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七大后,学界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持续研究。从研究群体看,以邱柏生、刘书林等人为代表的核心作者群,《理论月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期刊,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核心场域;从研究内容看,主要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成要素、基本经验、推进路径、问题与对策等主题展开。对该项研究的成果存量和研究现状进行基于科学计量的多维呈现,分析现有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走势,可以为深化和拓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信息计量学; 主题追踪
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当前我们党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作了持续关注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关注度、核心作者、重要期刊、主要研究机构和热点主题进行统计分析,多维呈现该研究的成果存量和研究现状。为人们评估和总结研究成效与不足、研判后续研究的走势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使用的软件为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2.R2.3.26.2018版、文献法分析软件BICOMB2.01版和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21版。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考虑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特定概念,本文以“篇名”为检索字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检索词,对期刊论文和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检索,经去重和无关主题删减处理,共获得有效文献834篇(期刊722篇,硕博112篇)。检索时间为2019年5月17日。
一、学术关注度分析
本文利用引文空间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将2007~2018年发表的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关键词导入其中,通过关键词共引关系的强弱形成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见图2), 图中呈现的词汇为共同被引高频关键词,连线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共被引关系。由此我们可以通过每年出现的高频关键词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逐年主题变化趋势,以便追踪研究热点。结合图1所示发文量走势,我们把2007年以来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总体走势分成四个阶段。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起步阶段(2007~2008年)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论是作为党的重要战略任务,还是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命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甫一提出,立即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陆续展开。检索所见最早的研究论文是2007年8月范津文发表在《理论视野》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蕴》,本文从历史经验、时代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截至到2008年12月共发文64篇。该阶段的研究重心是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方法途径进行解读和宣传;部分学者还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动力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总体看,此时段的研究主要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概念和命题进行梳理,为后续的系统研究做奠基性工作。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鼎盛阶段(2009~2011年)
基于问题的重要性和学科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队伍,研究成果呈井喷式爆发,三年总发文470余篇,占总比56.5%,其中2010年达188篇,为历年最高峰值。研究理路主要沿着理论与实践、时间与空间等几个维度展开。
第一,在理论维度上,学者们继续深化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背景、理论依据、基本内涵、内在逻辑、主要特征、现实意义的研究,不断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框架。有少数学者的研究开始触及大众化构成要素,对大众化主体的结构、层次、特点、作用等问题开展了诸如主体间性理论、交往理论等视域下的审视和思考。
第二,在实践维度上,以个案研究和经验研究为基础,系统梳理和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或面临的挑战,从传播机制与方式、方法路径、主体客体等方面提出推进大众化的思路和对策。部分学者还就面向青年群体、大学生、军队、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农民等不同群体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三,在空间维度上,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特定空间场域诸如高校、农村、边疆民族地区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因此类研究的问题边界清晰,相应的研究结论也更具针对性。
第四,在时间维度上,对中共党史不同时段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和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提出基于历史经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法与路径。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回落阶段(2012~2014年)
随着时间推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義大众化逐渐从理论热点和焦点淡出,相关研究也慢慢褪去热度,逐渐沉淀为一个冷静、常态的学术话题。该阶段共发文225篇。多元视角的审视、多种学科的参与和多样方法的运用是该阶段的方法论特征,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细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向纵深发展。
第一,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学者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与外延、主体与客体、动力与机制、原则与目标、方法与路径等概念体系进行厘定。概念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理体系的砖石,对相关概念的反复推敲、最终界定和逐渐体系化的学术意义不容小觑,预示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渐趋成熟。
第二,在实证研究基础上从主体培育、话语转换、文本建设等方面提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对策建议;针对特定空间或区域如城市社区、农村地区、边疆民族地区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持续展开;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大众化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第三,研究视野更加开阔,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综合运用愈加常见和娴熟。学者们运用传播学、人学、协同理论、日常生活理论、传统文化理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进行考察和审视,新论叠出,极大地深化和拓展了研究内容。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成熟阶段(2015~2019年4月)
