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媒体融合的机遇与路径
——第十四届中国传媒年会5G与媒体融合分论坛综述

2019-12-17 06:27董天策魏小津
传媒 2019年22期
关键词:重庆大学人工智能时代

文/董天策 魏小津

2019年9月12日,第十四届中国传媒年会5G与媒体融合分论坛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召开。分论坛的主题是“5G时代媒体融合的机遇与路径”,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杂志社、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承办。与会专家学者就5G时代下的机遇与挑战、媒介融合趋势下的人机协作、短视频传播等有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2019年9月12日,第十四届中国传媒年会5G与媒体融合分论坛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召开。分论坛的主题是“5G时代媒体融合的机遇与路径”,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杂志社、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承办,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主持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就5G时代下的机遇与挑战、媒介融合趋势下的人机协作、短视频传播等有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5G与智能时代媒体的挑战与机遇

5G时代会带来怎样的媒体变革,是一个相当前沿的问题,也是学界和业界急需研究的课题。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马胜荣教授指出,传播技术对于传媒业的影响巨大,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的工作状况和现在的工作状况完全是两回事。5G时代,信息的输入和传播会很快,信息的收发在一两毫秒之间就可以完成。为了应对5G时代的到来,新华社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同创建了“媒体大脑”,催生MNGC,创建AI合成主播,这些事情颠覆了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生产的格局。同时,还利用“大数据+智能算法”,通过业务数据化和数据业务化,将新闻业务全流程打造成类似工业生产的流水线,通过智能算法进行调配组装。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认为,研究5G的影响,首先要做传媒业的分析框架。从用户体验上来讲,4G时代的最大问题是网速慢、带宽窄、时延长;5G时代,速度更快,带宽更宽,时延更短,但能耗更高。其次,传媒业受传媒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凡是做得好的传媒公司都是技术驱动的公司,如腾讯、字节跳动、快手等。此外,市场、资本和政策因素对传媒业的生存是决定性的。5G会催生新的媒介形态,是万物互联的开始。未来5G会把物联网和人联网的边界打破,真正成为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互联互通的时代,当然这还需要技术的进一步成熟。5G会使现有的媒介形态得到极大的提升和优化。从短期来看,传媒业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有线电视网络的通信化改造;二是超高清内容的生产与制作;三是VR等相关内容的制作,有可能出现新的计算平台;四是车联网服务的创新与布局;五是产业互联网数据平台的布局,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移,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空间更大。

短视频已成为媒体主流趋势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信息传播形式和接受方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革。短视频,这个甚至在5年前还有些小众的信息传播形态,如今已经成为一种网络传播主流。

在论坛上,腾讯新闻副总编辑王舒怀指出,技术驱动传媒业发展,当5G和人工智能成为人类生活的基础设施,信息和数据的高通量传输将变得非常容易。视频生产的门槛大幅度降低,短视频成为5G时代媒体生产和消费的标配。随着整个技术环境的变化,有两大趋势比较明显:一是视频化,视频作为内容的边界和类型得到极大拓展,视频化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二是参与性,越来越多普通的用户在生产短视频,专业和业余的界线正在消失,生产和消费的界线正在消失,每个人既是内容的生产者又是内容的消费者。如今短视频生产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原生,所有的线索和形态是网络原生的;二是下沉,传统媒体时代,我们的镜头更多的是盯着一线城市,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小镇青年、平民故事呈现在用户的面前;三是年轻化,“95后”“00后”生长在物质丰裕时代,自我表达的欲望远远超过前人。

