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慈、贵柔与无为
——《老子》的思想主旨及其现代意义

2019-12-15 18:29张丰乾
管子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老子孔子思想

张丰乾

(中山大学 哲学系,广东 广州 510275)

引言:《语文》教科书的问题——孔老关系

先说一件让我惊讶许久的事情。

现行人教版小学生三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里边有一篇课文叫做《孔子拜师》,这是之前没有的。我开始听我儿子讲起来时还觉得欣喜,认为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可以得以深化了。但看了课文内容之后,我觉得很疑惑,乃至惊讶许久。课文里面这样说: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这和历史典籍上所记载的孔子向老子求教的过程出入很大:老子知道孔子要来,还在路上等孔子,又被孔子认出,双方都十分客气等等——这些都是很滑稽的描述。

而且,孔子见老子也不是三十岁的时候。《庄子·天运》云:“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船山学报》第九期(1935年10月)刊发《孔子年谱》,认为孔子见老子是在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梁涛撰有《孔子行年考》,列举多种文献,其中关于孔子问礼与老子的时间有五种说法,且孔子与老子可能不止一次见面:

(一)在鲁昭公七年,孔子十七岁时。

(二)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孔子年三十四岁时。

(三)在定公九年,孔子年五十岁时。

(四)在鲁昭公二十一年,孔子三十一岁以前。

(五)在定公十五年,孔子五十七岁时。

梁涛自己认为《史记·老子列传》所载孔子见老子为孔子三十一岁时(1)梁涛:《孔子行年考》,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uanjialunshi/liangtao/detail_2010_02/04/335953_2.shtml。。而常会营考证认为:鲁定公二年(前508年),孔子年四十四岁。在鲁。孔子到雒邑问礼于老聃(2)常会营:《孔子生平事迹考》,《辅仁书院》微信公号。。

依据《史记·孔子世家》的所载,孔子从到当时的鲁国到东周的都城去是得到了南宫敬叔的帮助,而老子曾赠言于孔子: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特别是老子对孔子讲的话语气非常严厉,内容以告诫为主。大意是你自己非常聪明,论辩能力非常强,可是你总是盯着人家的短处,非议别人,攻击别人,实际上这会危害到你自身。无论是作为儿子,还是作为下属,都不要自以为是。这符合老子的思想特征,就是冷峻而深邃。

孔子给老子留下什么印象呢?“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孔子本人大概没有注意到,他的行为举止在老子看来有些洋洋得意,觉得自己读了很多书,有很多抱负,志向非常宏大。老子又告诫孔子:“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这些对孔子本人没有什么益处。老子还提醒孔子,写书的人和他所写的书不能等同起来。如果时机合适,君子就出来做事情,为朝廷效力;如果时机不合适,也可以过一种非常自在、物质生活相对简陋的生活。老子说,好的商人,财富藏得很深,容貌也很谦虚,意在提醒孔子要做到“深藏若虚”(《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听了批评以后,不仅没有辩解,而且对他的弟子们说: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大意是说他知道鸟在天上飞,鱼在水里游,野兽在地面跑。跑得快的可以拿网把它套住,在水里游的可以把它捞上来,在天上飞的可以射中它;可是,龙乘飞云上天,没有办法控制它,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孔子说他看到老子就像龙一样。我想孔子对于老子这种的赞誉和评价,可以说其中的推崇之情是无以复加的。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也就是说,孔子学问的长进及影响的扩大,和老子有莫大关系,而弟子的增多也是从周返回鲁之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则记载:“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可见,孔子是很认真地向老子学习的。