该阶段发文72篇,年均18篇。研究趋于精致化精细化。首先,通过前期的概念梳理和界定,学者们重点对大众化的构成要素、基本环节、内在逻辑等深层次问题进行思考,对大众化动力机制、创新机制、传播机制、效果检验评价机制等机制体系进行探讨。其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研究不断深入,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问题与困境及相应的思路与对策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格局
(一)核心作者的测定及分析
1.核心作者的测定
本文综合考虑发文量和被引量两个因素,来确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核心作者,以避免单一指标的偏颇。首先依据文献计量普莱斯定律确定核心作者候选人,发文最高的作者为9篇,累计被引频次最高为320次,由普赖斯定律计算公式和取整原则得出,核心作者候选人发文量不低于3篇或者被引频次累计不低于14次。符合以上条件的核心作者候选人为135人,共发文235篇占总比30%,被引6 116次占总比81%。反映出这些作者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贡献。
在核心作者候选人基础上,本文借鉴钟文娟提出的“综合指数”即综合学术水平值来确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核心作者[1],既考虑了发文平均指数235/135≈1.74(发文量/作者数),也考虑了被引平均指数6116/135≈45.3(被引频次/作者数),同时赋予两者同样重要的评价程度,发文量和被引量的权重分别设定为0.5。由此核心作者候选人的综合指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综合指数大于100的作者有47人,他们即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作者。
2.核心作者分析
邱柏生是最早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依据、表征、路径、条件和机制等问题进行学理阐释的学者。在对教育学、文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大众化进行了词源学意义上的考证与比较的基础上,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界定为过程、机制和结果的统一体;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是教育宣传、社会心理影响、制度规约和公共政策影响;顺利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五个方面的条件:理论内容符合受众的内在需求、能够顺利对接个人的社会生活经验、紧密勾连人们的社会兴趣、满足人们的利益追求方向等。[2]
刘书林、刘建军和左伟清皆因其论文的超高被引率而入选核心作者。刘书林集中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内涵、主要路径和检验标准,认为本质内涵就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普遍提升社会主义觉悟。[3]具体路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感人的语言、简明扼要的内容以及依事论理寓教于乐等。[4] 刘建军从特指和泛指两方面界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影响力、走向民间融入大众日常生活是推进大众化的主要路径。[5]左伟清则从质和量两方面界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系统论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6]
(二)核心期刊测定及分析
期刊对同一主题文献的刊载量是评估其在该研究领域地位和影响的重要指标。根据文献计量学布拉德福定律,将一定时间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题文献载文量等级排列的期刊划分为三个区,使每区所包含的相关论文数量相等,即恰好等于全部期刊发表的该主题文献总数的三分之一,三个区中的期刊数量成下列关系:n1:n2:n3=l:a:a2 (a>1),式中a即布拉德福常数,或称比例系数。[7] 因此,来自357种期刊688篇主题论文的第一区38种期刊即为核心期刊。
《理论月刊》共刊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题文献共14篇。该刊注重传播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从理论维度、政策和规范维度、器物维度详细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8]借鉴意识形态大众传播的特点,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9];运用传播学的分众化普及理念探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众化普及的优势和难点,并提出实施原则和方法[10]。互联网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经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等,也是该刊关注的重要内容[11][12][13]。另外,在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讨论中,提出了理论创新、手段创新、载体建设、外部环境保障等设计和对策[14][15]。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侧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理论探究。从实践、理论、主体三个向度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从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定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数字网络时代教人育人的战略需求来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16][17][18][19][20]。理论运用与普及相结合、创新研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队伍建设与机制建设相结合、通俗性与学理性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路径[16][17][19][20]。追求科学真理、重视理论武装、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方式方法、引领社会思潮、完善體制机制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21]
(三)研究机构分析
图5显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物理空间主要集中在以曲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其中,曲阜师范大学和南开大学是本主题论文发文最多的机构,主要从动力机制、基本特征、理论核心、现实意义、路径选择等方面讨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理论[22][23] [24][25];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结合,或通过民生视角、和谐社会视角讨论大众化的现实意义和具体路径[26][27][28];或以文化创新、灌输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切入点研究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 在经验研究中,主要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与经验[29][30][3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理论前提、价值取向、实现过程、基本途径等也受到普遍关注[32]。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热点
学界在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题开展学术研究的过程中,生成和使用了大量概念和关键词,其中,一些使用频度高、能概括和表达主题意义的称作主题词。通过文献计量和聚类统计的方法,对这些主题词的词间距离和联系强度进行计算,把关联性强联系紧密的主题词聚集成相对独立的类团,对这些聚集成团的主题词组进行综合分析,可以静态地呈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热点、核心内容等现状。
我们通过 Bicomb 书目共现分析系统提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字段,并生成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导入 SPSS19. 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得出树状图(图6),按照树状图的类团分支向Y轴添加参考线切分类团,可将整个样本分为六个类团,类团分析发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成要素研究
