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婷
[摘 要]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党的宗教工作,关键要在“导”上下功夫,只有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做到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实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才能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明确了新形势下对待宗教的正确态度,以及在宗教工作中的基本遵循。本文通过对宗教工作中关于“导”的思想的分析,探索研究“导”的正确方法途径,深入挖掘该思想的理论意义和价值,以求达到提高宗教工作水平、更好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目的。
[关键词]宗教工作;“导”的思想;“导”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D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9)03—067—04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方面的关系,保持和促进宗教自身、宗教与宗教、宗教与社会方面的和谐,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1]。当前,西方国家以“宗教人权”为名,歪曲我国宗教状况,抹黑我国宗教政策;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试图改变我国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三股势力”打着宗教旗号,在我国境内传播极端思想,煽动暴恐活动;达赖集团利用宗教进行民族分裂活动,扰乱藏传佛教正常秩序[2]。这些情况表明了我国宗教工作的敏感性和特殊重要性,同时也对我们在新时期如何处理好宗教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明确了新形势下对待宗教的正确态度,以及在宗教工作中的基本遵循。
一、对待宗教的正确态度——“导”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在对待宗教方面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收”。认为宗教是迷信,信教是愚昧,宗教的存在是同我们党争夺群众,必须要在严格意义上完全限制宗教活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严厉打压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持这一观点的人多为坚定的无神论者,其中不乏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员,他们看到了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国家政治以及人民安全方面存在消极一面。实际上,我国现有的一些宗教,如佛教、道教、基督教在其教规教义的要求下,其本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就发挥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另外,宗教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己的客观规律,不可能强制地消灭它。那种认为依靠某些行政命令或其他强制手段,可以彻底消灭宗教的想法和做法,是完全错误和非常有害的。
另一种对宗教工作和问题的态度是主张“放”。认为宗教信仰是个人的事情,有信仰总比没有信仰要好,况且宗教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党和政府没有必要去管。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宗教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认识到宗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作出的积极贡献。但却忽视了宗教社会作用的双重性,只看到了宗教的积极一面,却没有看到其消极一面,没有认识到缺乏正确的引导任由宗教发展、对宗教问题一味放纵是会造成严重后果的。目前,我国宗教领域面临着“信徒数量快速增长、信徒结构强烈变化,现有宗教格局面临冲击和挑战,宗教的国际影响因素和影响力逐渐加大,宗教和民族的复杂性和政治敏锐性增强”等复杂的现状。我们不能将宗教问题单纯地考虑为部分群众的信仰问题,忽视宗教背后复杂的社会政治因素,而片面夸大宗教的积极作用。
我们应该认识到宗教问题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族等方面紧密关联的。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是一种积极性与消极性共存共生的社会现象。对待宗教,“不审势即宽严皆误”,我们既不能简单地“放”,也不能一味地“收”,而是要采取“导”的态度。要客观、辩证地认识宗教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准确把握宗教工作形势,坚持用辩证思维对待宗教,因势利导,根据实践不断调整工作方法,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确保我国宗教健康有序发展。
二、宗教工作关键在“导”
宗教工作关键在“导”。“导”的思想包含三层意思,即“领导” “引导” “疏导”。“领导”是指必须坚持党对宗教的绝对领导,牢牢掌握宗教工作的主动权。“引导”就是让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疏导”是要认真做好信教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把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在“导”的具体工作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大家要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想得深”就是要认识到宗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务;“看得透”是一定要看到宗教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这样在工作中才能做到“把得准”,不会出现左或右的错误。在宗教工作中坚持“导”的工作思想,应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导”的根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做好“导”的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面对當前宗教复杂的形势,解决宗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要把宗教工作做到家、做出成绩,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们宗教工作干部要对党和国家关于宗教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到深刻理解,熟练掌握,运用自如。在这方面需要把握住一个总体要求,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其中前三句是重大政策和原则,最后一句是根本方向和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所有的宗教工作都需围绕这四句话去开展,同时在坚持“导”的过程中也应以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为根本原则。
“导”不是要广大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引导信教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是“导”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所要解决的就是让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明确“我是谁” “我要跟谁走” “我要举什么旗” “我要走什么道路”的问题。通过宗教中国化这项工作的推动,使宗教界能够正确地回答这四个问题。“我是谁”指中国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是中国公民,不是其他国家的公民。既然是中国公民,那么“我要跟谁走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因此就要跟着中国共产党走。“跟着共产党走”就要举社会主义制度的旗帜,就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是宗教的主体,也是宗教中国化的主体,宗教的中国化必须靠他们的自觉自愿,使他们认识到,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不是要“改造宗教、改变信仰”,而是要引导各宗教更好地适应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化的基本要义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要求宗教界在政治上自觉认同。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做到五个认同,即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将这五个认同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和价值取向,是做好“导”的工作必须坚持的方向。