《礼记》等经典中还记载了孔子向老子请教礼的具体情况。西汉从武帝开始,朝廷推行的政策是独尊儒术,到东汉更是如此。但是,两汉时期的众多石刻中,孔子向老子求教仍然是常见的题材。福建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岩”闻名遐迩,一般认为是雕成于宋代的老子石像,是中国最大的石刻雕像,也说明说明老子在历史上的影响非常深远。到了明代,孔子问礼于老聃还是常见的绘画题材。而现在有一些所谓儒者,门户之见非常强烈,否认孔子向老子学习的记载;并攻击老子、攻击庄子、攻击道教和佛教,言辞鄙陋,见识短浅。和孔子相比,他们的心胸更是狭隘。

一、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

根据《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出生在“楚苦县厉乡曲仁里”,有人说是指今天的河南鹿邑,也有说法是指安徽涡阳,两个地方曾经似乎在打官司,争做老子故里;现在抑或不再争执而共做老子故里。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唐代以道教为国教,为什么?因为他们认老子为先祖,他名耳、字聃,聃的意思是耳朵长得特别长,特别突出,他的职务是周守藏室之史也,相当于现在国家博物馆馆长,负责管理国家历史文物。所以老子历史上的祸福得失有很多思考。

司马迁评论说,老子“修道德”,老子的思想主旨,不光讲“道”是什么,“德”是什么;而且按照“道”和“德”的内涵自己去修行。老子的思想非常深邃,但是他不会刻意突出自己,“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他在东周的时间很长,看到周朝日益衰落,于是离开周朝,“至关”,有人说是到了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有人说是到了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境)。守关的官员对他说,您就要去隐居了,还是勉强给大家写本书吧。“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就是《道德经》的来历。有关老子出关也是很多艺术创作的题材。当然,司马迁的记载有一些也是根据传说而来。比如说老子有160多岁,甚至200多岁。他长寿的原因是什么?司马迁认为就是因为他“修道而养寿”,效果非常好。司马迁总结说,老子是个隐居的君子,从来不特意突出他自己的身份,这也是老子对于自己“无名”思想的实践。

司马迁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可见,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信奉者,在汉代或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互相攻击,一直延续到现在。

老子的生平尽管有些扑朔迷离,但他的思想却被写成文字,流传于世。

记载老子思想的书籍是《老子》,又被称为《道德经》(3)谭宝刚:《〈老子〉书名出现时间、异称、分篇和分章考》,《鄂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但《老子》这本书又很特别,版本非常多,就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有传世的,有出土的,有的写在竹简上,有的抄在丝绸上,有的是石刻的,有的是手抄的,当然也有印刷的。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五年(公元574年)在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妾的墓里,发现了陪葬的《老子》,被后人成为“古本《老子》”。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当中,也出土了《老子》,是抄在丝绸上的,非常完整,而且有甲乙两种,这个帛书本现在已经整理出来了。时隔20年,1993年,在湖北郭店又出土了战国时期用楚国文字抄写的《老子》,但是郭店的《老子》只有五千字的三分之一,大概一千六七百字。北京大学前两年又从文物市场上收购了西汉竹简本的《老子》。

《老子》的注解也非常多(4)据丁巍统计,中国历史上的《老子》相关文献有2185种、日本有430种、韩国有91种。参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老学典籍考》(批准号97BTQ004)。。最早系统注解《老子》的是战国时期韩非子所著的《解老》和《喻老》,《解老》就是从理论上解释老子,《喻老》就是引述一些故事来印证老子的思想。《解老》和《喻老》都收录在《韩非子》一书之中。

《老子河上公章句》则是西汉时期从养生方面讲解《老子》的著作,是现存《老子》注本中成书较早,影响较大者,每一章都有题目。魏晋时期非常年轻,非常有才华的学者王弼作了《王弼注》,对老子的哲理有非常重要的发挥。仅明代正统《道藏》所搜集的《道德经》本文和注本就有41种之多。我们非常熟悉的大学者和大人物,如孙思邈、唐明皇、司马光、王安石,乃至王安石的儿子王雱,都为《道德经》做过注。

