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专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019-12-16 20:57:54谢媛媛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
艺术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能动性主观课外

□谢媛媛 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大量的教学内容中,笔者发现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大区别,音乐对艺术和音乐精神是用语言无法全面呈现出来的,需要学生用自身的感官知觉去体会。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学生具备足够的主观意识,才能自觉加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去感受音乐学习所带来的独特趣味。这不仅需要学生的配合,还要通过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激发学生对音乐内容的兴趣,提升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作为。自主学习是现代教学中较为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凸显自身的主体作用,并通过学生自身对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来完成所设的教育目标。

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思想引导工作,帮助学生获得在音乐学习中所需要的方向与技巧。这样才会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为学生留下更多思考的空间。学生通过学习音乐乐理知识,掌握音乐发声技巧,通过教师的激励与自我独到的感悟,去体会音乐所带来的独特魅力。若单纯依靠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没有将学生的感悟与实际体验加入其中,这样的学习方法肯定是不够充分的,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只有不断督促学生,依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完成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所以,在中专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创作内容与鉴赏内容中,让学生真正感知音乐,与音乐融为一体。

二、有效改革音乐教学模式

在中专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学方向的一次重大变革,只有通过变革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一)教师要转换自身的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作用,并将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作为教育的重点。音乐教师一定要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改变自身的角色,以中专教师独有的精神状态去影响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音乐课程的系统构建,能够以学生的角度进行课程设置与思考,通过多方位的思考,将所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课程予以重新梳理与设置,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引导为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变革成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用自身的感悟去表达对音乐的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依靠自身的学习经历去完成对音乐的学习与认知,最终实现用音乐去表达自身的感悟。

(三)教师要注重与学生间的互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当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拉近双方间的距离,这也是教育改革中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去创作音乐,大胆表述自身的感悟,并通过师生间的紧密互动更加了解学生当前的问题所在。在和谐的氛围中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对音乐乐理的学习。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一)引用多媒体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其学习成绩。在这其中,引用多媒体等资源展开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多媒体资源的展示下,感受音乐创作者在创作乐曲时的感悟,利用感官知觉更好地融入学习情景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例如,在学习了解国外音乐家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更多音乐家的背景资料、音乐家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二)组建课外实践活动

在中专音乐教学过程中,课外实践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还能鼓励学生主动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课外实践活动中。例如,鼓励学生参加选秀节目,学生通过多方的鼓励,会更加虚心地向教师求教知识内容,更好地在节目中表现自己。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会积极地思考,将课程中所教授的内容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中专音乐教学就要积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才能更好地占据主体位置,积极参与课程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引导的作用,重视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基础知识。

猜你喜欢
能动性主观课外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2:06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转动小脑瓜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6:57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