第二,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要求宗教界在文化上自觉融合。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和行为规范。二要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做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3]。
第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要求宗教界在社会上自觉适应。宗教是社会的一部分,必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一要教育宗教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依法管理,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活动;二要支持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扶贫济困,利益人群;三要引导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彼此尊重、和睦相处,共同促进社会和谐;四要鼓励信教群众爱岗敬业,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我们既要积极,也要稳妥,因地因时因教制宜,使宗教努力从各个层面不断实现自身的中国化。同时要特别注意发挥宗教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推进宗教中国化。
(三)“坚持群众路线”是“导”的基本工作方针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也是党的基本工作路线,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5月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这一论断,为我们指明了对待宗教工作的应有态度。
第一,群众性是宗教的主要特征之一,宗教以信众的参与为基本前提。任何一种宗教都是人的宗教,宗教自身通过信众来发挥其社会作用。纵观人类历史,各种宗教的产生与消亡,无不是由于宗教自身信众数量的繁荣与凋零决定的。认识到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的工作,对发挥好“导”的作用至关重要。只有把握好了信教群众,做好了信教群众的工作,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完成对宗教工作的引导。
第二,要正确认识信教群众的本质,即信教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信教群众不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对立面,更不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阻力和障碍;相反,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动力量、建设力量、依靠力量。我们要尊重信教群众的基本信仰,满足其正常需求,切实提高宗教工作水平。
第三,将群众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贯穿“导”的始终。任何一种宗教,在剔除了其人的基础和因素之后,宗教本身便成了单纯的哲学问题或者只是以一种意识形态的方式存在于历史长河之中,而这一意识形态缺乏人的中介,是很难对现实社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和作用的[4]。我们在面对宗教问题时,如何更好地发挥“导”的作用,最好的指导方法便是坚持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能不能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作为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我们在宗教工作中要关心信教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信教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要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水平,正确引导宗教工作的发展。
三、实现“导”的正确途径
“导”不是简单的“引导”或“疏导”,而是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在保护、管理、引导等多方面综合施策,引导我国宗教在政治上形成正向共识,支持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依法保护和加强管理,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必须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尽管信仰宗教是个人私事,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公民。在我国,公民有依法享有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同时公民也有依法守法的义务。我国法律规定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府要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同时,要把宗教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确保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以及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并且确保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干涉。要在宗教界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提高法治观念,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不允许有法外之地、法外之人、法外之教。
(二)积极引导,支持宗教团体加强人才培养和自身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要坚持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支持宗教界搞好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宗教界人士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发挥他们积极作用的根本前提。鼓勵他们不断提高宗教学识和道德修养,用心钻研宗教经典,精进修学,也是他们为信教群众所信赖的重要基础。
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尊重和发挥他们在宗教内部事务中的作用,推动他们加强自我管理、民主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努力建设政治上可信、作风上民主、工作上高效的高素质领导班子。”我们要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同宗教界结成统一战线,真正将宗教团体建设成为畅通的桥梁和结实的纽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N].人民日报,2016-04-24(01).
[2]王作安.宗教工作关键在“导”[J].中国宗教,2016(06):10-12.
[3]卓新平.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的意义[J].世界宗教研究,2016(03):5-11.
[4]刘皓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中“导”的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7(01):50-52.
责任编辑 赵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