.2 反哺传承的迷失

现有绝大部分高校非遗教学性传承基地的运作模式都独立于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通过将非遗传承内容融进部分专业课程,或以选修课及社团活动开展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非遗传人对高校年轻教师和学生进行手把手讲授,在此过程中出现传承人讲课经验不足,生搬硬套;学院派徒弟不适应,非遗传人也无法在授课过程中获得自身精神文化的提升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高校目前的传承现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基地对非遗传承的反哺作用不明显,最终很难让传承工作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3 专业教育不专业

当前大多数高校介入非遗传承,基本呈现状态为专业高等教育从业者加专业非遗传人协调合作模式。教师们分别从专业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在其中介入传承,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鲜活个案,却也埋下了专业性不足、牵强附会的隐忧。整体现状为参与者多、参与学科多,但因缺乏系统性,导致专业教育不专业,整体传承效果大打折扣[2]。

大部分高校非遗传承基地的现行的人才培养普遍缺乏整体视野,更谈不上从“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学术评价体系”“培养体系”“工作体系”等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系统的研究实践。上述现状造成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专业教学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原真性、严谨性等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到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效性。

3 增强高校非遗教学性传承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实效性的路径

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指导下,高校本身就负有传承民族文化的职责,也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3]。因此高校非遗教学性传承基地的教学活动必须积极围绕其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增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进行开展。

3.1 内涵建设的有效性

高校本身就是区域文化的集合地,其于非遗的传承过程中有广阔的发挥空间,地方高职院校的作用尤值得期待。在非遗教学性传承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地方综合性大学可立足交叉学科的科研优势,进行非遗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则应重点研究非遗传承应用技艺实践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

当前,不少地方高校在内涵建设过程中存在学校文化底蕴不足、区域文化契合不够、办学特色不明显、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想要顺利开展本地非遗文化的传承、建设和发展等工作,应重视相关高职院校的作用。

3.2 课程理念的更新

高校非遗传承的教学模式普遍采用非遗大师进课堂,传授年轻教师和学生相关技能的掌握,实现新的传承途径。但是往往绝大部分非遗技能都不仅仅具有高技能、强实践的特点,还包含着核心文化、哲学思想的传承。因此未来教学性非遗传承基地的长足发展必须在人才培养中,重视现代创新意识、非遗核心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三者的结合,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创意设计与非遗传承的辩证统一关系基础上。

3.3 师资队伍的优化

高校非遗传承基地要获得长足的发展,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构建教师研究队伍、学生传承队伍、志愿者队伍、社团协会等非遗保护的人才队伍金字塔型结构是其重要性的优化手段。例如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的绍兴市非遗教学性传承基地,进驻的每位非遗大师都和青年一对一的结对,大师的工作室日常就由该教师负责管理运作,同时由该教师组建创新团队,以现代创新设计理念为核心,通过非遗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推广,使其市场价值、社会价值得到新的提升。以大师为核心的非遗传承团队成员职责分工明确。这种扁平式的团队运行模式,不仅符合工作室的组织特性要求,也是提高非遗创新研发效能的重要保证。

3.4 教学资源的创新

非遗传承必须走创新之路,只有依靠科学和文化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积极丰富教学资源、通过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艺术手段等并用实现教学资源的创新。

3.4.1 课程模块化

在现有的双创背景下对非遗人才的能力、素养提出更多要求,市场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与艺术,又会经营管理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由于非遗知识体系、能力结构的复杂性,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应与非遗技能大师进行合作,将复合型非遗人才所需的知识、技能整合归类,组成“积木组合式”的模块课程体系,依托大师工作室,由技能大师负责教授业务技能,学校负责讲授市场营销、公共管理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传授产业动态、政策法规等,三方合力,联手打造市场需要的复合型创新性非遗人才。

3.4.2 实训项目化

项目教学法是当前职业教育广泛应用并被实践证明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其显著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由学员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创新,这对于培养创新性非遗人才尤为重要。一些技艺型的非遗项目是以人为载体的活态文化形式,这种内化于身体的非标准化的“绝活”,具有高度个体化和不易习得性。如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大师工作室,让学员在大师的带领下,耳濡目染大师在创意、创作方面的心得,进而转化为他们的隐性知识,实现非遗技艺及其文化的沉浸式传播,从而有效地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并实现创新性的传播构建。

3.5 人才评价的多元

高校非遗教学性传承基地大多由政府大力支持,以学校、非遗大师的深度合作为基础,教学场地与大师工作室相融合,兼顾基础理论教育与技能培养,体现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对接,学生的考核由教师和师傅、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

非遗成果的产品化不仅是产品生产流程完整化的需要,更是非遗人才培养的综合技能提升需要。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将非遗企业对产品研发的规范、流程全面融入项目案例,使教学与行业、企业规范对接,实现创意、设计、制作和售卖的贯通。学生们在完成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了解职业特性、岗位技能及相关技术标准,兼顾经济、情感、审美、习俗等方面的需要。

4 结束语

费孝通先生曾有言:凡是曾满足过昔日人们的需要的器物和行为方式,而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需要,也就会被人们所抛弃,成为死的历史了[4]。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日益严重的冲击濒临消亡的现实情况下,利用高校这一知识传递的现代化平台进行非遗的教学性传承,进而对非遗传承人培养提出相应的实效性措施,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的。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由于技艺的养成期较长,传承人受生活限制,有些门类的传统工艺在社会上传承比较困难。高校探索探索非遗传承的第一步,就是转变思路,突破非遗社会传承的局限,推动非遗传承的原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将相关高校师生培养为非遗正宗的“新传人”。

猜你喜欢
遗传大师文化遗产
非遗传承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大师剪我也剪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Tough Nut to Crack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