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俊士
尼雅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民丰县卡巴克·阿斯坎尔村北30 余公里处的尼雅绿洲上,深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尼雅河尾闾地带。整个遗址以北纬37°50′32.9″,东经82°42′14.3″的佛塔为中心,沿尼雅河古河道呈南北向条带状分布,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7公里,海拔1250米上下。遗址周围被沙丘和红柳包所围绕,遍布各类遗迹两百余处,出土佉卢文和汉文文书、简牍上千件,其他各种遗物不可胜数①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1988—1997年度民丰县尼雅遗址考古调查简报》,《新疆文物》2014年第3-4期。。结合考古遗址和出土文物的信息,可以确认尼雅遗址即汉代的精绝国故地和东汉末年之后鄯善国治下的凯度多州故址,遗址年代最早可到公元前6世纪,最晚到4世纪中叶已被废弃。
斯坦因曾称尼雅遗址为“小庞贝古城”②[英]斯坦因著,向达译:《西域考古记》,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03页。,形容其废弃之突然、迅速。百年来,尼雅绿洲缘何被废弃,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假说,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三类观点:
由于现在的尼雅遗址深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彻底干涸的古河床横穿整个遗址,因此自然使人首先想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侯甬坚在对尼雅河径流进行历史考察之后,认为遗址废弃主要是因为尼雅河水量的逐渐减少,导致其交通利用价值下降,当地的生存条件也发生显著变化,才使得它最终被废弃①侯甬坚:《西昆仑出山径流尼雅河与尼雅聚落》,《西域研究》2009年第1期。。舒强、钟巍等人结合塔里木盆地古气候环境演化的研究,提出大约在公元4—5世纪,尼雅地区的气候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升温现象,导致了河流水量减少、流程缩短,沙漠化加剧,绿洲面积萎缩。这种气候的暖干突变也是同一时期塔里木盆地周边其他古城被废弃的主要原因②舒强、钟巍、李偲:《塔里木盆地南缘古遗址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11期。。
的确,精绝国始终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历史上尼雅河的流程也一直在不断缩短,但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看,人力的作用还不至于在短期内就对自然环境造成恶劣的破坏。从现场考古发现也可以看出,在尼雅遗址被废弃时,当地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恶化到不适宜人生存的地步。遗址中到处还可以看到成排的树木,从佉卢文文书中也可发现当地人已经意识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并开始有意识地控制水的使用和保护环境。再者,尼雅河的河水萎缩对精绝人而言也不是一个新问题,实际在之前的几百年历史中,他们的活动居住范围就在不断地沿着尼雅河河道往上游迁徙③从尼雅遗址现存遗迹的整体分布来看,整个尼雅遗址大致可分为北、中、南三区,其中北区为汉代精绝国的地域范围,中区是鄯善国凯度多州时期的行政中心和宗教中心。参见刘文锁:《尼雅遗址形制布局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但是从尼雅遗址往南一直到大麻扎一带,考古学者并没有发现大规模的遗址,说明精绝人并没有按照之前的惯例继续向河流上游迁徙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气候状况虽然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极端的气候事件也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对尼雅遗址突遭废弃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合理解释。其实斯坦因第一次考察尼雅遗址时就已提醒过我们这一点:“虽然这个自然事实(指尼雅河河道后缩——笔者注)充分说明了为什么古代遗址从未被重新起用过,但这并不证明它就是最初遗址被废弃的直接和唯一的原因。”④[英]斯坦因著,巫新华等译:《古代和田》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01页。
