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敏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汇集了前辈音乐家们的艺术创新成果,发展了海顿的谐谑性、莫扎特的抒情性和贝多芬的抽象与戏剧性。海顿音乐风格热情幽默,充满了欢乐、和谐的气氛。其奏鸣曲中清透灵动的音色、优美华丽的旋律让我们感受到了海顿的高贵气质;莫扎特奏鸣曲中简洁的和声、明朗的音色、明快的触键以及富有歌唱性的乐句,给予了我们耳朵和心灵的净化与洗礼。在贝多芬的奏鸣曲中,规模逐渐扩大,乐句之间的强弱对比与音区范围上都有明显变化,手指下键的力量也要更深入、扎实,音色要更富有激情。因此,我们听出了贝多芬戏剧化的曲风与内心的热情。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的音乐充满朝气,富有幽默感。作品的风格音色透亮,音符干净清晰,节奏生动活泼且富有歌唱性,表现出古典主义特有的典雅与高贵的气质。其作品对连音、跳音、顿音、装饰音等触键方法及音色的要求较高,要弹出古钢琴那种“颗粒”清脆的效果。演奏时,手臂放松,多用手指手腕的动作,指尖触键均匀敏锐且有穿透力,声音要像一颗颗透明的珠子穿在一条线上,清晰并有光泽。演奏如歌性的音乐时,肩、手、臂都要放松,使每一个声音都连好,把内心听觉用手指表现出来,像水从源泉中流出一般。跳音构筑的音群,要弹出华丽的曲线美,固定手腕,力量集中在指尖上去轻盈演奏。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旋律优美、和声简洁、情绪明朗乐观,洋溢着青春活力。莫扎特的音乐如生活的画像,纯净的音色映入耳中,使人心情愉悦。在莫扎特创作的奏鸣曲中,音色明朗、清澈,如泉水般涌入人们耳中。演奏时,连音、跳音要清晰并富有弹性。连奏的十六分音符要随手指力量转移;演奏装饰音要清脆明快,指尖滚落的方式将整体音符融为一体。在莫扎特奏鸣曲中旋律性也很强,线条感要舒展华丽,可适当运用踏板,切记踩深踏板,在奏鸣曲快板乐章时尽量避免使用踏板。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奏鸣曲贯穿着他一生艺术领域的地位,与病魔的抗争、对理想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贝多芬作品被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早期奏鸣曲揭示了他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欢乐的、悲壮的、英雄的创作情绪。贝多芬音乐风格十分鲜明独特,热烈激昂、振奋人心的斗争音调十分突出,迸发着炽热的激情。作品中音区、音色与速度对比都极为明显,这些变化都超出了海顿与莫扎特的范围。演奏时,尽量把手指自然的支撑在琴键上,打开手掌,贝多芬作品中强弱对比明显,使手指下键有爆发力,尽量贴键瞬间提高节奏速度。避免手指尖直直敲击琴键,会使声音变得死板、僵硬。演奏贝多芬的作品要富有激情,收放自如。既要使声音通透、扎实,又可舒畅连贯的表现音乐线条。
在古典音乐史上,此种曲式随着各个乐派的风格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奏鸣曲的曲式从古典乐派时期开始逐步发展完善。19世纪初,给各类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大量出现,奏鸣曲俨然成为了西方古典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奏鸣曲式分为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
这首作品是海顿最为庞大的钢琴作品,被称为海顿最伟大的钢琴之作。海顿创作该作品音乐逻辑缜密,富有表现力,作品是献给Genzinger夫人的,一首向她表现爱情的音乐。该曲正如海顿本人性格一样,踏实平、幽默高贵,在曲中也流露出那种难以描绘的超然物外的气质与非凡的想象力。这首作品也被公认为是“最古典”的一首。
