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芸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
随着教育改革制度的进一步深化,中职美术课程教学也在不断寻求变革,而具体到实际变革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清其中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制订出合理的方案,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中职学校对美术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具体到美术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往往会让学生脱离生活实际,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学习兴趣。下面笔者就中职学校美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中职学生在美术课程的学习初期往往积极性比较高,然而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让一部分学生感到美术学习比较枯燥,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在绘画过程中对于形体、色彩的把控不够,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当前,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美术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特别是对设计及动画类专业的教学而言,多媒体更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但是,有的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忽视了一些美术课程的理论和绘画技能教学,这不利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般情况下,中职学生在入校前基本没有美术基础,因此,该课程的学习初期以素描为主,而这种学习方式由于太过传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后面的课程很难继续开展下去。
好奇心是中职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他们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然而,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重视,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讲解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及时了解和解决,这就失去教学的意义,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艺术的感染力是美术学习的关键,并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美术课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美术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鉴赏艺术的能力,从而在美术学习中发展发现美、创造美,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实际学习中。
美术课程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还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中,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然而美术学习不能单纯依靠感官而得,还需要与课堂实际要求结合起来,即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做到眼手合一,达到美术学习的目的。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具体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看一些优秀的素描、速写作品,而且可以当场做示范,然后与学生的作品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不断改进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入社会,让其对实际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有细致的观察,从而明白美术的造型设计、结构原理及明暗关系等绘画要点,并将之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学生的课堂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课堂进行适当拓展,如多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美术相关的作品展;多组织一些美术知识竞答比赛;让学生对美术学习进行总结,并在课堂上自由发表意见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美术课程教学也在不断寻求新的变革方式,目前来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需要紧密结合当前教育改革制度与社会发展形势,既要让学生掌握美术绘画技巧,具备一定的创造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为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实现自我价值添加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