另一种观点是精绝国遭到了外敌入侵,迫使当地人出逃。对于入侵者,有说是南山游牧部落⑤殷晴:《丝绸之路经济史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28页。,更多人则相信是佉卢文文书记载的苏毗人,但是对于何为苏毗人,学界争议很大⑥佉卢文文书中多次提到有山地人、苏毗人频繁袭扰精绝,这些人应属在阿尔金山游牧的羌人部落,也有说是青藏高原上的古藏人。。从尼雅遗址的现场发掘情况显示,当地居民似乎是突遭变故,只能随身携带贵重物品匆忙离去,“遗址古代居室中凡有价值以及尚可适用的东西,如不是被最后的居人,便是他们离去不久被人搜检一空……最后的居民……没有遗留下有实用价值的东西”⑦[英]斯坦因著,向达译:《西域考古记》,北京:商务印书馆,第85、103页。,甚至连拴着的狗都忘了解开。这种突然而至的社会性灾难,最有可能的当然是战争掠夺。结合佉卢文文书中反复提到的“若扜弥和于阗有什么消息,务必向朕,伟大之国王陛下上书禀报”,“苏毗人之威胁令人担忧”“警惕苏毗人……速派其他戍卒来”,的确表明精绝人时刻面临着于阗国和苏毗人的威胁。但是考古工作者在尼雅遗址并没有发现战争的痕迹,自然垮塌的房屋,堆积如山的粮食也显示在精绝人离去之后,这里既没有遭遇掠夺,也再没有人定居,时间在这里仿佛被定格在他们离开的瞬间,直到沙漠挖宝人和斯坦因的闯入。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于阗人、苏毗人的入侵对精绝人来说其实并不少见,佉卢文文书中明确提到的就有多次。第272号文书更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为了应对于阗、苏毗的威胁,鄯善国在凯度多州附近设置了一个避难用的城:“去年,汝因来自苏毗人的严重威胁曾将州邦之百姓安置于城内,现在苏毗人已全部撤离,以前彼等居住在何处,现仍应住在何处。汝州的局势现已缓和,汝处现已安定,没有来自于阗的侵扰。现对劳特伽地方的人须作登记,所以该城仍须防守。”①林梅村:《沙海古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1-82页。但是这座城究竟在哪目前还不得而知。在第357、494 号文书中,国王也多次下令,战争期间债主不得要债,要“待国家安定时,再做清算。关于国境被掠后债务偿还问题,须调查彼等如何解决此类事宜”②林梅村:《沙海古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99、124-125页。说明当地人在面对于阗人、苏毗人的频繁掠夺情况下,已经形成了一套应对方法,包括暂避它处,等劫掠过后再返家,战争期间不得讨债,要等安定后再清算等等。所以有关战争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为什么在这次“假警报”之后,精绝人没有像之前一样返回到尼雅绿洲继续生活?
当然,更多学者倾向于精绝人放弃尼雅绿洲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如杨逸畴提出是“自然和人文社会因素的偶合与叠加”导致了尼雅绿洲的消亡,至于精绝人则是迁徙到他处,“最终融化在西域兴起的维吾尔民族中”③杨逸畴:《尼雅环境的演化和文明兴衰》,载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考察队编:《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报告书(第二卷)》,第325-328页。他的观点重点仍是放在水资源短缺这一因素上,只是缺水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环境导致,也可能是战争、瘟疫等人文社会原因破坏了水源、水系等。根据现在的考古发现,所谓战争、瘟疫破坏了水源这一论点缺少证据,并不能成立。。岳廷俊则认为是战争等政治因素促成了精绝人的搬迁,同时尼雅绿洲的自然条件也不再适宜居住,所以精绝人搬迁到更好的地方去④岳廷俊:《尼雅遗址废弃浅析》,《西北史地》1999年第4期。。李并成也指出尼雅绿洲的毁灭是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气候变干、尼雅河水流量减少、冬季处于西北与东北两组风所携带流沙夹击的自然因素背景下,人们不顾及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而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破坏了固沙植被,以及大规模战乱的破坏”⑤李并成:《塔里木盆地尼雅古绿洲沙漠化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年第2期。。
