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严碧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新闻工作者“四力”的重要指示,既阐明了新闻工作者本领能力的重要内容,也为我们提升本领能力指明了方法路径。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渠道越发多元化,要提升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就必须增强“四力”。只有采编人员“四力”到位,才能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在长期的民生新闻报道实践中,笔者既有与好新闻失之交臂的遗憾,也有好作品丰收的喜悦。实践表明,但凡好的新闻作品都是脚力到位、眼力独特、脑力深刻、笔力自如的作品,都是记者深入基层,抓到了鲜活素材,看到了生动细节,听到了个性化的语言,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奋笔直达人心,用心写成的。
过去,新闻界有句口头禅:“跑新闻!”好新闻都是“跑”出来的,好的新闻来自生活。20世纪30年代,一代新闻大师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历时10个月,行程4000余里,写出了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同样,由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范敬宜采写的《莫把“开头”当“过头”》等经典名篇也是源于深入基层的扎实采访。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一文中,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目前,业界和学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但至少可以这样概括:民生新闻也就是指关注老百姓生活问题的新闻。关注老百姓生活问题的新闻,不走进基层,不走进农村,不走近群众,不感受到小人物的心跳和脉搏,怎么可能了解真实情况?怎么可能捕捉到鲜活的素材呢?无论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还是“脚下有泥,脑中才有料”,都说的是记者的“脚力”。记者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发现真问题,离基层越近,离好新闻也就越近。
2019年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湖南凤凰县菖蒲塘村——硕果满枝销路广 农旅结合有奔头》一文,在湘西乃至湖南省引起了热议,好评如潮。《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正值隆冬,如果不去现场,不走进村庄田埂,很可能以为天冷村民都在屋里围着火塘烤火。但事实上,当地村民趁着农闲务工挣钱去了。农闲不闲,打工挣钱,村民的内生动力被激发起来了。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2019年,精准扶贫已经过了5年,许多贫困县已经实现了脱贫。今年年初,“两会”期间展示我国5年来的精准扶贫成就,《民生周刊》决定刊发一组精准扶贫的封面报道,送到全国“两会”会场。5年来,《民生周刊》多次报道十八洞村,这一次,十八洞村也是重点,笔者被安排前去采访。面对这个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典型案例,这一次报道如何写出新意?彼时还未过元宵节,地处武陵山深处的十八洞村受雨雪天气影响,路面结冰,交通极其不便。考虑到曾多次去过十八洞村及湘西,和当地很多干部群众也熟悉,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这次通过电话采访也能写出一篇稿件“应景”。但笔者最终决定还是要再去趟现场。几经周折后到了湘西,去了十八洞村、牛角山村和菖蒲塘村等多个村寨采访,为后续写作收集到了许多新材料,丰富了自己的认知。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给记者介绍了湘西5年来精准扶贫情况,有案例、有数据、有对比、有体会。
在调研采访过程中,笔者想起了2011年到湘西几个村庄的情况:有一个叫夯来村的地方,名字极具诗情画意,但交通极其不便。沿着狭窄、弯曲的公路,一路盘旋,公路的尽头、数十米悬崖之下就是夯来村的下寨。这是一个坐落在悬崖峭壁、深谷之中的寨子,四周古树成荫,曲径通幽。初看,幽幽深谷、山清水秀,再看则发现百年木房比比皆是,屋外堆满了柴火,走进房内一看,阴暗、潮湿,杂物满地。尽管已经过去了多年,当年进寨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上百年的木房已经被虫蛀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用牛粪、泥巴与竹子“砌”成的墙,饱经风霜。接连走了十多户,即便外面艳阳高照,房内仍然是相当阴暗,新收的玉米散落一地。也有光线好的,但房顶到处是“天窗”,碰上下雨,家里就积水成河。9天的时间,笔者走访了六个村寨,情况大同小异。正是有了这次跋山涉水走基层,笔者看到了真贫困,也深刻体会到了贫困之重、贫穷之痛和扶贫任务之重。那次采访,笔者写出了多篇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其中一篇稿件还被湘西州扶贫办以简报的形式报送给了国务院扶贫办。当然,脚力不仅是指去农村,在城市采访亦是如此。今年年初,笔者在四川成都采访城乡社区治理,一连去了十几个社区,采访对象数十人,记录了两万多字的笔记。透过这两万多字的笔记,成都城乡社区治理的特点也慢慢地被梳理出来,在后续写稿时笔者就心里有了底气。
因为“脚力”不到位,也曾留下了遗憾,甚至是懊悔。今年4月份,笔者到浙江采访“最多跑一次”的改革,金华市的熟人提及当地有个街道在城市垃圾分类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街道办的负责人也简要介绍了情况,但笔者当时并未在意。因为此前曾多次报道过金华市金东区的农村垃圾分类,觉得城市垃圾分类大同小异,再加上接下来另有安排,就没有去实地采访,但未曾想到很快城市垃圾分类成为新闻热点。等到7月份笔者再去现场采访的时候,才发现城市垃圾分类和农村垃圾分类存在很大区别,当地的探索极具价值。倘若此前去了实地进行采访,这条新闻提前刊出两个月,其新闻价值就完全不一样了。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一旦发现好线索,一定要不惜脚力,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脚力”要到位,还得善于对地方安排好的采访说“不”。 早在1996年,第7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江西日报》报送的《我能摸摸火车吗》获奖。当时的大背景是京九铁路开通,《江西日报》记者随首发列车采访,但他没把精力放在领导剪彩等安排好的采访上,而是走进了群众。在老区的一个小站上,十多位从未见过火车的农民,跑了十几里路赶到新建的火车站,想摸摸火车。在得到列车员的同意后,大家一拥而上。记者捕捉到了这个镜头,从群众视角进行了报道。在实践中,记者有很多被邀请出席报道的机会,但上述案例中,被邀请的记者没有把精力放在安排好的采访,而是把镜头对准了群众,于是收获了好稿,值得学习。
