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莹
(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河南 许昌 461000)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生率具有显著并发的趋势[1]。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能够导致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影响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远期生存预后[2]。
临床上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糖代谢紊乱的评估,能够为临床上早期的治疗干预提供前提依据。葡萄糖耐量试验能够通过评估患者体内的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情况,进而评估血糖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特别是对于空腹血糖正常或者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葡萄糖耐量试验能够通过评估胰岛素的潜在分泌和生理作用,进而评估葡萄糖耐受情况的异常[3,4]。部分研究者探讨了葡萄糖耐量试验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评估价值,认为其能够显著提高空腹血糖正常患者的糖尿病筛查水平[5,6],但对于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糖异常性疾病的影响分析不足。为了指导临床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糖异常性疾病的筛查,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42例,探讨了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临床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42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55例;年龄37~81岁,中位年龄60岁;其中冠心病64例、心律失常30例、心力衰竭22例、高血压18例、心肌病8例。纳入标准: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⑵空腹血糖(FPG)正常(即FPG<6.1mmol/L);⑶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⑴有急性感染、全身免疫系统性疾病、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⑵近6个月使用过类固醇类药物等;⑶既往有糖尿病病史、酗酒史、药物依赖者。
1.2 检查方法 采用吴剑敏等报道的实验方法[6],检查者检查前12h内禁止饮食,采用400ml生理盐水和80g葡萄糖淀粉混合后,患者一次性口服,或者取300g馒头进食,可以从第一口进食时间开始计时,2h后测量患者的空腹血糖。
采集入院后静脉血,1000r/min离心5min,收集上清液后加入采用全自动生化法检测TG、TC、LDL-C、HDL-C 值, 加入 TG、TC、LD L-C、HDL-C检测试剂盒,配套试剂盒购自南京碧云天生物检测公司,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器HRETE-TIC购自南京博奥生物公司,微型离心机HITETIC购自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1.3 诊断标准[2]⑴正常糖耐量(NGT):FPG<6.1m mol/L且OGTT 2hPG<7.8mmol/L;⑵糖耐量减低(IGT):FPG <7.0mmol/L,7.8mmol/L <OGTT 2hPG <11.1mmol/L;⑶糖尿病(DM):FPG≥7.0mmol/L 或 O GTT 2hPG≥11.1mmol/L。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Q25,Q75),组间比较使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糖代谢诊断情况 在FPG正常且既往未诊断DM的142例患者,OGTT检测新发现DM患者21例(14.79%),IGT 患者 35例(24.65%),即在未进行OGTT的情况下,则有39.44%的糖代谢异常患者漏诊。
2.2 糖代谢异常和正常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根据糖代谢诊断情况,将142例患者分为糖代谢异常组(n=56)和糖代谢正常组(n=86);糖代谢异常组体重指数、腰臀比、吸烟比例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 (P<0.05),而HDL-C明显低于糖代谢正常组(P<0.05);糖代谢异常和正常组性别、年龄、DM 家族史、高血压病史、TG、TC、LDL-C和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和表3。
2.3 多因素分析 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指标作为自变量,是否糖代谢异常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臀比、吸烟史心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OR=1.406和1.225,P<0.05),见表 4。
表1 糖代谢异常和正常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表2 糖代谢异常和正常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表3 糖代谢异常和正常患者疾病比较
表4 多因素分析
长期的高血压控制不佳,能够通过诱导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诱导趋化因子的富集,进而提高胰岛B细胞的功能损伤程度,促进血糖代谢性疾病的发生[7]。另一方面,血糖代谢性的功能异常,能够导致潜在的糖耐量水平的改变,导致高血糖高渗状态,促进了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长期的临床汇总分析研究认为,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比例可达5.7%~11.5%左右[8],同时在严重的高血压或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可进一步的上升[9]。
葡萄糖耐量试验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较为低廉,其能够对于空腹血糖正常或者无明显的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心血管疾病进行筛查。在空腹耐受12h,通过一次性的证据葡萄糖的摄入水平,能够评估此时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评估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或者生理活性状态[10,11]。
在本次研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既往无相关糖尿病病史或者高危因素,空腹血糖正常,但经过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后,可以发现30%以上的患者存在显著的糖耐量水平的异常,一方面提示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糖耐量异常的总体风险较高,另一方面也提示,葡萄糖耐量试验在筛查心血管疾病患者糖耐量异常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汇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笔者认为这主要由于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下列几个方面的作用有关[12,13]:⑴对于空腹血糖正常的患者,葡萄糖耐量试验能够提高其对于胰岛素释放敏感性的筛查能力;⑵葡萄糖耐量试验能够通过对于患者空腹12h后的葡萄糖耐受能力,进而评估潜在的胰岛B细胞功能储备情况。Echouffo-Tcheugui等[14]研究者也认为,在合并有长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中,糖耐量异常的风险可达30%以上,特别是在收缩压长期大于160mmHg,或者合并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中,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出的糖耐量异常的患者比例更高。对于入组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一般性的临床资料分析,可以发现糖代谢异常组体重指数、腰臀比、吸烟比例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差异较为显著,提示在血糖代谢异常性疾病的患者中,肥胖相关指数或者生活习惯存在明显的改变,体重指数或者腰臀比的提高,能够导致患者体内脂肪细胞比例的改变,提高了脂褐素或者瘦素诱导的氧化应激性障碍对于胰岛B细胞的功能损伤;而长期吸烟的患者,烟雾中的多种致病颗粒,能够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受体敏感性的下降,导致胰岛素作用效果的下降[15]。血糖代谢异常患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显著低于血糖代谢正常组,这主要由于HDL-C的表达下降失去了其对于血脂代谢的稳定作用,促进了体内趋化因子富集导致的胰岛B细胞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也可见,腰臀比、吸烟是心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对于腰臀比显著上升或者长期吸烟的患者,应重点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
综上所述,葡萄糖耐量试验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减少糖代谢异常患者的漏诊,对于有吸烟史、腰臀比较高患者,应及时进行OGT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