目前来看,在以上诸多推论和假说中,由于长期的自然环境恶化和突发的战争威胁等多种因素,迫使精绝人匆忙放弃尼雅绿洲,另寻他处居住这一看法似乎比较符合逻辑推断。不过笔者以为,固然于阗国、苏毗人的频繁袭扰、掠夺对于尼雅绿洲来说是一个重要威胁因素,但是还不至于让当时的西域大国鄯善国如此惊慌失措。从4世纪中叶前后的西域形势来看,当时的鄯善国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其中更大的威胁是北方的焉耆国。
焉耆国,《汉书·西域传》载其:“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击胡候,却胡候、辅国、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左右君、击胡君各二人,译长三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①《汉书》卷96下,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3917-3918页。作为丝路北道的大国,焉耆国正处天山峡谷中间的焉耆盆地腹心,北接乌孙,东临吐鲁番盆地,西达龟兹,南下可沿塔里木河、孔雀河直至尉犁、楼兰、且末等丝路南道诸国,是联通西域南北的重要渠道。因此在西汉势力进入西域之前,匈奴一直将焉耆国作为其统治西域的核心,在焉耆盆地周边设置僮仆都尉,“使领西域,常居焉耆、危须、尉黎间,赋税诸国,取富给焉”。匈奴日逐王率众降汉之后,西汉政府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而都护治所也选在了离焉耆国不远的乌垒城。焉耆国自此也成为汉朝的羁縻属国之一。
但是焉耆国并不甘心臣服。始建国五年(13),焉耆国趁王莽无力控制西域之机,率先叛乱,杀西域都护但钦。天凤三年(16),五威将王骏率莎车、龟兹兵讨伐焉耆,结果遭焉耆伏兵拦截,加上姑墨、尉犁、危须等国阵前倒戈,致使王骏全军覆没。直到永元六年(94),班超发龟兹、鄯善等八国士兵共七万余人讨伐焉耆,杀焉耆王和尉犁王,改立焉耆左侯元孟为焉耆王,才重新收复焉耆国。东汉末年,西域交通断绝后,诸国之间互相兼并,尉犁、危须、山国都被焉耆吞并。晋武帝太康年间(280—289),甚至一度占据龟兹国,“葱岭以东莫不服”②《晋书》卷97,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542页。,可见其当时国势之盛,除了已被吞并的尉犁、危须、山国之外,首当其冲受到威胁的自然是距离最近的龟兹和鄯善。
西晋之后,控制河西地区的张氏家族积极经营西域,尤其是张骏(307—346)继位之后,先在高昌设郡,后又“使其将杨宣率众越流沙,伐龟兹、鄯善,于是西域并降。……焉耆前部、于阗王并遣使贡方物”③《晋书》卷86,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37页。此处的焉耆前部应是指焉耆、车师前部。。龟兹在焉耆西边,鄯善在焉耆南部,而高昌郡正处焉耆之东,焉耆国已然被三面包围,张骏之所以舍近求远,先伐龟兹、鄯善,正是为了给下一步征讨焉耆做准备。果然,东晋永和元年冬十二月(345),张骏以沙州刺史杨宣为帅发兵讨伐焉耆,前锋张植所向风靡,先攻破贲仑城,再击败遮留谷的焉耆伏兵,占据尉犁,最终迫使焉耆王龙熙“率群下四万人肉袒降于宣”④《晋书》卷97,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542-2543页。。早已被征服的龟兹、鄯善等国在此期间应该也出了不少力。然而张骏在征服焉耆之后数月就去世,后赵也趁前凉新君张重华刚立,不断进犯,前凉以举国之力勉强应对①据《资治通鉴·晋纪》,“张骏伐焉耆”事在永和元年(345)十二月,永和二年(346)五月丙戌,张骏薨,张重华继位。同年后赵将军“王擢击张重华,袭武街,执护军曹权、胡宣,徙七千余户于雍州。凉州刺史麻秋、将军孙伏都攻金城,太守张冲请降,凉州震动。重华悉发境内兵,使征南将军裴恒将之以御赵”。详见《资治通鉴》卷97,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118-2121页。。永和七年(351),后赵灭亡,但是前秦又继而兴起,与前凉之间又接连战争,双方损失惨重,张重华也在永和九年(353)病卒②永和九年(353)二月,张重华以王擢(时已投靠前凉,受张重华宠信)为“征虏将军、秦州刺史、假节,使张弘、宗悠率步骑万五千配擢,伐苻健。健遣苻硕御之,战于龙黎。擢等大败,单骑而还,弘、悠皆没”,事见《晋书》卷86,第2244页;永和九年五月,“张重华复使王擢率众二万伐上邽,秦州郡县多应之;苻愿战败,奔长安。重华因上疏请伐秦,诏进重华凉州牧”,但是还未受诏就已病逝,事见《资治通鉴》卷99,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183页。。张重华死后,前凉陷入内乱,国内大族纷纷起兵反叛,国势大衰。张氏家族对西域的控制能力也大为衰减。最终在376年,前凉被前秦苻坚正式攻灭。
