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通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文化身份。近代以来,在我国从一步步走向衰落,饱受凌辱,濒临瓦解,到逐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演变中,仁人志士们对传统文化在思想上的反思与实践上的革新,一直贯穿其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从成立以来,一直引领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之初,高举“五四运动”旗帜,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以彻底反帝反封建,救亡图存为目标,对维护封建专制的旧文化予以批判和否定。在实践上,毛泽东等革命家开始探索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发展实际相结合。抗日战争爆发后,既为了团结各种力量一致抗击外敌,又为了深化认识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人越来越认识到,要辩证对待传统文化,对其予以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概括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707-708页。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我国传统文化总体上延续了“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这个根本理念,在强调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同时,也强调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在实践上对传统文化系统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重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回到了“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理念和实践上。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引自中国网2012年9月12日发布《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www.china.com.cn/guoqing/2012-09/12/content_26747757.htm##1.1990年以后,针对当时较为严重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国共产党开始系统研究规划党的思想文化工作,全面丰富和发展了“批判继承”这个理念。1990年,李瑞环在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情况交流座谈会上,代表党中央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关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若干问题”,指出文化遗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既要看到文化遗产的阶级性、时代性,又要重视它的继承性和借鉴性。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共产党把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联结在一起,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在认识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地回答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阐释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质,阐明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原则、路径、方法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创新和突破,实现了认识上的新飞跃,标志着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进入崭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从大历史观出发,深刻论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突出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13页。在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共处等思想观念,体现了中国人关注整体、关注事物普遍关联、关注变化发展的思维倾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忠报国、振兴中华,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情怀和意识,体现着中国人勇于牺牲“小我”、更加关注集体与社会的行为方式和传统美德。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理念,仁者爱人、以民为本的德政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养了中国人独特丰富的人文精神。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力量和独特优势。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69页。今天的中国同样源于历史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5-156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紧紧联结在一起。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重大论断,成为我们理解中国选择独特发展道路的新视角,也标记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传统文化的一次新飞跃,代表着当代中国人认知自己传统文化的新高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精神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以繁荣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前提。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中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教化人、培育人的作用,塑造中国心、民族魂,助推中国梦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国梦内在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340页。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愈加频繁。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在与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文化使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医针灸”是中国古人基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识自身和自然而发明的医疗保健方法。中医针灸于2010年11月作为人类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已经有103个该组织会员国认可使用中医针灸。(8)引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6年12月发布的白皮书《中国的中医药》,国新网www.scio.gov.cn。中医针灸为当代人类健康管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出发,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的时代价值,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源泉,是治国理政的思想文化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每一位中华儿女提供了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持续的身份认同,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自强不息,薪火相传,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凝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粘合剂,维护着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相融的和睦关系和情感认同。例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春节,是我国三十多个民族共享的传统节日。到今天,过春节逐渐成为全体中华民族亲朋友聚、祈福迎新、身份认同的文化标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不仅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还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上讲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349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审美品格和科学智慧。传统文化既是文化自信最深厚的源泉,也为文化自信提供着最丰厚的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源泉。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其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和深厚的渊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163-169页。蕴含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和价值体系已经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支撑了中国社会的伦理关系,发挥着明显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今天,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105页。在经济建设、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对外交往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借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精神和历史经验。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与古丝绸之路的开拓精神一脉相承,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传承了我国天人合一、延天佑人、泽及草木的理念,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大力弘扬古代的廉政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承继了古代“以和邦国”“亲仁善邻”“天下一家”的美好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继承和发展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策略。我国实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就是以这些理念和策略为指导,推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良好局面的专项工程。
着力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如果当代社会不礼敬传统,不承继传统,就可能导致中华文化流传失序、异化变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313页。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让人民通过文化遗产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同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进步,社会不断变迁,社会价值理念也在随着时代之变而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中,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如果中华文化不能随着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就将失去生机活力,最终也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枯萎、衰败。
着力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313页。“创造性转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传统文化旧有的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新的时代风貌,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传统文化突破旧有的形式和内容的局限,在新的时代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增强其影响力、感召力。在具体实践中,这二者是彼此渗透、相互交融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新时代党的文化方针,与“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进一步指明了我国文化建设路径,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发展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党“十八大”以来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着力处理好本来与外来的关系。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从历史上看,开放、包容的民族特性使得中华文化在五千多年的传承中不断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融合、借鉴,以此来推动自身的繁荣与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所言:“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260页。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愈加频繁。我们既要立足中国,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树立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又要善于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这是我们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经验。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他强调,我们要加强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并提出了坚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等四点主张,向世人宣示了中华文明的特质与气质。
着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融通。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被中国共产党确立为根本指导思想,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成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实现了与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具体实际的深度结合。毛泽东同志认为,“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1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正是在不断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理论飞跃。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进一步提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16)引自新华网2014年9月24日发布《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4/c_1112612018.htm.这些重要论述和实践推进,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融通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发展到了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