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默(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海南 海口 570203)
平面构成课程在环艺专业中属于基础课,也是设计类专业中必须存在的学科内容,是学生一切设计活动开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注重学生审美以及意境的双重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美感。一些环艺专业学生在进行平面构成课程内容的学习时,由于不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因而导致难以将自身的想法通过设计表达出来,甚至不能将自身的创意应用于设计元素的识别应用中。环艺专业的平面构成授课教学内容的开展面临着诸多的难题,也是本文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环艺专业在当前高校教育中的发展,旨在遵循平面设计的相关要求,并能够以此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也逐渐暴露出一定的学习弊端,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更加不利于自身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环艺专业在高校教育中的存在,使学生进行平面构成教学内容的学习,同时对于学生自身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思维的创新性以及对于平面构成概念的理解,应用传统的学习性思维是不可取的。而逆向性思维的应用,是展开平面构成内容学习的重要所在,学生学习应当具有针对性,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利用视听提升自身的审美。平面构成学习内容中一项关键性内容即为设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对学生注重引导,环艺专业学生应当能够充分了解平面构成是个怎样的存在,建立起平面构成学习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够在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填充中,需要结合环艺专业相关的知识点,同时需要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教学内容往往与实践相脱节,这种一味注重教学而忽视实践的教学方法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举个例子,在环艺专业的实际学习之中,对于平面构成教学内容的展开,了解基本概念的同时,强调构成平面的点,由点成线,并由线构成面,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实体性空间,通过强加练习等手段,让学生能够通过眼睛观察,了解物体的基本形态,让学生在三维式的立体空间中感知花盆、球体等实质性的物品,以线的形状呈现在既定的空间之中。但是在三维空间之中,需要对相关的平面性元素展开合理性应用,在不同的空间之中进行相同元素的感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平面性设计思维,同时也能够建立起学生自身的空间感。强化学生对于平面构成设计的感知,加强平面设计元素的应用,提升学生学习的重视力度。
平面构成学习内容应用传统单一的设计手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主要是以学生作为设计的主体,同时是采用手绘的方法,此种学习方式虽然较为有效,但是由于手绘操作需要使用大量的时间,在进行平面构成设计知识点的应用训练中,难免会出现时间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不仅对学生的思维起不到锻炼的作用,同时也影响整体的设计效果。为此,想要在根本上改变此种学习效果,需要教师能够合理进行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注重平面构成的元素以及表现手法的改变创新,强化平面构成设计知识点的演练,锻炼学生的设计手法。例如,在学生手绘的练习中,所应用的媒介为纸张的二维空间,应用创新式的手法展开点的练习,将画面感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得学生的平面构成设计兴趣能够获得提升,展现平面构成的设计以及创意。在进行平面构成设计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对平面构成设计元素展开合理的应用,并且为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展开设计创新,提升学生的思维锻炼能力。平面构成设计应当能够跳脱出传统的固有性弊端,引导学生学会另辟蹊径,在圆形物品上进行点的绘制,可以应用笔蘸上墨汁展开点的样式。平面构成设计应用传统表现形式对新的知识点加以表现,所应用的材料以及样式都是全新的,教师在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引导中也需要统一结合使用平面构成元素以及表现方法。环艺专业涉及到众多领域的知识内容,对于新材料以及表现手法加以不断地探索,能够不断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相关知识点,为学生日后学习活动的开展做下铺垫。
平面构成设计的众多知识内容在环艺专业中应用有效的设计方法,并且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纵观环艺专业学生学习阶段的实际特征,对于平面构成设计因素,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设计类的相关图片,观察的方向主要有建筑类景观以及室内外设计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平面设计形式以及设计所需要元素,明确设计的诸多手法。基于此项内容的展开,进行平面构成设计相关知识内容的练习,构成的创作性需要结合建筑以及室内空间,多样性思维形式的培养,建立起学生的空间立体性思维,将点、线、面的应用更加趋向于合理。另外,在表现形式方面,应当从顶、立、地等方面展开,兼顾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针对建筑展开设计分析,对空间环境状态的表现应用抽象性手法,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使得学生更好地应用点、线、面的设计元素,实现平面构成设计与空间设计的衔接以及过渡,在此过程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锻炼,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具体性的思维,也涉及到抽象性思维的培养,平面构成设计手法因而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平面构成设计应用此种表现手法展开相关学习内容的练习,结合环艺专业本身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能够将平面构成知识点加以更好地利用,改变传统的单一平面构成手段,在这样的平面构成内容中加以练习,学生的构成手法更加得到锻炼,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将平面构成能够以综合性的手段展现出来,明确平面构成设计学习中的各种抽象性概念。
平面构成设计的教学活动开展,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平面性思维展开,同时关注学生空间性思维的培养创设,将平面构成中的诸多形式法则应用出来,同时能够将密集性、变形性的形式内容应用于环艺专业内容的学习当中,并且需要引导学生明确更多的要求。在明确课程内容的同时也需要将其展现在教学实际当中,对学生所要探讨的主题进行明确,围绕此项内容展开探讨,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同时展开平面构成设计的练习,同时将平面构成设计的诸多法则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强化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平面构成设计中的主题明确,例如在景观设计当中,对于水景观、小品以及植物等,对于平面构成设计元素的单一情形展开平面设计,知识内容的应用需要体现平面构成自身的元素,强化设计本身存在的意义,使得平面构成更具有设计感,相关的主题设计元素也包括景物的借、漏以及框等,有效地加以处理。同时在平面构成艺术方面的处理,学生思维的构成应当在环艺专业本身范围之内展开,环艺专业景观设计所应用的表现手法将会更具有意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以及能够适应平面构成设计的发展需要,同时在进行表现手法的调整之中,使得平面构成设计更具有时代性特征,在教学中也需要根据教学主题展开相关的设计练习,将主题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平面构成设计,对于平面构成的诸多知识内容加以应用,建立起平面构成的最终体系,并且能够对相关知识点加以完善。例如针对环艺专业的景观设计内容,常常包括设计景观种类的小品,而设计形式多采用功能性因素与主题相结合的形式,贯穿于景观小品设计内容的始终。对于环艺专业指示牌导线体系的设计中,指向性功能更多地需要展现方位性,并且满足平面构成信息内容的传递以及使用,体现平面构成设计的多样化展现,对表现手法加以适当调整,可以应用平面构成设计元素的重新构成、分割以及镂空等相关手法,展现平面构成知识点的多样性,提升环艺专业的平面构成设计综合利用情况,以此展现平面构成设计的最终效果。
平面构成设计在环艺专业教学中占据重要性地位,并且逐渐体现出自身的应用价值。平面构成设计元素涉及到诸多的内容,同时影响人们的声音感受以及观察效果,在平面构成设计中融入创新性创意,是实现环艺专业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美的感知。但是对于平面构成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同样不能忽视,不能够仅仅将平面构成设计看成点、线、面的相关内容,创新平面构成设计的途径,提升设计效果,满足环艺专业发展的需要,锻炼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平面构成设计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