总之,焉耆虽然被前凉征服,但是实力并未严重受损,而前凉却陷入了与后赵、前秦的战争中,再也无暇西顾。从345年到376年几十年间的西域历史虽然没有记载,但是可以想见,在没有中原势力的干涉下,已经吞并周边尉犁、危须、山国等国并且依然拥有强大实力的焉耆国,显然不会停下兼并的步伐。而鄯善国和车师前部无疑正是其首要目标。鄯善国虽处焉耆国南部,中间有沙漠相隔,但是从焉耆盆地沿塔里木河南下可以毫不费力地直抵鄯善国的国都——扜泥城。而车师前部正在其东南部,距离更近。先兼并鄯善、车师前部不但可以稳定后方,使其可以毫无顾忌地向西继续兼并,而且车师前部、鄯善国所在均为绿洲,农业发达,自东汉以来就有屯田,可以有效补充粮食和兵员补给。
焉耆欲吞并鄯善、车师前部也并非纯属臆测,从史书记载中可看出端倪。前秦成为西域名义上的霸主后,并没有采取军事手段,反而是令“梁熙遣使西域,称扬坚之威德,并以缯彩赐诸国王”,并退回大宛国奉献的汗血宝马,“命群臣作《止马诗》而遣之,示无欲也”③《晋书》卷113,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00页。。这种怀柔手段虽然有利于加强前秦政权与西域的关系,但是也表明了苻坚暂时没有打算插手干预西域各国间的纷争,无疑滋长了焉耆兼并的野心。太元六年(381)二月④《资治通鉴》卷140,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348页。,“鄯善王、车师前部王来朝,大宛献汗血马,肃慎贡楛矢,天竺献火浣布,康居、于阗及海东诸国,凡六十有二王,皆遣使贡其方物。”⑤《晋书》卷113,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04页。除了车师前部之外,鄯善、于阗均在塔里木盆地南缘,不见龟兹、焉耆等北道大国。而且太元七年(382)九月,车师前部王弥阗、鄯善王休密驮又亲自到长安朝觐,“坚赐以朝服,引见西堂。阗等观其宫宇壮丽,仪卫严肃,甚惧,因请年年贡献。坚以西域路遥,不许,令三年一贡,九年一朝,以为永制。阗等请曰:‘大宛诸国虽通贡献,然诚节未纯,请乞依汉置都护故事。若王师出关,请为乡导。’坚于是以骁骑吕光为持节、都督西讨诸军事,与陵江将军姜飞、轻骑将军彭晃等配兵七万,以讨定西域。”⑥《资治通鉴》卷140,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351页。这一次朝觐仅有车师前部和鄯善两国,而且距离上一次朝觐刚刚过去没多久,可见并非只是朝觐贡献这么简单。两位国王主动要求年年贡献,反而被苻坚拒绝,实际也暗示车师前部和鄯善国另有所图,但是双方并没有达成一致。最后两国一再加码条件,除了按照汉代惯例置西域都护直接统辖西域外,还承诺只要苻坚出兵,他们愿意为向导出兵出力。
结合这两次车师前部王和鄯善国王朝觐的记载,有理由相信公元4世纪中叶前后,因前凉、前秦忙于争夺中原政权,西域出现了短暂的权力真空,焉耆、龟兹等大国伺机而动,企图兼并周边其余各国。因此在太元六年(381)的朝觐中,康居、大宛等国都不远万里派遣使者到中原,但西域只有于阗、鄯善和车师前部三国,其余要么可能已经被兼并,要么就是拒绝朝觐。龟兹、焉耆两国无疑属于后者。鄯善和车师前部第二次再次赴中原朝觐,更表明两国所面临的形势已十分危急,唯有请前秦出兵干预才有可能幸免,因此才如此不遗余力地请求置都护,甚至甘愿为向导。而苻坚一改过去的怀柔政策,除了是因为鄯善和车师前部愿意为向导,减轻了军事压力和风险外,更主要的也是为了避免西域出现一个统一的势力。对于正雄心勃勃要消灭东晋,统一中国的苻坚来说,这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至于所谓“大宛诸国虽通贡献,然诚节未纯”这一理由显然不成立,两次贡献天马的大宛尚且诚节未纯,那么一次都未朝觐的焉耆、龟兹岂非更是罪加一等?而且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他们所针对的目标毫无疑问就是焉耆和龟兹。太元八年(383),吕光率军从长安出发,鄯善王休密驮和车师前部王弥阗“率其国兵为光乡导”①《晋书》卷14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14-2915页。,越流沙三百余里,“进兵至焉耆,其王泥流率其旁国请降”②《晋书》卷122,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54页。。龟兹国则竭力抵挡,据城固守,并以“倾国财宝请救狯胡。狯胡弟呐龙、侯将馗率骑二十余万,并引温宿、尉头等国王,合七十余万以救之”,但最终仍被吕光所破,“帛纯收其珍宝而走,王侯降者三十余国……诸国惮光威名,贡款属路”③《晋书》卷122,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55页。。西域至此平定。