中国思想典籍的外译大多比较晚。但据Misha Tadd(邰谧侠)研究,《老子》的外文译本最晚在唐朝时已经出现,是梵文译本。西方最早的印刷译本则是儒莲(Stanislas Julien)1842年出的法文译本,儒莲后出现的其译本已达72种语言、1548种译本(5)Misha Tadd(邰谧侠):《〈老子〉的全球化和新老学的成立》,《中国哲学史》2018年第2期。。这说明《老子》也是被翻译成最多种文字的思想经典之一,在世界范围产生了非常的重要影响。

二、对《老子》思想常见的误解

《老子》流传很广,可是对老子的误解也特别多。有人说《老子》是讲权术,讲阴谋的,甚至说他是厚黑学的鼻祖。最常见的误解就是认为老子的思想是消极的、倒退的、复古的。比如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在他的名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过老子要人们像动物一样浑浑噩噩地生活(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0页。,这种误解到现在还比比皆是。同时,还有另外一个极端,有一些人推崇老子思想,动不动就说只有老子的思想能够拯救二类,或者鼓吹老子的思想中有惊天的秘密,而对于《老子》的文本又做出了很多似是而非,乃至荒谬可笑的解读。所以,我们读书之前,先要有合适的态度和恰当的方法。

(一)经典是“糟粕”?

不妨从《庄子》书中的有关记载说起。《庄子·天下篇》非常推崇老子,称老子是“古之博大真人”。而《庄子·天道篇》不仅记载了孔子往见老聃的故事,也记载了一个“轮扁对桓公”的寓言,对我们今天怎样读《老子》也很有启发: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斲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斲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桓公”估计只是一个代称,但他在堂上读书,说明很好学。名为“扁”的工匠正在堂下做车轮,阿扁可能是注意到了桓公读得入神,所以放下椎和凿子,问桓公正在读的是什么书。桓公说:“是圣人的书。”这位叫阿扁的轮匠又问:“圣人还活着马?”桓公回答说:“已经死了”。轮扁随即说:“那您读的只能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厉声斥责:“我在读书,你一个匠人,凭什么妄议我读的书?!你能说出个道理来,还则罢了;说不出道理,就要被处死!”可见,桓公十分任性。轮扁就拿他自己做车轮的体会来说,粗糙一点或者顺滑一点,要恰到好处,否则过松过紧都不会做出好车轮。而“得心应手”的技能,父子之间都无法传授,所以他尽管年逾古稀,但还得要亲自做车轮。由此可见,圣人的精妙思想,也是不能言传身教的,也必会随着圣人的去世而被带走,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些糟粕罢了。

庄子在这里所强调的是,最核心、最要紧的一些理念和技能,人和人之间不能完整传递,比如京剧、昆曲等很多传统技艺,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师去世以后,这个时代就结束了。大师们留下的书籍确实如酿酒之后留下的糟粕一样,都不是最精粹的了。庄子的意思就是,读书不要拘泥的形式,掌握它的精髓且有亲身体会才是要紧的。《淮南子·道应》中引用了这个故事,文末就是用《老子》中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作为结尾。

和经典的作者本人相比,经典当然是“产品”。但是,经典一旦形成,又具有独立性,是思想和行为的依据;同时随着时空的变迁,也具有可被重新解释的空间。对于怎么对待经典,还是可以借用孔子所讲的话:“温故而知新。”我们一方面需要对古代圣贤和他们的经典有尊敬之心,不能冷漠和轻慢;同时也要耐心阅读,积极思考,得出自己的切身体会,达到“得心应手”的美妙境界。

相比于其他思想家,对老子思想所存在的误解或争议尤多,比如,“小国寡民”是不是反对技术进步;“守雌贵柔”,是不是甘做弱者;柔弱会不会被人消灭;“无为而无不为”是不是厚黑学;老子是不是推崇愚民政策等等。

(二)老子推崇“小”和“弱”是不求进步?

