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2019-12-13 21:00周久贺
桂海论丛 2019年3期
关键词:全区县域广西

□ 周久贺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广西 桂林 541003)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要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创举,也是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征程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其中,广西县域经济作为广西经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40多年的努力探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40多年广西县域经济的奋斗历程,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促进广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决定党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由此,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始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征程。县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规律[1],40多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局部改革到全面改革的实践探索。根据不同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状态,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一)蹒跚起步阶段(1978—1983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革。1979年初,广西区党委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在经济工作上调整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和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制定了《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的意见》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伴随文件的颁布执行,广大农民多年来被压抑的生产积极性释放出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开始活跃起来。1981年10月,广西又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生产队统一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试行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生产队统一管理包干到户责任制试行办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区获得快速推广,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取代了人民公社体制。伴随经营体制的变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和供销社体制的改革探索也在同步推进。与此同时,城市的单项、局部改革也悄然开始起步。1979年4月,自治区批转《关于权力下放、扩大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请示报告》。1980年,自治区发出《关于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和下达财政收支包干指示的通知》和《关于切实做好税制改革试点的通知》。1981年,自治区颁布《关于工交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的若干规定》。纵观1978—1983年这一历史时期,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重点是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由点到面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此同时在城市进行单项、局部的改革尝试。

(二)探索发展阶段(1984—1991年)

以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开始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在1984—1991年这一历史时期,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继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1984年,广西把人民公社改为乡级人民政府,大队改为村公所、村民委员会,自然村(屯)建立村民小组。1985年,广西取消向农民下达农副产品统派购任务,根据具体情况,对粮食、棉花、蔬菜、家禽等农产品分别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此外,在坚持和巩固、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农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在县城以国有企业为重点,进行比较全面配套的改革,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不断探索政企分开、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逐步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如1984年,广西出台《关于搞活工业经济若干规定》,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1987年,广西下发《关于在工业企业中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通知》,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这一时期推行的政策还有财政包干制、利改税、价格改革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格局得到进一步拓展。

(三)全面推进阶段(1992—2001年)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广西在这一阶段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逐步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全面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日益凸显。一是在继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化农产品价格机制调整的基础上,推进县域经济农业经营体制改革。通过选育优质农业种植作物良种,大力开展农业综合开发,不断提高县域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促使县域土地的使用权得到合理流转。二是通过试点先行、逐步铺开的思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努力推进县域国有企业改革。三是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通过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和相应财政支出范围,实施以分税制为主要内容的财税征管制度改革。四是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推进以规范投资主体行为为重点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五是以实现外贸经营市场化为目的,推进以扩大地方和企业外贸经营权为主的外贸体制改革。六是以落实中央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为指引,推进以放宽政策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改革。以上措施极大促进了该时期广西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四)拓展深化阶段(2002—2012年)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从战略高度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将县域经济写进党的重要文献。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此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改革和创新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2]。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略。2002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经济发展10佳县(市、区)评比表彰工作的通知》《关于区直中直驻邕单位定点联系县(市、区)发展县域经济安排的通知》《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跨越发展的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扩权强县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重点镇的意见》《关于加快我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广西培育发展经济强县“十二五”规划》《2012年全区扩权强县工作推进方案》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举措,保障了全区县域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提质升级阶段(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由过去以规模速度为特征的粗放增长向以质量效率为特征的集约增长转变,经济结构由增量扩能为主转为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格局。以此为契机,广西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使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整经济结构,由此,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16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统筹推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再次把壮大县域经济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摆到从未有过的高度[3]。2016年10月,自治区出台《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县域经济作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对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落实“三大定位”、实现“两个建成”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7月,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在玉林市北流市召开,会议强调县域经济发展要突出分类指导、产业带动、基础支撑、民生优先、改革引领、环境优化等六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同时出台《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县域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提升县域工业园区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县域特色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培育广西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改革完善自治区对县财政体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县域经济发展分类考核的意见》和《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县域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标志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升级的新阶段。

二、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着力实施扩权强县工作,逐步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多次对县域经济发展做出决策部署,全区各县(市、区)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视野,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务实的精神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向纵深挺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县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2017年,广西90个县的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622.46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61.89%,比上年增长12.11%,比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出4.8个百分点,是2010年全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的2.1倍,是197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约166倍。按照常住人口计算,2017年广西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1548元,是1978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的约140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在前三位的县(市、区)分别是北海市铁山港区(215931元)、百色市右江区(72054元)、防城港市东兴市(65738元)。2017年全区县域平均生产总值达到141.98亿元,比上年多15.14亿元,比2010年高71.06亿元。全区县域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的有53个县(市、区),而这一指标数据在2016年有48个,在2010年仅有19个。2017年广西县域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的有22个县(市、区),超过300亿元的有6个,分别为贵港市桂平市(357.42亿元)、南宁市武鸣区(353.20亿元)、北海市铁山港区(330.88亿元)、梧州市岑溪市(312.56亿元)、钦州市钦北区(309.9亿元)、南宁市横县(304.58亿元)。

