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2019-12-14 04:02刘新平
丝路视野 2019年16期
关键词:模式研究项目管理

刘新平

摘 要:当前,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模式(以下称为PM模式)受到高度重视,但过程管理和控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本文对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技术中重要的项目和管理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合经典理论和项目管理模式、系统功能日常管理和相关组织等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项目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关键词:项目管理 重大科技 模式研究

PM模式需要部门之间的完美配合才能成功完成宏伟的项目。项目管理工作必须重视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并对施工期进行人员、质量、工期等的高效管理。盲目地依靠实践经验,不能满足复杂的项目管理要求。项目管理活动是确保工程稳定和可持续运营的基础,也是提高项目质量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技术手段。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看,项目的日常管理就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尤其为PM模式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一、现代项目管理的特征和内容

现代项目管理的实施,是根据项目业主或投资者的意愿出发,确定项目及管理人员和方式,由项目经理确认项目的章程、实施计划、确定和组织施工单位、监督系统项目的施工、验收项目、完成交付,特征和内容如下:

(一)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管理工作的具体目标是确保项目顺利完成。与项目实施无关的事项不在项目管理模式的范围内,因此必须区分严格的标准。事实上,项目管理模式范围的扩大并不是每个人都关心的,这往往会导致整体预算超支、工期延长和项目变得更加复杂。

(二)项目时间管理

施工时间一般都约定在合同协议书中的相关规定中,由施工方与业主协商沟通确定,在签订合同时明确规定了工期。如果投标人需要坚持投标,将默认确定工期。在项目施工合同协议签订后,项目经理应根据施工合同约定的内容,在合理的时间内安排项目工作,确保项目在工期内完成。在整个管理工作的循环中,项目时间管理的推进可以分解工作环节的进展速度,制定分包工作的时间,按层次制定本项工作的周期计划。

(三)项目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是指建设单位签订的符合合同要求的已完工程项目。必须认识到项目的质量是管理的核心。虽然质量问题可以通过检查来调整,但工程项目具有独特且显著的特点,许多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在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的同时,预防和控制必须优于检查,若项目出现质量问题,这将是一个遗憾。为项目质量得到有效保障,项目经理必须以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心态,严厉打击违规行为,对重大失误的项目经理要追究责任,对违法犯罪活动和后果采取强制措施。

(四)项目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将项目投资的总体成本以及控制对象,在项目的每个环节进行计量、估算、经济预算、现金结算和预算编制管理,以减少项目投资的支出。大部分成本支出是材料、机器、资源的投入。对于材料和资源的综合成本,要求项目经理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成员,对不符合项目成本管理规范的行為和胜任困难的人员,要进行调离或解雇。

二、科技重大专项PM模式特点

(一)科学性

重大专项建设是前瞻性的研究项目。具有投资高、强度大和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并且需要比较科学知识和各种先进的技术作为平台支持。深入的研究规模很大,相关的研究成果对社会有利。因为,影响重大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模式应该有一个独特而清晰的概念来进行科学的解释,层次的逻辑基础要清晰,对其丰富的科学理论内涵及结果才有可靠性。

(二)完整性

完整性意味着重要项目的PM模式应该囊括整个项目过程的所有方面、核心元素和整体工作团队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在项目管理的模式上,系统地形成一个具有独特特征的管理方向。

(三)规范性

重大专项PM模式的每个环节、步骤和过程都应该有严格的规则和标准,包括详细的分析、模型结构的初步构建、基本模型的审查、持续实施的方案和技术的实际应用等。

(四)可执行性

PM模式要把我国现行的法律创新政策和相关的管理模式及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从重大专项管理的突出特点出发,把现阶段和我国日常管理研究的成果结合,系统地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各具特色的管理体制模式。

(五)持续改进性

科技项目管理研究主要代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先进性,是确保中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前列的依托。除了避免相关研究和长期规划发展的滞后外,还应将管理模式的标准水平提高到国际领先水平。因此,有必要根据国情发展情况,优化和完善项目管理模式。但是,对重大专项目PM模式的研究来说,应具有可以持续改进的突出特征。

三、现代项目管理完善对策

(一)健全监控制度

首先,在严格的可行性论证、项目计划、持续实施、控制、项目的检查、验收的过程中,使用动态监视表格,通过综合考虑来控制重大科技项目。对相关的科技人员进行动态监控,制定明确的职能、职责和义务,建立日常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规范性要求。其次,职能部门在实施监控制度帮助下,构建监控体系,确保项目的持续运行,加强工程监理机制的严格监管措施。例如:在项目可行性论证与分析管理模式经验的过程中,学术研究与管理部门必须遵循连贯、可操作性、可行性和协调度的总体原则,并运用资金科学地监控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成本。根据方案的实际需要,可以有效监控各个方面的情况。为保证重大科技项目的整体质量,我们应该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进行科学的配置,确保项目的各个环节、资金管理和人事管理的职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保证重大专项PM模式顺利实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对项目的全过程和最佳成果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价核心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影响重大专项PM模式建设的关键内容。因此,我国科研教学部门有责任在传统项目和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另外,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应优化传统综合评价体系内容,采用具体的实践验证结果和常用的评价方法来衡量成果标准。

(三)建立项目管理通报系统

在重大专项PM模式实施的过程中,项目的各个环节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基于项目管理工作传统科学理论整体平衡能力的特点,项目管理通报系统功能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项目信息内容的发布和后续处理水平,促进创新技术项目的整体协调统一,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模式,为管理人员和相关科研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方便管理工作的决策过程。

(四)加强项目管理的风险预防性

科研教学机构应着力提高防范潜在风险的能力,制定与时俱进的科技项目管理的潜在风险防范计划,加强创新科技项目中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有助于建立重大专项PM模式中的防控机制,定期对项目的实施和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监督,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建立风险反馈机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微调,提高重大专项PM模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科研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项目人为风险因素管理,建立预防制度,严格规范选拔与聘用,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考核标准、奖惩措施,提高人才管理的潜在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重大专项PM模式可以促进中国新科技项目的快速发展,其应用已成为项目管理工作改革方向和突破性创新的主要趋势。建立基于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的重大专项PM模式体系,以提高项目管理的速度和效率,保证项目管理的可行性,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胡俊卿,杜娟.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石油人力资源,2018(05):85—90.

[2]付蓉.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7(32):13—15.

[3]敖斯斯.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下的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01):135.

[4]孙立宏,付蓉,吴长付,黄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模式及其启示[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1—5.

猜你喜欢
模式研究项目管理
项目式学习从娃娃抓起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指南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沈阳市乡村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位与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