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 凯
2019年3月30日,一场以“坚定文化自信,传播时代声音”为主题的互联网时代人文内容创新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笔者衷心祝贺各位获奖的作家和诗人,用心血之作为过去一年的文学世界增添了风景;也衷心感谢主办方——传媒杂志社和封面新闻,为亿万读者推荐了一部部沉甸甸的文学精品,也为媒体同仁提供了相互借鉴的机会。
提起宽窄巷子,人们立刻就想到了成都;提起新闻纸上的宽窄巷子,人们立刻就想到了《华西都市报》的《宽窄巷》副刊。这个副刊取名叫《宽窄巷》,真的是太有才了。有些地域性很强的报纸,给专副刊或栏目取的名字,往往气吞山河、声震寰宇,以彰显它的宏阔视野和远大志向,但《华西都市报》偏偏钻进了两条清朝的古街道,这让笔者想起了杜甫的一句诗——“窗含西岭千秋雪”,偌大的西岭雪山,却被置于一扇古色古香的窗户的取景框中,这种局限,反而给人一种无限的、充满想象的、富有张力的美感。《宽窄巷》副刊暗合了一种美学主张——“小的就是美的”,它凭借极度自信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获得了面向世界的可能。这是一种多么荒谬又多么和谐的共生关系。
事实上,《宽窄巷》副刊虽然“身处巷子”,却心向远方;虽然只是方寸之地,徜徉其中,却别有洞天。打开《宽窄巷》副刊一个个版面,就好像走进了一家地道的川菜馆子,八珍玉食、活色生香,浓郁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整个副刊构架协调完整,文章锦绣多姿,尤其是版面语言,图片与文字表面上彼此较劲,暗地里互相配合。快速翻阅报纸每一个精彩版面,那种目不暇接的感觉不禁让我想到川剧的变脸。
在媒体生态环境发生巨变的今天,仅仅是把报纸副刊办得令大家喜闻乐见,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宽窄巷》副刊巧妙地借力互联网无限的容量,依托封面新闻客户端,以受众为中心,以最大的诚意尊重受众的阅读习惯,以更便捷的方式进行互动式传播,效果显而易见。如副刊对《名人大讲堂》的报道,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即视感和即时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人文资源或人文报道在全媒体时代,是可以找到一种飞翔的感觉的。
在今天的媒体格局下,大家都在尝试创新,都有自己的亮点。但客观地说,《宽窄巷》副刊在借力全媒体方面,已经探索出一条比较成熟的路径。客户端能容纳海量信息,以短视频等方式为载体,就像轻骑兵,疾如旋踵、大步流星,瞬间满足受众,在“宽”的大道上蹄疾步稳;报纸虽然版面有限,却可以精雕细琢,解决编辑们没完没了的文字洁癖,为读者捧出一篇篇精品美文,在“窄”的小径上摇曳多姿。《宽窄巷》副刊完美地化解了“宽”与“窄”的美学冲突。封面新闻客户端和《华西都市报》在《宽窄巷》副刊这里,构成一种雌雄同体、自给自足的关系,它为读者和受众提供了两套方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所谓人文报道,其实指的是新闻报道中应秉持的人文精神。“人文”一词源于《易经》,“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简言之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关注人、理解人,坚持将人作为考察与衡量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弘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崇尚科学和理性,体现人类对真理、自由的不懈追求及开拓创新精神。
聚焦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互联网时代的人文报道”,笔者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光明日报》在人文报道方面的一点浅见。
所谓人文报道,其实指的是新闻报道中应秉持的人文精神。“人文”一词源于《易经》,“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简言之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关注人、理解人,坚持将人作为考察与衡量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弘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崇尚科学和理性,体现人类对真理、自由的不懈追求及开拓创新精神。
《光明日报》在人文报道方面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传统。2019年,恰逢《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在此宕开一笔,说说这张报纸的来龙去脉。1948年8月,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总部临时工委委员胡愈之穿过重重封锁,来到延安。在对解放区近一个月的考察后,胡愈之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有了越来越深刻的印象。9月的一天晚上,毛泽东邀请胡愈之一聚。毛泽东说,新中国应该办一张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的报纸,请胡愈之来办。就这样,1949年6月16日,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三个半月,《光明日报》创刊。中国民主同盟原本就是高级知识分子云集之地,又有办报传统,主要由知识分子来办、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自然而然就成了《光明日报》的办刊方向。《光明日报》创刊半个月后,《经济周刊》问世,由著名经济学家沈志远主持;《大学周刊》创刊,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主持。历史学家范文澜、翦伯赞、邓广铭先后主持《史学》专刊,哲学家金岳霖主持《哲学》专刊,还有《文学》专刊、《生活与学习》专刊,都由当时著名文化人负责编辑工作,这个高规格的豪华阵营,一开始就决定了《光明日报》的高端品格和人文底蕴。站在创刊70年的时间节点上回望起点,会发现当年那些大家所主持的《光明日报》的专栏,产生了一大批原创的、极富见地的学术文章,它们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新中国的学术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构成了中国思想文化链条上的重要节点。这些学术文章历久弥新、自带光芒,在互联网时代别有一番韵致,是值得重新挖掘的大IP。
