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震科普内容与传播方式的契合

2019-12-14 07:15谭阳
城市与减灾 2019年6期
关键词:防震科普形式

谭阳

在我国几十年的地震科普实践中,探索出了多种多样的科普形式或模式,以满足不同背景、不同对象、不同时段的人们对地震科普的需求。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播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所以我们要关注和思考地震科普的内容及其表达形式,即什么样的地震科普内容“配置”什么样的科普形式,才能产生更好的科普效果。

地震科普的主要内容及传播方式

为了使科普内容与科普形式做到较好的契合,有必要先厘清地震科普的具体内容及表达的方式。

(一)地震科普的内容

早期的地震科普内容相对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地震常识类和前兆观测类。1976年唐山地震后,明显地增加了避震知识、自救互救知识、抗震知识等内容,到了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后,又明显增加了地震应急知识的内容。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安全的需要,到目前为止,地震科普的内容已经十分丰富和全面。

初步归纳有如下几个方面:发生地震的信息(地震大小、地点、特点、专家解读等)、地震常识(地震的产生、地震三要素、地震波、地震类型、地震灾害(含次生灾害)等)、地震预报(地震前兆、观测手段、观测仪器、预报方法等)、地震应急(应急预案、地震预警、逃生避险、自救互救、现场营救、避难场所等)、建筑抗震(工程抗震、民居抗震、城市抗震、减隔震技术等)、还有医疗救护、灾后心理干预、震后生活、恢复重建知识及地震科技发展介绍等。

(二)地震科普的形式

在长期的地震科普实践中,为了满足防震减灾工作和社会公众的需要,曾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过多种科普形式。如:书刊报纸平面媒体的形式、板报橱窗专栏广告的形式、专题报告讲座的形式、广播电视的形式、展览体验竞赛的形式等。

这些形式都曾经是不同时期的创新形式或模式,并在各个时期的地震科普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传播理念的改变,尤其是互联网的诞生,上述不同时期出现的模式,有的功能慢慢地弱化了,它们的部分功能和数量正在被新传播形式所取代。尤其是近几年,在“互联网+”的理念下,移动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也发生了变化。科普的形式乘上新技术的翅膀,也得到了再一次的创新或升华。

当前,地震科普形式已经在向资源数字化、传输网络化及移动化、应用个性化(如自媒体)的方向发展。地震系统内各单位都在努力将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来,推进网络化的建设,搭建有效的传播平台,运用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为全新的地震科普传播形式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有了新媒体的介入,我们可以将地震科普传播形式进一步归纳为六类:①平面媒体类,像图书、展板、挂图、报刊杂志等;②报告类,像科普报告、讲座等;③视频类,像广播电视、影视专题片、动画等;④展览类,像展馆、展厅、教育基地、流动展厅等;⑤平台类,像网站、微博、微信、公共平台、APP等;⑥体验类,像游戏、VR(AR)、振动台、展览中特效环境等。在向移动媒体发展的过程中,地震科普传播形式还呈现出即时化、碎片化、双向化、沉浸化等特点。

地震科普内容与传播方式的契合

传媒形态是影响大众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地震科普中,公众的关注度、偏好、接受层次都关系影响着我们的科普效果。

当前,地震系统正在大力推进防震减灾科普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等活动。要使“七进”科普宣传活动取得好的成效,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相契合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按照传播学的观点,一次好的科普效果或结果,需要有一个恰当的科普内容,一个适合的科普对象、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这就意味着在科普对象确定的情况下,要追求好的科普效果,一是要确定合适的科普内容,主要是重点内容要有针对性;二是要选用恰当的科普形式与内容相契合,即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一)对于城乡社区居民,中小学生、企业员工等对象,最适合的科普内容应该是地震常识、震时逃生避险、自救互救等,其科普形式可以采取影视、讲座、橱窗、VR、避险及疏散演练,这样加深他们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增强防震意识,提高避险技能会更加有效。尤其是针对青少年,趣味性和互动性更为重要,应尽量避免长篇大论的专业知识,可以根据他们这个年龄段,求知欲旺盛、探索欲强烈、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如手机微信)积极开展游戏、互动及沉浸(如VR)体验,还可以利用组织兴趣小组、夏令营、竞赛等形式,进行地震科普的传播。

(二)对于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的应急从业人员等对象,由于他们担负着地震应急使命和关键决策的职责。应重点选择地震应急预案、地震避难场所建设、震后疏散与安置、地震预警、紧急救援等内容。其形式可采取地震科普报告、知识讲座、桌面应急演练等方式,以达到有效提升他们的应急管理水平、科学决策的能力及应急处置的能力。

(三)对于建设、规划、设计部门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及各级政府的管理人员等对象,应主要选择建筑物抗震、隔震、减震技术及活断层、场地环境选择等内容(当然这些内容也适合一般的社会公众)。其表达方式适合用影像、模型、沙盘等可演示和操作的形式。主要为了更好地达到启发他们战胜地震灾害的心智或自觉应用抗震减震技术(如农村民居建设、厂房选址、工程建设等)的目的。

(四)对于应急志愿人员、第一响应人、居民及学生等对象,其内容除了选择以上地震常识外,应着重选择现场医疗救护(如止血、包扎、CPR)、心理干预、求救方法等知识。而医疗救护的内容最好的表达方式是演示及实操。