图6中的第一和第六类团集中反映了该热点主题。该主题重点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主体与客体、机制、动力、原则、目标等基本构成要素,循着“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为什么大众化”的逻辑线索,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学理。其中,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的梳理和界定,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学者们分别从过程与结果、泛指与特指、动态与静态、质与量等多维度、多侧面的考察和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2][3][33][34][35]。
学者们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意识形态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等方面论证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认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活力的内在要求[36][37][38][39]。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建立宣传教育机制、转化渗透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40];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的坚定性与宣传形式的灵活性相结合、理论的科学性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相结合、尊重人民大众的层次性与树立共同理想相结合、理论的与时俱进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等原则[4][42][43][44]。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该主题主要集中在第二类团,学者们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或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体路径。主张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群众实践、民族文化、时代特征相结合,以多种渠道和方式推动大众化[45]。认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根本的实现路径,其他路径还包括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提高人民群众的主体素质,创新完善传播手段、宣传方式[36][46] ;要注意实现理论内容的具体化、语言表述的通俗化、传播渠道的多维化、教育方式的多样化,[47] 学者们就面向不同人群和不同空间场域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展开了针对性研究,就党政机关公务员、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城市社区、农村社区、民族地区、特定省份的大众化路径提出了对策建议[3][49][50][51][52][33]。另外,有学者还运用诸如传播学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对大众化路径进行分析和考察[53][54][55][56][57][58][59]。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该热点主题体现在第三和第四类团中。在该类主题中,面向农村农民和高校大学生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策研究是重要热点,因为农村和农民、高校和大学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场域和重要客体,忽视他们势必造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片空白地带。学者们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调查方法,在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和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宣教主体、客体、理论内容、大众化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面临的挑战,提出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对策建议[60][61]。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经验研究
该热点主题体现在第五类团中。学者们从理论创新、基本原则、方式方法、体制机制、有效途径、推动力量、重要保证等方面总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具体包括立足国情、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民族和时代特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改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拓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不断完善大众化的体制机制[21][30][43][62][63],注重“对象层次化、语言通俗化、形式多样化、传媒便捷化、队伍高素质化”[32][64]。
四、结语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学术关注度呈走高、回落、趋稳态势。围绕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形成了一批核心作者、龙头期刊和研究机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理论、基本经验、问题与对策、推进路径等主题展开,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一是在研究内容上,重复性选题重复性研究较多。检索发现,众多内容相同、方法一致的范山模水之作占比較大,内容似曾相识,结论大同小异;缺乏问题意识,习惯于泛泛而论,只提供刚性结论,缺乏理论支撑和严密论证;结论悬浮在空中,缺乏现实针对性,不接地气。二是在研究方法上,目前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等学科,多视角的审视和多学科的参与有待加强。三是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有待深化。例如,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往往将其等同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推广。事实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一个宣传推广的过程,而是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认同并践行理论的双向互动过程,同时又是一个“说”与“做”有机结合的过程。大众化宣教主体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言传”,即通过多样化的传播、宣教方式来普及理论,而且要“身教”,即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强民惠民富民利民政策,为百姓谋利益,通过解决大众的实际问题来解决思想问题。
今后,应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不断提升研究水平。第一,在内容上,应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理论研究,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核心概念继续展开讨论,力求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个案研究和实证研究,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来分析机遇和挑战,提出对策建议;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研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益经验和资源;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研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第二,注重对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借鉴和运用,广泛借鉴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拓宽视野,在研究中力求实现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钟文娟.基于普赖斯定律与综合指数法的核心作者测评——以《图书馆建设》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02).
