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的中药药性

2019-12-16 08:15陈凌燕胡丽莎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30期
关键词:雌激素毒性

陈凌燕 胡丽莎

[摘要]雌激素在生殖内分泌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其适合剂量、疗效及副作用因人而异。以雌激素的生理药理作用为基础,从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有无毒性五个方面分析雌激素的中药药性,认为雌激素具有滋补肾阴功效,属寒凉药性,在五味应属甘苦,归肝、肾经,属沉降药,合理选用雌激素制剂是安全无毒的。明确目标西药的中药药性可以实现根据证型不同而施治有别,有助于个体化治疗。

[关键词]雌激素;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

[中图分类号] R2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0(c)-0123-03

[Abstract] Estrogen is used wildly in the treatment of reproductive endocrine diseases. However, the appropriate dosage,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On the base of the phys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estrogen, the properties of estroge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analyzed from five aspects, such as taste, channel tropism, ascending-descending-floating-sinking and toxicity, then, it is believed that estrogen has the function of nourishing kidney-yin. Estrogen belongs to cold medicinal property, sweet and bitter taste, liver and kidney meridians, with the function of descending and sinking.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estrogen preparation is safe and non-toxic. To clarif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perty of the target western medicine, each patient can be treated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it is helpful for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Key words] Estrogen; Four properties; Five tastes; Channel tropism; Ascending-descending-floating-sinking; Toxicity

雌激素在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目前,在临床医疗过程中,雌激素制剂的使用以西医理论为指导,基本不会考虑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而其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异常子宫出血、辅助生殖技术等治疗时的适合剂量、疗效及副作用常出现因人而异的情况。如果能根据雌激素的中药药性、兼顾患者中医证型不同而施治有别,那么必将有助于精准用药,个体化治疗,中西医配合以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疗效。明确目标西药的中药药性是实现中医理论指导西药临床应用的基础,笔者试以雌激素的生理药理作用为基础,从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无毒性五个方面分析雌激素的中药药性。

1雌激素的生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1雌激素的生理药理作用

雌激素是正常女性青春期后最重要的性激素,其主要作用于女性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的发育和调控。但是雌激素受体广泛表达于全身各种组织细胞,所以雌激素对全身多系统各器官均有相应的作用。

雌激素对泌尿生殖系统的作用最为显著,其可以促进子宫肌细胞、内膜腺体和间质的增生;使宫颈口松弛,宫颈黏液分泌增加;可加强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维持阴道酸性环境;通过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可以增强泌尿生殖膈和肛提肌组织张力,维持正常女性泌尿生殖道功能[1]。此外,雌激素可以促进乳腺管增生,促进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

雌激素对机体代谢也有一定影响,其可以促进水钠潴留,改善脂代谢。骨细胞是雌激素作用的直接靶细胞,雌激素对不同时期的骨骼发育代谢产生正向调节作用[2]。在儿童期,雌激素能促进长骨生长,加速骨成熟;成年期可促进成骨细胞增生,减少骨吸收及骨转换,维持骨量[3]。

雌激素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管微循环功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呈现类神经生长因子作用,减少神经损伤,改善脑细胞营养,提高女性认知功能及记忆能力[4]。

1.2雌激素的临床应用

目前,被批准上市的雌激素药物制剂主要是雌二醇、雌三醇及结构衍生物,分为天然雌激素、半合成雌激素和合成雌激素三大类,临床上常用的有戊酸雌二醇、17β-雌二醇、妊马雌酮、雌三醇、炔雌醇、尼尔雌醇、普罗雌烯等。无论何种雌激素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均是基于其生理药理作用来治疗雌激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如围绝经期综合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激素补充治疗,不仅可以改善雌激素低下的早期症状,还可预防骨质疏松、阿尔茨海默病等远期危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雌激素可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是辅助生殖技术中内膜准备方案的主要激素药物。宫腔粘连分离手术后使用雌激素有助于创面修复,降低复发率。另外,雌激素还可用于低雌激素性异常子宫出血、产后回乳、避孕、困难取环前预处理、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时反添加疗法等。

2雌激素的中药药性

2.1四气

中药的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反映了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病理变的作用倾向[5]。其中温与热、凉与寒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就四气本质而言,只有寒热两性之分。药物的寒热药性是由其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反应总结所得,一般认为凡是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凡是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

