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怡文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再别康桥》是中国第一部小型歌剧。由周学士撰写的这部小型歌剧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再别康桥》讲述了林徽因及梁思成,现代诗人徐志摩以及金岳霖之间的爱情故事。这部剧在中国歌剧上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为中国歌剧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再别康桥》具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首先,歌剧风格取决于故事的年代和历史背景。剧中人物生活的背景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那时候,中国人民深陷于救国运动之中。当时的音乐作品不仅具有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而且具有西方创作技巧,是中西方音乐的组合。其次,角色也是决定音乐风格的基础。例如,从徐志摩的声乐舞台的角度来看,该模式采用的主要风格突出了他清新、鲜明的个性,在整个音乐风格上,既有中国民族旋律又有西方音乐特征,突出了这部歌剧的优雅品位和风格。
在“理想之爱”中,徐志摩演唱道:“我没有别的方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有爱,没有别的能耐,只有爱,没有别的动力,只有爱。”在这首抒情诗中,徐志摩表现出的是一个充满热情与激情的人。他傲慢的爱也体现在了歌词中。在音调方面,作曲家采用了F大调,旋律采用了向上的方式,将音乐推向了最尴尬的地方,生动地刻画了角色的性格。当他和林徽因一起唱歌时,他的激情变得更加明显,声区变得越来越暧昧,最终达到了a2的顶峰,显示出了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的依恋。
林徽因的情感发展是情节发展的主线。在“桃花源”中,林徽因的主题音乐被用作序曲。八度跳跃的开始,清新中带着一丝悲伤。整首歌分为两段,第一段较慢。“桃花,桃花,那一树的嫣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像谁在低声诉说。在第二段,速度增加,声区变得尴尬。这两个部分在速度、音调和节奏上有很大的差异。通过这种方式,生动地描绘了桃花和林徽因的独特气质。
《再别康桥》的伴奏乐器有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管子、萨克斯,这些乐器有充分的灵活性和自主性,适合小剧场的需要。例如,当林徽因朗诵徐志摩的“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诗时,管子演员开始冥想,一群追逐光跟着他,伴随他的自由演奏和深情的阅读。音乐与声音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有限的物质空间提供了无限的想象力。在剧中,主人公不仅要背诵诗歌,还要出演金岳霖、泰戈尔、胡适等著名人物,减少了演员的数量。表演者的活动空间也更加灵活,这样可以使演员和观众有更多的情感交流,故事情节更加真实,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能更近一步。
自小剧院落成以来,出现了戏剧、京剧、昆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再别康桥》表演的成功无疑是中国戏曲发展的新途径。谈到歌剧,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阳春白雪。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剧本的主题离群众太远了,通常是对历史人物和英雄的致敬。这些主题的歌剧让人感到沉重和有负担,再加上昂贵的门票,让人敬而远之。与大歌剧相比,《再别康桥》整部歌剧的形式相对简短。没有大咏叹调,也没有宣叙调,几乎每个歌手都可以进行独立演奏。就像艺术歌曲,一般在音乐厅进行室内歌唱,所以它适应于小剧场的特定环境。我们在欣赏美妙音乐的同时,还可以听到伟大诗人的抒情朗诵。
《再别康桥》从剧本到表演者、乐队、舞台设计、音乐创作都十分精细,这部歌剧的成本很小,但影响很大。观众可以从情节、诗歌或音乐中欣赏到优雅而贴近生活的经典歌剧。在小剧场的基础上,三面都是观众,演员和观众之间的界线模糊不清,使观众和演员能够身临其境。这部作品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而是像诗一样清新、委婉。因此,观众在精神上很放松,就如同和朋友聊天、喝茶一样,没有感受到听大戏的压迫感和紧张感。从这个角度来看,《再别康桥》反映了民族音乐的审美原则。
《再别康桥》以一种崭新的风格呈现在了观众的视野中。在创作上不仅立足于传统,并且借鉴了西方创作技巧,和现代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中国歌剧虽然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在精神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不断创新和学习,为其注入新的元素,不断蓬勃中国的歌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