以上所谈的是对不同科普对象采用不同科普内容和表现形式(图1),但在日常科普宣传中,无论是科普报告还是科普展览,其内容都是综合性的,所以表达形式也是多样性的集合体。譬如一场地震科普讲座,PPT的表达方式是常用的,但PPT中不能只有文字和图片,还应穿插些影视片段。像构造运动、建筑抗震等内容都适合采用动画视频,有条件还应采用小的实验装置来演示,以增强视觉效果。所以,一堂好的科普讲座,应是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并与各种传播方式相契合的综合应用体,这样科普讲座才会生动,表现出的效果才会更好。

图1 不同人群地震科普内容示意图

总之,一切科普宣传都要努力追求其内容与最适宜的表达形式相统一,尤其是地震科普展馆(展厅、基地)更应如此,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科普效果。

几种新媒体在地震科普中的应用

每一种传播方式和载体都能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在进行科普宣传时都能派上用场,但是如果传播工具发生了变化,即使传播内容一致,也能对受众产生不同的感官刺激。所以我们进行科普宣传时要特别注重表达形式,尤其是对功能性强的传播载体的运用。近年来新媒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不仅在于它传播速度快,更在于其传播功能的强大及传播方式的便捷。所以在地震科普宣传中,除了运用传统媒体外,还要尽可能多的采用新媒体,不断拓展地震科普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新媒体在地震科普宣传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种方式:

(一)“互联网+”

统计资料显示,在地震系统的门户网站中,几乎都有地震科普内容,而且比较全面,有文章、图片、视频、问答、震例等形式。有的地震科普专业网站,除了有网上地震博物馆外,还制作有手机移动版。一些新闻媒体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等)、商业网站(百度、新浪、搜狐等)和政府部门门户网站,在重大地震发生时段、地震发生活跃时期,也都运用“互联网+”技术,制作地震科普新产品,使震情信息和科普知识更快更便捷地传到公众手里。如汶川地震、玉树等地震后这类传播方式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博客及微博

博客是互联网的一种交流方式,当博客的访客人数达到一定数量级时,博客就具备了大众传播的特点。还有微博,微博是博客的微缩版,它的出现逐步取代博客,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微博平台通过直观、形象的小视频、图片、flash动画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它的优势在于传播范围大、反应速度快,碎片化或“零食”性的信息直奔主题。尤其是官微和名人的微博,权威性强、可信度高,感兴趣或转发的人群更多,北京市地震局开通的微博,现在“粉丝”数量也达100多万人次。粉丝数量的增多表示大众有对防震减灾信息的需求,愿意了解地震知识、信息及工作情况。同时,粉丝们的及时响应,短时间内传播覆盖面迅速扩大,为地震科普、防灾救灾、消除谣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三)微信

微信公众平台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动画、H5、互动等手段,通过每日或每周定期发布的方式,面向关注目标群发送内容,并实现与公众的全方位沟通。微信的优势还在于社交,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朋友圈里可以畅所尽言,利用“接地气”的语言,使人容易接受。公众平台把传统媒体的许多优点集中起来,把碎片化的科普资源优化组合,内容上可读性和实用性强,无论是在信息量、内容和形式上,其优势都是其他平台无法与之相比的。在使用微信的时候,信息多来自好友的信息转发,可以说,微信是较强关系链的交流媒介。对于朋友分享推荐的信息,大多数人都乐于去看,而不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地震科普知识就能在融合和潜移默化中得到迅速的传播。

(四)手机APP

图3 VR地震沉浸式体验

APP是application的简称,也就是应用的意思,即基于手机操作系统开发的各种应用程序(图2)。手机上安装的游戏、微信、定票系统、包括现在流行的AR技术(比如用手机镜头看真实 图2 地震科普APP应用地震的场景)均是APP的应用产品。现在的地震科普宣传使用手机APP,采用视频、动漫、图片、flash、虚拟现实技术等多媒体手段对地震科普内容进行讲解和演示,既方便受众获取地震知识,又有助于激发受众的兴趣、增进受众对科普内容的理解。近年来,在手机APP的应用方面涌现了很多图文并茂形式的地震科普内容,如“宝宝巴士”“创客平台”等,都有很高的下载量,可见其生命力的强大。

(五)VR技术

随着数字技术、VR技术的逐渐发展起来,地震科普宣传工作逐渐从视觉扩展到听觉、感觉多维度的感受。VR技术可以为大众提供体感游戏、360度全景体验等高仿真地震科普体验(图3),有效引导大众通过体验形式获取地震科普知识,并可有效地检验受众学习防震知识和掌握避险技能的效果,如不同场景中遇震避险的虚拟体验等。目前,许多地震展馆、展厅都运用了VR设备和技术,全景体验式的科普方式也逐渐走入移动设备。

在未来,以智能终端为主要载体的移动媒体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互联网的功能从电脑转移到手机上,产生了全新的传播及沟通模式。其交互性强、信息获取快等特点使得手机媒体成为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习惯性媒体。因此,地震科普要充分注重“互联网+”和“移动媒体”强大功能和作用,尤其是注重破坏性地震发生时期,通过手机等媒介第一时间向社会推送地震实况信息和应急科普知识,并作好实时跟进和对话交互,强化大数据、移动性地震科普传播服务。

综上所述,一切科普宣传都要努力追求其内容与表达形式相统一。我们不仅要不断创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内容,创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形式,更要注重科普内容和表达形式契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防震减灾科普的整体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段对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需求,才能收到最佳的科普效果,使我们的科普工作更有意义。

猜你喜欢
防震科普形式
防震演练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科普达人养成记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家庭防震
科普漫画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