“小国寡民”是老子的社会理想,他是这样描述的:“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说,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交往完全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不是没有往来的可能,而是没有往来的必要。小和寡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理解成动词,是国小和民寡,目前是世界上幸福感最强的几个国家都是小国寡民。从政治哲学角度讲,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权力可以下放到民间,下放到社区,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由国家包办;同时要减少折腾,防止扰民,从而使社会真正安定。

老子的总体思想主旨,不是看重坚强,而是看重柔弱。在《淮南子·缪称训》里面记载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就是老子拜见自己的老师商容。“容张口曰:‘吾舌存乎?’曰:‘存。’曰:‘吾齿存乎?’曰:‘亡。’‘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刚亡而弱存乎?’容曰:‘嘻!天下事尽矣。’”这个故事可能也是杜撰的,强和弱实际上相辅相成的,但是老子觉得柔和弱更为根本。

《老子》第55章讲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老子主要以“含德之厚”者与“赤子”相似的形象和特征来揭示什么才是“德”的特性,他也不是片面地否定“强”,而是认为血气方刚之时,应该做主宰的,还是柔软的“心”。 有一些人驻颜有术,可以做到鹤发童颜,最关键的就是有赤子之心,德行非常地淳厚。

(三)是不是鄙视人才,反对竞争?

《老子》第三章里面确实讲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殊不知老子主张在“愚民”之前,先要“愚圣”(而不仅仅是“愚王”)。“不推崇有才干的人”“不把稀有的东西看得贵重”“看不见足以引起欲望的东西”,都是指最高统治者应该做的事情。只有统治者自己“头脑简单,心志柔弱,填饱肚子,四肢发达”,才能“永远使百姓什么也不懂,什么欲望也没有”。这样,那些有智巧之心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了。依照这种“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治理不了的事情。“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的三个“其”字,皆指“圣人”而言,正如“不见可欲”“不贵难得之货”“不尚贤”的主语都是“圣人”一样。这种思想不是只关心统治者的既得利益,而是要他们彻底放弃一切既得利益。有几个统治者能做到这样呢?!一部《儒林外史》就是“知识精英”在“尚贤”的政策下人格被扭曲、身心被摧残的画卷。“尚贤”的社会吃掉了宝玉、吃掉了黛玉、也吃掉了一切的“狂人”,因为他们都不符合“贤者”的标准。成为“贤者”是要符合条件、付出代价的。所以庄子宁愿“曳尾涂中”,也不愿意成为冠冕堂皇的牺牲。贤与不贤,在有权柄者的眼里,乃是“说你行(不行),你就行(不行),不行(行)也行(不行)”。在“尚贤”的环境中,一旦被当成“不值得‘尚’的人”,其境遇是可想而知的。而且“贤者”的称号与地位往往被沽名钓誉之辈、欺世盗名之徒所窃取,即使是本来善良的“贤者”,在被“尚”之后,或者不堪“贤者”之重负而害己,或者忘乎所以而害人。一批又一批的“贤者”此起彼伏地败露,甚至摩肩接踵地入狱。公众被“贤者”欺骗之后,就会对所有的“榜样”和“典型”产生怀疑和拒斥的心态,正与“尚贤”的初衷背道而驰。真正的贤者,做了好事是他应尽的本分,得到爱戴是他应得的回报,没有“尚”与“不尚”的问题。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整天像牛马一样疲于奔命,像猪狗一样忍气吞声,需要越来越多的心理医生,不就是因为处处有“尚贤”的骗局吗?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不尚贤”的思想也越来越显得重要。不尚贤就是你自己在处于被“尚”的状态下,放下架子,平易近人,知道“天外有天”的常识,放弃“天下第一”的狂妄和“舍我其谁”的自负。而在不被当作“人才”的情况下也可以超越名分、等级、贫富的差距,回归自我,更多地享受生命本身的乐趣。

(四)是不是否定物质财富?

