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映惠
班级合唱教学既是常规音乐课堂的一个教学内容,又是学校合唱团训练课程的延伸。目前,有很多的音乐老师在积极开展班级合唱教学的相关研究,组建班级合唱团、编写班级合唱校本教材、举办班级合唱音乐会,在打造班级合唱品牌上花了不少的精力、物力、财力,每周的音乐课,像在合唱团训练一样,练习基本功、学唱作品,到学习结束,举办班级合唱汇报音乐会。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合唱教学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被重视程度。但是,如果为了呈现一场高水平的合唱音乐会,每个班级大量占用音乐常规课堂教学的时间,用一个学期去打磨一两首合唱作品,显然会导致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断层,影响音乐学习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可谓顾此失彼。
好的班级合唱教学,首先要扎根课堂,立足教材、立足学生。其次,要探索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教学。注重学生的听觉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歌唱习惯,培养合作的能力。
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材中,每一册都有合唱版块的教学内容,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合唱歌曲,结合教师自己的专业技能,有目的、有顺序的合理实施合唱教学,循序渐进的提升孩子们的合唱素养,让班级合唱教学与学校合唱团合唱训练各尽所能,共同发挥优势和作用。简单来说,班级合唱课要有音乐课的“形”——它是音乐课,但不是训练课;有合唱课的“神”——它是合唱课, 但比歌唱教学多了合唱技能的训练。教学中,要注意三个环节:分析、聆听、合作。
一、分析
一节好课,往往教学严谨、环节清晰、结构完整,体现出教师的课前分析的功底,包括分析教材、分析教师、分析学情。笔者的班级合唱课例《猫头鹰与杜鹃的二重唱》曾获2017年“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参加了全国十城市小学音乐优质课展示和广东省第七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展示活动,是一节比较成熟的合唱教学课例。面对不同的学生,一节课内完成这首有一定难度的复调合唱作品,底气来自于自己对作品的细致透彻的分析,对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有信心,对学生有多方位的了解,信任学生。
1.分析教材
分析全套教材中的合唱作品,在合唱能力的点、线、面的形成轨迹。分析每一首合唱曲的旋律、节奏、节拍、结构、和声的特点,找到准确的切入点,导入教学。
《猫头鹰与杜鹃的二重唱》是一首复调合唱作品,五个乐句。前四个乐句由两个主题音乐在高低声部组合而成,就像是“猫头鹰”和“杜鹃”在森林里你高我低、你低我高,回旋应和。最后一个乐句,先是一个声部模仿另一个声部,你追我赶,然后高低声部旋律持续的三度和声,全曲结束。
对乐谱进行分析之后,我理清了本课的教学思路:第一步,引导学生学唱、听辨、记忆两个音乐主题;第二步,引导学生发现乐曲的结构特点,找出两个主题在高低声部的呈现顺序和规律;第三步,开发学生的多声部听觉,通过“听单唱单,听双唱单”的听觉练习,过渡到唱自己声部还能听到另一个声部并保持音准和节奏准确。
只要抓住这三个要点,逐个攻破,形成二声部合唱就水到渠成了。
分析教材、研读乐谱,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抓住学习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才能适时引导学生准确、优美的歌唱。熟悉作品的基础上,教师始终把“聆听、合作”的理念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依照音乐教学的顺序,全曲的完整聆听、感受——分段学唱——巩固、交流等环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2.分析教师
分析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加强唱、跳、弹、奏、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提高教具、课件制作水平,学会打谱、剪辑音频视频,辅助教学。
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能更好地设计教学环节,而音乐教师的专业特长,如良好的声乐、钢琴、舞蹈、弹唱、指挥等专业基本功,能更好地辅助教学,拉近师生距离。看到一节好课,除了学习教学设计的精妙之处,还要学习执教者的教学和专业能力,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余中,多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合唱教学最不可缺的专业技能,就是教师的多声部弹唱能力。教师督促自己不断提升专业基本功,提高教学能力,并学习打谱、音频视频剪辑等软件的运用,更好地制作美观实用的课件,全面提升教师个人的执教能力,在执教公开课、展示课时,就能根据授课对象不同,更好地完成教学。
3.分析学情
加强课堂调控能力,善于观察学生,做“有心人”,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合理分声部,因材施教。笔者参加了多次的公开课展示活动,授课对象往往不是自己原来的学生,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前见面的机会,尽可能充分的了解班级整体的音乐学习情况,包括储备的音乐知识、技能。合唱教学还要特别注意声部的安排,让每个学生能在合适的声部起到积极的作用,男女生的比例、高低声部的比例、音响的平衡,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此外,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班级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学目标的设定有不同的层级,鼓励学生尽力完成。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扬师生的合作,让学生全方位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二、聆听
音乐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聆听是准确歌唱的重要前提,要唱出合唱的效果,先要学会聆听。很多学生一听音乐就着急张嘴唱,结果最该注意的地方都没唱对,似会不会,音准、节奏总是差那么一点,全班合起来更是毫无美感。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了“大量的聆听”!
