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北石窟寺戏台考述

2019-12-16 07:50柴慧霞
文化遗产 2019年5期
关键词:庙会戏台石窟

柴慧霞

山西云冈石窟寺戏台是我国第一座石窟寺戏台,其特点是面对窟龛而建。据研究,这座戏台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61)(1)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17页。。2018年7月,我们在甘肃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北石窟寺内发现了又一座面对窟龛而建的古戏台。彩图一右侧为窟龛,左侧是与石窟相对的戏台;彩图二为维修中的戏台正面照片。

该戏台亦为清代建筑,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土木结构,硬山屋顶,内外装饰精美。虽历经风雨,但保存比较完整。值得一提的是,此戏台未被《中国戏曲文物志·戏台卷》《中国戏曲志·甘肃省卷》《甘肃省庆阳地区戏曲志》等书著录。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我们多次对这座戏台进行了细致的勘察、测量、拍照和走访。现将相关情况考述如下:

一、北石窟寺概况

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蒲河和茹河交汇的东岸二级台地上,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寺坐东朝西,背靠董志塬西侧的覆钟山,面临蒲河。西来的茹河在石窟前汇入蒲河向南流去。蒲河的西岸是镇原县的居士沟,沟南有鸡头山,沟北是大坡山(又称“千佛山”),为北石窟的天然屏障。有数条古道在这里交错,东南豳州—雍州古道、西北彭阳—高平古道、西南泾州古道,这里是古丝绸之路在陇东大地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彩图三为北石窟寺地理位置图。

据乾隆六十年(1795)树立的《重修石窟寺诸神庙碑记》(2)《重修石窟寺诸神庙碑记》现置北石窟寺第165窟内,砂岩石质,无碑首,通高180、宽65、厚20厘米。载,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509),为泾原节度使奚侯所建。之后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等数代,经不断增修扩建,形成了一座规模较大的石窟群。窟区总面积1.7 万平方米,窟群面积7500平方米。现存大小窟龛307个,石雕造像2126尊,碑刻题记150余方。窟内所存文物丰富,保存比较完整,是世界石窟艺术的珍品,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价值。其中165窟处于整个窟区的中心位置,门外左右两侧分别塑有两座巨大的天王雕像。

二、北石窟寺戏台遗存状况

(一)修建年代

关于北石窟寺戏台的始建年代,迄今未发现原始文献记载。根据文物部门编纂的《庆阳北石窟寺内容总录》一书:“北石窟戏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当地民众在七佛殿(第165窟)正前方30米处修建戏楼一座,恢复了一年一度的乡村庙会活动。”(3)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编:《庆阳北石窟寺内容总录》(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269页。我们认为,这个记载是可信的。

(二)戏台概况

北石窟寺戏台为六檩十二柱硬山顶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三间。总建筑面积50.6m2,面阔5.677米,总进深6.389米,前台进深3.967米,后台进深2.203米,台基高1.001米,台口高3.455米,戏台基本呈正方形。台上表演区总面积为 9.61m2(四根立柱之间的区域)。台基采用长石条基础,石条长1.70米、宽0.40米、厚度0.20米。山墙墙身为黄土夯筑,历经百年仍见其古旧坚固。外包青砖长0.31米、宽0.14米、厚0.07米,白灰勾缝。墀头墙为青砖砌筑,南面墀头为莲花纹砖雕,北面墀头为牡丹纹砖雕。

北石窟寺戏台坐西面东,台口距165窟约30米。现场遗迹和文献资料显示,戏台与第165窟中间原建有献殿、钟楼和鼓楼。《重修石窟寺诸神庙碑记》(4)《重修石窟寺诸神庙碑记》,现置北石窟寺第165窟内。载,献殿重修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据窟门北侧娘娘庙墙碑修庙序文(宣统元年)记载,“同治兵燹之后庙宇焚毁寺院皆成荒草蔓烟”。(5)见北石窟第294窟(俗称娘娘庙)窟门北侧墙碑内墨书修庙序文。此殿及钟鼓二楼毁于清同治七年(1868)。《庆阳北石窟寺内容总录》记云:“献殿遗址位于北石窟寺现编号为第165窟窟前7.15米处,遗址条石基宽9.6米、进深7.4米,殿基距地面0.52米,基前中部有二级踏步,踏步前有赑屃碑座一台。殿基前两侧1.3米处有钟鼓二楼房基两处,南基宽4.4米、进深3.65米;北基宽3.65米、进深3.65米。殿前15.65米处有清代光绪年间所建戏楼一座,面宽6.7米、进深6.7米、高约5.9米,保存较完整。”(6)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编:《庆阳北石窟寺内容总录》(上),第269页。这里介绍的戏台数据,与我们的现场勘测有出入,大概是由于测量基准不一致造成的。而献殿因已不存,无法核实数据了。