(二)县域财政收入大幅增加,收入质量逐步提高

经过几十年的砥砺奋进,广西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财政收入提供了稳定的税收来源,财政收入明显增加。截至2017年,全区90个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488.78亿元,占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5.80%,是1978年全区财政收入总额的约34倍。其中90个县域的税收收入为300.58亿元,占全区税收收入总额的71.11%,是1978年全区税收收入总额的约33倍。县域税收收入占县域财政收入的61.50%。在全区90个县域单位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的县(市、区)有35个,其中超过10亿元的有15个,超过15亿元的有2个,分别是百色市平果县(16.41亿元)和玉林市北流市(16.25亿元)。税收收入超过5亿元的县(市、区)有18个,其中超过10亿元的只有1个,是桂林市临桂区(10.66亿元)。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明显增加的同时,收入的质量也明显提高,县域财政对县域经济调控能力持续增强[4]。

(三)县域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产业结构一定程度反映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获取可观效益的重要前提[5]。改革开放以来,受益于中央决策部署释放的巨大红利,广西县域三次产业充分发挥自身禀赋优势,在各级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引导下,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1978年,广西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40.72:30.04:25.24,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高,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次之,第三产业最小,三次产业呈现“一二三”的发展态势。在改革开放初期,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工业发展尚以传统重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处于缓慢发展阶段。1992年,广西县域产业结构比例为35.32:28.92:37.76,产业结构呈现“三一二”的发展态势,该时期广西工业发展相对缓慢,传统工业占比较高,而且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低。2002年,县域三次产业结构再次发生变化,结构比例表现为41.7:25.2:33.1,产业结构呈现“一三二”的发展态势,该时期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上升。2006年,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30.5:38.9:30.6[6],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发展态势,县域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开始凸显。2017年,广西县域经济继续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641.64亿元、5664.54亿元、4316.28亿元,分别占全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的20.93%、44.88%、34.19%。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继续上升,农业所占比重大幅下降,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四)县域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总量比重继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全区各县(市、区)始终把投资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努力扩大投资规模,不断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县域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规模总体上呈不断增大趋势,有力地支撑了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2017年,全区县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2391亿元,比上年多1451亿元,增长13.26%,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60.45%,是197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32倍。县域平均投资水平为137.68亿元,比上年增多16.12亿元,超过县域平均投资水平的县(市、区)就有42个其中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的县(市、区)有5个,超过200亿元的有26个,超过300亿元的有个,分别是南宁市武鸣区(386.49亿元)、梧州市岑溪市(308.58亿元)、柳州市柳江区(301.29亿元)、钦州市钦南区(300.32亿元)。

(五)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障逐步完善

2017年,广西全区大力推进农村全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了95万贫困人口脱贫、105个贫困自然村脱贫摘帽和6个区定贫困县(梧州市蒙山县、防城港市上思县、玉林市兴业县、百色市右江区、贺州市八步区、河池市南丹县)脱贫摘帽、1个国定级贫困县崇左市龙州县达到贫困县“九有一低于”脱贫摘帽标准并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的目标任务。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脱贫攻坚强力推进,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相继实施,较好地促进了县域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238元和11258元,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1899元和952元。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2017年的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1倍,2017年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全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4倍。40多年来,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为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2017年广西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2%,比2010年下降16.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2%,比201年下降4.9个百分点[7]。2016年农村、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39.2平方米和46.3平方米,分别比2010年增加10.4平方米和12.3平方米。

三、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广西县域干部群众努力拼搏,开拓进取,不仅使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值得总结推广的经验,为下一步加快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坚持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是做大做强县域工业。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成分中有机构成的基础性经济和重要支撑力量。发展县域工业,对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至关重要[8]。长期以来,广西大部分县(市、区)都明确提出“工业强县、工业立县、工业兴县”的发展思路,把发展工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根本措施来抓,通过发挥自身资源、区位、劳动力等要素禀赋,选准工业主导产业,把资源、区位、劳动力等要素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加快了县域经济的规模扩张,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经济实力。二是夯实农业基础地位。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应有之意。从2004年到2019年,党中央连续16年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一直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几十年来,广西各县(市、区)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都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破解“三农”问题作为地区发展的根本任务,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布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快推进第三产业。伴随科技革命浪潮的洗礼,知识、技术和信息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第三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广西各县(市、区)以市场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快发展交通运输、冷链物流、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积极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商业服务中心和延及自然村的销售服务网点三级服务体系,第三产业获得迅速发展,大大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

