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与最后

2019-12-16 03:06文鲁
初中生世界 2019年43期
关键词:金针脊梁赛马

文鲁 迅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拓展阅读——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拚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针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了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作别论。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预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选自《鲁迅作品精选》,童秉国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鉴赏空间

鲁迅先生的这篇短文,从《韩非子》“说赛马”引出论题“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联想到中国人的处事态度——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然后列举校运会中的五种不良现象,即互相辱骂、动手对打、退出比赛、佯装跌倒、嗤笑落后,深刻地揭露了一些人的丑恶行为和薄弱意志;进而指出“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最后,作者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全文语言幽默犀利,含蓄生动。例如“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针了”,嘲讽了中国人的愚蠢、愚昧。又如“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形象地刻画了这些人投机的嘴脸,揭露了他们丑恶的行径。

读有所思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批评了哪一类中国人?又赞扬了哪一类中国人?

2.本文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提到“中国的脊梁”。联系文本,说说两篇文章中的“中国的脊梁”具体指的是什么人。

猜你喜欢
金针脊梁赛马
赛马
党是民族的脊梁
脊梁
我们的脊梁
赛马比赛
向着各自的梦想奔跑——《赛马娘 Pretty Derby》
乡村的金针花
人与羊
金针花黄
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