从生理角度分析,中医理论认为女性月经周期中的经后期,即月经干净后至经间期前为阴长期,此期初时阴血不足,随后肾水、天癸、阴精、血气等渐复至盛,呈重阴状态。此期对应的是现代医学中的卵泡期,特点是雌激素分泌量随优势卵泡的发育成熟而逐渐增高,直至排卵前高峰。从病理角度分析,中药人工周期即用中药将被打乱的月经固有周期进行调整和重建的过程。各医学大家均有中药调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起来,大多中药人工周期的治疗原则均是经后期以补阴为主,以阴精的恢复为第一要义;经前期以阳气的增长为主,宜温补阳气。谈勇教授师秉承夏桂成教授在调周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女性生殖周期内分泌激素调节理论提出滋阴与补阳中药序贯的治疗方法,并应用于辅助生殖周期中,取得良好疗效[6],这与西药人工周期的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有异曲同功之妙。再如绝经前后诸证患者中以肾阴虚证患者最为多见,这与前述阴血不足对应雌激素水平低相符,此证多见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烘热汗出、失眠多梦、口干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虚热证,治疗以滋肾益阴,育阴潜阳为法,可对应西医学中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补充雌激素能取得很好疗效。

通过综合分析,笔者提出,从中药药理而论,雌激素有滋补肾阴功效,滋阴者可清热潜阳,减缓虚热之证,属寒凉药性。

2.2五味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药味不仅反映药物的滋味或气味,更重要的是用以反映药物补、泻、散、敛等作用性质[5]。现代西药多是化學合成药物,根据其本身滋味与其功效并不相关,故应以药物的功效来反推其药味。行散者属辛,补和缓者属甘,收涩者属酸,清泄者属苦,下软者属咸。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骨质丢失、泌尿生殖道症状、血管舒缩症状等绝经相关症状与肾阴虚证的阴道干涩、口干便结、烘热汗出、五心烦热、烦躁失眠等症相符。雌激素可促进骨基质代谢,维持阴道弱酸性环境,使宫颈分泌黏液增加,雌激素补充治疗能有效维持骨、缓解围绝经期血管舒缩等绝经相关症状,有类似补肾疏肝、滋阴清热的作用,故其在五味应属甘苦。

2.3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一或某些部位的选择性作用[5]。药物的归经以脏腑经络为基础,药物治疗病症为依据,用来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与西医学中病灶或靶器官对药物的高度敏感性、药物选择性作用、受体学说等有相似之处。

生理情况下,雌激素主要由卵巢产生,肾上腺也可分泌少量雌激素,妊娠期间胎盘分泌大量雌激素。雌激素本身可以促进子宫、阴道等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与女性生殖周期的各项活动密切相关,这些部位均属于生殖系统,中医脏腑理论认为整个生殖系统均以肾为本;雌激素可促进骨基质代谢,防止骨质丢失,在女性的骨量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而肾在体为骨,故可推断雌激素主要归经于肾。另外,雌激素可促进乳腺发育,乳房为肝经循行部位;雌激素的补充对缓解绝经前后诸证中焦虑、烦躁、易怒等肝郁症状有一定疗效,故雌激素也有一定的疏肝作用,可归经于肝。因此,雌激素归肝、肾经。

2.4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是与所治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表明了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即向内收敛,趋向于内[5]。

月经后期即卵泡期,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阴精渐长;且绝经前后诸证患者中烘热汗出、烦躁易怒等阴精不足、虚阳外浮的症状均可通过补充雌激素来缓解,故雌激素可滋补阴精、清热潜阳,应属沉降药。

2.5有无毒性

有毒无毒是指药物对人体能否造成损害的一种性能,用以反映药物的安全性[5]。有毒与无毒是相对的,一般认为单用某药在常用量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为无毒。使用剂量是否适当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依据,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常用量。

雌激素为正常女性体内自身分泌的性激素之一,是维持女性特征与身体健康所必需的激素,其本身的生理作用对人体无害。所有的雌激素制剂均会增加肝脏负担,有报道称,长期使用戊酸雌二醇、妊马雌醇会使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但在常规剂量下,合理选用雌激素制剂是安全无毒的[6]。

3评价西药中药药性的意义及可行性

对西药的中药药性评价早已有之,清末医学大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阿司匹林“其性凉而能散,善退外感之热”,并以此为基础创立阿司匹林石膏汤,这是历史上首次在中药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现代西药的药性与功效,并在临床上将西药与传统中药配合使用。20世纪80年代初,岳凤先[7]提出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指标,研究现在使用的西药,使之具有中药的理论、特性和功效内容,从而不仅能为西医使用,也能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来使用,并归纳为“西药中药化”这一研究命题。此后数十年不断有学者做过相关的临床研究[8-11]。近年来,国内有少数学者对部分西药进行了寒热药性评价的实验研究。有学者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多类西药(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西药、苯甲醛类化合物等)对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从而评价其寒热药性,取得了一定成果,认为能够使细胞密度减小,固缩变圆的药物属寒性,使细胞密度增加,结构致密、生长旺盛的药物属热性[12-14]。

