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5日,印度总统科温德根据印度宪法第370条第1款发布“2019总统法令”,宣布结束查谟-克什米尔地区(简称印控克区)70多年来享有的特殊自治地位。与此同时,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向上议院提交议案,试图废除赋予印控克区特殊自治地位的印度宪法第370和35A条款,并将该区切割为克什米尔和拉达克两个中央直辖区。这两个议案均很快获得议会通过。印度剥夺印控克区的特殊地位不仅在印度国内引发轩然大波,也使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陷入紧张状态,双方除在国际场合互相攻讦外,军事对峙的烈度也逐渐升高,南亚次大陆正在步入新一轮危机。
印控克区与巴控克区,统称为克什米尔地区,其地理轮廓是在克什米尔土邦扩张的基础上形成的。印控克区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查谟、克什米尔山谷、拉达克。历史上,统治克什米尔土邦的是查谟信奉印度教的地主,而占人口大多数的被统治者则是山谷区的穆斯林农民。1947年,印巴分治后,作为土邦的查谟-克什米尔由于情况复杂,其归属问题成为印巴两国争议的焦点。1947年10月,信奉印度教的土王哈里·辛格寻求独立无望,唯恐内部穆斯林居民与外部巴基斯坦干涉力量里应外合,因此匆匆签署了归附印度的“加入书”。虽然这份文件为印度统治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对于印度来说,获得克区人民的支持和谅解才是控制这一地区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谢赫·阿卜杜拉领导的克什米尔国民大会协助印度中央政府起草了关于克区特殊地位的宪法第370条,这一条款旋即成为印度中央政府和克区之间的“契约”:一方面,克区成为印度联邦的一部分,外交、国防、交通由中央政府负责;另一方面,克区享有除此以外的充分自治权,最初甚至拥有单独的“宪法”“总理”“元首”,号称“查谟和克什米尔共和国”。虽然谢赫·阿卜杜拉力求将克区的特殊地位由“暂时性”转变为“永久性”,但是这一主张遭到印度中央政府的强烈反对而未果。恰恰是这种“暂时性”为今天印度人民党能够通过总统法令取消克区特殊地位埋下了伏笔。
然而,随着印巴关系紧张、查谟与山谷区对立加剧,印控克区内部的政治与社会生态也不断恶化:中央政府试图操控地方代理人而导致选举舞弊频发;自治权利被以各种名义不断剪除;本地声望高的领导人被长期软禁……到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克什米尔人选择进入巴控克区,并到巴基斯坦寻求武器和训练,用以反抗印度中央政府。此后,各种名目的武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既有持民族主义立场、主张印控克区独立的“查谟和克什米尔解放阵线”,也有主张将印控克区并入巴基斯坦的“圣战者党”“查谟-克什米尔真主穆斯林游击队”,甚至还有“基地组织”等国际极端恐怖组织。随着政治乱局加深,印度中央政府的残酷镇压和反抗势力的血腥报复交替加强,印控克区因此陷入持续不断的动荡之中。
2016年7月,印度安全部队击毙“圣战者党”头目布尔汗·瓦尼,导致印控克区爆发大规模抗议和新一轮低烈度冲突,克区局势再度恶化,这也成为莫迪政府本次废宪的一大背景。
印度宪法第370条第3款规定,只有征得“克什米尔制宪会议”的同意,印度总统才能废除宪法370条。然而,因为“克什米尔制宪会议”早已解散,印人党方面就用邦级议会“克什米尔立法会”代替了制宪会议的法理地位。但是,废除宪法第370条这种“自戕之举”根本不可能在本地议会获得通过。对此,莫迪政府处心积虑为之“做局”。
2018年6月20日,印控克区印人党宣布退出与克什米尔人民民主党结成的政治联盟,导致印控克区联合政府倒台、首席部长穆夫提辞职。这样一来,政府倒台后的印控克区开始实行邦长治理。到2018年12月,则转为印度总统治理。与此同时,2018年11月21日,印控克区邦长以“恐怖主义与暴力猖獗”为由,解散了印控克区立法会。通过上述两次“转移”操作,莫迪政府先是通过解散克什米尔立法会,把“同意权”从地方立法机构转移到地方行政机构,再通过破坏联合政府,将“同意权”从地方行政转移到印度总统手中。总统科温德来自印人党,毫无疑问将“同意”废除宪法第370条。