聆听全曲,初步感受作品;聆听单声部旋律,准确学唱;聆听多声部,听双唱单,为二部合唱做好听觉上的准备。
在教授《猫头鹰与杜鹃的二重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快速捕捉到歌曲中的两个主题音乐,我提前录制了钢琴弹奏的“猫头鹰”的音调,教学现场时,用尤克里里弹奏“杜鹃”的音调,通过尤克里里与钢琴的合作,学生迅速分辨出两件乐器各自演奏一个主题音乐,从而引入两个音乐主题的学唱、听辨和记忆。再让学生聆听全曲范唱,初步感受两个主题的配合。当学生能够准确听辨并演唱两个主题之后,完整学唱高声部,找出高声部五个乐句中,“猫头鹰”“杜鹃”主题的出现规律:杜鹃-杜鹃-猫头鹰-猫头鹰-杜鹃,全体学生演唱高声部时,教师弹奏双声部,并小聲演唱低声部,学生边唱边听,感受高低两个声部的配合。尤其是最后一个乐句的“你先我后,你高我低”的合作,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打开耳朵仔细聆听,通过听单唱单、听双唱单等多种方式进行练习,不断刺激耳朵去分辨高低声部,达到不仅能唱准自己的声部,还能听到另一个声部。
教师在充分分析教材,充分关注学生的多声部听觉的培养,强调“聆听”之后,再去引导学生尝试合唱,让普通班级的孩子在一节课上完成合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三、合作
合唱,就是合作的演唱。中国童聲合唱委员会主任,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常任指挥孟大鹏老师说:“合唱是以在多人多声部当中享受声部之间的变化配合为乐趣的一种音乐游戏。通过合唱能实现‘六个学会——学会安静、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学会服从、学会尊重、学会分享。”
在一次现场展示中,我异地执教了《卡农歌》这节课。通过调动学生的兴趣,大量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片段练习、整体练习、人声与钢琴合作、人声与伴奏音乐合作等多种方式,反复感受卡农的声部追逐感,学生对这首有一定难度的二声部合唱曲掌握得比较牢固,能独立完成二声部,呈现出较好的卡农效果,对卡农这种曲式结构也有了充分的了解。
在第八届全国音乐优质课现场展示活动中,我的班级合唱课《歌声与微笑》获得广大老师、专家评委的高度评价,其中,合唱部分的教学,我遵循聆听中演唱的原则,当学生能准确演唱高声部之后,我轻轻加入自己编创的低声部,与学生初次合作二声部,并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变化:A乐段是齐唱,B乐段是二声部合唱。第一次的合作,既拉近师生的距离,又为这个环节之后更多的合作打下了基础。学生在学习低声部时,通过多次的聆听、视唱来巩固“mi fa #sol la”四个音。熟悉低声部之后,我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习惯各种合作演唱方式。
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引领下,学生从学习单声部,到完成合唱,不是简单枯燥的重复训练,而是像玩过关游戏一样,阶梯式的提升能力;聆听的习惯、轻声歌唱的习惯,在教学中不断的养成;乐于合作、有效合作,不放过任何可以互动交流的合作,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段的产生听觉上的享受,合作时心灵的沟通和默契感,充分体验到合唱的魅力。
总之,班级合唱教学要立足教材、立足课堂、立足学生、关注自我。教学中,善于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可以发掘乐谱中的秘密,找到学生进步的突破口;苦练教学基本功,多掌握相关的教学技术,能更游刃有余的施展教学。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指导学生优美、准确的歌唱,让聆听与合作成为课堂常态,有序有规律的实施教学,发挥班级合唱教学在美育教育中的作用,普及合唱教学,全面提升全体孩子的音乐素养。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