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睿 范雯雯
摘要: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高职院校从基础设施、软硬件资源、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突破,智慧校园的环境提供了更加开放、更加个性化、更加高效的校园生活、学习、工作环境。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必须做出与环境相适应的翻天覆地的变革。如何充分利用智慧校园提供的平台和大数据,重构教学模式,将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创新和改革中来,构建出智慧学习环境,优化教学质量和效率将是该文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9-0129-02
1研究背景
信息化的时代已经来临,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要求了各院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智慧校园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信息化。因此,高职院校从基础设施、软硬件资源、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智慧校园过程中,校园无疑面临着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诉求,智慧校园建设拓展了教学资源环境,让师生都冲破了教科书的限制,来到一个可以随时随地、无时间空间限制的校园环境中。智慧校园的环境提供了更加开放、更加个性化、更加高效的校园生活、学习、工作环境,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必须做出与环境相适应的翻天覆地的变革,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充分、灵活地运用信息化技术重构教学模式。
本校自2018年開始建设智慧校园,集成了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综合平台、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系统、图书馆电子资源、一卡通、学生上网行为分析以及教学资源库、云平台、人脸识别等涉及学校办公、教学、师生事务的统一管理平台,形成了一套覆盖学生全部学习过程、教师全部教学过程的服务平台。
但在校园平台刚刚搭建出雏形的初期,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还依旧沿用着传统的方式,存在着这几方面的问题:
1)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信息化教学的创新力度还不够。大家习惯于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大部分的师生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的手段已经提供了从教授一学习到学习一解惑一再学习的学习环境,随之而来的教学角色、甚至学习方式都应该发生改变。旧的“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教学环境了,
2)信息化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虽然配备了先进的信息化网络环境,但是由于人才队伍配备不齐,还不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
3)信息化技术应用少。要将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充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和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化能力。对于教师来说,要构建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是需要前期准备大量的数字教学资源的,对于学生来说,只有能够熟练地掌握对信息教学平台的使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可是就目前的职业院校师生来看,所学专业性太强,往往在信息化能力水平这一块是短板,有待提高。
4)对教学过程的监控还不到位,学生在利用学习平台学习的时候,究竟掌握了多少,对内容是否感兴趣,还是得不到有效的反馈。
2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学改革的策略
2.1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
目前学校教学资源库的资源总量较少,内容相对单一。所以需要依据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建设教学资源库,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打破以往单纯的课件形式,转变为更生动的视频、动画、仿真等多种资源形式,建立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初期以学校自搭自建为主,以引进第三方互联网免费资源或合作租赁方优质教学资源为补充手段,丰富本校教学资源库内容。与校内已经搭建的精品课程资源、质量工程资源无缝对接,校外与省资源库及国家资源库对接,扩展教学资源共享途径,形成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平台,为师生提供全面的资源查询、学习、交流服务。
教师可以针对疑难的知识点专门录制微视频,学生在学习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回放或者慢放视频,反复观看,真正掌握知识点。利用教学资源库的资源,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补充,碎片化的学习也提升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更加有针对陛。
2.2建设共享学习平台
提供线上学习功能,通过登录在线学习,可对教学流程进行控制、对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分析等,从而更加直观的考评学生、老师在某一个教育教学阶段的成果。搭建课堂授课与网络学习之间的互动桥梁,提供课堂外、一对一、自主化的教师学生互动学习平台。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完成作业,及时批改反馈,发起线上讨论,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在课前课后再次发起学生思考和知识碰撞,引导学生交流困惑,根据学生反馈及时更新教学安排。完成网上答疑、在线讨论、在线测试的自主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优质教与学。
在网络平台上设置学案共享,学生可以利用学习网盘资源进行知识的预习和复习,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增进自主学习意识、学习兴趣的培养。打破物理班级的限制,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选择适合难度的课程资源自主学习。
2.3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
1)人脸识别系统
学校结合数据中心对教室、宿舍楼做了改造,每个教室都配有人脸识别门禁,并且全校实现无线网络无死角覆盖。在上课时,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采集课堂数据,及时反馈课堂到课率。
利用人脸识别系统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可开发根据学生课堂的微表情做出授课效果的研究模型,教师能够实时地得到课堂效果分析反馈,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安排做出更有效更优质的改进。
2)上网行为感知系统
通过校园网准人认证系统获取学生上网数据,包括上网时间、在线时长、最常使用的应用等数据,形成大数据分析报告,研究用户的行为,提前对行为异常学生预警。
3)校情报告
通过统计分析全校教师与学生近期的消费、图书馆借阅、考试成绩等数据,形成供管理者查阅的分析报告,包括:评教分析报告:及时掌握全校各门课程学生评教情况;学生成绩报告:了解本学期学生整体成绩情况,包括各学院优秀学生比例、绩点对比以及课程挂科比例等信息;学生阅读报告:了解本学期学生整体借阅情况,包括各学院学生借阅数据对比及阅读TOP10人员名单;饭堂消费报告:了解近期各饭堂消费数据,包括热门窗口及学生就餐时间分析等信息。
4)大数据分析
整合现有应用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除了对学生的考勤、成绩进行分析之外,还可以提取学生选课的数据,分析相關专业的同学兴趣所在,可以结合教师评价数据深入挖掘,进而为教学改革做出数据支撑。
二是一卡通消费记录数据。通过学生的消费记录,可以为助学金的评选提供依据,更能够提前预警网贷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也更能多维度反映出学生学习成绩波动的原因。
三是招生就业数据。借助以往的招生就业数据,可以为以后的的和招生宣传工作提供思路,对本校的学生就业对口方向指路,结合学生学习的成绩等数据,能够更全面的判断与学生成绩、就业相关的行为,预测每个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就业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四是图书馆借阅记录可以帮助教师分析学生对课程的课外知识获取需求,为课程设计提供支持。
通过大数据在学生行为方面的挖掘与应用,能够分析出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因素,一旦有情况进行提前的预警;更能够判断课程设置与学生学习成绩、就业相关联的因素,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2.4充分利用高职诊改平台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监控
通过建立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改、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的质量保证体系。基于指标体系的分析模块,可提供针对学校层、院系层、师资层、学生层的指标分析,对整个教学质量、师资质量、学生育人体系提供数据支撑。
2.5加强师生信息化技能的提升
深化专业教师对先进信息化技术的学习,提高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技能水平,加强对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强化专业对信息化教学理论、信息化教学技能的学习,进而提高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优化信息化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除此之外,也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信息环境和网络环境开展学习,强化学生对信息环境和网络环境中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利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学习的意识。
3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是校园管理服务体系的升级,也同时将教学改革创新推向了一个新的篇章,我们应积极利用智慧校园提供的平台和大数据,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创新和改革中来,构建出智慧学习环境,优化教学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教育的优势。
[通联编辑:谢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