此戏台为砖木结构,采用厅堂式木柱,抬梁结构。为四椽袱,檐柱、金柱上承五架梁,檐柱上端沿面宽方向有檐枋。从纵向看承重结构为四椽栿,一栿椽为30根。檐柱及金柱下有“鼓蹬”柱础。戏台面阔三间,硬山进深方向列有两排柱子,在后排柱与后墙之间采用抱头梁联系,向里拖柱增加了戏台进深,屋顶采用圆木椽子上面铺“望砖”(非木质板,而是采用地方做法为望砖),上盖青瓦。台上原有的区分前后台的隔墙和隔断明显的卯榫痕迹(彩图4)。

(三)建筑装饰

屋顶装饰为五脊六兽。正脊砖雕造型为二龙戏珠,四条垂脊上均配有蚩吻脊兽(彩图5)(戏台南侧前方垂脊上的原脊兽已经损毁),青瓦屋面,瓦沟最下面有如意形滴水。戏台檐檩上彩绘有仙花和云纹,仙花状若莲花,左右各三,呈对称分布。檐檩下方的额枋上装饰有两柄木雕黑色如意。左侧彩绘有学士行路图,一学士端坐马上,前后各一马童,马儿似是惊恐驻足不前,前面的马童手拉缰绳,后面的马童手推马尾,脚下回廊栈道,周围树木繁茂,景色宜人,山峦环绕;右侧也有一学士赶考图,一学士打伞端坐马上,前面一书童肩挑书卷,后面一书童肩背行李(彩图6、7)。

枋心斗栱北侧有凉亭一座,上有人物4个。亭上有一老者和二孩童,一老者斜靠在凉亭栏杆似在休息,一孩童趴在凉亭上似在把玩亭下的荷花,另一孩童貌似和亭下一望向凉亭的孩童交谈,亭外的一条路上还有一孩童手持荷花在路上行走(彩图7)。斗栱南侧还有一书生模样者高坐书堂读书,书童伴读,书房、屏风、屋顶、檐柱、柱础等建筑装饰清晰可辨。(彩图8、9)。

额枋下面的平板枋上有二龙戏珠纹样,还绘有两组供养人形象的人物,两组人物左右对称,两两对坐,一组似是在交谈,另一组二人旁边放有似是供佛供僧的两个花篮。平板枋下面的左侧枋上绘有凤凰和麒麟,右侧枋上绘有飞龙纹样及灵山(彩图6、7),中间绘有寿桃、石榴及竹笛、箫等图案,额枋上还有多处仙花、仙草、寿字纹、云纹等装饰纹样。最下端的牙子上面还刻画有鱼纹,牙子和台口砖柱相接处也有装饰部件,长度为1.12米,另一端的却已不存。戏台的两根檐柱柱头有牛形神兽彩绘,牙子和檐柱交接处有设雀替的卯榫,雀替现已不存。

明间有柱头科斗栱两攒(三踩单昂),平身科斗栱一攒(三踩单昂),斗栱栱部雕有“龙角凤翘”,中间为龙头,左右为象头,两边为凤头,后部还有莲花状木雕。其左侧柱头科斗栱雕刻有龙头和琴棋书画纹样,角科也装饰有凤头图案及莲花图样。整个檐部的彩绘图案多样、富含寓意、刻画精致,颇为讲究均衡美、对称美(彩图5)。

戏台内壁原布满壁画(据说“文革”时期,当地群众为免遭毁坏而特以白灰漫墙覆盖),现存墙壁上部有十八才子赶考图及卉草图,均是白底黑色三角形黑墨画。卉草图共四副,分别为鹊梅图、青竹图、兰草图、芭蕉图,象征着如兰、竹一样品质高洁的学子希望赶考能得高中。十八才子赶考图保存较好,图中人物栩栩如生,有骑驴者、有骑马者,图中人物的年长年轻一目了然,有打伞者、有带书童者,还有一学子被路上的石头绊倒在地,周围同伴搀扶的细节,神态逼真,鲜活生动(彩图10)。戏台内壁下部壁画现正在进行保护性修缮。

戏台梁枋上面的彩画用色丰富、考究,以青绿色调为主,兼有靛青、翠绿、宝蓝、赭石、黑色等,现大部分色彩保留完好。其中两组供养人的人物图像,皆是赭色色调。梁枋彩绘用色主次分明,辉煌华丽,层次清晰,和谐统一,使人顿生庄重之感,实为渲染意境之妙笔。

