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理论与非遗知识研究的新维度
——读《身体的隐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反思》

2019-12-14 16:46沈梅丽
非遗传承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论著遗产话语

沈梅丽

数十年来,学术领域里“身体”话题很受关注。从文献来看,21世纪初期的几年里,文学、哲学及文艺学等领域开始从身体叙事、身心关系等不同视角关注身体理论;叶舒宪《身体人类学随想》发表后,人类学有关身体的研究正在慢慢兴起。及至稍后,美学领域里引入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理论,借由译介、研讨等多种方式展开学术对话,多方合力的结果是,身体理论在我国学术界的影响日渐凸显,讨论也日渐深入广泛。在继前一个世纪后期文化研究的热潮后,21世纪开始,身体理论成为一个又起的理论热点。相较于文学、美学等领域,非遗研究对身体理论的关注在时间上稍晚了些,这与非遗作为一项新兴的文化事业有关,对它的理论研究需要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文化发展期,方能提供能满足学术理论研究所需要的信息量。近十年来,身体视角下非遗理论研究的论著数量虽不算十分丰富,但其中一些研究成果的学术理论价值颇为引人注目。李菲博士的著作《身体的隐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反思》于2017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建立在十几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基础上进行非遗知识反思的力作。该论著试图通过对“身体遗产”的理论重构,展现出非遗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路径。

一、一部非遗知识反思的力作

《身体的隐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反思》在“身体”理论视角下,将“身体”作为考察中心,全面回顾、系统梳理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遗产知识谱系,揭示在“非遗体系内部”隐含的双重中心主义话语。该著作通过东西方身体观念和身体实践的历史考察与文化比较,分析出非遗“身体性”的内在特性,又借助遗产理论,考察了身体在当代非遗语境中的处置问题。

“身体”理论如何可与非遗的研究发生关系?著作引用澳大利亚学者威廉·洛根(William Logan)的观点,即认为非遗在概念上是体现在人的本身之中的遗产,同时,也介绍了国际学者非遗研究中“身体”理论的研究成果,这类研究多聚焦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出现的“体现(embodied)”“展演(performance)”等表述文字,从构词学角度进行分析,并认为这些词语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之身体亦即人之身体性存在这一本质紧密关联”。

基于以上认知,《身体的隐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反思》围绕“身体”这一关键词展开对“非遗本质”的知识反思。全书设立三个层次,从不同层面展开对“遗产与身体”问题的探讨。

第一层次,非遗谱系溯源与知识反思。聚焦非遗概念,对其进行了从诞生地到中国的深度梳理分析。首先在第一、第二章对非遗知识谱系生产过程进行知识考古,梳理非遗的概念谱系与分类体系,接着在第三章中考察中国语境下的非遗概念阐释、分类等现象。通过考察“物质与非物质”“文字、语言与文本化”等非遗概念的生成方式与知识逻辑,揭示出非遗概念中隐含着以物质中心主义与文字中心主义为导向的西方核心价值观,而这一世界遗产体系在向中国的理论扩张运动中,中国在现有的非遗体系内部复制了物质与非物质的二元对立。面对非遗话语体系中的“身体”的缺位与失语境况,著者提出重返“身体”、将“身体”作为弥合非遗体系内部多重二元对立的关键切入点。

第二层次,中西方“身体”理论传统及其理论对话。第四章阐释了西方“身体”观的范式转向,着重梳理探讨了“身体”转向与重塑当代“身体”观的两种路径和作为范式转型的“体现”。这里,论著清晰介绍当代西方人文社科领域中“身体”理论的兴起与理论特色,充分说明“身体”在当代西方社会反思中的根基性地位。第五章则回向本土传统的“身体”脉络,解读中国古典传统中“身体观念”与“身体认知”等系列“身体”命题,探讨中国哲学传统在当代非遗理论研究中的现实意义。著者对中西方“身体”理论的观念梳理与命题解读,目的是探讨西方之外另一种理解非遗的可能性,显示出建构本土阐释话语的积极意义。

