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及管理工作的相关探讨

2019-12-13 08:26赵春彦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优化对策管理问题

赵春彦

摘 要:本篇文章首先对加强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管理的必要性进行阐述,从思想意识淡薄、相关体系不完善、资产监管力度不高等方面入手,对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加强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和管理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  资产清查  资产管理  管理问题  优化对策

事业性国有资产作为国家资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确保国家企业顺利运营的依据,对我国事业单位今后发展起到了现实性作用。加强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高资产清查力度,不但可以确保事业单位资产应用安全,还能引导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所以,针对事业单位而言,应该给予资产清查管理工作高度注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全面落实资产清查和管理工作,行使自身管理职责,保证国家资产安全。

一、加强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管理的必要性

针对事业单位来说,加强资产清查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更好的迎合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资产管理要求。通过强化资产清查管理,才能促进财税体系改革,保证财政权责全面发挥,让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落实,提升事业单位运营效率,实现现有资源的科学分配。并且,事业单位通过开展资产清查和管理工作,能够精准的将单位资产应用情况进行体现,给后续财务报表编制提供条件。此外,事业单位通过加强资产清查和管理,能够给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精准的数据,提升预算编制质量,实现资产动态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引导单位资产应用效力的提高。

二、事業单位资产清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淡薄

当前,大部分事业单位资产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因为长时间受到“注重资金管理、忽略资产管理、注重采购忽略管理”的理念影响,诸多财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均没有给予资产清查管理工作高度注重。部分事业单位长时间没有落实资产清查管理工作,使得资产管理较为混乱,造成单位资产大量流失。甚至一些事业单位借助资产处置收益设定小金库,给腐败现象出现营造了条件。

(二)相关体系不完善

首先,审核体系不完善。部分事业单位现有的资产清查审批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资产管理需求,不管是在固定资产采购方面,还是固定资产应用方面,都缺少明确性,使得国有资产采购不合理,部分人员借助管理漏洞出现舞弊行为。其次,决策体系不全面。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投资以及租赁活动时,没有经过清查就随意进行,导致资产投资或者租赁价格设定缺少合理性,不但造成资产大量流失,还影响资产应用效率。

(三)资产监管力度不高

事业单位为了能够确保资产清查和管理工作顺利落实,就要定期对单位资产情况进行核实,确保做到账账相符。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清查时,不管是内部清查,还是外部清查,都存在力度不强的现象。结合事业单位自身角度来说,诸多事业单位均已经设定了内部监管部门,但是在人员安排上,主要以财务人员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使得资产清查管理工作缺少规范性。并且,部分事业单位即便构建了监管部门,通常隶属于领导层级之下,受到领导的管理,导致监管不具备独立性。

(四)资产清查不彻底

因为思想意识的缺失,使得资产清查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无论针对以账查物,还是对于以物查账,都没有落实到位。再加上一些事业单位财务核算方式不合理,资产出现少记漏记的状况,诸多资产为账外资产。如果资产清查工作落实不到位,将无法确保账实相符,更不会提升资产应用效率,加快资产流动,诸多账外资产流离在外,无法受到科学监管,导致资产流失。

三、加强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和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提升资产清查管理意识

资产作为资金投放之后的产出结果,经过多年的积累,大部分事业单位都会具备充足的资产,并且高于上一年资产数量。而通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能够真正掌握单位资产情况,是确保资产账账相符的主要工具。通过全面落实资产清查管理工作,能够便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及时掌握资产应用状况,防止资产大量闲置,促进资产应用和共享,实现现有资源的科学分配,提升资产运作效率。为了提升资产清查管理水平,事业单位应该给予资产清查工作高度注重,从领导层级入手,贯彻资产清查管理理念,提升资产清查管理意识,充分发挥领导的引导作用,带领职工一同参与到资产清查管理工作中,从基础上促进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相关体系建设

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管理质量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需要全面构建资产管理体系,并从审批体系和决策体系两个方面入手来实现。首先,强化审批体系。事业单位应该对现有审批体系进行细化,把管理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中,避免给一些不法人员钻空子,引发舞弊现象。其次,完善决策体系。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投资、租赁等活动时,应该安排专业人员做好资产核查工作,一旦发生问题,及时汇报给上级部门并进行处理。上级部门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对投资或者租赁资产价格进行协商,让决策更具合理性和规范性。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状况,提升国有资产应用效率。

(三)加大资产监督力度

站在事业单位内部清查角度来说,事业单位需要科学设定监管部门,同时分配专业人员落实监管工作,保证监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提升资产清查整体效果。从外部清查角度来说,纪检、信访以及审计等部门需要定期对事业单位资产应用情况进行核查,并设定对应的处罚对策,如果出现问题,及时采取处理对策督促单位更正自身行为。采用外部监管方式,保证事业单位资产的完善性和统一性。除此之外,在落实资产监管工作时,事业单位还要强化资产采购审批流程,加大预算管理力度,实现事业单位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

(四)做好资产清查后续工作

事业单位可以借助资产清查结果,对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第一时间根据审批权限进行报废处理;对盘盈盘亏固定资产,通过查明产生因素之后,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审批,并及时做好账务处理工作;对资产分配状况加以科学的分析,从事业单位自身角度出发,统筹和调度闲置资金,防止发生重复采购资产现象。针对盘盈盘亏存货、坏账呆账现象,应该及时根据规定进行处理。通过加强资产清查结果的应用,总结资产清查、管理环节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并提出对应处理和改进对策,促进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提高。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管理工作作为一项较为严谨繁琐的管理工作,应该从领导层级入手,强化职工资产清查和管理意识,并加强资产清查管理体系构建,从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出发,做好资产应用监管工作,及时找出事业单位资产应用过程中的不足,并妥善处理,防止事业单位资产大量流失而给事业单位整体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蒋玉桂.做好资产清查工作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8.

[2]陶丽娟.资产清查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促进作用探究[J].时代金融,2017.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优化对策管理问题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新形势下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析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关于村级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