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诚(湖北商贸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视觉传达设计中一直流行着这样一个观点,好的设计并不一定需要标新立异,而是应该将其与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使消费者产生熟悉感,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因此,现阶段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应该做到将我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潮流相结合,通过相互借鉴,来发掘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藏。中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本文从中国画的起源出发,通过研究中国画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影响,分析总结出中国画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为中国画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提供理论基础与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商业化水平也随之提升,对外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起来,相应地出现许多特色作品,逐渐得到了世界视觉传达界的认可与重视。但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主要是国内某些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过于模仿西方,只强调色彩冲击与技法的标新立异,少关注内在的意义传达,缺乏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庸理念,同时,有些视觉传达设计不在意整体构图,只是简单地追求部分突出,缺少美感的同时也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特色。基于以上原因,学习中国画中特有的天人合一方法与构图意境可以较好地克服这些不足,以此来进一步丰富视觉传达的内容与表达形式,来提高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水平。通过相关文献分析,中国画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画不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都特别注意表现对象的意境。“意境”即是“情景交融”的产物。这“情”是艺术家审美观的全部修养。中国画家认为,一件优秀的作品必须是画家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体验感受中产生了某种思想感情,通过特殊的艺术构思和形象塑造,把这种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于是画面上才产生一种动人的境界,这就是“意境”。艺术主要通过情感的共鸣来激发人物内心的情感,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设计中,可以借鉴中国画的意境,通过营造一种“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的意境,来达到以情动人、以景感人的目的,有利于深深地触动观者,让人印象深刻,视觉传达作者应在艺术创作中发挥自己思维、意念、情感和想象力的作用,在具体的、有限的颜色中组合出无限的色彩旋律来使人民产生强烈共鸣。总之,中国写意画对于意境的表达已经成为重要的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充分应用不仅可以突出作品的内涵,还有利于增强艺术感染力。
艺术家为了表达对客观事物的感情,就会运用艺术的表现形式,而构图恰恰是表现形式的第一步。谢赫提出的“六法论”中“经营位置”就是指绘画的构图。唐代画家张彦远曾立言:“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一幅好的构图,对画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会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突出画面的中心,引导欣赏者视觉的顺序,使观众按照作者的构思意图去浏览画面,从而产生艺术共鸣。视觉传达设计也是如此,需要将所传达的理念放在醒目之处。中国画构图与西方绘画构图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像西画那样受焦点透视的影响,多采用散点透视法,给欣赏者辽阔的视野空间,画面也可以分层次表现。例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典型的分段式空间,将不同时间的事物安排在一幅画面里,犹如一组运动的镜头把不同的场面集中到一起,组成一幅有机的画面。而西方传统绘画要求画面的比例,透视关系比较严谨,多采用焦点透视,遵循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特点。例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画运用透视原理,将餐厅的建筑与后面的窗户透视相结合,使画面空间放大,让观众的视线得以延伸,而且画中人物虚实分明,坐在正中间的人物表情、手势、眼神刻画非常细微,而靠后一些的人物,无论人物大小,面部表情都适当地减弱,充分显示出西方绘画构图的原理。由此可见,西方美术注重实际和光影效果,而中国画注重意境,注重人的情感。中国画也在实践中日臻成熟与完善。构图特点与表现形式的规律亦是有章可循,这是作为绘画人员必须重视的地方,只有在此基础上不断探寻中国画的奥秘,才能弘扬中国画的艺术魅力。而在中国视觉传达设计当中,无论有多少装饰元素,分清主次永远是最重要的,通过借鉴中国画传统的构图方法,可以让视觉传达设计更具有美感与艺术性。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中国画的文化元素与相关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保证视觉传达设计的民族性被人民认可,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文化自信,最重要的应该是艺术自信,艺术自信的重中之重,应该要有中国书画的自信。中国画作为我国的国粹,极具东方美学气质,是东方艺术之瑰宝,中国画核心价值最终是文化价值的体现。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对自然、社会、人生不断深入的体悟、理解过程中的精华凝聚,不仅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而且还有理论技法、完整的符号语言系统。在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中国画从未拘泥于一隅,而是在不断追求精神境界与自我完善中形成以自身修为实践为基础的格局。其基本内涵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社会实践与个人修为,以绘画的表现方式构建了一系列价值观念、审美规范、思维和情感方式等;因此,可以借助视觉传达设计的传播优势,将中国绘画的特色与视觉传达作品有机结合,让更多的人通过我们的文化输出来了解中国画的内容美与形式美,进一步帮助中国画走向世界艺术舞台,使更多的人认识并爱上中国的独特艺术,欣赏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使中国画通过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成为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沟通的纽带,对人们的身心修养和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画的艺术价值在于美化人们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内心精神世界,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画经过几千年的锤炼概括,其线条力度和韵味的抽象美,完全超出其绘画本身的意义,变得更有助于个人修养和风格直抒画者的胸怀。它的客观物象的“内容”已化入画者主观心境的笔墨“形式”,给观者留下的则是无以言状、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美的独特享受。人类生活离不开物质生活,同时更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得到精神享受。而作为可视艺术的绘画,它深深植根于中国人以及全人类的心目中,中国画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被这些中国文化深深影响,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已经深入到中国每个人的心中,所以,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帮助传达设计具备高超的艺术价值与历史积淀感,也可以让潜在消费者从精神上产生共鸣,进而刺激他们消费,用艺术价值来推动商业价值。
商业价值是视觉传达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广告是否能够激起人们讨论,能够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能否提升人民对自身品牌的认知,都是评判商业广告中视觉传达设计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当今商业广告在同质化竞争中,能让消费者印象深刻、流连忘返是视觉传达设计成功的第一步。因此,不少商场在广告设计上将中国画与人文体验完美地融合,通过有创意和个性化的生活品牌,例如故宫博物馆的众多周边产品,带给人们赏心悦目和耳目一新的感官体验。近年来,以上海、北京等中国画为主题的商业地产,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更是大力宣扬中国的传统艺术,在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商业价值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这类结合中国画传统因素的商业广告作品十分贴近中国人的生活,通过意境、构图之美有效地打动中国人内在的恋家之情,从情感的认同到产品的认同,最终使消费者作出购买的决定;因此,加入中国画元素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在现阶段更易受到商业公司的认可,发展前景远大。
在“世界商业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目前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与体系建设机制还不完善,想要短时间提高我国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能力任道重远。本文结合中国画元素与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关系,详细阐述了中国画元素对于当前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影响,并结合具体案例,列举出中国画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行业中的应用价值,明确中国画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发展方向,拓展中国画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世界商业化”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与中国画的融合既是挑战也是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也要注意商业广告的实际用途,不能盲目地将中国画元素应用到商业广告设计中来,避免造成过多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