“脚力”是前提,但走只是基础,在走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一方面要高看一眼,深看一眼;另一方面,要善于捕捉细节。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副主任费伟伟主编的《增强“四力”专题解读》专著中指出:“眼力”不是视力,是观察、发现、辨别的功力。艺术家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可见,“眼力”也是一种发现力。“眼力”更是一种辨别力,在纷繁复杂的乱象中如何抓住问题的本质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如何分清主流和支流?哪些为老百姓最根本的诉求?这些均离不开辨别力。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辨别力,才能“任你乱云飞渡,我自咬定青山。”
调查研究是增强记者“眼力”的重要方法和路径,通过调查研究能让记者的“眼力”渐长、观察渐清、辨别渐明。《人民日报》记者张志锋曾历时一个多月,从县里到省会、从省内到省外,去了多个地方,最后写就了《一碗拉面“拉”活一个贫困县》这一精品力作。长期的一线调查研究也是增强笔者“眼力”的重要方式。一是使得笔者能明辨是非、去伪存真,拨云见日、把握大局;二是能使得笔者更加注重细节,为后续稿件的写作积累丰富的内容。比如,上文提到的年初湘西采访,稿件整体立意是想呈现湘西精准扶贫5年以来的成效。那么,在现场,笔者就需要通过对一个个村庄的采访,观察这5年以来湘西在精准扶贫方面到底有什么变化,以及采访对象说的情况是否符合实际等。在细节方面,因为笔者边走边观察,才有了后来成稿《湘西五年精准扶贫答卷》的很多细节。例如,“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车辆缓慢进入武陵山深处的十八洞村,路边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山间雾凇成片,屋檐上吊着冰凌。”“梨子寨巧媳妇农家乐外的观景平台,更是结上了厚厚的冰块,站在上面天寒地冻。见有人来,年近八旬的施成富和老伴龙德成从火塘边走了出来,热情地打着招呼,介绍当年总书记来座谈时的情况。当年的土坪换成了石板,还多了游道和护栏。”而这些场景,如果不到现场,不亲眼目睹,不仔细观察,是难以描绘出来的。因此,记者提升“眼力”,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要善于运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要聚精会神、见微知著。
跋山涉水,眼观八方,记录下了鲜活的新闻素材,但主题如何确定,素材如何取舍,考验的是记者的“脑力”。“脑力”决定文章的深度与高度。爱因斯坦说过,只有你的眼睛能看见东西,那是不会发现什么的,还要能思考才行。一篇好的新闻报道,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而成的。思考越深、思路越清,但思考绝不是一“触”而就。在具体写作稿件时,笔者总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焦虑,原因就是没有想到合适的主题与谋篇布局。上文提到,年初在湘西去了多个地方,多个村庄采访,笔记上万字,相关资料超过十万字,素材、资料相当丰富,但稿件如何下笔却成了问题。刚开始笔者计划就关注一个村庄的变化,通过一个村来折射湘西精准扶贫巨变。这样操作简便,文章也紧凑,可读性强。但最终选择了放弃。原因是如果写十八洞村,此前相关报道太多,《民生周刊》也曾报道过多次,难以有新意。如果写其他村,则代表性不强,不足以支撑湘西这5年多来的精准扶贫。如果用当地提供的材料写湘西采取了什么方式取得了什么效果之类,又缺乏可读性。在放弃了上述三种方案之后,接下来如何办?经过了反复思考后,笔者发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时曾明确提出要“可复制、可推广”。那么,经过5年的精准扶贫,湘西到底有没有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办法,十八洞村探索出来的经验在其他村是否适用?按照这一思路,笔者在已有的笔记、素材中进行了搜寻。其中,牛角山村的精准扶贫实践就回答了这一问题,该村村支书龙献文明确表示,村里就是在复制十八洞村经验。十八洞村首任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后来在另外一个村担任工作队队长,也复制推广了十八洞村经验。最后,笔者决定从十八洞村引入,通过故事来呈现该村这5年的蝶变,然后关注其他村的变化,最后上升到整个湘西5年精准扶贫之变。
好的新闻报道是“四力”的结晶,最后报道的刊发自然离不开好的表达,即“笔力”。在媒体渠道多元的背景下,要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就越要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并提出“三少三多”:“要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新闻史上的经典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百姓心中的丰碑》等,无不是通过具体的故事、具体的细节呈现主人公的。这里的故事既有全景又有细节,文章富有感情,饱含深情、极具真情,因而可读性强。这启示我们,在写作时需要通过具体的故事、案例来呈现做法、成就或问题,而不是空洞的说教。
当然,笔力不仅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2014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无锡再唱太湖美》,短短800字的稿件,作者充分运用了具体事例、人物感受及大量数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这样一篇精品力作,从出稿、修改到最后刊发,历时4个月,经历过6次修改。笔者今年“两会”期间刊发的《湘西精准扶贫五年答卷》,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经历过5次修改,最后呈现的稿件从近8000字精简到3000字,文章重点也是放在讲故事上。文章刊发后,当地多位干部、群众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表达了赞许,人民网、中国经济网等多家门户网站进行了转载,作品得到了认可,这也激励着笔者认真对待每一篇稿件。感染力强的作品,才会有传播力和影响力,这也是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不断努力和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