[2] 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05).
[3] 刘书林.当代中国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与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09).
[4] 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新任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01).
[5] 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07).
[6] 左伟清,刘尚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01).
[7]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105-106.
[8] 谢加书.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三重维度[J].理论月刊,2010(04).
[9] 樊宏法.意识形态大众传播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理论月刊,2010(07).
[10] 苗 伟.确立分众化普及方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J].理论月刊,2016(09).
[11] 邓庆伟.论互联网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理论月刊,2012(01).
[12] 郭燕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新探——基于《共产党宣言》早期传播特点的历史启示[J].理论月刊,2010(08).
[13] 高 飞.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学理分析[J].理论月刊,2010(04).
[14] 郭艳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11(01).
[15] 王金华,张 炼.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载体建设[J].理论月刊,2011(07).
[16] 侯小慧.双向互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7).
[17] 沈 炜.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9).
[18] 钟志奇,杨全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哲学意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6).
[19] 冯 刚.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9)
[20] 王 琦.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认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
[21] 刘向军.我们党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2).
[22] 赵铁锁,朱孝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机制探析[J].理论学刊,2012(03).
[23] 杨 谦,张红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24] 杨秀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探索[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25] 殷凤敏.正确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传承,2009(08).
[26] 朱孝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和谐社会建设[J].理论月刊,2011(07)
[27] 赛 北,朱 健.从民生视角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城市经济,2011(02).
[28] 丁 军,刘爱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0(03).
[29] 平章起,宁 静.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05).
[30] 平章起,宁 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和基本经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究, 2010(01).
[31] 张春莹,平章起.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属性和实践经验[J].思想教育研究,2010(01).
[32] 杨 谦,杨文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4).
[33] 曾令辉,丁 莉,吕 丹.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34] 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07).
[35] 朱 颜,薛忠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与特征[J].河南社会科学,2013(09).
[36] 王永贵.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37] 陈方刘.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01).
[38] 孙丽丽.价值·困境·路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性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2(06).
[39] 曾令辉,丁 莉,吕 丹.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40] 李 振.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初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7).
[41] 焦秀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6).
[42] 许义文.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
[43] 陈 锋.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44] 徐承英.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05).
[45] 李秀芝.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方式 [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 (03).
[46] 贾泽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1).
[47] 孔朝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内蕴与实现路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48] 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05).
[49] 徐汉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J].人民论坛,2012(18).
[50] 王国敏,薛一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基本特征到理论路径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人文社科版),2008 (06).
[51] 郭俊敏.城市社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52] 王颢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2013.
[53] 伍 叶.传播学视阈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2012(06).
[54] 苏 童,聂家华.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17(03).
[55] 陈晓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新探 ——以创新扩散论为视角[J].理论探讨,2010(03).
[56] 杨 云,郝慧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与路径——以青海藏区为例[J].学理论, 2013(09).
[57] 蒙健堃.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讨——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J].理论导刊,2011(02).
[58] 黄警秋,金春寒.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实践路径现状调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 (23).
[59] 杨晓梅.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选择[J].宁夏党校学报,2010(06).
[60] 豆晓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06).
[61] 唐 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62] 马福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
[63] 张春莹,平章起.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 2010(03).
[64] 杨军剑.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学理论,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