字节跳动媒体合作副总经理赵颖认为,视频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的,并阐述了当下短视频市场的状况。数据显示,2019年3月短视频消费增长40%。广东媒体在2018年的视频生产量只是图文生产量的1/4,但视频的播放量是图文阅读量的4倍。2018年11月起,今日头条视频观看数量远远超过图文阅读的数量。短视频在2019年有一个火山爆发式的增长。短视频最初只是个人自发的行为,增长也是自然增长,发展到一定阶段,部分自媒体尝试商业化的方式,MCN机构的出现直接推动了整个短视频自媒体的商业化,短视频已成为新的公共传播手段。同时,短视频所带来的效益也是巨大的,抖音逐渐成为城市传播新名片,跟西安、敦煌、成都、重庆等十个城市进行合作,其中关于重庆的视频总播放量高达113.6亿,用科技去呈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除了城市形象宣传,抖音在公益活动、扶贫方面也在尝试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帮助贫困地区成为新网红的景点。对当地的农户做全方位的培训计划,教他们怎么做内容生产和产品包装,通过技术实现精准扶贫。

技术赋能下的人机协同

人机协同指的是在当今这个海量内容时代,持续运转的内容筛选漏斗、关键内容的数据发现和协同生产,有利于优质内容供应的高效机制。

在论坛上,腾讯新闻副总编辑王舒怀指出,人对信息的搜寻,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门户搜索,二是算法推荐,三是AI自主学习。在过去十几年间,技术对内容带来的改变,是每个内容从业者感到最实在的变化。算法催生了内容分发的革命,内容在技术的引领下做了全方位的升级,运营和生产者从数据中发现需求,然后再去生产。如今的许多视频是由AI或者人机协同生产的,算法技术帮助我们归纳热点,人工在热点中进行选择,这是人机系统的编辑。他认为人机协同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不管生产者还是运营者,都要学会与AI相处,与技术相处,其中机器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催化作用,包括内容生产的速度、内容趣味的需求等,但人的审美和向善的价值观是内容生产者需要坚守的。

当前,人工智能已全面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5G时代来临,未来有更多的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等,还有各种5G终端采集的数据和信息,将会爆炸式增长。这种海量的内容和数据,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厚实的数据土壤和基础,可以滋养和训练新闻算法。

新华智云副总裁、首席新闻官商艳青介绍了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技术赋能媒体,帮助今天的新闻生产者。她认为,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传媒一直在变,但也有不变的追求:一是如何更好更快地采集新闻资源和数据,二是当采集完之后,如何更好更快更准确地去处理新闻资源和新闻数据。围绕这两个板块,新华智云推出多种人工智能机器人,不仅自动生产相当数量的新闻产品,而且能实现会议报道的实时传输。在5G时代,资源云端化,内容垂直化,服务场景化,产业智能化。5G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也是迈向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5G时代,突发事件识别机器人、安全核查机器人、字幕生成机器人、数据新闻机器人、会议报道机器人、问答机器人等,将会是媒体人的同行,与人类并肩工作。

5G时代人的作用和价值依然不可替代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郭小安教授提出一个问题,随着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全面运用与开拓创新,会不会让新闻从业者失去饭碗?会不会在某种程度上取代新闻传播教育?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曾润喜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始终只是一个技术,是一个手段,而人是智慧的,智慧比智能要高端很多。教育是教人智慧,哲学是所有智慧的最高层次,人工智能代替不了教育这个行业。

澎湃新闻常务副总编辑李嵘认为,不管5G也好,人工智能也好,它的到来,也许会改变新闻传播的格局与新闻生产的模式,但是记者是不会失业的。采访是高深的学问,人工智能无法代替。从媒体机构的角度来说,还是偏向内容为王的观点,内容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则有赖于大学教育。拥有多重学科背景的复合型记者,是当下业界急需的人才。

华龙网集团副总裁、副总编辑朱翔认为,媒体融合的初心是更好地服务受众,使命是筑牢意识形态的安全阵地。AI也好,算法也好,只能作为新闻生产的一个工具。5G时代的到来,也需要人来为内容把关,输出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与传播研究》副主编朱鸿军提出,媒体的变革是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驱动的变革。但不管怎么变,对高质量内容的追求是不变的。新闻教育主要是培养高质量的内容生产者,既要坚守本分,又要与时俱进,让学生了解和运用最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更好地生产高质量的新闻产品。

猜你喜欢
重庆大学人工智能时代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Who Is The Master?
重庆大学 区B法学院办公楼
数读人工智能
Sidney’s Defense of Plato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