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痴”乾隆

2019-12-13 01:32李炫芷
百姓生活 2019年12期
关键词:沈德潜居图黄公望

李炫芷

乾隆热衷于书画鉴赏,但水平有限,在书画作品上大量题跋、钤印更是为后人调侃甚至诟病。甚至还闹出过《富春山居图》的收藏乌龙事件,令人啼笑皆非。

热衷书画收藏

晚年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在清朝是位战功显赫、治国有方、文韬武略的皇帝,他还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乾隆在许多书画名作上一盖就是七八十个甚至更多印章,把书画作品上盖得满满当当的,题跋也如同后世的“弹幕”一样在书画作品上“刷屏”。这一行为也让不少人觉得“完全破坏了书画清新雅致的品味”。

这也说明了乾隆是一位“书画痴”。乾隆十一年(1746),乾隆收藏到了“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还有王羲之之子王献之的《中秋帖》,以及出身琅邪王氏王珣的《伯远帖》。乾隆开心得不得了,特辟养心殿西暖阁为“三希堂”,用来放这三件稀世珍宝,亲自题写匾额并撰《三希堂记》。乾隆对这三件宝贝高度评价,称它们是“希代墨宝之冠”,不仅在上面大量题跋,而且心摹手追,曾言“合临不下数十本” 。

细细欣赏、反复临摹之余,乾隆还在书法上写上跋文,指责前人在王羲之真迹上题字,惋惜地表示这些题字破坏了《快雪时晴帖》的意境。此外,乾隆还喜欢在艺术品上盖章。据《乾隆宝薮》记,乾隆有印章1000多方,常用的就有500方,就像當下的女同胞喜欢收集不同色号的口红一样,任谁都阻止不了他对印章的狂热。当然,在一些人看来,乾隆这些加盖印章的行为其实也算是文人生活的一部分,它为古代书画的流传有序作出了贡献,还为古代文物提供了附加值。

两幅《富春山居图》

书画鉴赏其实需要很深的功力,在这方面乾隆确实算不得专业。不懂鉴赏的乾隆,免不了错把收藏的伪作当真迹,大臣们一同鉴赏时,看皇帝那么喜爱,哪怕看出了伪作的端倪也不敢道出一二。乾隆去世后,他收藏的许多所谓的真迹被证明是赝品。其中最让人大跌眼镜的就是《富春山居图》乌龙事件。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乾隆对《富春山居图》的喜爱程度从满卷的题字就看得出来。画卷上的空白处几乎都被他写满了,这让乾隆创下了中国历史上同一人在同一画中题跋最多的记录。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幅乾隆题满了诗词的《富春山居图》竟然是个高仿。这幅《富春山居图》本是明代文人为了学习《富春山居图》而一比一临摹的作品,跟原作几乎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但后人为牟利,将临摹者的题款去掉,伪造了黄公望题款,伪造的题款上说:“子明隐君将归钱塘,需画山居景,图此赠别。大痴道人公望。”意思是黄公望的好朋友子明将要回到钱塘了,子明想要画一幅山居的风景图,黄公望就把这幅《富春山居图》在子明离别之时,作为礼物送给了子明,这幅作品便被后世人称为《富春山居图》子明卷。

乾隆对这幅画的真伪也起过一次疑心,但并不是来自于他对作品的品鉴,而是来自于一本书对《富春山居图》的记载,乾隆发现书中的描述和自己所收藏的这幅《富春山居图》有些出入: 有一天,乾隆在处理公务之余翻看《沈德潜诗文集》,发现沈德潜记录了一次自己看到《富春山居图》时的惊喜感受,还有对富春山居图的精细描写,甚至还写下了《富春山居图》上所有的名人题跋。乾隆再次拿出自己手中的子明卷对比欣赏,边对比边在其上题字道:“乙丑夏,沈德潜进其所为诗、古文稿,几暇批阅……所记题跋、收藏始末甚详。”这一对比乾隆便发现了个大秘密,他发现自己手中子明卷的题跋竟然跟《沈德潜诗文集》中所记录的不一样。

乾隆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收藏了假画呢?不,自信的乾隆怎么可能认为自己错了呢。

于是,乾隆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两幅《富春山居图》的确不一样,但这两幅都是真的,只不过是黄公望为富春山居主题创作的两幅作品罢了。乾隆还给这两幅图各自取了个名字,以示区别:一幅叫《富春》,一幅叫《山居》,加起来就成了《富春山居图》——“画痴”丝毫没怀疑过自己的品鉴能力。

真与伪

“书画痴”乾隆当然要把两幅《富春山居图》凑齐,于是他命人去打探沈德潜所描述的这幅画的下落,得知其被清代著名鉴藏家安岐收藏了。安岐祖上几代都为盐商,家资巨富,故而安岐本人自幼饱读诗书,喜爱鉴藏书画古董名作。

按说皇帝想要某幅作品也得旁敲侧击地找原藏家商量,但还没等乾隆张口,安岐家就家道中落,让他不得不把家中收藏的很多古书画拿给书画圈的达官显贵们品鉴,希望能让这些不得已要被卖掉的作品有个好的收藏家接手,自己也能换个好价钱。但在士农工商排序的封建社会,商人尽管富有,但地位低下,盐商世家出身的安岐没有机会直接把画卖给乾隆。安岐接触到了乾隆的宠臣富察·傅恒,富察·傅恒自己并不喜欢书画,但他知道乾隆喜欢,就用书画顺势讨好皇帝,把这些作品给了乾隆。

可好笑的是,尽管乾隆将真伪《富春山居图》对比着看,但还是觉得伪作比真迹好,他继续在伪作上不断写着题跋,甚至每看一次都要用流水账一样的诗词在画面上感叹一番。乾隆至死不知他爱错了,之后很久才被人称“徐半尺”的徐邦达先生分辨出真伪。不幸中的万幸,恰恰是乾隆误把赝品当真品,才让真迹免于沦为乾隆“流水账日记本”的命运,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摘自《北京晚报》 )

猜你喜欢
沈德潜居图黄公望
黄公望的人生
龙门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
沈德潜:人生七十才开始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经典名作
最高枪手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