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传统媒体的坚守与创新

2019-12-16 10:42
视听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罗尔传统媒体受众

田 凯

“后真相”(post-truth)被《牛津英语词典》选作2016年度词汇,定义是:“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简单的说,在当今信息传播过程中,真相有时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情感和观点。

“后真相”在新媒体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谎话、流言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网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感受,如果立场相悖,他们则选择无视……情感先行于事实,这就是后真相时代。其中,以2016年的“罗尔事件”最为典型。2016年11月30日,深圳作家罗尔在微信公众号发表《罗一笑,你给我站住!》,文中称,5岁女儿罗一笑不幸罹患白血病,因病危住进了重症监护室,费用每天上万元,而自己无力承担。短短几天内,文章的总阅读量接近1亿;文章发表当天,罗尔收到捐款多达252万元。但很快有网友曝出,罗尔全家有3套房产,且罗一笑医疗费自付部分仅4万余元。

真相反转,罗尔的叙述和网友的爆料,孰真孰假;网络筹集的善款合不合法,有没有被合理使用;罗一笑的病情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她到底用了多少医药费?这些本该被关注的新闻主体,在一次次转发中,被针锋相对的情感辩论所替代。有人坚持认为罗尔一家值得同情,有人则毫不留情地将罗尔斥为骗子,双方互不相让,争执不休。在被质疑炒作和诈捐后,事件还经历过罗尔重男轻女、罗一笑因病去世、罗尔捐献女儿遗体等一系列波折,舆论几经反转。但大家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罗尔本人的道德标准,至于治疗费到底有多高,收到的善款最终何去何从,这些细节不被知晓,也不辨真假。

一、后真相时代的媒体环境

和罗尔事件类似,这几年的网络事件呈现出后真相的特点:各自为政,事实冲突,细节互怼,真相处于混沌不清的状态。因为事件的敏感属性,网友全情投入,又因为个体化差异形成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极端情绪或者主观想象与臆测。例如:“那种绝望没有经历过不会懂”“我自己的生命为什么要掌握在家人手上”“我就是支持某某某”“这件事我认为现实的做法就是错误的”……从这些表达的内容和语气来看,是非客观且个人化的表达。通过多次传播后,网友情感占领了理智,真相是什么变得无关紧要,人们更在意的是代入角色后产生的共鸣,在情感和舆论的造作下,真相一次次被反转,情节一次次被夸大和捏造,显现出这类新闻的共同特点:受众容易被事件中的情感和立场所牵引,凭借感性的判断而非理性的思考为事件下定论。作为事件的发布者和推进者,新媒体极力把握这种受众心理,着力迎合受众的情感和观点,鲜少去核实和深究真相。

真相被漠视的同时,新媒体不以为然,更让传统媒体进退两难。一方面,新媒体上的信息快速更新,无论是求真还是证伪,传统媒体在流程上就慢人一拍。内容上的滞后,让传统媒体在时效性上占不到优势。另一方面,后真相时代,受众在意的是自己的感受,他们会不自觉地搜集与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并且主观拼贴真相。传统媒体通过专业化的新闻生产,将符合要求的信息单向传递出去,却忽略和受众的互动。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优势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不被重视。受众习惯性地由深阅读转向浅阅读,一番费时费力费尽心思的调查报道,有时候不及标题党一个媚俗字眼的诱惑。新闻价值在新闻实践中,有时甚至被低俗所取代。

新媒体传播的具有后真相性质的新闻,无论是关注度还是话题性,短期内都会产生集聚性甚至爆炸性的效果。相较传统媒体,他们在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上也优势明显。后真相新闻的缺点显而易见。首先,它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很多时候,发布者都是道听途说,经常看到的是“今天听朋友说了件有趣的事”“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这样一幕”……网络身份的模糊性、信息发布的匿名性,以及网络发声的低门槛,使很多发布者的目的仅仅是“一吐为快”。

信息发布随意,与之相呼应的是,受众在接收的时候,也趋向轻率。因为拥有虚拟和现实两重身份,受众有着更强的好奇心。受众素质良莠不齐,有理性的,也有激进的。在网络情绪的带动下,他们判断力弱化,还可能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工具。情感凌驾于事实之上,这让本来就模糊的真相,发生两极化的迁移。

二、后真相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之策

真相模棱两可,直接后果是新闻价值不断下降。所以,当“后真相”成为一种新闻常态,当新媒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新闻传播,传统媒体应重新审视自己的作用和地位,有所坚守有所创新,这既是职业素养,也是职责所在。

(一)坚守真实的底线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相被淹没,很大程度上源于过去一些报道中,传统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缺失。因此,不应追随舆论的“快”,而应重新定位自己的“真”,重塑传统媒体的权威性。

(二)加强把关

面对感性化、碎片化、快餐化的网络信息,把关的概念也要做出调整。首先,现在是个有图未必有真相的年代,即便是视频,有时也很难还原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能因为某条消息图文并茂、流传甚广或者微博大V、媒体官博转发,就去判断它的真实性。其次,批判性思考,清楚自己在处理信息时是基于什么样的情感和信念。人们不常去查证经验范围内的消息,却可能对迥异的观点“多看几眼”,这提醒我们,分析信息时应有意识地跳出成见。另外,把关不应仅停留在内容和质量上,更要在时间上做好把控。不要因为网络热度,一度追求播出速度,过度迎合受众。还原真相,是个不断证伪和求真的过程。只有让新闻“飞”一会,才不至于在真相曝光的那一刻一脚踩空。

(三)采用多元化报道方式

新媒体时代,参与网络热点,构建多元化的主流发布平台,是传统媒体的新课题。为避免真相反转带来的尴尬,传统媒体从选题设置到素材选取,都要进行多层面的考量。尽量用丰富的文字和视频资料,取代单一的视角和发声,用事实还原真相。传统媒体还可以通过评论、权威释疑等疏导情绪,给大众提供更多的思考模式;交流方式上,可以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载体,搭建观点互动平台,正确引导社会情感走向,培养受众的新闻判断力。

后真相时代不缺信息和情感,缺的是对信息的客观把握,对真相独立公正的挖掘。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要看到挑战,更要把握机遇,重拾受众对于深度和专业化的诉求和认可,重新树立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公信力。

猜你喜欢
罗尔传统媒体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送给妈妈的水晶胸针
罗尔的秘密行动(阅读指导)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