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臣(江西服装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服装设计为独特的艺术形式,设计者的灵感来源多样化,可以是某种文化,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事物。随着设计艺术的发展,服装设计不再是单独的艺术体系,而是历史、文化、艺术的综合展现。只有设计者具备敏锐的视觉,才能探索出更多的设计主题,将不同艺术形式应用其中,赋予服装作品更多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
民间艺术为我国文化瑰宝,是民族智慧结晶,在服装设计领域中有多种值得借鉴之处。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和风俗,透过风俗表层能够展现出民间艺术文化特点,传承历史,展现精神文明。服装的设计灵感能够通过民间艺术展现出来。例如,设计师以民间手工艺术“苏绣”“贵州蜡染”“东阳木雕”等为设计灵感,借助其中的造型、配色、图案等,设计出精美的服装造型。还可借助民间的剪纸艺术,设计出平面或立体形式的服装造型,将民间艺术充分运用到服装设计领域当中。
大自然包罗万象,其中万物千姿百态,自然山川、河流、花鸟、虫鱼、植物、动物以及各类美景等都可能成为服装设计者的灵感来源。如琳达达克逊就是以自然生态为设计灵感的典型代表设计师。他生活在澳大利亚,因此生活地的灌木、蓝天、泥土、沙漠、树林都是他的设计灵感来源。其作品中,使用红色的泥土、蓝色的天空、灰色的石子、绿色的灌木、黄色的沙漠等设计出各种精美的服装。
艺术和生活之间存在紧密关联,生活当中处处含有艺术。宇宙的变化产生日夜的交替、风云变幻、季节交替,形成了江河湖海、高原戈壁。多彩的生活无疑带给人们各种美的享受,同时也为服装设计师带来灵感来源。通过生活中的事物,以及某种感受都能成为其灵感的源泉。在设计师参与娱乐活动,抑或是旅游观光过程中,身边的人、事物等都能激发其创作灵感。生活当中借助的事物形状、质感、气息等也可激发设计者思维,产生新的服装设计思路。例如,在服装纽扣的设计方面,设计者可选择各种水产品的外壳,以其独特的光泽,展现出服饰的高贵;使用坚果核,不但结实耐用,而且带给人们高雅的质感;使用建筑外形,展现出服饰的文化元素等。生活中各种事物都会给人不同的感受,设计者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应以此为设计灵感,激发设计思维,让生活成为重要灵感来源。
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禅宗艺术为重要美学呈现方式之一。服装设计者运用禅宗艺术,可展现出服装造型的平和与安定之感,呈现出服装设计的“无声胜似有声”之意境。
(1)表现形式
在服装的造型方面,设计出平直的线条,给人以舒适之感。这一表现形式和禅宗艺术中追求的解放身体、摆脱束缚的自由心境一脉相承。服装可视为人的第二层肌肤,通过了解消费者心理,合理运用禅宗艺术,设计出简洁的服装造型。颜色呈现属于服装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颜色的合理使用能够激发人们的视觉感受。设计者通过借鉴禅宗艺术的美学意境,选取青、赤、泥等颜色,使用低纯度色彩,抚平欣赏者视觉情绪。大多数应用禅宗艺术的服装使用低饱和度的黑色、棕色、米色、白色、灰色等,突出黑色稳重之感、白色轻盈之感、灰色宁静之感。在服装材质的选择方面,禅宗艺术的应用尊重材质本身肌理和纹路性能,因此使用毛类、麻类、棉类材料,呈现出“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各种天然的材质利于人们健康,配以多种处理方法,使服装纹路虚实结合、简单大气,展现出设计灵气。在服装的装饰设计过程,由于禅宗艺术追求简练外形,所以装饰部分重视意境的呈现,而非花哨的点缀。通常使用自然绳结、简单纽扣、平直走线等装饰服装,追求点到为止。此外,还可使用印染技术,在服装中融入虚实图案、图形文字等,将禅宗艺术加以延伸。
(2)展现意境
从服装的设计风格来讲,禅宗艺术的应用源于文化。随着文化的发展,部分设计师为追求新的意境,从禅宗艺术的意境入手,呈现出多元化的服装设计形式。首先,营造“清新”的禅宗意境。在设计服装造型时,使用轻薄的面料,呈现出服装的轻盈之感,如使用雪纺或者真丝作为面料,使人们身体最大化放松,并配以浅灰或者白色,展现出装饰设计的清新、纯净之感。其次,营造“朴素”禅宗意境,使用宽大、平实的线条,以材质本身颜色作为服装颜色,重视原生态造型,使用棉麻等材质,营造出朴素的意境。再次,营造“儒雅”的禅宗意境。当前服装设计者追求含蓄、内敛的意境,崇尚极简主义,使用简单的设计语言,以灰色为主色系,融入低纯度彩色系,丰富服装表现力。使用真丝和毛料等彰显服装基调和品质,以高舒适度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触感。借助精致的点缀为服装增添优雅的气质。最后,营造“宁静”的意境。当前社会,人们处于喧嚣的生活中,禅宗艺术追求放松心态、追求精神自由。在服装设计方面,以简洁的款式让人们放松心情。朴实、简单的服装,宁静之感强烈。色彩上通过将灰色以多种明度变化,丰富设计意境,强化人们视觉体验。