第一拍是分解和弦,左右手同时弹奏,指尖触键要深入,手臂力量全部送到指尖,使音色强度要深厚扎实。右手附点时值要准确,弹奏要自如,三十二分音符要集中紧凑。海顿的奏鸣曲在演奏中要具有一定的张力,双音连贯而整齐的弹奏是难点,要注意手指力量的转移,并且用合适的指法进行连接。节奏的变化对手指要求较高,节奏要把握准确,速度统一,手指动作要小,弹奏三十二分音符和十连音要轻盈贴键弹奏,使音色均匀,速度稳定。左手旋律声部的旋律线条要通过手臂送出力量到指尖,要让声音集中饱满而圆润。三个声部要融为一体,控制力量的输送。顿音要运用指尖触键与琴键产生反弹的力量,音色避免僵硬。颤音弹奏要利索、清脆,无需带动手臂,通过手指滚落的方式弹奏。装饰音的弹奏,要快速的通过力量的转移,轻巧干净的弹奏,即使连跳也要表现出旋律特点,控制强弱变化。
在快板乐章中,要弹奏出轻巧明快、纯净亮丽的音色,可使用指尖,结合掌及腕关节并根据乐句力度变化,来调整手指触键的深度。在缓慢的抒情歌唱性乐章中,则要把力量由肩部传送到指尖,保持手腕平稳,音与音间的连接需贴键均匀弹奏,使音色圆润饱满;在演奏柔和深沉的乐章或乐句时,小臂随手指的变动的而缓慢地更换力度,指面触键来获得古朴典雅的音响效果。
“断奏”要表现的轻巧有弹性,虽音与音之间断开,气息要做到连贯,掌心的力量不能松懈,使指尖与琴键产生反弹力,结合起伏的旋律便能完整的演奏出乐句。“连奏”要使每四个十六分音符一组,均匀连贯有穿透力,运用指尖贴键颗粒性的弹奏,音色要纯净清晰不黏连。双音连接,要遵循谱面标记,保证力量集中在掌心,做到音断而气不断。高声部分解八度,要严格把握演奏整体的节奏律动,手指尖要轻巧敏捷,突出左手旋律,弹奏八度双音时,掌心要有支撑力,断奏却不失方向与线条感。颤音与装饰音对旋律都起到了修饰的作用,轻巧的弹奏使声音明快而活泼,切分的节奏音型要表现的强而不噪,温文尔雅,连接起后面的十六分音符要自然,从慢触键到快触键要过度自如。第一部分呈现部临近收尾,三十二分音符更考验了我们的手指力量的控制与速度的把握,要整齐而又不仓促的完成。附点音的时值要弹满,指尖要结实。则转换至八分音符时要及其含蓄的掌握速度与音量,带动小臂起手进行呼吸。
该作品被钢琴家们奉为“圣经”,题为“献给约瑟夫·海顿”。在第一乐章呈现部中,运用双音、短琶音音组的经过句,风格独特、技巧华丽,表现了其称心得意的心情,整首作品都充满了欢乐气氛。
p、sf表情记号就能看出极端化、戏剧化的对比,要严格准确的控制音色与音量。四个声部的演绎具有“交响性”特点,要协调全身各关节力量集中下键,分配各手指力量控制好每个声部旋律,达到弱而不虚、强而不吵的效果,使音色饱满而不沉重。在呈现部的连接部中,贝多芬采用了莫扎特的室内乐乐队风格,用分解的八度来表现明朗的号角声。弹奏分解八度指根作为支点,手腕放松,随着音高与旋律走向来改变手指力量的方向,触键要快并有颗粒感。左手的旋律线条要明确,音色要富有弹性。进入第二副部主题,回旋音使旋律色彩更饱满,音色要柔和,指尖要推入贴键弹奏。乐句划分要清晰,节奏不能拖泥带水。采用对答式的旋律写作,显得亲切优雅,可适当运用指腹触键,交替式呼吸。颤音是该曲的难点之一,强弱要有明显对比,演奏颤音只需指尖轻盈颤动,动作要快要小。连接到ff的分解八度时,加强指力,保持大指与五指的力量均衡来演奏,恢复华彩结束后的严格的节奏。右手连续十六分音符分解六度,四个音一组,每四个音第一个音要弹成重音,演奏时一气呵成,控制音量,不断调整气息与方向感。
综上所述,以上三首例曲中的奏鸣曲的风格特征延续并发展了海顿、莫扎特的质朴、严谨、富哲理性等古典传统。在演奏奏鸣曲时,应以指尖触键为主,使每个手指敏感并富有弹性,以清晰并有颗粒感的non legato为主,指尖快起快落,手臂、手腕放松,不断转移指根力量进行演奏,控制音量,保持节奏准确及速度均衡统一。旋律的语言性较强,强弱线条明显,音色要圆润、饱满而不嘈杂。踏板运用要讲究,避免延音踏板过多运用或踩得太深,适当弱音时也可采用左侧的弱音踏板。
在演奏风格上需要把握分寸,要做到内在深刻与外在含蓄、有节制的统一。结合其作品的时代背景与风格对他们的奏鸣曲进行分析与体会,完善触键技巧,增强音乐审美能力来使演奏得以完善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