(二)坚持把推进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助推器和加速器,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城镇化进程的快慢,反过来又会影响工业化和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纵观广西县域,大致发展比较好、比较快的县(市、区),基本上都在大力推进城镇建设,通过城镇化,不断聚集信息、资金、人才、土地、劳动力等多方资源,通过营造有利于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的政策环境,有效促进县域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一是科学规划,强化指导,推动城镇建设健康发展。城镇建设必须把规划放在首要位置,做好城镇规划,用规划指导建设,优化城镇布局和城镇化形态,以科学的规划来保证城镇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几十年来,广西基本形成了以中心城区、重点乡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三个层次的城镇化发展体系,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不断强化,城市对县域经济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不断增强。二是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决定着城镇建设的规模和质量,但凡发展较好的城镇,无不把宜居放在城镇建设的首位,通过完善城镇功能,不断提升城镇的产业吸纳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城镇的集聚辐射带动能力,以此推动城镇建设转型升级。三是发展产业,强化支撑,为城镇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产业支撑是城镇建设的重要保障。在产城互动的思路指引下,各县(市、区)把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加快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布局合理、各具特色、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产业发展体系,有序推动了产城融合、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四是创新方法、统筹兼顾,建立城镇建设推进机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在过去的发展中,广西各县(市、区)通过创新方法,用活用足土地政策,加快促进土地流转,在保障农民权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推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同时,创新投融资机制,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下,着力构建多元化城乡建设资金筹措格局。

(三)坚持把做好特色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产业是兴业之基、富民之本。发展特色产业,就是要根据各县(市、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格局。县域经济是一定区域范围的特色经济,必须根据各县域特色优势资源,找准县域发展的市场定位、加快特色优势产业资源转化,推进不同县域之间差异竞争、特色发展,以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广西各县域之间资源禀赋、地理人口、发展基础差异较大,特色也比较鲜明。有的县(市、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基础相对较好。而有的县(市、区)虽然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但是资源储备丰富,发展潜力比较大。还有的县(市、区)自然生态比较优美,旅游发展基础较好,等等。因此,不同类型的县域发展需求和发展重点不同。一是发展好特色品牌农业。推进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业转化,是实现农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广西部分县(市、区)在过去的发展中,就是根据自身县域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强化粮食基地、蔬菜基地、水果基地、药材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使县域农业发展走上了一条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之路。在发展特色品牌农业的过程中,这些县域以集中连片为重点,以规模经营为载体,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发展好特色优势工业。在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中,传统县域工业的发展劣势日益突出,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一部分具有发展眼光的县域,开始把县域工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在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方向,通过优化县域工业生产布局,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发挥人力优势、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多种所有制工业发展进程,使县域工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支撑。三是发展好特色旅游产业。广西大部分县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在以往发展中,部分县(市、区)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些特色优势,从特色入手,按照特色规划,明确县域发展定位,优化县域发展空间,将绿色和生态打造成新的旅游品牌。以“特色旅游项目开发、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建设、特色旅游品牌打造、特色旅游商品开发”为重点,将旅游产业与特色农业、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生态发展紧密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县域特色旅游产业发展道路。

(四)坚持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从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来看,只有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潜力。从过往的发展经验来看,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在县域项目建设的竞争,谁拥有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产品质量的项目,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从以往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每年评选出的“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的发展经验来看,抓好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效载体。一是通过项目建设,使土地、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有效聚集,有效组合和释放县域经济综合潜力,积极推动县域经济的规模扩张,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隆起带和增长点。几十年来,广西各县(市、区)通过项目建设使得优势企业不断聚集,形成各具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二是充分利用项目建设的综合优势集中精力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园区,通过项目招商引资,带动产业发展进而实现县域经济的整体升位。三是积极推进项目管理改革。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加强项目谋划,做好项目储备,不断完善项目投资建设管理体制,强化项目的落地实施,以项目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跨越升级。把项目建设作为赢得发展先机的第一突破口,在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上,按照“大招商、招大商、大开放、大发展的目标要求,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通过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方法,举办专题活动会,搭建专业化的资源平台,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效果和质量[6]。

(五)坚持把优化县域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从县域经济的竞争基础来看,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进入新世纪,区域之间争取资源争夺效益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机遇,通过自身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往往成为决定因素。只有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优化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从而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一是从硬环境的角度来看,发展县域经济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广西各县(市、区)经济发展面临的短板。纵观那些发展较好的县区,往往也是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的县域。首先,这些县域通过推动“路、水、电、网、气、园”等重点领域建设,完善交通、市政、商业、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城乡一体、功能配套、服务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以此吸引外来资金、项目、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闲置资金参与县域经济发展。二是从软环境的角度来看,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强化服务意识,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首先是要营造安全稳定的法制环境,加大对社会乱象的整治力度,切实保护企业和私人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其次是要营造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不断简化办事流程,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让行政职能从“管理企业、管理百姓”向“服务企业、服务百姓”转换,要从适应企业和百姓实际需求出发,由单一搞审批办手续逐步向全面做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等方面拓展,同时合理扩大县级经济体的社会管理权限职责。第三是要营造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通过不断强化行政审批事项动态调整,补齐市场监督管理短板,积极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有条件的县域还可以在搭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做文章,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

猜你喜欢
全区县域广西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广西广西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广西尼的呀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