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花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民办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研究认为其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及课程选排不科学等困境;建议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选课机制;改革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实行以赛代考的考核方式等措施优化其教学模式,提升其教学效果,为我国民办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 公共体育课 俱乐部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b)-0106-02
随着《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称纲要)颁布并实施以来,在单项体育俱乐部教学思想指引下及快乐体育理念倡导下,国内高校掀起了公共体俱乐部教学改革的热潮[1]。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以体育项目俱乐部为形式而组织体育课教学的方法和程式;即在学校硬件、软件等各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受教师、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所需的体育课程。自该校实行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的激情;但在实践过程中受到一些条件约束而出现一系列问题,致使该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亟待寻求创新和突破。
1 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困境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简称标准)对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对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等做出特定要求。虽然国家《标准》中已明确要求,但目前江西省各大高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体育师资不足、场地器材缺乏、学业负担重等诸多原因未对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其中以民办高校更为突出。根据陶弥锋的研究结果得知,江西高校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体质呈现下降趋势;体质健康水平与高校学生年龄大小呈倒挂现象的局面[2]。如果体育课程设置缺乏延续性与系统性,严重影响学校体育对学生的育人效应,不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1.2 基础设施不完善
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近年来各大高校连续扩大招生,根据国家对在校学生超过1万的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做出了相关要求,室外场馆设施生均4.7m2,室内场馆设施生均0.3m2,目前该校公共体育教学场地、器材设施跟不上其发展步伐,并与国家对此的相关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目前该校开设了足球、羽毛球、网球、体育舞蹈、健美操等15项选修课,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方面,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器材匮乏;另一方面,因南方雨水季节较长,如遇阴雨天,学生上课成困难,教师教学计划及进度受很大影响,从而导致教学需求与硬件供给的不平衡。
1.3 课程选排不科学
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是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学生自主选课;当今许多民办高校因资金、师资等诸多因素,无法同公办高校一样享受更多的体育教学资源。目前该校学校教务部门、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信息脱节、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每学期第一周教学秩序混乱;并在体育课程选排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如体育选修课程未设定上限人数,按照《标准》中要求每节体育课原则上不超过30人,而该校某项目选修课一节课存在66名学生同班上课的现象,严重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制约了该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的顺利实施,使之与预期俱乐部教学改革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
2 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策略
2.1 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
在新时代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教育理念是学科核心素养,而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是落实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和关键,各大高校应肩负起发展它的重任,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从而实现体育学科的价值。
在现有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第一,应延长公共体育课程开设时长,为本科生大三年级、专科生大二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第二,建立公共体育教学部微信公众号,对学校举办的各类体育赛事进行宣传和报导,不定期推送体育运动、健康养生等相关资讯。
2.2 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在当今知识爆炸、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教学场馆和器材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正常开展体育活动的必备条件,它们直接影响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在当今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积极响應政府的号召,为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做出一定贡献。因此,该校应紧随其步伐,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其利用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以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确保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健康有序的持续发展。
2.3 优化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选课机制
首先,通过校园广播、校团委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对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进行宣传,介绍各运动项目的特点及任课老师的简介,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其次,制定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选课指南,对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上课时间及地点等信息进行说明,便于学生科学选课。最后,学校应建立网络化选课系统平台,结合各项目的特点、场地设施、师资等情况对各项目选修课人数进行合理的分班编排。
2.4 改革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实行以赛代考的考核方式
体育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和水平,也是为了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其中以赛代考是多种体育考核方式之一。通过“以赛代考”的方式可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以赛代考”可使学生系统学习和体验运动项目的竞赛性和趣味性,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多提供一个展示自己风采的平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和团队协作意识,并为学校选拔和培养竞赛后备人才做好铺垫。
3 结语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体育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兴趣性的需要和具体体现,目前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着课程设置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及课程选排不科学等困境,亟待深化教学改革力度。通过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选课机制,改革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实行以赛代考的考核方式等有效优化民办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提升其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许彩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困境分析与优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33(2):21-24.
[2] 陶弥锋.江西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5):101-102.
[3] 盛怡,杨洪,缪律.美国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启示——以布莱恩特大学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6):90-94.
[4] 李雪峰,于晓东.剑桥大学体育传统与俱乐部运行机制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33(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