(1)直接设计
直接仿生艺术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主要指利用自然生物造型和色彩,设计出符合人们审美习惯的作品。例如,使用自然中的花朵,将花的结构进行分解,成为花瓣、花叶、花径、花蕊等多种形态,结合事物组合规律,将以上元素重新组合,设计出和花卉类似的形态,或者平面图案,和服装结构融为一体。自然界中的鱼类身体颜色深浅度不同,在背部位置呈现出深色,在腹部位置呈现出浅色,这种色彩属于自然协调颜色,可应用到服装颜色的搭配设计过程当中。大部分哺乳类动物身体的颜色和其生存环境类似,通常为黑、白、灰、黄等颜色,设计师可借助“斑马条纹”“豹纹”“蛇皮纹”等仿生图纹及颜色,应用到服装设计当中。
在自然界中植物种类较多,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颜色变化。春天,植物呈现出浅绿柔和的色调,设计者可运用这种色调展现出服装的生机和活力之感;夏天,植物大多以浓绿为主色调,设计者可运用这种色调展现出服装的清新之感;秋天,大部分植物的颜色或变成黄色,或变成橙色,设计者可使用这些颜色展现出服装设计的成熟之感。利用大自然中的植物色彩直接仿生,为服装设计过程提供工作素材。
(2)间接设计
间接仿生主要是通过间接途径感悟生物的自然之美,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视觉享受。自然界中生物色彩丰富,人们观察事物时,首先会受到色彩带来的冲击,之后是形态和造型带来的影响。在服装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可将自然生物颜色、形态和生活相结合,通过不同的设计方式,将自然事物的颜色和形状应用其中,体现出服装设计过程中仿生艺术的应用。在间接仿生应用时,并不是将事物自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但是观赏者通过设计确实能感受到自然形态的存在。对比于直接复制自然形态的直接仿生,间接仿生更注重自然形态的重新塑造。同时将设计者的审美融入其中,展现出服装设计的综合情感。在服装设计当中,主要通过意象状态和抽象状态应用间接仿生艺术。例如,使用抽象仿生设计过程,是将自然事物造型作为设计来源,将其形状进行适当变化,成为各种理性造型,应用到服装设计当中,展现出设计背景和穿着人员的气质。从间接仿生形态应用方面来讲,和自然生物自身形态也存在差异性。自然生物轮廓内外有别,最初应用仿生艺术时,直接提取生物造型,将生物静态形象应用其中,在间接仿生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设计者受到文化、审美以及专业能力等因素影响,在生物自然形态上融入其他艺术形式,进而提炼出各种优美的造型,在服装造型方面分为“A版造型”“Y版造型”“X版造型”等,这些造型风格简单,呈现方式多样化,可带给人们丰富的视觉享受。
建筑设计源于生活,其设计艺术和服装设计存在共性,二者作用都是保护人类身体。建筑和服装的使用者都是人,使得两种设计能够呈现出共同之处。例如:经典的“斗篷类服装”就是借鉴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阿玛尼、范思哲等品牌设计师都曾设计出这种类型的作品。通过运用建筑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服装设计中的造型,将其保护人体的作用凸显出来。同时建筑结构在服装设计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体总体形状类似三角形结构,正三角、倒三角等都是西方服装的原型设计。借鉴吉隆坡“正三角”别墅结构,以重叠的结构展现出建筑的稳重之感。这种倒三角结构的服装逐渐被应用在服装设计领域当中,“蝙蝠衫”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这种设计思维不但展现出设计者思想的跳跃,通过创新,设计出夸张的领口,和胸部结构划分开来,体现出服装的动感之美,而这种设计理念正是源于缆车铁架建筑结构,突出服装的不但是视觉效果,而且强化了观赏者的视觉体验。
总而言之,在服装设计当中,设计者需要从生活的视角出发,运用独特的思维,呈现出独特的设计形式,探索出更多的设计灵感来源,设计出和人们审美相符的服装作品。同时重视各种艺术的应用,为人们带来更多视觉上的冲击,开辟出服装设计的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