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敏
(三明市文物保护中心,福建 三明 365000)
福建省三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无疑是三明地域文化中最为亮丽的主色调。“三明红色文化是指三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红色文化”[1],包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全民族伟大抗战精神等。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体现则是革命文物,包括党的重要机构旧址、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重要事件遗址、遗迹,具有重要影响的烈士纪念设施,以及“以五四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心,远溯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及同时期的其他革命运动史料”[2]。
三明作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伟人重要的革命实践地[3]、抗战文化的东南名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有8位、十位大将有5位曾在三明开展过革命实践。中央红军自1929年入明驻扎,在长达5年时间中留下了353处革命旧址(其中列入文物保护范围的有188处、274个点),这些革命旧址呈现出点多、面广、历史价值高等特点。
按地域划分,三明市12个县(市、区)均有革命旧址分布,其中宁化55处、永安44处、建宁38处、尤溪38处、将乐32处、泰宁30处、沙县28处、清流26处、大田25处、三元16处、明溪14处、梅列7处。
按类别划分①此分类标准是按照党史部门对全省革命遗址开展普查工作时的分类统计法,在《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出台时,市委宣传部公布的全市353处红色文化遗址一览表也沿用了这种分类标准。,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60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34处,烈士墓24处,纪念设施23处,革命领导人故居12处,分别占革命旧址总数的45.33%、37.96%、6.79%、6.52%、3.40%。
三明可移动革命文物合计2 080件,其中一级革命文物《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是目前我国唯一一本最为完整和正规印刷、出版的军用号谱。三明全市革命专题类纪念馆共2家,分别为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均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市有中央红军长征凤凰山出发地旧址等8个红色旅游系列景点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林畲毛泽东旧居等8个红色旅游系列景点被列入福建省红色旅游重点景区,“永安-泰宁-建宁线”和“永安-明溪-清流-宁化线”被列入全国65条抗战主题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三明市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地、苏区精神的发源地、长征精神的孕育地。毛泽东曾先后于1930年元月、1931年5月分别在红四军转战赣南,进军宁清归途中、在建宁第二次反“围剿”取得胜利后创作《如梦令.元旦》《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这两首词描绘了红军英勇激昂的战斗精神和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威势,反映了三明苏区作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红色标语文化是中国革命史上独特的文化景观,红色标语作为红色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思想、价值取向、执政理念等所构建的政治文化形态。三明境内现存大量的红军标语、漫画是其红色文化资源的一大亮点,呈现出分布范围广、时间跨度大、标语密度高、落款番号多等特点。据不完全统计,仅永安市现有标语存量就有千条以上。
三明市红色文化资源类型丰富、序列完整、功能全面,是全面反映原中央苏区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多方面历史信息实物载体,是一部立体的革命教科书。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基因,对其进行保护开发势在必行。
(1)红色文化战略地位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选集》提及的21个原中央苏区县,江西占11个,龙岩、三明各占5个。全国97个中央苏区县,福建有37个,三明占12个。1930—1934年,前四次得胜反“围剿”战役都与三明有关,且都获得了胜利。三明市革命旧址数量虽少于延安、赣州等地,却与龙岩、遵义等地相当。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三明市在革命斗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2)红色文化基础建构扎实。《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是福建省首部关于革命文物保护政府规章。该办法理顺了红色文化遗址的管理体制,明确了责任主体,推动了三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管理与利用工作迈入法制化轨道。率先实施了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六个一”工程(即实施一批红色文化保护传承项目、挖掘一批红色文化史料成果、建设一个红色文化传播平台、创作一批红色文化文艺精品、培育一个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打造一个红色文化工作机制)②《中共三明市委宣传部关于印发〈三明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六个一”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明委宣〔2016〕64号)。,从政策上支持和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保护。编制并实施《三明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规划》,形成全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总体格局。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提出“中央红军村”创新性概念,“中央红军村”作为三明市红色文化保护工作的一张名片,于2015年被中宣部列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百个经典案例之一。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地方政府缺乏从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红色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红色文化定位不清,品牌战略意识不强,没有像延安、赣南等地始终如一地将红色文化保护作为本地区的主流文化加以重视,对红色文化内涵缺乏深入挖掘。一些地方未深入挖掘革命史料,只注重形式宣传,长期以来对革命文物这一重要载体所进行的保护修缮工作重视度不足,造成部分革命旧址受到人为拆除、自然损毁。
(2)资金扶持力度不足。2017年,《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出台,由于大部分县(市、区)地方政府财力紧张,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和红色文化保护利用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加上潜力相当大的革命旧址往往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就当前而言,红色旅游产业市场前景不明,民间资本投资较少,政府财政投入有限。加之红色旅游景点开发涉及景区建设、旅游道路建设、通信水电建设、宣传促销等公共服务角度,缺乏扶持资金支持,使得相当一部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项目都停留在初步开发或原始开发阶段。
(3)资源缺乏系统性开发。虽然三明市已推出红色旅游线路,但各个红色旅游景点之间尚未形成有效联动,许多红色旅游景点设计缺乏系统性,旅游项目单一,趋同化倾向严重。
