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购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2019-12-13 12:58:07赵春玲
法制博览 2019年22期
关键词:隐私权网购个人信息

赵春玲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科技蓬勃发展,作为时代的新兴产物,网络购物这一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尽管网络购物具有交易便捷、成本低等很多优势,但网络购物的出现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网购过程中发生的隐私泄露问题,因此,如何界定和保护网购过程中消费者的隐私权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购中消费者隐私权受到侵害的表现

(一)消费者隐私信息被不当收集

2016年的3.15晚会让我们对消费者隐私信息被收集有了更深的了解,主持人让现场的观众连接了电视台免费提供的WIFI后,任意打开手机上的消费软件后,不一会儿现场观众的手机上的消费记录就全部被收集了,包括电话、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银行卡号等等。这不禁让人感到惶恐,网络科技让我们的隐私无时不刻不面临着被侵犯的风险。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时,必须要在网站上进行注册,就不得不填写一些个人资料。物流企业也必然会收集消费者的一些隐私信息,一些物流公司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没有妥善保管导致的消费者信息被泄露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二)消费者隐私信息被非法利用

经常网上购物的人往往都有过这种经历,在购买一种商品后不久,电子邮件里会充斥着关于类似商品的信息,手机也会不时收到商家促销或折扣之类的短信。[1]网络服务商私底下会通过“cookies”软件来追踪消费者的一举一动,通过这些信息推测出用户的个人喜好及上网习惯,向消费者有针对性的发送广告,超出范围使用消费者的隐私信息;一些商家还会因为消费者给了差评或者遭到消费者投诉后将所掌握的消费者信息恶意披露在网上,对消费者进行人身攻击、恶意拨打骚扰电话等来侵害消费者的隐私权,有些比较偏激的商家甚至会通过家庭住址找到消费者,对消费者进行辱骂、殴打等等。

(三)消费者隐私信息被非法交易

目前市场上大量存在着买卖个人信息的情况,2015年的3.15晚会上就曝光了多家公司存在着买卖个人信息的行为;商家之间也会交换彼此所掌握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以期能实现“信息共享”。当前社会上发生的大量电信诈骗案件与信息买卖不无关系。个人信息泄露后被非法倒卖,为诈骗分子的犯罪行为提供了更多“猎物”,信息的非法买卖给公民个人、国家都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害。

二、我国网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不完善

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为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然而我国的法律却没有及时做出相应的规定,这使得消费者不能倾心所欲地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下行使自己的权利。[2]我国在网络购物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立法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表现的最为突出。保护隐私权的法律散见于各个部门法,但在具体的网络领域,并没有相关法律对网购中消费者的隐私权进行保护,所以网购领域发生的很多纠纷都存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传统隐私权与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的隐私权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不能直接参考适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上出现真空的漏洞,特殊领域和特殊群体的隐私权得不到有效保护。[3]

(二)网购过程中监管制度不完善

我国对于互联网的管理主要依靠的是行政机关,强调政府对网络的引导、监督和管制,但是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是难以想象的。网络违法成本低,网上违法信息容易修改,有些甚至在问题发生后,商店随着消失,网店网页打不开,在线交易信息丢失,监管部门难以及时有效的调查[4]而且监管的直接责任主体不明确,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因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并不同于传统金融行业,分业经营的监管方式已经不能适用于网络购物,且我国目前大部分的网络经营者并没有在工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经营者准入标准很低甚至没有准入机制,使得消费者隐私权受侵犯的现象十分常见。

(三)消费者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在网络时代,注册任何一个APP,打开任何一个软件时都会被要求勾选我同意或者允许读取联系方式或地址等选项后才可以接着使用,这时候大部分人压根就没有好好阅读就直接选了同意,莫名其妙的出卖了自己的隐私;大多数消费者在收到快递时,直接把带有个人信息的外包装直接扔在快递站或者不涂抹、不撕毁就直接扔掉,进而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且消费者在隐私权受到侵犯时,如接到商家的促销电话、短信等,大多数人都是持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者是“自认倒霉”的态度来对待自己隐私信息被商家利用的情况,很少会主动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利。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不强。

三、我国网购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完善建议

(一)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方面

适当的立法确实能够促进网络交易的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然而太多的立法干预并不科学,会打击买卖双方的积极性,进而会阻碍网络交易的发展。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单纯的对网购中消费者的隐私权进行立法是不科学的,对现有的保护普通消费者的法律中不适用网络购物的方面,可以通过修订现有法律,出台司法解释等方法来实现。比如: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专门增加一章对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进而在其中规定网购消费者的隐私权,并细化消费者的隐私权,对于隐私适用的保护范围,保护标准及相关的处罚措施作出明确规定。在制定民法典时,在民法这样的一般法中对网络交易中消费者的隐私权做出统一的规定,再配合相关领域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消费者隐私保护立法体系。

(二)网络监管方面

对网购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纯靠立法是远远不够的,法律具有滞后性,所以行政机关的监管至关重要。但现实生活中因权力过于分散导致工商局、税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等机关和组织之间互相扯皮、推诿现象比较突出。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网购消费者隐私保护的监管机构,建立便捷的网上维权通道。对于网络交易市场的准入制度,要从源头抓起,建立完善的网络交易市场准入体系,对于从事网络交易活动的经营者进行统一业务注册,对经营者的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并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经营者、第三方平台等定期进行监督管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消费者自身的隐私权保护意识

对于网络消费者个人来说,首先要加强隐私权保护意识,不可轻意填写自己的隐私信息,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网购时选择口碑较好、信誉度高的商家进行交易;取快递时对于个人信息部分要妥善处理;在进行网上冲浪后要及时清理垃圾、cookies等。尽量不要用公共电脑进行网络购物,不要随便连接不安全的WIFI;所有支付一定使用安全密码或者指纹等。如果发现自己的信息未经允许泄露或被商家非法使用,要充分重视起来,积极维权,尽可能通过有关途径或者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网购中消费者的隐私权与传统的隐私权相比有其特有的特点,如果仅仅将其作为普通的传统隐私权加以保护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因此,我国有必要在现阶段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消费者隐私权保护体系,进而促进我国网络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隐私权网购个人信息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工会博览(2022年16期)2022-07-16 05:53:54
教老妈网购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7:04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7:42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网购寒假作业
网购寒假作业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绿色中国(2019年14期)2019-11-26 07:11:44
妈妈,请把隐私权还给我
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12
网购那些事儿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2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华人时刊(2018年17期)2018-11-19 00:41:21