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俊峰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效果。方法 82例甲状腺癌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1例。对照组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 观察组采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85.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的14.6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甲状腺近全切术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有利于降低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关键词】 甲状腺癌;甲状腺近全切术;甲状腺全切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2.034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 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 患者就诊时病情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可取得直接有效的治疗成效, 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此外有研究表明甲状腺全切除术可对肿瘤进行准确分期, 可为患者实施放射性碘治疗奠定良好基础[2]。本研究分析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1例。观察组男24例, 女17例;年龄27~55岁, 平均年龄(42.53±3.47)岁;乳头状细胞癌者16例、滤泡状细胞癌者13例、甲状腺髓样癌者12例。对照组男25例, 女16例;年龄22~61岁, 平均年龄(43.71±3.45)岁;乳头状细胞癌者17例、滤泡状细胞癌者11例、甲状腺髓样癌者13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根据《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患者均诊断为甲状腺癌[3];②均符合临床适应症范围。
1. 2. 2 排除标准 ①伴有消化道疾病者;②免疫系统功能不全者;③伴有其他癌症者。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帮助患者取平卧体位, 行常规颈丛麻醉。待麻醉满意后于胸骨3 cm位置做切口以充分显露甲状腺上极。结扎甲状腺上极血管, 随后充分游离甲状腺悬韧带, 注意在术中重点保护喉返神经外侧支。沿甲状腺外缘对甲状腺进行游离操作, 再结扎甲状腺下极及其血管, 注意力度轻柔, 彻底切除甲状腺峡部、侧叶以及甲状腺。常规止血处理等手术结束操作。
1. 3. 2 观察组 采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治疗, 体位、麻醉方式均与对照组患者相同。手术切口位置选取胸骨上方2个横指的位置。获取手术视野, 待获取甲状腺部分视野后切除腺叶、峡部腺叶、对侧腺叶, 具体操作和对照组相同。保留喉返神经四周腺组织、甲状腺四周腺组织的基础上遵循保护喉返神经组织结束手术。与对照组相同方式行止血、切口缝合操作、留置引流管等。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甲状腺疼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改善, 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肿胀症状全部消除;有效:甲状腺疼痛、肿胀等症状等症状显著改善;无效:症状表示症状未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并发症包括喉返神经损伤、声音嘶哑及低钙血症者。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甲状腺肿瘤的病情发展, 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交感神经压迫等典型临床病症,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甲状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疲劳与睡眠障碍[4], 且甲状腺癌还有较大几率发生转移,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上, 甲状腺肿瘤经常使用外科手术治疗, 包括淋巴结清扫术、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近全切术等, 其治疗原理是将全部或者是绝大多数甲状腺组织与转移病灶进行切除[5]。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近全切术有助于准确进行临床分期, 为实施术后放射性碘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 尤其针对较为罕见的小儿甲状腺癌, 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近全切术联合放射性碘综合治疗方案被重点关注。有研究表明甲状腺近全切术相较于甲状腺全切术更重视对喉返神经外侧支的保护, 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应激损伤[6]。与甲状腺近全切术相比, 甲状腺近全切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低等优势, 能更好的保留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近全切术不会增加对喉返神经的损伤, 可保留喉返神经四周腺组织, 这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7-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实了甲状腺近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 针对甲状腺癌患者采取甲状腺近全切术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有利于降低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臨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瞿源, 黄蕤, 董萍, 等. 低剂量和高剂量131I治疗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6, 36(5):384-388.
[2] 崔勇, 孙茂伟, 赵东旭.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实用癌症杂志, 2017, 32(7):1214-1215.
[3] 高明.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中国肿瘤临床, 2012, 39(17):1249-1272.
[4] 曹斐, 张惠, 朱凡, 等. 131I联合TSH抑制治疗对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骨生化及骨密度的影响. 江苏医药, 2016, 42(3):312-314.
[5] 黄华俊, 张永康. 甲状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比较. 实用癌症杂志, 2016, 31(9):1531-1533.
[6] 匡红梅.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及合理选择.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24):42-43.
[7] 杨晏东. 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效果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12):44, 46.
[8] 刘春铭. 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效果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33):45-46.
[9] 付彧, 张丽君, 杨雪松, 等. 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 10(4):66-68.
[10] 陈晓宽. 用甲状腺全切除手术与甲状腺近全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对比.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1):7-8.
[收稿日期:201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