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琳琳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声乐作品《鞭打我吧》是歌剧《唐璜》中采琳娜的咏叹调,丰富的展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乡村姑娘形象,歌曲感情强烈,富有戏剧性。本文主要对这首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演唱方法进行深入剖析,从气息、语言、速度、情感这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更好的演绎这首作品,以助于歌者了解曲目特点、演唱难点和技巧。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在早期受到了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的熏陶,音乐单纯乐观;中期作品中显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后期是他创作最重要的时期,受海顿影响较大,音乐意境更加深远,艺术形象更加丰富。莫扎特所处的时期是欧洲历史上反封建最激烈的时期,启蒙运动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这种历史形态下,莫扎特的创作中常常体现出英雄主义以及人文主义思想,尽管他生活艰难,但是作品中仍然洋溢着积极乐观的音乐情绪。
《唐璜》是一部喜歌剧,两幕歌剧完美结合,人物之间的感情融为一体,通过唐璜这个矛盾人物,揭露了封建贵族的腐烂生活,他虽然厚颜无耻,但又机智勇敢,将自由主义思想演绎的淋漓尽致。
咏叹调《鞭打我吧》是三部曲式结构,没有引子,情绪轻盈优美。
乐曲第一部分是1-36小节,F大调,行板,2/4拍,17小节转入C大调,前半部分旋律以级进上下行为主,伴奏部分右手是旋律,左手是分解和弦,之后旋律以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写成,与伴奏紧密结合,整体音乐流畅自然。
乐曲的第二部分是37-61小节,调性重新回到F大调,进入再现部分,也可以看做是对第一部分的补充,和弦外音的出现使旋律更加流畅。在切分音旋律片段中,重音位置发生改变,伴奏音型是注释和弦,整个音乐情感更加坚定。
乐曲第三部分是62-99小节,快板,转为6/8拍,旋律悠扬,优美动听,情绪比之前显得欢快了许多,运用了圆舞曲的写作手法,74和77小节出现了两个华彩段落,欢快的旋律线条使这一部分成为了全曲的高潮,情感得到升华并持续到结尾。
采琳娜是一个质朴、可爱的乡村姑娘,有一天她和未婚夫马赛托以及乡亲们一起唱歌跳舞时遇到了唐璜,采琳娜经受不住唐璜花言巧语的诱惑,为之着迷。当唐璜的真实面目被众人揭露的时候,采琳娜十分的懊恼和悔恨,为了挽回马赛托的感情,在第一幕第四场演唱了咏叹调《鞭打我吧》,巧妙的说服了未婚夫最后重归于好。
气息是每一个歌者必须修行的基本功,我们要注重气息的训练,把气息作为声乐演唱的地基,可以多进行些体育活动,锻炼腹部韧性,增强对横膈膜的运用能力,有助于气息绵长且平稳。
《鞭打我吧》这首咏叹调开始处是采琳娜撒娇的场景,我们要用气息带着声音,演唱时保持气息的自然流动,口鼻同吸,让气息畅通无阻的达到肺部,平稳的去演唱,保持轻盈灵巧的状态。歌曲随着主人公的心情变化速度也变得急切,这时每一个气口都很小、很急,但是我们依然要连贯的去歌唱,速度快的地方不能给人换气很慌的感觉。华彩片段气息要绵长,两组十六分音符要轻巧灵活连贯,换气在情感表达中进行。
在演唱过程中,清晰、准确的发音才能让听众更好的理解歌曲内容,才能把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准确的展现给听众。《鞭打我吧》这首咏叹调是运用意大利语言演唱的,意大利语言很强调a、e、i、o、u这五个元音的纯正和咬字吐字的清晰,因此日常练声时可以用不同的练声曲对五个元音进行训练。这首咏叹调中歌词较多,需要去注重咬字吐字的清晰,在日常练习中要“多听多读”,可以加上节奏读歌词。
《鞭打我吧》在1-60小节采用了Andante(行板),61小节到结束是Allegro快板,这两部分不同的速度表达了采琳娜不同的心境,在演唱时要注意速度的变化,多进行节奏训练。在前半部分采琳娜一直在恳求马赛托的原谅,这是她的忏悔和求饶,同时也是一种撒娇的情感;后半部分采琳娜得到了马赛托的原谅,心情一下明朗了起来,这里速度加快,采用了6/8拍圆舞曲的写法,基调明亮快乐,丰富的展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于爱情的憧憬和向往。
《鞭打我吧》这首咏叹调第一部分的情感是愧疚和懊恼,第二部分则是愉悦欢快幸福的心情。这就更加考验歌者对情感的把控,我们可以利用面部表情,声音状态,肢体语言去展现人物形象,把两个部分的情绪变化多加斟酌。
采琳娜是一个天真的小姑娘,每个人的音色不尽相同,在演唱这个角色的唱段时,声音要通透,面部表情要自然可爱,整体要表现出一种青春灵动的感觉。把情感融入到声音中,音色要甜美年轻。
《鞭打我吧》这首咏叹调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莫扎特真实贴近生活的创作特点,体现了他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首咏叹调中,人物形象和音乐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更加深入的体会人物感情色彩,进而演绎好这一部作品,这对进行舞台表演时情感表现和演唱技巧也会起到一定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