尽管废除宪法第370条和重组印控克区的做法在法律上存在诸多瑕疵,但最后仍能顺利通过,表明莫迪“废宪”拥有可观的民意基础。在印度政党中势力最强的泛右翼政治势力对“废宪”持热烈欢迎态度,而势力次强的中左翼阵营也态度暧昧。印国民志愿服务团主席莫汉·巴格瓦特表示,此次修宪是“印度全社会决心和意志的体现”。虽然国大党方面总体上对修宪的负面影响表示“严重关切”,但其党内意见却发生了严重分歧。有消息称,甚至在国大党召开内部会议时,都无法形成统一反对莫迪“废宪”的声音。
虽然左翼政治势力表示反对“废宪”,却无法左右大势走向。印共马、印共等都对“废宪”表示坚决反对,而草根国大党则表达了谨慎和忧虑。印度东北诸邦各分离主义势力召开抵制印度独立日庆祝活动,而地区邦领导人,如锡金邦和所谓“阿鲁纳恰尔邦”首席部长等也紧急澄清印宪法第370条所赋予的特殊待遇不会改变。
此外,莫迪政府“废宪”远没有消除印控克区内部的观点分歧。克区山谷各界呈现一边倒的震惊、悲痛和愤怒。查谟地区一些印度教社群对此表示欢迎,甚至要求建立独立的查谟行政区。拉达克列城一带感到欢欣鼓舞。什叶派穆斯林聚居的卡吉尔地区则对此表达了不满。迄今,印控克区已经暴发了多次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并与中央政府在当地准军事组织发生了武力冲突,造成了人员伤亡。
虽然印度政府在多个场合都声称,“‘废宪’完全是印度内部事务,不产生外部影响”,但这一问题涉及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必然会产生复杂深远的国际影响。此外,巴基斯坦作为印巴冲突中的弱势一方,也一直没有放弃将该问题多边化、国际化的努力。
为解决克区的归属问题,1948至1949年间,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随之形成了印控克区和巴控克区之间的停火线。此后,双方在长达70多年的时间里,采取各种努力,试图解决克什米尔的主权之争,但是进展甚微。印巴两国又分别于1965年、1971年、1999年爆发武装冲突,但停火线却没有发生大的改变。1972年,印巴双方签署《西姆拉协议》,将“停火线”改称“控制线”。
迄今为止,巴基斯坦从不承认印度对印控克区的占领,把该争端作为印巴两国的核心问题,积极寻求联合国和第三方斡旋,期望通过克什米尔的公民投票来解决主权归属问题。印度则认为印控克区已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持同巴基斯坦双边谈判解决,更不认可采取公民投票方式来解决归属问题。与此同时,印度指责印控克区的暴力和恐怖活动是巴基斯坦方面支持的,是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分子”实施的,而巴基斯坦则认为这是克什米尔人争取自由的斗争,是“自由战士”的“英雄行为”。
在印度宣布“废宪”以后,封锁大部分印控克区,切断了当地的外国通讯,包括手机、互联网和固定电话,并向克什米尔增派3.8万名士兵。对此,巴基斯坦外交部予以强烈谴责,表示将利用所有可能的选项予以反击。8月7日,巴方降低对印外交关系,并暂停双边贸易,停开铁路“友谊快车”。随后,巴方还驱逐了印度高级专员,并关闭了一条巴印空中飞行通道。
8月15日印度独立日当天,印巴双方在边境发生军事摩擦,巴基斯坦称印度违反停火协议对巴进行炮击造成3名军人死亡,巴基斯坦立即用炮还击,击杀了5名印度士兵。8月16日,印度国防部长辛格提及印度的核力量,并借机“警告”称,印度未来将“视情况”决定是否首先使用核武器。对此,巴外长库雷希指出,印度有关改变“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声明令人震惊,且不负责任。
在联合国方面,随着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关系急剧恶化,8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双方保持克制。他表示,查谟和克什米尔的最终地位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精神,通过和平手段解决。8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印巴问题举行闭门非正式磋商。此次磋商是联合国安理会几十年来首次讨论克什米尔问题,但未能就声明达成一致意见。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于8月20日表示,巴方决定将这一问题上诉至联合国国际法院以寻求“公道解决”。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