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祗婆琵琶七调起源探析*

2019-12-17 11:18:45孙振民
黄河之声 2019年10期
关键词:拉格龟兹巴拉

孙振民

(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1877年,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亲历与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这一名称,逐渐为学术界所接受。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商业交通要道,也是一条联系东西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文明交融之道。而西域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个文明唯一汇流的地方。这种文明的独特性就体现在西域文化的多样性上。龟兹乐是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龟兹乐在乐理方面也受到印度、音乐、中原等音乐系统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在苏祗婆(Sudipo)的调式音阶中得到体现。

一、苏祗婆调式音阶起源的争论

苏祗婆是一位龟兹音乐家的别名,其原名也不能考。苏祗婆最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苏祗婆调式音阶,这是都是龟兹音乐中的调式。据《隋书·音乐志》云:“周武帝时,有龟兹人苏袛婆,从突厥入中原,善琵琶,听其所奏,中间有七声,因而问之,答曰:‘夫在西域,称为知音,以七调,米若合符,又有五旦之名。’”具体来说七调是指:娑陀力、鸡识、沙识、沙侯加滥、沙腊、般赡、俟利箑。但对于苏祗婆七调理论的起源是有所争议的。

苏祗婆七调调名的语源,出于印欧语系的梵语。因此有学者认为七调渊源于古代印度。林谦三说:苏祗婆所传的龟兹乐调名都是梵语,毫不足异,其乐调不仅限于名称、连调之性质、调之高度,都是来自印度乐调。阴法鲁亦认为:苏祗婆七调源于印度,1904年南印度发现的七调碑可以证明。但二者的不同,也说明印度乐律传到龟兹后已有所发展。这个观点流传甚广,并得到一定的支持,甚至到了现在,有人还认为苏祗婆的乐调完全出自印度的乐调体系。另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认为龟兹乐来自于波斯乐。王光祈是这种观点代表,他认为无论是在乐器还是在乐制上,龟兹乐都是波斯音乐的延伸。周吉也认为虽然苏祗婆七调中的某些称谓可能和古印度音乐术语有某些联系,但在乐制上却和波斯有诸多相似之处,在音阶上和波斯的音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也有人认为是中原音乐文化影响的结果,牛龙菲就发文认为:龟兹的五旦之说,与《管子·地员篇》之五声恰相一致……龟兹的五旦七调之说,完全是楚汉四宫纪之以三的系统……苏祗婆五旦七声之说不过是早先西被之中原华夏乐律的回授。

二、苏祗婆调式音阶起源的探析

尽管有所争论,但苏氏七调调名的确起源于梵语,如“般赡”即与印度七音名中的pa cama音相似。这一点在岸边成雄的《西域七调及其起源》及丘琼荪《燕乐探微》文中得到证实。向达先生也说佛曲者源出龟兹乐部,尤其是龟兹乐人苏祗婆所传来的琵琶七调为佛曲的近祖,而苏祗婆琵琶七调又为印度北宗音乐的分支与流裔,所以佛曲的远祖实是印度北宗音乐。正如伯希和讲到的那样,虽然不能武断的认为苏祗婆从龟兹带来的乐调是印度的调,但是很明显苏祗婆是采用和吸收了印度音乐的理论。

有人根据苏祗婆的七调和印度较早的巴拉他时代音乐理论的七个音名对比,发现了二者的异同。在二者中Sadja、Pancama以及vrsa是七音名中的三个用语,作为Jati使用的音名有Sadja和Sadji。但是必须注意,Sadja grāma在巴拉他时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音阶名称,没有象后世那样做为拉格(旋律型)而使用。Sadharana统称为变音(一个斯鲁蒂(津)乃至二个斯鲁蒂时音),Kaisiki其中的一种。Sadava是六音调的一个名称。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把新型旋律的变化统称为“拉格”,萨龙葛提瓦(Sārngadcva)收集了从巴拉他时期到他这个时期的拉格,特别是他根据属于公元七世纪的库凡米亚马米石刻文书而得出这一地区“七拉格”理论,但是根据对比发现,虽然两者在调名的使用,一些术语的使用上有类似之处,但苏祗婆的七个调名不能用七个拉格来写,因为在含义上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有人又经过进一步研究指出:在印度的音乐中拉格是旋律程式,与中原乐调并不是同样的概念。如印度Sa音阶和Ma音阶也不等于调式或旋律程式,如果整个音列上各音充当主音而形成不同的旋律程式或调式,那么,这两个七声音列共可以形成14种音阶样式;而且两种Kainika说明是同名Raga分别在sa音阶和ma音阶上。同时根据苏祗婆到中原的时间来看,它要早于库几米亚马来的石刻文书,可以判断出苏祗婆的七调理论受到了印度巴拉他音乐理论的影响,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却可能对印度“七拉格”的理论产生了反向的影响。这种在丝路上不同文明之间互相产生影响的现象是经常出现的。

但无论怎样,都不能否定苏祗婆在音乐上取得的成功,也不能否定他对中国音乐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而苏祗婆之所以能在音乐上取得如此成功,与当时因为丝绸之路而发展起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尤其是在音乐方面的大交流分不开的。

三、结语

所以苏祗婆的调试音阶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广泛吸收和融合了中西音乐元素的艺术形式,是中西合璧的产物。玄奘曾在《大唐西域记》中称赞龟兹乐曰:“管弦伎乐,特善诸国。”龟兹乐能获此殊荣,固然与本国艺人不懈的努力分不开,但在另一方面也是因其地处中西交通要道,积极吸收中外各种优秀的音乐元素所导致的。由于丝绸之路的兴起,来自印度、希腊、中原地区的乐舞中,形成了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龟兹乐舞艺术。因此苏祗婆吊饰音阶的起源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

猜你喜欢
拉格龟兹巴拉
丝绸之路上的龟兹
美国拉格制造公司MAX-31 MK2冲锋枪
轻兵器(2023年2期)2023-04-10 08:40:32
“鞭炮”巴拉拉
龟兹乐舞
金秋(2021年22期)2021-12-02 03:26:33
卡尔·拉格斐:落幕的时尚教父
莫愁(2019年20期)2019-11-14 03:00:38
卡尔·拉格斐:落幕的时尚教父
巴拉莱卡琴:从指尖流出的动听旋律
伙伴(2019年6期)2019-07-19 07:09:00
卡尔·拉格斐并没有标志性设计——但他创造了一类新的设计师
英语文摘(2019年4期)2019-06-24 03:46:00
龟兹古乐
金秋(2019年24期)2019-06-15 06:50:18
俯瞰城市
中外文摘(2015年6期)2015-11-22 22: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