第三层次,“身体遗产”的理论重构。在非遗谱系、“身体”理论的系统探讨后,论著对“身体遗产”作出理论重构,第六章称之为“身体作为方法:一个新的视域”。在“身体与遗产”议题框架下,从“身体”视域来重新审视当前非遗研究中物质与非物质的关系、非遗分类体系以及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等几个基本问题。在文献系统梳理、分析及论证后指出,由于人以其“身体”展开的文化实践与非遗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本质关联,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非遗即是一种“身体遗产”。这里,著者也特意指出:“身体遗产”理论重构旨在强调,在今天盛行其道的文字文明、物质文明与口头文明之外,人类的创造性实践还具有某些更具根本性也更为多元化的表达空间、形态、类型和可能性,还深藏着有待开掘的价值意义。

二、展现非遗理论研究的新路径

《身体的隐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反思》展现出非遗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路径,显示出著者所具有的学术眼光和学术高度。

在观照现实问题的视角下,著者从其多年民族民俗田野考察经历,以及数十年来我国非遗保护传承等工作的实际问题出发,全面考察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知识体系及其在中国的传播落地历程,从源头上来反思非遗话语体系的学理合法性及其在中国传播中出现的一些基本问题。又在当前建设中国话语体系的学术语境下,从东西方哲学传统中存在理论体系不同的身体观出发,尝试在以物质中心主义与文字中心主义为导向的西方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权威性非遗话语体系外,探寻以中国本土传统哲学传统建构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的学术言说的途径,建立本土非遗阐释话语,这些显示出著者的学术独到之处。

论著将“身体”之学带进非遗研究,将非遗研究与东西方哲学身心关系的重要议题相关联,提出非遗即是一种“身体遗产”等创见,这对当前非遗研究来说是富有拓展性意义的。尽管“身体遗产”并非作者首提,但在论著全面反思非遗知识话语体系,追寻“非遗本质”,探寻非遗身体理论研究可能性及其方法等学术目标下,“身体遗产”及其潜在的学术价值表明了非遗研究的一种新取向。

如果说论著展现了当前非遗研究的一个理论新维度,那么这个理论即“身体”理论,能否像所期待的那样具有推动当下及未来非遗研究的动力,成为一种新的理论研究方法路径,既跟理论本身潜在动能有关系,也跟理论能否成功本土转化有关。“身体”理论在当代西方学术界的发展与转向,有其对传统哲学顺应或反思的与现实社会紧密相关的历史语境。论著所提“身体遗产”理论重构,是当下建设中国话语体系语境下“身体”理论本土转化的一个现实探索。

论著的学术价值还在于展现了一些理论张力较强的问题,如:如何理解界定著作中作为理论术语的“身体”的学术意涵;中外哲学史上“身体”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将如何与论著所述非遗理论体系中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进行区分,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讨论将会丰富非遗理论研究。由于学术意义上的西方身体理论分支很多,无论是现象学、分析哲学、实用主义、女性主义等现代西方哲学流派,还是后来形成的身体政治、身体美学、身体社会理论等多种理论,都各有一套概念、话语与方法,这使得“身体”理论历史与体系错综繁复。将西方“身体”理论引入非遗研究领域,一方面因非遗所跨自然学科、人文社科等多学科领域的特质,客观上为各种“身体”理论的运用准备了十分广阔的研究空间;另一方面,未来这一研究也将对如何辨析、运用好“身体”理论提出了更多要求。

猜你喜欢
论著遗产话语
投稿注意事项
屈清慧等的论文“Bibliometric Study on the Highly Cited Papers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Citation Frequency and Download Frequency in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s”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银笔论著
第五届谭其骧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历史地理论著奖评选揭晓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遗产怎么分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千万遗产
遗产之谜
遗产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