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破解辽宁营商环境建设中的短板问题

2019-12-16 01:39肖然张海英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营商环境短板辽宁

肖然 张海英

[摘 要]作者参与了2017年-2019年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14个设区的市和省直各相关部门开展的对《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调研视察、执法检查和立法调研活动,听取了省、市和部分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情况,参与了到各地行政服务中心或审批大厅等单位的实地调研,与各级人大代表、国企负责人、民营企业家代表、专家学者和基层执法人员、人民群众进行了座谈交流,参与了全省各市《营商环境调查问卷》和《对政务服务大厅业务评价表》分析汇总的具体工作。在跟踪了解和梳理分析全省各级政府近三年来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对如何有效破解辽宁营商环境建设中的短板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思考。

[关键词]辽宁;营商环境;短板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9)03—087—04

一、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特点

自2017年2月1日《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视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围绕“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着力解决营商环境建设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发展环境最优省。三年来,随着辽宁“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重商、亲商、爱商、富商、安商、护商的氛围逐渐形成,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打破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魔咒,“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辽宁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增加了社会各界的信心,提升了企业家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也激发了企业投资和百姓创业的活力。总的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强化政策支撑

省市两级党委政府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高度重视,都召开了各层级的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大会,制定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近期,丹东市还印发了《关于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在市直机关开展“整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工作方案》,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干部干事担当的强大正能量。

(二)突出机构建设

按照《条例》规定,全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都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组织架构。2017年3月,经中编办批准,在不增一编、不进一人的情況下,省政府转变原省企业服务局职能,组建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随着此次省级机构改革,辽宁再向前走一步,不但保留该局,还将“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更名为“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并将其由省工信委的部门管理机构升格为省政府直属机构,工作职能也进一步得到了完善扩充。这些举措表明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绝不会只是一阵风,而是正在转化为制度层面的努力。

(三)提升行政效能

辽宁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简政放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截至2018年,共完成了261项事项审批流程再造和标准化建设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出台了“群众办事通”;376项证照实现即办即给,484个事项达到“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3.5个工作日之内;开展“一张网”建设,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比例为97.5%;全省推广实行项目管家制度,为5717个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提供了精准服务。

(四)加大专项整治力度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工作中,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对标对表2018年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及附表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研究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于一些个案问题,能够明确责任主体,加大督办力度,力争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给予积极稳妥的解决。另一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纠四风” “解决办事难” “清偿工程拖欠款” “清理各类证明” “清理中介服务”等专项整治行动,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增加企业和百姓对我省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五)落实减税降费要求

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为促进经济进步,推动产业升级,深化改革发展出台的各项税收和降费政策。鞍山市在2019年减税降费工作中,全市共计329,747户次纳税人享受改革红利,共计减免税额19,317.88万元。全市自2017年4月1日起至2018年底,共取消、停征非税收入项目19项,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17项,政府性基金2项,扣除排污费改税,累计减轻企业负担3亿多,让纳税人和企业真正享受到税收和降费政策带来的红利。

二、我省营商环境建设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辽宁在内的东北地区营商环境存在体制机制短板,改革还不够深入,企业和群众对营商环境问题反映仍然强烈,“法治东北”“诚信东北”建设任重道远。辽宁营商环境建设的整体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实现发展环境最优省的目标还需付出长期努力,特别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仍然不够解放

有的干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与新时代振兴发展要求还不适应,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理解概念化、指标化,在工作指导上主动服务、创新服务的意识薄弱,还存在不放心、不放手、不放开的现象。一些干部思想观念解放不够,等靠要思想、传统路径依赖惯性思维时有表现,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少数干部市场经济观念淡薄,依然习惯用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生活,忽视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的服务意识淡漠,仍然有高高在上的官本位思想,没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法治观念淡漠,不依法律依关系,不讲规则讲人情;有的过度执法,简单执法,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研究不够,习惯用老观念看待新事务,用老办法对待新问题;有的地区亲商重商不够,不愿意接触民营企业家,不怕“不亲”、只怕“不清”;有的地方政府诚信不够,缺乏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招商引资时承诺不践诺,超职权承诺,落实中不兑现,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

(二)机制体制改革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一方面, “数据壁垒”“信息孤岛”的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行政效能的进一步提高,简政放权的协同性、有效性不高。另一方面,近年来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改善我省营商环境,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支持政策,由于对政策的宣传、解读和执行都不够到位,企业家和创业者对政策不了解或者利用不够,存在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很多好的政策措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企业运行成本仍然较高

盡管近几年推进“放管服”改革,在清理涉企收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等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相对于南方发达城市,企业运行成本依旧较高。以丹东市为例,当地企业认为制约本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经营成本高、招工困难和融资困难。特别是民营企业由于可抵押资产少、经营风险较高、信用积累不足等自身原因,银行对其贷款授信审批严格,贷款利率普遍上浮,导致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困难问题。

