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春图》浅析郭熙山水画中的时空意识的运用和体现

2019-12-16 20:57:54南开大学
艺术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蟹爪郭熙欣赏者

□杨 鹤 南开大学

分析郭熙的时空意识,就不得不提到他的《林泉高致》。这部画论集中体现了他的山水绘画理论主张。而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他在山水画创作观念上的时空意识: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在此,笔者以郭熙的《早春图》为例,来浅析一下郭熙山水画中时空意识的运用和体现。

一、通过典型形象来表现时间感

郭熙的《早春图》不仅能在标题上看出所绘画的季节,而且能够通过对画中典型形象的分析,得知画作描绘的是初春之景。在此,笔者就以“树”为例进行说明。郭熙画树很有特色,他笔下的树,树枝向下生长,如螃蟹爪,主要用来体现长江以北地区的枣树、槐树等植被。具体到此画中,比较明显的就是近景和中景的几棵树的主干特别明显,外部的轮廓用粗细勾勒,墨色较重,树枝也疏密相间,有的向上伸展,有的呈下垂的姿势,使树枝的自然之态活灵活现。

为了展现季节的差异性,郭熙的“蟹爪树”在不同的作品中也不尽相同。在他的另一幅作品《树色平远图》中也是以“蟹爪”的形态画树,但对比两幅画中的“蟹爪树”就可以发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树色平远图》中的“蟹爪树”很稀疏,树干苍劲弯曲,树的枝干上攀附着长长的藤蔓,给人一种秋意盎然之感。但《早春图》中的“蟹爪树”是郁郁葱葱的,特别地挺拔、耸立,树枝也马上要吐露新芽,给人大地春回的感觉,寥寥几棵树就将北方早春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通过点景来塑造时间感

点景是《早春图》中另一个有特色的表现方法,将所描绘的景物点缀穿插在画中,如对一些楼阁、人物、桥舟等物进行生动的描绘,能够增加画面的情趣感。郭熙曾说:“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鱼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

在画面左边坡地处一个船夫撑着篱杆即将上岸,另一个渔人正在收着渔网,近处山坡后边有间茅草屋,一个农夫正挑着扁担前行,一只狗儿欢快地在他前面奔跑;妇人怀抱一个婴儿手牵幼子行走在山间,呈现了一幅典型的乡村景象。此外,《早春图》中的泉水也很有特点。郭熙用重墨将两旁的岩石染暗,用细线勾出流水源头,挤出一道缓缓的水流。右部画面主体山峰的泉水三叠而下,很有流动感,让人仿佛能听到泉水击石的叮咚声。郭熙采用了带有运动性特征的散点透视,他通过描绘这些零散的点景,使静态的山水有了动感和生命力,变成了鲜活的有动感的审美意象。

三、通过“三远”法表达时空感

中国山水画的“远法”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西方的“透视”法,而是更应结合画家心里“透视”的因素。“三远”法还涉及画家在二维平面中营造出三维的空间感、章法以及“气韵生动”等方面,画家可以根据不同的观察方法进行不同的构图方式,从而获得不同的画面意境。这不仅体现了画家是如何“经营位置”的,而且对发挥画家主观能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早春图》远景、中景和近景中的山体走势形成了一个画面视觉的中心线。幽静小路和溪谷被安排在视觉中心线的两侧,溪水由远到近,与山川走势的视觉中心线在画的下部形成了一个相呼应的视点,视点会随着景物的布局开始形成一条视线,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其实是一个空间移动变幻的过程。郭熙所绘的山峦使用的是“卷云皴”的笔法,其间从粗细变换的勾勒、淡浓交替的皴擦,使不同的墨色相互碰撞交汇,呈现出了一种朦胧的云雾效果,这种朦胧效果被安排在主峰后面的留白之处,增加了山势的纵深感和画面的流动感。并且“远”本身也是山水形质的精髓,当我们将视线投向朦胧的远方时,自然就能不被客观生理所束缚,在无限的想象空间中自由驰骋。

四、通过构图方式来塑造空间感

《早春图》采用的是全景构图,它的第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创作视角广,涵括内容多,在经营位置上需要更灵活的方式来表现。它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构图“必留天地”,即画面上下的空间位置。这是构图的重要前提。

《早春图》整幅构图成一个“S”形,主要的景物都围绕“S”形来展开。此种构图有利于画面的调节和延伸,给欣赏者以波动起伏的节奏感。“S“形的构图使画面产生了纵深的空间关系,这不仅能体现出山川的秀美,也能塑造出山脉向上升腾的气势,凸显了精神。“S”形的两边保有大面积的留白,但这些空白并不意味着虚无。郭熙在他的笔墨中涵盖了对林泉之意的生命感悟,赋予了作品丰富的时空意识,让欣赏者在赏画时能够进入他创造的艺术世界,畅游山水。

郭熙的这幅《早春图》通过山脉的气势、云烟的流动,植物、溪泉、路人的刻画,将欣赏者引入这一闲静的时空。在这里,时间的流逝是缓慢的,想象的空间是浩瀚的 ,在畅游山水时,我们能在这闲适旷达的时空中放飞自我,体味郭熙的林泉之意。

猜你喜欢
蟹爪郭熙欣赏者
蟹爪兰
蟹爪兰
宗炳与郭熙“卧游”思想的对比
国画家(2022年1期)2022-03-29 01:20:26
留出想象的空白
名家名作(2021年11期)2021-12-15 04:13:16
大树爷爷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蟹爪兰栽培管理及扦插繁殖技术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6:56
画技高超,皇帝变迷弟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景德镇陶瓷(2016年5期)2016-11-30 08:34:04
蟹爪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