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威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学校教育需要随之进行改革,中职声乐教学也是如此。但声乐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声乐教学往往没有明确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困难。如何使学生真正领略声乐的重点,在学习中加强对声乐的了解?本文从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我们在平常听到一首歌时,评定这首歌动听与否的首要标准是歌曲的旋律、歌词内容、歌手的情感。普通人往往从这些方面凭直觉来评定一首歌,但作为一名声乐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考虑以上方面,还要观察声乐方面的演唱技巧。其中,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是声乐教学的重点。情感是一首歌的灵魂,若一首歌缺少情感,便是失败的,无法让人产生共鸣。
在一些中职院校的声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的原因,教师的专业能力相对薄弱,在很多方面有待提高。很多中职学校忽视了声乐学习,任课教师有很多不是专业的声乐教师,这就导致教学的专业性较低。甚至还有些学校频繁出现教师岗位变动,对于学生来说,任课教师频繁调换,会降低学生对声乐学习的重视程度,自然导致学生声乐学习的效果较差。
在传统学习中,声乐往往容易被忽视,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如今,教师应积极突破这一困境,抓住强化声乐教学的机会,激发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中职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成为专业的音乐家,而是让学生养成兴趣爱好,培养一技之长。这也要求教师不能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避免过多地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免消磨学生对声乐的兴趣。
音乐可以使人们产生共鸣,在平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听到某一首触人心弦的歌曲,感动到流泪,或听到歌曲便使自己平静下来,在开心时听歌,使好心情延续下去。一些人平常去KTV唱歌时,开心的时候点欢快的歌曲,伤心的时候点比较忧伤的歌曲,这从侧面说明,歌曲能够表达人们的心情与情感。我们在学习声乐时一定要融入感情,将感情带入其中,使人们能更喜欢我们演唱的歌曲,并由此喜欢演唱者。在每一次发声中融入对歌词的感想和对歌曲的情感,其表现效果会更加出色,演唱者在表演时一定要把控好歌词,清楚地表达歌词内容,使听众能够清晰地听到每一句歌词,否则演唱将是失败的。在音乐的发展中,最开始时,人类还没有形成语言时,就已经知道用声音的高低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了。这是人类本体最初的生命运动,随着人类的起源而起源,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是用来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方式。在语言出现后,人们开始发展音乐,因此,在学习声乐时一定要重视情感的表达,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习声乐时,并不是如日常唱歌一样随心所欲,而要注重一定的技巧。在呼吸时就应重视多方面问题,如演唱者的气息不足,那在演唱时就会出现演唱中断的情况,这是万万不可的。所以在演唱时,演唱者应格外注意呼吸,当演唱者能够较好地把握气息时,便能较好地把握多首歌曲的演唱;若演唱者不能控制自己的呼吸,很有可能会伤害声带,而声带是演唱者最重要的发声部位,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此外,在口型方面,不同的口型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正确把握口型会使演唱更加顺畅。
综上所述,在中职声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演唱情感和技巧的教学,不可随意开展教学。学校应对声乐教学引起重视,聘请声乐专业的教师任教,以免误人子弟。同时,在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对情感的把控和演唱技巧的应用,要引导学生加强训练,及时吸收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