不少致力于探究真理的学术论争是从《光明日报》发起的。如1959年初,郭沫若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为曹操翻案》,宏文一出,反响强烈,翦伯赞等人也纷纷加入讨论,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6年后,关于《兰亭序帖》真伪问题的讨论,又成为一桩著名的学术公案,引发学界关注,很多报刊参与其中,讨论长达7个月。毛泽东对学术论争显然是支持的,他在给郭沫若的一封信中说“笔墨官司,有比无好”。在《毛泽东年谱》中,关于《光明日报》此类内容有49处。
把《光明日报》的高光时刻定在1978年5月11日应该不会有异议,这一天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的日子。此文引发的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其重要性可以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公报的措辞来描述——“会议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光明日报》有不胜枚举的为知识分子鼓与呼的例子。1982年4月26日,北京怀柔县发生女教师被打事件。《光明日报》立刻派记者调查,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刊发74篇报道,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也惊动了邓小平。在他的指示下,案件迅速得到处理。“尊师重教”的呼声经由《光明日报》传遍全国,设立教师节的倡议也由《光明日报》发起并获得高层认可。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1983年,针对“韩琨事件”,《光明日报》开辟专栏,连续刊发各界来稿,掀起一场“如何看待科技人员业余应聘接受报酬”的大讨论,使一大批像韩琨这样的科技人员免于牢狱之灾。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文件,明确规定允许科技人员业余兼职并获取报酬。
《光明日报》于2019年迎来创刊70周年,援引这些例子是想说明,在新闻实践中秉持人文精神,是《光明日报》赓续绵延的传统,建造了一个温暖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互联网时代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更加突出。互联网时代不由分说地到来了,它革新了信息获取、传播和接收的方式,导致传媒业态的深刻变革。身处方寸,如何心系未来?人文报道如何迎接这一巨大变革?它需要自我革命,将“传者思维”置换为“受众思维”,需要将单向度的灌输更新为有效互动。媒体的影响力取决于对用户的聚集和吸附能力,而这种聚集吸附能力,对媒体的优质内容生产、算法推荐提出了更苛刻、更不容商量的要求。
作为一份有着悠久历史的党报,《光明日报》这些年一直在互联网大潮中冲浪,探索传播规律,更新体制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强化产品设计,坚持“做好大报,延伸优势,借助专业,借船出海”的原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从2018年开始对全国两会报道,《光明日报》陆续推出《光明的故事》第一季和第二季,集中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第二季的四个微视频被学习强国平台首页推荐后,24个小时内观看量达800万次,热评近10万条,这个评论数量与浏览量的高比值是比较罕见的。
互联网时代媒体的竞争越激烈,对优质内容生产的要求就越高。新媒体产品如此,传统新闻产品亦然。比如,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把讲话精神融会贯通到日常报道中,发挥引领和带动的作用?经过深思熟虑,从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光明日报》开辟了“向人民学习 向生活学习·重温当代现实主义经典作家”栏目,每期以整版篇幅刊登文章,分别阐述了柳青、杜鹏程、路遥、陈忠实、孙犁等当代现实主义经典作家的创作成就与精神境界,认真梳理现实主义创作经验,改进表达方式,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对当前文艺创作具有强烈的启示意义,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不少作家、评论家和网友对此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对已有文学经验的独到总结,对新时代文学发展有指导意义。路遥的母校延安大学组织文学院教师与研究生共同学习、讨论这组文章,重温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大家认为,《光明日报》主动作为、精心策划的这组充满人文精神的文章,显示了国家级大报的文化责任、文化担当。邀请国内知名专家集中讲述当代优秀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事迹,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从而引导文艺工作者自觉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扎实的作品书写中国故事,还是不多见的,非常及时,非常有现实意义。
曾经有过两次,漫游宽窄巷。熙熙攘攘,人流如织。遥想杜甫当年客居成都的情景,大致和现在差不了太多。阳光依旧是那么珍贵,黄鹂还是那两只黄鹂,翠柳还是那一排翠柳,这让我感觉,太阳底下无新事。因此,无论互联网时代的浪潮多么汹涌,无论传媒面对的未来是如何不确定,但总有些东西是恒定不变的,比如个体生命在时代大潮中的困境与抉择,比如人生遭际中的爱恨与悲欢,比如有人每天十指在键盘上翻飞,但他内心还是会忍不住回溯,用1000多行的长诗,建构他心中的钓鱼城。的确,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但不能像碎片一样生活,不能像一个软木塞一样,在水面上漂来荡去。思想文化依然需要积淀与传承,依然需要体系的建构,依然需要以一种超乎从前的定力和韧性来传递绵延的薪火。从这个意义上讲,封面新闻和《华西都市报》是先知先觉者,一是勇于迎接互联网的时代大潮,并深得个中精髓,在实操层面如鱼得水;二是创新不忘守正,把握传统优势,着力于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深耕名人名作,把他们打造成人文报道的大IP。这是延伸优势的希望所在,也是封面新闻身处“宽窄巷”却深谙“宽窄之道”、进退裕如的缘由。
与《华西都市报》一样,《光明日报》作为一张报纸,在互联网时代积极拥抱新技术大潮,在新技术大潮的汹涌波涛中保持定力并积极为自己定位。但技术归技术,技术终究是为内容服务的,没有优质内容作为灵魂,再炫的技术也不免沦为空壳。抓住了这个根本,虽然报纸版面只是方寸空间,但想象没有边界,人类的精神世界辽阔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