《老子》第十二章里面讲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很多人批评老子说,老子的思想多么保守,多么愚民,他反对好看的东西、反对好吃的东西,反对好玩的东西,这怎么行呢?我们想想,所有的假冒伪劣产品,为什么有人上当?要么是颜色,要么是形状,要么是功利,要么是价格,总有一方面会吸引你。如果长期听那些高分贝的摇滚音乐,就会反感高雅音乐;有些人听惯了高雅音乐,就觉得通俗音乐俗不可耐。同样是古典音乐或通俗音乐,也会产生很这样那样的争论。生活中其他很多方面都是这个样子的:五音、五色、五味都会使得人们的感官停留于浅薄的满足中,从而导致功能退化,偏见盛行。

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食物的功能就是要解决饥饿问题,可是很多情况下,我们眼馋,加之嘴馋,而不是生理必须,就会被欲望牵着走。在现代商业社会里,广告业非常发达,就是千方百计挖掘刺激控制你的欲望,然后形成一种消费的怪圈,或者形成一个消费的泥潭。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就是要像老子说的“去彼取此”,“彼”就是表面浮躁的东西,“此”就是根本朴实的方面。

(五)是不是反对人际交往?

老子所说的在小国寡民的状态下,“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不是“不要往来”,而是因为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没有往来的必要”。这种理想社会的前提是摈弃用来用兵打仗的“什伯之器”,虽然有快船大车,也派不上什么用场。老百姓只要结绳记事就可以了。后世所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也是休养生息的前提条件吗?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也引用老子的思想,说:“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司马迁感慨神农氏以前的情况他不知道,至于像《诗经》与《尚书》上所描述的虞舜以及夏朝以来的情况,则是人们总是要使自己的耳目口腹之欲尽情地得到满足,身躯尽量安处于安逸兴奋的环境,而精神上还要炫耀自己的权势与能力,使这种风俗浸染百姓的思想已经很悠久了,即使用美妙的言辞逐家逐户地去劝说他们,终究也不能使他们的精神淳化。所以,如老子所言,对掌权者而言,最高明的办法顺应民众,其次是诱导他们,再其次是教育他们,更其次是束缚他们,而最不可取的办法是与民众争夺资源和利益。

三、保慈·贵柔·守雌——无为

“慈”是老子所推重的“三宝之一”: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老子》第六十七章)

显然,在“三宝”之中,老子更看重“慈”。从古至今,慈爱的妈妈都是最勇敢的,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承受一切苦难。但是老子同时又讲到:“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勇还要有智慧,还要看好时机;“不敢”意味着谨慎和戒惧,比血气之勇更为难得。为什么在野生动物园里会发生老虎吃人的事情,就是我们以人类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太久了,把它们当成玩物、宠物,就很难有一种平等意识,畏惧心态,更没有和它们和谐自然相处的能力,结果反而成为了受害者。

佛教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道德经》也有类似的思想:“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老子的意思是,圣人常常善于补救别人,所以不会废弃任何一个人;善于补救万物,所以不会废弃任何一种物。这是老子非常宝贵的一种思想,今天要建立健全各种资源保护和社会保障制度,离不开这样的指导思想。即使是在战争之中,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慈”也是可贵的品质:不以杀人为乐。同时,人类的“慈”可以和上天的救助相配合,从而使得患难解除,天下安定。

老子进一步阐释,从人的身体状态来说,人生下来都是非常柔弱的,草木也是这样的,柔弱是生命的状态,而死的状态就是很坚硬的样子。运用到军事方面,给我们的启示则是,不要认为暴力可以解决一切,过分强调军事就会导致覆灭,因此我们现在看道家认为君主高高在上的时候又表现出柔弱,不要那么强硬,这样老百姓才会有安定的生活。假如舍弃了慈爱而选择冷酷,舍弃了柔软而选择强硬,舍弃了节省而选择了铺张浪费,结果都是非常危险的。

