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方海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三先生1980年启动编写《宋明理学史》,1985年年终写竣,上下两册,134.4万字,198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回溯了绵延700余年的理学思想体系,系统地阐述了宋、元、明时期理学的产生、发展和走向衰弱的历史过程,在理论上剖析了理学的主要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了理学的社会功能及其历史作用。
30年来,《宋明理学史》已成为思想史、哲学史、中国学术史及相关学科领域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读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该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界定了宋明理学的思想史地位,认为宋明理学以儒学为主,吸收了佛学和道教思想,是在唐朝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术思想;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事实与思想史料进行了辨析、研讨,认为宋明理学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是中国思想学说融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三是围绕“性与天道”这一理学讨论的中心内容,针对理学中“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别相互诘辩、彼此渗透与合流的趋势,通过对其产生与演变的历史条件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四是不仅关注著名的理学家,而且对一些虽然不大知名,但在理学的演变或更深思想渊源的承接传授方面有过影响的理学家,也做了深入的研究,全面呈现了宋明理学的面貌;五是对元代理学开辟专章予以论述,认为只有掌握了元代理学的特点,才能了解宋代理学是如何经过这个中间环节而转向明代理学的。
30年来,理学史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但《宋明理学史》的学术价值依然弥久弥新,给读者以启迪。因时代原因,在重版之际,有必要对《宋明理学史》进行理性反思和适度修订。
据张岂之先生讲,邱汉生先生认为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前人的思想学术业绩,必然要排除主观的随意性,不宜刻薄,也毋庸偏爱。他认为,依据邱汉生先生的意见,努力摆脱各种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局限,在合适时间,对《宋明理学史》进行修订是必要的。张先生回忆,1992年,邱汉生先生因病住院,他去看望,当时邱先生已不能整句说话,张先生只听到邱先生说出的“宋明”两个字。自那时起,张岂之先生就把修订《宋明理学史》当作缅怀邱汉生先生的一种方式,把紧扣时代主题、增强问题意识、助推中国哲学发展作为一个史学家的责任担当,时刻记在心头。
张岂之先生认为,作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宋明理学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是对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隋唐佛学思想的批判性转化,也是对先秦时期以来传统儒学的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体现。对宋明理学作深入研究及整体性、多元性地全面展示,可对坚定文化自信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数十年来,他从通贯性和整体性的角度,加强对宋明理学的学术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修订工作。修订版更加契合学术与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