(四)引才育才政策有待进一步优化

与发达地区比,我省工资待遇相对较低,产业结构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一方面吸引高科技人才落户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企业难留人才、难引人才,既缺乏高层次科研人才,又缺乏善于研发的创新型人才,以及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级技工,甚至涉及城市运转的基础性人才也不够,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社会力量、用人主体主动性发挥不够,引才育才政策惠及面不宽,层次分布不合理,人才流动不畅不活,人才政策待遇水平不高等问题,都制约着人才工作发展。

(五)干部作风亟待转变

有的单位“门好进、脸好看”,但依然是“事难办”,出现了微笑不办事、客气不担当、热情不服务的“新衙门作风”。有的干部怕担责任、怕冒风险,不愿作为、不会作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看见难点低头走;有的公务员工作纪律松弛,自由散漫,应付差事,在岗不在状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干部作风不扎实,部署靠讲话、落实靠开会,搞突击、走过场,说一套、做一套;有的地区和部门对“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打折扣、搞变通,甚至不落实、不执行,导致政策空转,形成“中梗阻”;有的地区和部门对营商环境案例整改无限期拖延,搞“文字整改”“表态整改”,整改报告避重就轻,躲闪搪塞。现在,“办事难”已经成为我省营商环境中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企业和广大群众深受证照多、证明多之累,深受办事慢、办事难之苦,这是我们的一个顽症,成为营商环境中最突出的问题。

(六)我省民营企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

我省民营企业在政府服务、法治、融资、创新、成本、人才、竞争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一是从服务上看,政府部门服务意识较差,管理水平较低;二是从法治上看,对民营企业的财产权、知识产权、人权保护不够;三是从成本上看,土地、资金、电价、人工、税费、物流费短时期很难普降;四是从管理上看,还存在重复检查、过度检查、随意检查现象;五是从支持上看,政府提供的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信息服务较差;六是从竞争上看,民营企业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和中端,很难掌握产品定价权。

三、对我省营商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既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又是辽宁振兴发展的重点任务。人大在这项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立法、监督两项工作将对未来辽宁建设发展环境最优省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笔者针对我省营商环境建设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对未来辽宁营商环境建设提几点建议:

(一)深化“放管服”,构建服务型政府

一是通过建章立制,提高简政放权含金量,按照国务院关于“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和部署,该“减”的彻底减掉,该“清”的彻底清除,该“放”的要“放”到位,真正实现“一网、一门、一次”。简政放权工作不能是简单的一简了之、一放了之,而是要委托有关专门机构或院校作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第三方评估。改革方案应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意见,然后再批准发布。也就是说政怎么简、权如何放,应由专门研究机构调研论证、科学决断,而不是由部门(行业)“自说自话、自行其是”,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行政服务上,由事前审批更多地转为事中事后监管,让简政放权真正落到实处,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二是通过立法授权有条件的地区继续探索设立行政审批局,将能划转的行政审批事项和职能特别是对行政审批改革起到关键作用的事项和职能全部划到行政审批局,真正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

三是对标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标准推进政务服务建设,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对“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明确提出全省统一建设的要求;四是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持续精简审批材料,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

(二)干部干事要担当

要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从制度设计层面有针对性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从“怕出错、不干事”的顾虑中解脱出来,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干部作风转变,让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干部受到尊重、得到重用,让不作为的人员没有市场。为敢于担当负责的干部担当负责、为敢于开拓创新的干部免除后顾之忧,解决干部干事怕出事的问题,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服务企业要做实

一是解决企业人才荒,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一方面要多方位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另一方面要出台留住本地人才的政策措施。总的看,我省人口总体受教育水平较高,产业技术工人数量较多,很多本地人才因为情感惯性、交际圈子、生活习惯等原因,更青睐于留在辽宁发展。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在留住本土人才的政策环境打造上作出更多努力。二是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创新驱动、规范发展的原则,全力为企业上市发展服务,引导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证券交易平台,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整合各方资源优势,深入开展银政企合作,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信贷服务,与企业一起共同推动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三是降低各类税费。要严格规范涉企税费相关规定,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担保费、公证费、评估费以及中间环节产生的各类其他费用。

(四)营商文化要做强

企业的发展壮大就如同一棵棵树苗,需要的不是暴风骤雨,而是和风细雨;需要的不是运动式的走访慰问,而是周到细致的关怀照顾。各级政府部门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要进一步放下“管家”身段,树立“店小二”思维,热情主动、诚实守信、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暖心贴心,摸清企业痛点、堵点和难点,真心为企业服好务,营造重商、亲商、爱商、富商、安商、护商的发展环境。

(五)违法惩处要严格

要对照《条例》和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的要求,逐一抓好落实,严厉查处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消除各类隐形障碍和“潜规则”。要抓好监督考核,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奖励约束机制,以招商引资工作的实际效果和企业的满意度来检验各地区、各部门营商环境建设的实际成效,对违反政策、干扰营商环境的,要严惩不贷,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形成强大震慑。

责任编辑  韩 芳

猜你喜欢
营商环境短板辽宁
执行“强制休假”还需“补齐三个短板”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辽宁舰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补齐短板 建好“四好农村路”
淄博市淄川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老工业区转型
准入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营商环境视野下的自贸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