“保慈”“贵柔”实际上都是“无为”的重要体现。《道德经》第二章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个恶不是凶恶的意思,恶是丑的意思,庄子里面讲过东施效颦,当西施皱眉头成为美的典范,大家效仿她时,这个美就变成了丑。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人为了学雷锋,先占一个位置,再让给别人,这就是伪善。而近年来以慈善的名义行诈骗的事情也非常多,善和不善,实际上相互影响或者相互依存,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都是这样子的。圣人就应该处无为之事,不要刻意说你喜欢什么,不要总是靠语言、编故事来教化老百姓偏好,这是“无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们做父母的,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有老子的无为思想。为什么?我们生下这个孩子,但孩子并不是我们的私有物品,每个都有独立的人格,父母不能因为生了这个孩子就去控制、支配和干涉孩子。在社会生活中也是一样,像西汉张良就是很有智慧的人,不居功,不自傲,功成身退。结果其他哪些贪恋权利的人都落得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下场。

老子苦口婆心地劝解统治者:恰好是因为你不居功自傲,不长期把持这个位置,反而老百姓不会抛弃你,或者其他的人会记着你。这也是“无为”的一个重要方面。

老子一方面讲无为,一方面又讲无不为。所谓的“无不为”,乃是“无为”的效果,也是“道”的特性,对统治者来说尤其重要: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老子》第三十七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第四十八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思想也引起误解。颇有人据此认为知识越多越愚蠢,对道的损害越来越大,以至于什么事都干不了。这种解释显然和老子的原意不符,因为“损之又损”的目的是达到“无为而无不为”,所以“损”是受老子肯定的行为。其实老子在这个地方讲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学,一方面是为道——对于为学、求学的人来说,知识要日益增加,先要把书读厚,每个细节都不要放过,书本变得越来越厚了,这叫日益。但是不能停留这里,很多知识应该贯穿起来,提炼出来。帛书《老子》中就是写成“为道者日损”,这个“损”不是损害,而是减少和归约的意思。当我们的知识掌握得越来越多的时候,那些枝枝叶叶的东西我们必须日益减少,只留下最根本的,最要紧的东西,就是“道”。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别人抢不走,偷不走。

“取天下无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无事”是什么意思?就是用最和平的方式获得天下,而不是靠制造事端和诉诸于武力争夺政权。对民众的限制越多,越锐利的工具,越繁杂的法令,所造成的纷争,阴暗和偷盗越多。古人的智慧已经把如何取天下看得非常通透,可是统治者们往往利令智昏,把老子对统治者的要求置之脑后,走上相反的道路。在军事方面也是这样。战争的目的达到一个最低限度就可以了,而且战胜以后不要逞强,要以丧礼处置,祭奠那些战争当中死去的人。

四、 “玄德”、“无为”与“大道”

《老子》第六十五章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大家猛地一看,会觉得这不是愚民是什么?其实老子讲得非常明白,统治者不要耍弄你那些所谓的机智和聪明去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否则就是国之贼。“玄德”就是更超越一步,要用淳朴地自然的心态对待老百姓,不和老百姓斤斤计较,不光要求老百姓有赤子之心,统治者同样有赤子之心,这样的德行叫做“玄德”,表面上看起来是愚民,其实是要求统治者首先放弃依靠所谓的聪明才智,或者是所谓的奸诈治理国家。如果说“生”“长”“为”体现了“德”的话,“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为而不恃”就体现了“玄德”(7)如郑开所论,“玄德”既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概念,亦是诸子时期“哲学突破”的重要标尺。一方面,《老子》中的“玄德”涉及政治和伦理两方面的内容,是老子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基础概念;另一方面,从思想史发展的角度看,“玄德”概念及其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深刻改变且丰富了中国古代思想世界。"玄德"不仅是道家无为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道家伦理学中超道德论的思想依据。参见郑开:《玄德论——关于老子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解读与阐释》,《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可见,“无为”“好静”“无事”“无欲”,都是对统治者而言,如果统治者的言传身教都符合无为的要求,老百姓就会自动受到感化,自觉端正行为,生活也就会非常安定。“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国家,就像做小鱼一样,不能翻腾来翻腾去,掌握好火候和幅度,保持其原汁原味最要紧。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理想的善德善行就像水一样,善于利益万物而不借助争斗的途径。因为水有这样的特性,和“道”非常接近。老子之所以强调“若”,是因为贪婪短视的人们常常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即使在水资源方面,也常常排污滥用,破坏水源,占用河床,结果造成灾害频仍。而都江堰等著名的水利工程就是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势和水势,根据气候变化蓄积或疏导水流,无论旱涝,都能发挥关键作用。

