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永秀
“已经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已经确认过眼神,你就是最了解我的人”。2018年,“已经确认过眼神”这一句子在网络中风靡,着实让普罗大众对这一小小的眼神投入了更多的关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默生说:“人的眼睛和所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就能够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心灵世界。”以此可知,眼神的交流比语言的交流更直接。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的视线活动包括70%的体态语表达领域,这里的视线活动指的就是眼神。当一个人投给他人眼神时,不需要任何语言的解释,因为语言可能是苍白的;也不需要其他的肢体动作,因為其他肢体动作都是多余的。眼神是教师常用的非言语性教育手段,其含义可能包含着理解、赞许、支持、鼓励与表扬,也可能包含着不满、批评与指责。在教师不同的眼神里,学生们可能会茅塞顿开、灵感迸发,也可能会欲言又止、心灰意冷。
当学生举手提问时,教师以亲切、热情的目光注视对方,学生就不会感到紧张;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投以赞赏的眼神,学生便会受到鼓舞;当学生有疑问时,投以询问的眼神,学生将鼓足勇气;当学生犯错误时,投以警示的眼神,学生就会惊醒。实践证明,教师的目光与学生的目光接触的时间越长,获得学生信赖,激发其兴趣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有人建议:课堂上师生间目光接触的时间应占整个讲课时间的60%~70%。
有人说:“组织课堂教学,一流的教师用眼神,二流的教师用语言,三流的教师施以惩罚。”在“学困生”的教育过程中,此论亦然。关注“学困生”,请从一个眼神开始。
一、用鼓励的眼神激发“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对于大部分“学困生”而言,导致他们学习困难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自信心的缺失、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学习兴趣淡薄、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态度等都是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产生诸多困难的主要原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将“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称之为“自我效能感”,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缺乏自信、不思进取就属于班杜拉所说的“自我效能感”缺乏。因此,教师对“学困生”进行心理疏导,应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鼓励的眼神是一种持续有效的方法。其实,任何一个学生,都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很多“学困生”在谈到自己的学习问题时,常常说的话就是“我这节课很认真,但老师并没有表扬我,他根本就不在乎我”“我上课打瞌睡,他好像没看见一样”“我这次考试进步了,他也没有表扬我”。从这些抱怨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学困生”比普通学生更渴望受到关注,渴望受到老师的鼓励,并常常会把自己学习的不如意归责于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动态,对他们的点滴进步予以密切关注,并通过眼神把自己的观察及时反馈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从而获得面对学习的信心和力量。
二、用赞美的眼神发掘“学困生”的闪光点
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不应该因为“学困生”的成绩问题而忽视他们身上的优点,而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去了解他们,真诚地关心他们,应该用发现的眼光去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有意识地放大这些闪光点,让他们认识到虽然自己学习成绩不佳,但并非一无是处,帮助他们找回潜在的上进心。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自己能力低下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受。来自教师的肯定与赞美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发现,在师生产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成败的归因,并非完全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为基础,而是受到教师对他的成绩表现所作反馈的影响。教师的反馈在某种程度上比学习成绩更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过来说,如果教师不只看成绩而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学习成绩对“学困生”造成的困扰会更小。当教师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更关注他们作为一个发展的人的整体素质时,教师往往会有惊喜的发现:成绩不好的同学可能是班上热心参与集体活动的人,也可能是体育场上最活跃的人,还可能是及时给老师送一颗润喉糖的小“暖男”。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在某一方面的过人之处,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并迁移到其它方面,以一带三,以便让他们找回自我,找到自信。当教师将肯定赞美的目光锁定在“学困生”身上时,他们内在的精神需求将被唤醒,能产生强大的推进作用。
三、用欣赏的眼神诱发“学困生”的内在潜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每个“学困生”都是潜在的“学优生”,教师要学会信任 “学困生”,相信他们是有思考能力的人;要学会欣赏“学困生”,相信他们是有发展潜力的人。
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每个学生都是人类社会中的唯一杰作,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创造自己的发展空间。教师应用赏识的目光、激励的眼神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我的价值,从而不断地发掘自我,进而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
其次,教师要不吝惜自己的赞美。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亲其师,则信其道”,很多时候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不经意的一个眼神,都能触动到学生的心灵深处,给他们以很大的激励,甚至能影响他的一生。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学生奋发努力、促其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善意的赞美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只要我们牢固树立这种教育意识,向“学困生”投以欣赏的眼神是一件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天长日久,就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著名口号:“要让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他认为只要教师善于运用这种赏识教育,就有可能挽救一大批问题学生。教师善于利用眼神来进行表扬和赞美,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的主动权。赏识教育是一枚火种,能够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能够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能,对“学困生”尤其如此。
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让我们把鼓励、赞美、欣赏的眼神投向“学困生”,在他们的心灵上撒满阳光,让他们的生命开出灿烂的花。教师只需时时记得对“学困生”投以那一瞥、那一扫、那一望,得到的将是一群充满自信、闪闪发光、充满无限潜能的“学优生”。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