近年来,相关政府部门密集出台扶持红色文化发展优惠政策。2014年,三明12个县(市、区)均纳入国务院批复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支持范围。2018年12月,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革命文物政策保障有新突破,国家拓展支持范围首次将省级及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纳入中央财政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实现文物保护单位的全覆盖,并向革命老区倾斜。2019年3月,三明12个县(市、区)全部被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意味着国家对三明在项目审批将开辟“绿色通道”,在资金安排上予以保障。2019年,《福建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实施意见》以及《福建省文物建筑认养管理规定》的出台,为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提供了政策保障。
(1)宣传阵地不足。三明市至今没有成立全市革命历史纪念馆,缺乏市级红色文化专题宣传阵地。从全省范围来看,福建省成立了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龙岩早于1986年已建成全面反映闽西革命史、重点凸显中央苏区(闽西)历史的综合性革命博物馆——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三明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厚,至今却仍未成立全市范围的革命历史纪念馆,仅在三明市博物馆设置了《红色三明》展厅,展陈面积小,显然无法向公众全面展示三明市整体红色文化资源情况。
(2)红色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三明红色文化资源虽然数量多、类型全,但其周边地市及省份如龙岩古田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长汀“红色小上海”,江西井冈山“中国革命摇篮”、瑞金“红色故都”、南昌“八一起义英雄城”等已在全国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红色文化品牌都对三明红色旅游的发展构成众多挑战。
(1)精准定位,实施红色文化品牌宣传战略。借鉴延安“民族根脉,革命圣地”、遵义“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瑞金“红色故都”等特色定位,深挖三明市红色文化特色内涵,实施“一县一品一特色”的差异化品牌战略,以“风展红旗如画”为主题形象,突出革命领袖与重要将帅旧居,长征出发地,东方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重点,推出宁化“中央苏区.长征起点.神圣宁化”、清流“探寻红色足迹.朝拜客家圣地”、明溪“探寻红色足迹.体验闽学文化”、永安“重走红军长征路.感受军民鱼水情”、泰宁“重走苏区路.追寻泰宁梦”、建宁“花乡福源建宁美.峥嵘红色苏区魂”等以长征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三明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宣传品牌。依托中央、省和市、县主流媒体,综合运用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制作红色文化宣传片,创作生产红色题材文艺精品,多渠道、全方位传播推广三明市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大赛,扩大红色三明影响力。借助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宁化客家祖地祭祖大典、尤溪朱子文化节、悠然三明四季行等活动宣传推介三明红色文化。
(2)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对红色文化内涵进行挖掘研究是保护的重要内容。整合三明全市社科研究力量,打造红色文化交流平台,推出红色文化研究成果。实施革命文物本体修缮保护是进行开发的前提,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国家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革命旧址修缮工程和展示利用项目,坚持“分两步、齐迈步”推进步骤,以宁化、建宁、泰宁、清流、明溪5个原中央苏区基点县为第一层面,辐射带动其他7个县(市、区)。实行项目带动,将革命文物保护纳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美丽乡村、红色旅游相关工作规划,可选取若干个自然禀赋好、开发价值高、群众积极性大的“中央红军村”,推动红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
(3)借助PPP模式,多种渠道破解资金瓶颈难题。①探索建立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资金。积极引导企业投资红色旅游产业的风向,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红色文化保护利用方面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②优化发展环境,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同运营旅游景区,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公众参与”的红色旅游发展模式;③鼓励金融机构大力支持红色旅游发展,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和企业信贷投放力度。
(4)通盘考虑,强化部门协作工作机制。由发改委牵头,有效调动文化文物、旅游、党史、民政等有关部门作用,研究国家和福建省政策导向,实现政策项目化,重点谋划和落实一批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的重大项目,形成滚动储备与有效推进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做活、做好中央苏区这篇文章,将三明重要的、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5)深化区域协作,发挥红色资源聚合效应。①三明市各红色旅游景区要增强合作意识,要把全市红色旅游资源统筹考虑,以现有8个红色精品景区为龙头,以重大历史事件或地域分布串联红色旅游线路,并将三明世界级、国家级品牌旅游资源融入红色之旅中,发展全域旅游,打造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圈。深入挖掘闽粤赣“红色旅游+农业转型”跨区域合作的产业潜力,以红色旅游联盟为平台助推旅游精准扶贫和产业转型升级,主动接驳赣南、闽西红色旅游,共同发展跨周边省市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加强与瑞金、于都、长汀等长征起点县的合作,形成“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线路互通、联点成线、串线成网”的旅游共同体。②整合三明红色旅游资源“红、绿、古”三色资源,进行“红+绿+蓝”空间叠加,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围绕“风展红旗如画.遇见绿都三明、最氧三明”这一整体旅游品牌,开发“生态搭台、红色唱戏”发展模式,把发展红色旅游与工农业旅游和民俗文化相结合,与建设生态旅游胜地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相结合,同时融入地域文化,推广源头文化(闽人源、闽学源、闽江源、客家源、长征源这“五源”),延伸红色文化产业链。
(6)创新红色文化资源传播方式。可通过拍摄革命文物故事微视频、革命旧址短片、革命人物纪录片等形式,推动红色文化传承。提升革命文物展示水平,开发一批革命文物宣传产品和文化产品。此外,红色文化产品开发还应注重体验性。当前,红色文化的受众群体已逐步向80、90后青年群体过渡,该群体未亲历革命历史,如果红色文化传播仍停留在唱红歌、看红色电影、诵红色经典这一传统方式,必然会使红色文化的传播效应大打折扣,脱离时代需求。可将动漫、游戏、自拍这些新生代元素融入红色文化产业中,探索“红色+智慧”体验创新,如开发“踏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微信小程序,整合当地权威翔实的史料信息数据面向社会公众,以地图的形式直观展现革命运动线路,并提供标记打卡、分享心得等互动体验功能。制作生产富有三明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伴手礼”,提高旅游商品的红色文化附加值。
三明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要在寻求红色文化特色优势资源保护的基础上,从文旅融合视角,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宣传品牌,推动红军文化有效传播,从而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