“无为”,如果一定勉勉强强用现代汉语概括的话,可以为理解为不妄想、不强制、不僵化、不把持、不干扰、不欺诈、不诱惑、不居功、不炫耀、不攀附、不妄为等等。

总结一下老子的思想,就是“道”“德”并重,“生”“成”并举:“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意思是各种事情由“道”生成,由“德”蓄养育,由“物”体现,由“势”成就。故此,万事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看重“德”,而“玄德”则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在老子眼里,“大道”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其实,“道”和“大”也是勉强的称呼,但是它所指称的那个“物”却在天地之前业已生成,而且由多种因缘混合而成。它的特性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依赖而显得寂寞和寥落;另一方面又是生天生地,并和“天”“地”“人”一起被称为时空场域中的“四大”。“人”作为“四大”之一,要效法“地”,而“地”又效法“天”。“地”和“天”值得“人”效法的特性,借用《周易·大象传》所言,则分别是“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而《老子》进一步指出“天”所效法的是“道”,而“道”所效法的则是“自然”——“由自而然”或“自己而然”(8)如刘笑敢所论:“‘自然’不是一般的叙述性词汇,而是与道、与圣人、与万物密切相关的普遍性概念和价值。”(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刊与析评引论》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自然”是“万物”的“自然”,而不是“道”的“自己如此”。亦如王中江所论:“‘万物’按照自身的本性自行其是,自行变化,这才是老子所说的‘自然’”;“在广大的宇宙体系中,‘道’遵循万物的‘自然’”;在有限的人间社会中,“圣人”则遵循“百姓的‘自然’”。(王中江:《“道法自然”本意》,《寻根》2009年第3期。)老子“自然”的思想中也蕴含着“自由”的价值观,参见陈霞:《论自然》,《宗教与哲学》第六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让我们记住老子的训诫。

五、老子思想与“现代”

老子的思想往往被指斥为“前现代的”。近现代以来,老子思想成为一些中国思想家表达“自由”“民主”,乃至论述市场经济必要性的思想资源。有学者总结认为:

中国古代《老子》一书中有许多思想与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的见解颇为相似。这些思想成分包括:“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无为而治”的最小政府主张,“视若刍狗”的一视同仁主张,“见素抱朴”的自然人性论,“可道非道”的不可知论,“谦和慈柔”的博爱主义。(9)马德成:《老子思想的自由主义解读》,《江淮论坛》2007年第3期。

这些总结还不足以阐发老子思想的价值,因为老子思想同样适用于对于“现代”的反思,正如白奚所论:

老子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依据自然主义的理念,预见到了文明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种道家式的忧患意识 ,是对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终极关怀。现代人类正面临着多方面的严重问题 ,而老子思想中以自然主义为基本精神的古老智慧,正可以作为现代人寻找文化对策、解决生活危机的新的智慧的源泉。(10)白奚:《老子思想的世界性和现代意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当然,老子的思想首先是基于对于历史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的反思,《汉书·艺文志》谓:“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11)后世学者对此争论颇多,王博撰有《老子之道的史官特色》一文,见于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而这些反思是具有超越性的。

猜你喜欢
老子孔子思想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孔子的一生
思想与“剑”
孔子的一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智者老子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