评价西药的中药药性其意义需从“医”而论。在临床中常常会出现采用同一类药物治疗同一疾病,其疗效和副作用却因人而异。这是否是因为每一种现代化学药物也存在性味归经的不同,从而在应用于寒热虚实不同证型的患者身上呈现出不同的结果。目前,现代医学强调个体化治疗,精准用药,以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MHT)为例,其核心是雌激素的补充,我国的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中明确提出,MHT必须个体化,根据治疗症状的需求、获益/风险评估、相关检查结果、个人偏好和治疗期望等因素,选择性激素的种类、剂量、配伍、用药途径、使用时间[15];而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这与个体化治疗不谋而合。如今,在绝大多数中医师的临床工作中是无法避免使用西药,更无法避免西药的干扰。如果西药也能像传统中药一样有明确的性味归经,那么中医师就能兼顾药物性味归经、中医证型不同而施治有别,以自已擅长的中医药理论来指导西药的应用或将中西药合理搭配,有助于精准用药,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疗效,这也不失为中西医结合的一条新路。

评价西药的中药药性其可行性需从“药”而论。中药和西药的物质基础、作用对象和最终用途是有同一性的。中药和西药均作用于人体,通过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变化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临床效果,其根本用途都是治病救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医药学本就是一个有极大包容性的学科,在中医药学历经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其不断地纳入外来药物,比如藏红花、乳香、没药、西洋参等。现代医学理论可以指导中药有效成份的研究,同样,传统中医理论也可以指导西药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理论基础与体系不同,中西药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用药依据、方法也不同。笔者认为,正如完全以西医理论为基础用现代医药技术研究分析中药、方剂或中医治疗技术的有效成份或作用机制会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一样,也不能完全套用中医理论来决定西药的临床用药依据。以雌激素为例,临床应用时当然应该以其现代医学的生理药理作用为基础,但综合分析,雌激素有滋补肾阴功效,属寒凉药性,在五味应属甘苦,归肝、肾经,属沉降药,合理选用雌激素制剂是安全无毒的,中医师可以据此结合每个患者中医证型不同而施治有別,必将有助于个体化治疗。

[参考文献]

[1]顾爱玲,王小红.阴道雌激素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绝经后女性的泌尿生殖道萎缩治疗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4):5418-5419.

[2]李微,张博,张雨薇,等.雌激素调节骨代谢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23(2):262-266.

[3]朱瑜,黄小萍.雌激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8,37(9):S3-S8.

[4]张文丽,唐慧,张瑞,等.中枢神经系统中雌激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0(36):5184-5186.

[5]聂晶,刘红宁.临床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6.

[6]沈霞,邹奕洁,谈勇.滋阴补阳中药联合人工授精术对助孕周期卵子绩效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 29(6):2049-2052.

[7]岳凤先.试论西药中药化[J].医学与哲学,1982,3(1):33-36,48.

[8]韦平原.关于西药中药化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9):152-153.

[9]黄煦霞.大蒜素对不同证型肺部真菌感染疗效差异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6):463-465.

[10]张本贞,张晓林,孙喜灵.吗丁啉中药性味归经及功效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5):566-568.

[11]刘芬芬,羊维,黄琳,等.中医学对糖皮质激素主治功效的药性认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4):1268-1270.

[12]王思文,刘建利.用细胞学方法评价10种抗生素的寒热药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3):408-413.

[13]王思文,刘建利.用细胞学方法评价7种抗心律失常西药的寒热药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4):1053-1057.

[14]张宁,王思文,王雅琪,等.细胞学方法评价苯甲醛类化合物寒热药性的构效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0):4696-4699.

[15]谢梅青,陈蓉,任慕兰.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18)[J].协和医学杂志,2018,9(6):512-525.

(收稿日期:2019-05-09  本文编辑:祁海文)

猜你喜欢
雌激素毒性
小心,蘑菇有毒
补骨脂乙醇提取物小鼠灌胃急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观察
毒性中药宜久煎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五色梅的古今论述
关节腔注射用雷公藤甲素微球的制备与毒性评价
雌激素在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的降解研究
运动性闭经大鼠E2、P、LH变化的实验研究
聚维酮碘、硫酸铜及氯氰菊酯对漠斑牙鲆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