整个北石窟寺戏台,其遗存状况较为完好,尤其是戏台的檐部至今彩绘内容完整、笔法简练、色彩清晰,檐部木雕也较为精致且富有层次。墀头砖雕、屋顶砖雕风格鲜明、做工细致、形态生动。

三、戏台和山门

北石窟寺的山门原位于戏台的南侧,紧邻戏台,是出入北石窟寺的通道。根据有关文献和对石窟寺工作人员和当地老人走访,我们了解到的戏台和山门的历史变迁情况大体如下:

有关北石窟寺山门最早的文献记载,是第165窟门外北侧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所立的《大清碑记》,碑记关于山门有“为有关圣帝君,二郎诸神共修山门”的记载(7)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编:《庆阳北石窟寺内容总录》(上),第263页。。当时,戏台尚未修建。1959年-1960年北石窟寺被发现后,北石窟寺的山门就位于戏台的南侧(彩图11)。

据距北石窟寺一河之隔的镇原县居士沟村民金新民(8)金新民,男,76岁,镇原县居士沟村民,其居住地与北石窟仅500米。访谈时间:2018年7月5日。讲述,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见到戏台南北方向是土坯建成的北石窟寺围墙,北石窟寺山门位于戏台南侧围墙一端,进门处放置有元代所铸铁钟、铁香炉,“文革”时期被砸碎。后围墙年久失修于70年代坍塌。另据我们对距北石窟寺2.5公里的报德寺戏台的考察,其山门和戏台的位置结构和北石窟寺山门、戏台的结构高度近似,根据相关文献可以考证出他们均属晚清建筑。当地村民也说北石窟寺戏台和报德寺戏台的建造者为同一批工匠。“报德寺,位于镇原县上肖乡石崖村,现存大殿、戏楼、门楼三座单体建筑。大殿坐北面南,面阔三间,五架梁结构。报德寺戏楼座南面北,为三间五架梁结构,其门楼紧挨戏楼东侧,座南向北,单间五架梁结构(9)吴正科:《庆阳北石窟寺区域历史文化遗存概述》,《敦煌学辑刊》2017年第4期。”。

20世纪80年代,拆除戏楼后墙,改造成山门(彩图12)(10)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编:《庆阳北石窟寺内容总录》,第269页。。2013年环境整治工程时堵上用作北石窟大门的戏台后墙,重修了北石窟寺大门。2017年原建于1998年戏台两侧的6间简易房被拆除,戏台台基也恢复了原貌,北石窟寺大门和戏台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据北石窟寺工作人员白京平(11)白京平,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95年到北石窟寺工作,至今已有24年。采访时间:2018年12月16日、2019年5月29日。介绍,北石窟寺是在1959年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当时,一同发现的戏台台基附近的积土达0.68米,后经清除才露出全部台基,戏台前方的小广场原来也是一个洼地,后经多次平整才成为现状。1963年成立了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管理所。1965年左右,北石窟寺的发现人、守护人、文物工作者张鲁章、北石窟寺首任所长王荫槐等人就住在戏台上。张鲁章工作笔记中也多次提到当时北石窟文保所工作人员的临时住房的解决办法是“利用窟院小戏台砌墙加门窗”及相关过程(12)甘肃北石窟文物保护研究所编:《铁痕石印—张鲁章文物工作笔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6,第10、11、18、20、30页。。70年代初,第165窟进行维修加固时被拆除下来的165窟的大门被装到了戏台的两根金柱之间,大门门楣处有“佛洞”两个靛青大字,这扇大门至今还放在戏台上,当时砌过隔墙、装过大门的印迹也是清晰可辩。70年代,在戏台两侧还修建了6间土木结构的简易房用作办公,《铁痕石印—张鲁章文物工作笔记》一书中也有“戏楼两侧修接待室、陈列室”的具体记载(13)甘肃北石窟文物保护研究所编:《铁痕石印—张鲁章文物工作笔记》,第358页。。1975年北石窟寺工作人员才搬离戏台,迁至北石窟寺南侧新修建的的7间土木结构的工作生活用房里面。

纵观北石窟戏台的历史变迁,我们发现了其明显的依附性特征,在特殊时期甚至被临时改造成具有实用功能的场所,这也是这座戏台历史变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戏台和庙会