总之,从4世纪的西域形势来看,焉耆国作为丝路北道大国,实力强大,吞并了周边的尉犁、危须、山国等国,并一度攻占了龟兹。下一步的目标正是兼并其南方的鄯善国。345年,焉耆国虽被前凉击败,但是本身实力并未受损。而随着前凉实力的衰落和前秦暂时无暇西顾,焉耆、龟兹在西域大肆兼并,鄯善、于阗、车师前部等国深受其害,最终在鄯善、车师前部的再三请求和甘为先导的条件下,才引得前秦出兵干预,平定了西域。在这个背景下,结合当时鄯善国所面临的重重危机,以及尼雅、喀拉墩等一批塔里木盆地南缘的遗址在这一时期被废弃的事实,毫无疑问他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反观当时的尼雅绿洲和鄯善国。4世纪时的尼雅绿洲已经被纳入鄯善国的治下,但是因其正处鄯善国的最西部边境,远离鄯善国腹地,中间又有沙漠阻隔,交通难称便利。同时又有西边扜弥、于阗和南边羌人部落的频繁袭扰,无疑大大增加了鄯善国的军事防御压力。
扜弥国,“王治扜弥城,去长安九千二百八十里。……东北至都护治所三千五百五十三里,南与渠勒、东北与龟兹、西北与姑墨接,西通于阗三百九十里。”④《汉书》卷96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80页。《后汉书》中又称拘弥国,地理位置正处精绝国和于阗国之间。经笔者统计,林梅村《沙海古卷》所释读的佉卢文文书中共出现“扜弥”16次,其中15次与“于阗”同时出现,除了第214号文书是出使于阗,要求凯度多州提供到扜弥的饲料之外,其余14件文书提到扜弥的内容都是“若扜弥和于阗有什么消息,汝应向朕,伟大之国王陛下上书禀报”、“若扜弥和于阗有什么消息,务必向朕,伟大之国王陛下上书禀报”,几乎已经成为固定用语。另一件书信文书是祭司帕罗耶、州长帕特罗耶致信州长克罗那耶和黎贝耶,虽然没有提到于阗,但是内容也是通报从扜弥打探而来的消息①林梅村:《沙海古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74页。。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简牍中所称扜弥,仅是沿用旧名,实际上此时的扜弥国应已被于阗国所兼并。盖因莎车衰落之后,于阗国兴起,因扜弥国正处其东进的最前线,所以首当其冲成为其兼并的主要目标。在东汉朝廷的干涉下,扜弥国才勉强得以保全,但是实力已极度衰落②东汉永建四年(129),于阗王放前杀拘弥王兴,立自己儿子为拘弥王,并派使者朝贡。敦煌太守徐由要求征讨,而汉顺帝赦免其罪,仅要求他交还拘弥国。放前不肯,后被徐由派疏勒王臣槃发兵两万击破,另立被杀的拘弥王兴的宗人成国为拘弥王。灵帝熹平四年(175),于阗王安国又攻破拘弥国,“杀其王,死者甚众。戊己校尉、西域长史各发兵辅立拘弥侍子定兴为王。”。随着东汉末年中原内乱,西域交通断绝,大约与精绝国被鄯善国兼并的同时,甚至更早,扜弥国也被于阗国兼并,成为其继续东进的桥头堡,与鄯善国的凯度多州正面相对③陈晓露认为扜弥国至迟到3世纪就已被于阗国所兼并,其所生存居住的喀拉墩绿洲在于阗的统治下又延续存在到5世纪,之后被彻底放弃。详见陈晓露:《扜弥国都考》,《考古与文物》2016年第3期。。尼雅遗址出土的这些国王敕谕文书,正生动反映了当时两地之间的紧张局势。
同时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和丝绸之路上的开通,尼雅绿洲的农业、畜牧业等已然相当成熟,人口不断增加,但是随之带来的是水资源的极度短缺。加上当地人大量使用木材来建筑房屋,制造家具,日常生活中也习惯使用木制器具,对植被的破坏也相当严重。再加上气候逐渐变干、风沙活动活跃等自然因素,已经使得当地的沙漠化进程日渐加快。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向尼雅河上游搬迁虽然并非不可以,但是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同时还要继续面临外敌的袭扰掠夺,这一切单凭尼雅绿洲本身的资源和军事力量根本不足以支撑下去,必须要鄯善国的物资和军队支援才行。但是鄯善国在焉耆国的重重压力,已然自顾不暇,继续在尼雅绿洲驻军,协助防御于阗人和羌人的掠夺,不但会分散本来就很有限的兵力,而且实际可能也起不了太大作用。在远离自己统治中心的沙漠腹地继续花大力气维持一块随时可能消亡的绿洲,并非是一个理智的选择,更何况焉耆国正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南下兼并自己。从这个角度来看,实行战略收缩,主动放弃尼雅绿洲,将居民迁徙到鄯善国腹心地区,集合力量以对抗焉耆国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④西域各国在面对战争威胁时,也往往将国中居民迁到都城中,据城自守。如《史记·大宛列传》载李广利伐大宛时,大军“西过盐水,当道小国恐,各坚城守,不肯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