按照中国传统,戏台一般建于庙宇之中,供庙会酬神演唱戏曲,因此戏台与庙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可以考察石窟寺及其周边庙会与民间演剧习俗的情况。由文献记载来看,北石窟从宋、元、明至清代香火旺盛,庙会甚是隆重,搭台唱戏是庙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北石窟寺佛教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佛教民俗,最具代表性的是举办庙会。其中宋明时期的盂兰盆会尤为隆重,据宋绍圣元年(1094)所立碑记《原州彭阳县石窟寺盂兰盆会记》载:“每岁中元,近寺十社,建盂兰道场,设千佛之供,作乐大会。四方来者,不啻百千众,均施笋脯之饭,以广善因。”(14)原镶嵌于北石窟寺165窟窟门南壁上方。明代武宗正德元年(1506)的《重修佛灯记》碑记载,“居住信士安泰冯氏,发心为因本处圣境石窟寺七佛殿内古灯一砫,迎七月十五盂兰大会。”(15)现镶嵌于第165窟门道北侧上。后来到了清嘉庆二年(1797)《重修石窟寺碑记》碑中记载:“为石窟寺原系古迹,历年久远,祀礼已缺,于嘉庆二年三月十五日立牲畜会,以修祀典。”这些记载都是北石窟寺举办庙会的证明。尤其是道光十四年(1834)的道光碑中记载,“献灯戏两夜”(16)道光碑,原为水云寺的一座石碑。黄砂石石质,通高142、宽51、厚16厘米。碑下部残损。此碑1965年搬回北石窟寺,现置第165窟内。水云寺,即现在的石崖东台石窟群,距北石窟寺主窟区1.5公里。北石窟寺石窟群共有5处,水云寺是北石窟寺石窟群的一处。,是对庙会期间唱戏的明证。

上述碑刻说明,北石窟寺最早的庙会为北宋绍圣元年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是佛教最为隆重的节日,是供佛斋僧的宗教活动,“设千佛之供,作乐大会”,可见北石窟寺的盂兰盆会规模之大。宋代的盂兰盆会结合中国传统孝道,渐渐演变成以供奉亡亲为主题。后来的目连戏,就宣扬了佛教的“善”与儒家的“孝”的合一,也是佛教与中国戏曲结合的代表作。北石窟戏台是否有目连戏的演出现在无法断定,但清嘉庆二年每逢农历三月十五举办的“牲畜会”,值得一说。所谓“牲畜会”,就是清代流行于陕甘宁地区的以买卖牲畜,借以酬神报赛的一种庙会。既然是酬神报赛,一般都会搭台唱戏。到道光年间的碑刻,有了“献灯戏两夜”的明确记载。这样,一条从盂兰盆会,到牲畜会,再到演灯戏的线索,就比较清楚了。

到光绪二十三年北石窟寺戏台修建时,当地的灯戏流行已经很久了。毫无疑问,戏台就是为当地民众举办庙会,酬神演剧而修建的。虽然由于年代久,我们对清代戏台演剧的情况已无从了解。但当地村民金新民告诉我们:“北石窟寺的庙会,自我记事以来就和唱戏、看戏是一搭里(一起)的。有庙会必唱戏,看戏必须等庙会。每逢庙会,戏台上就会唱戏,一般会唱秦腔、眉户。庙会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了,直至1978年又重新举办。原来的庙会都是在戏楼上举行,现今在北石窟寺门前广场搭台演唱,庙会时间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可见,请嘉庆年间庙会演剧的传统一直保留至今。另据北石窟文管所工作人员白京平讲述,当地把庙会第一晚上的唱戏叫做“挂灯”,即挂灯戏。“汽灯都会挂在斗栱的昂上,且挂单不挂双”。不难推测,此处的“挂灯戏”也就是道光碑中记载的“献灯戏”。只不过,“献”是献给神佛的意思,“挂”却丧失了这层含义,演戏酬神完全变成娱人了。

五、结语

对北石窟寺戏台的考察使我们对清代以来佛教的世俗化以及戏曲在民俗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方面,清中叶以来戏曲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连一向“自命清高”的佛寺建筑也深深打上了戏曲的烙印。另一方面,佛教也借助戏曲向俗世普及,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北石窟寺是一座集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于一体的古代建筑群,在中国建筑史、佛教史和石窟艺术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重视石窟寺的同时却忽略了石窟寺戏台的存在。现在,北石窟寺戏台就像一颗蒙了灰尘的明珠,正在慢慢的被拂去灰尘,即将重新绽放出光芒。我们考察时,正值戏台维修。工作人员告知:戏台的外部修缮工作已初步完成,最近正在进行戏台内墙壁画的修缮复原工作,再过几个月就将全部完工。可以相信,在“修旧如旧”的古建修复原则的指导下,经过专业人员的努力,北石窟寺戏台一定能够以新的面貌,长久屹立在陇东大地上。

猜你喜欢
庙会戏台石窟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戏台送到家门口
百年来古戏台断代问题研究
新年智慧庙会
元宵节,逛庙会
山嘴沟石窟二号窟壁画性质初探
庙会经济
夜宿石窟
夜宿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